消失的300億!89億拿去炒股,28萬股民狂怒

消失的300億!89億拿去炒股,28萬股民狂怒

康美藥業“消失”的300億資金有下落了!

5月17日,證監會通報了對康美藥業的調查進展,直指康美藥業2016年—2018年連續三年的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三宗罪”,這也意味著康美藥業財務造假的實錘正式落下。

消失的300億!89億拿去炒股,28萬股民狂怒

坐實財務造假

根據通報,康美藥業財務造假的具體罪名有三條,一是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二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4月30日,康美藥業披露了2018年年報,並對2017年年報的財務數據進行更正。更正公告顯示,由於核算賬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由於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應收賬款少計6.41億元,存貨少計195.46億元,在建工程少計6.32億元;在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時存在錯誤,造成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在核算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存在錯誤,造成銷售費用少計4.97億元,財務費用少計2.28億元等。

同時,康美藥業還存在將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公司股票的問題。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康美藥業的股價存在潮汕人“坐莊”的嫌疑,控盤個股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甚至與皇庭國際、盛訊達等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存在“同鄉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自從康美藥業被曝出300億貨幣資金“不翼而飛”一事,康美藥業的股價再一次遭遇重挫。統計數據顯示,4月30日—5月9日,康美藥業連續5個交易日一字跌停,4月30日—5月14日,康美藥業區間跌幅達到46%。5月15日—17日康美藥業有所反彈。截至5月17日收盤,康美藥業的總市值為330億元。而在2018年5月底,康美藥業的總市值曾一度接近1400億元。

主動申請ST

在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後,5月17日深夜,康美藥業火速發公告致歉,並主動申請ST。

在公告中,康美藥業迴應了證監會通報的關於“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的問題,指出與相關關聯公司存在88.79億元的資金往來,這些資金被相關關聯公司用於購買康美藥業的股票。

這一行為觸及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13.1.1 條規定“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投資者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情形,所以康美藥業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同時,康美藥業申請 2019 年5月20日停牌1天,將於2019年5月21日復牌恢復交易, 並於2019年5月21日起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實施風險警示後的股票簡稱“ST康美”,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實施風險警示後股票將在風險警示板交易。

同時,康美藥業還表示,因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存在缺陷,資金管理、關聯交易管理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違反了公司日常資金管理規範及關聯交易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向廣大投資者致以最誠懇的歉意。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退市制度逐漸常態化,變成ST股意味著凶多吉少。那麼,康美藥業為什麼主動選擇ST呢?

消失的300億!89億拿去炒股,28萬股民狂怒

根據康美藥業的2019年一季報,截止2019年3月31日,控股股東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權質押比例已經高達99.53%。

同時,前十大股東中,第七位許冬瑾是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同時也是康美藥業實控人馬興田的配偶 ;第八位普寧市金信典當行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馬興田(同時也是康美藥業的實際控制人);第九位普寧市國際信息諮詢服務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許冬瑾;第十位許燕君(許冬瑾的母親)是康美藥業的發起人之一。

也就是說,康美藥業的控股股東和第七到第十大股東,存在關聯關係。其中,許冬瑾的股權質押比例達到了96.84%;第八到第十大股東的股權基本上已經全部質押。

如今,證監會已經坐實了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康美藥業的股價未來走勢肯定不樂觀。但是,“康美藥業”變更為“ST康美”之後,每天的漲跌幅限制將會從10%縮小到5%。這樣一來,可以降低股價下跌的速度,也緩解這些股東股權質押爆倉的壓力。

消失的300億資金究竟去哪了?

4月30日,一份財報的更正將康美藥業的另一面暴露在公眾的聚光燈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299.44億元現金的憑空蒸發。

在這份更正財務報表的公告中,只涉及了2017年的年報。公告顯示,2017年年報追溯調整後,當年年末總資產由687.22億,減少至652.93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康美藥業虛計的近300億現金,主要是轉計到其他資產類科目以及調減淨利潤了。

根據公告,應收賬款調增6.41億元,其他應收款調增40.91億元,存貨調增195.46億元,在建工程調增6.32億元,應計利潤調減470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調增3000萬元。將貨幣資金調入這6項其他資產類科目,合計調整金額為249.41億元。

那麼,還有50億貨幣資金,調到哪裡去了呢?結合康美藥業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和2017年調整前後財務報表,2017年因銷售費少計、財務費用少計、營業收入多計、營業成本多計等原因,綜合調減2017年合併報表淨利潤的數字為-19.51億元。

但是,到這裡還有30億貨幣資金下落不明。

對比2017年追溯調整前後資產負債表, 2017年報調整後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合計減少了36.18億元,而合併報表淨利潤只減少了19.51億元。這表明,康美藥業還將往年累計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合計調減了16.67億元。

2016年,康美藥業合併報表實現淨利潤33.37億元,如果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只是從2016年開始的,那就表明2016年實現的33.37億元淨利潤,有一半是虛假數字。那麼2016年和2017年的虛增淨利潤合計有36.18億元,也就是說2016年和2017年一半的淨利潤都是虛增的。

在康美藥業的財務報表中,最讓人質疑的是存貨數據。在2017年未追溯調整的報表中,年末存貨就比年初增長了60%,遠遠高於營業成本21%的增長水平。追溯調整之後,2017年末存貨水平更是比年初增長了179%。

在更正報告中,康美藥業又把95億現金調整為存貨。2017年追溯調整後,康美藥業的庫存週轉天數,達到了799天,2018年更是高達923天,遠遠超過同行業279天和259天的平均水平。

消失的300億!89億拿去炒股,28萬股民狂怒

從已經披露的信息來看,195億的存貨,是一次性在2017年的年報數據上加載的。但是,投資者必須意識到,如果存貨少計是真實存在的,那幾乎不可能是2017年這一年少計的;而如果這195億的存貨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或者應該轉增為營業成本,那影響的肯定也不只是2017年的報表。

另外,自由現金流長期匱乏也是康美藥業從2009年以來就飽受外界質疑的焦點之一。一般來說,經營性現金流與淨利潤之所以不一致,是由於非付現成本的存在,但是時間能夠平滑掉非付現成本差異的因素。如果拉長時間來看,一家企業的淨利潤和經營性現金淨流入應該是趨於一致的。

然而,縱觀2001年至2018年的年報,康美藥業合計經營現金淨流入總額為-1.49億元,而淨利潤合計為180億元。超過180億的現金流和淨利潤的“剪刀差”,顯然已經不是近三年財務報表的“虛假記載”能夠覆蓋的。

近89億資金坐莊自家股票

在康美藥業“消失”的近300億資金中,還有88.79億元流向了關聯方。

在證監會的通報中,這些資金被“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康美藥業也在公告披露,公司與相關關聯公司存在88.79億元的資金往來,被用於購買公司股票。2018年末,應收大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往來款88.79億元,其中期初餘額為57.14億元,2018年新增35.9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底,康美實業持有康美藥業約13.38億股,持股比例30.42%,許冬瑾直接持有9530萬股,佔比2.17%,普寧市金信典當行有限公司、普寧市國際信息諮詢服務有限公司、許燕君分別持有9311萬股、9311萬股、6983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2.12%、2.12%、1.59%,合計持股數量約為16.9億股,持股比例共計約38.42%。

需要注意的是,康美藥業的這些股東之間,都存在關聯關係。根據康美藥業已經披露的公告,許冬瑾、許燕君存在關聯關係,康美實業、金信典當行,都由馬興田控股,與許冬瑾、許燕君構成關聯關係,普寧信息的控股股東則為許冬瑾,與康美實業、金信典當行、許燕君又構成關聯關係。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間,康美實業、許冬瑾通過定增、增持,持有的康美藥業股份增加了約3億股。其中,增持均價約為21元,涉及資金近20億元;定增認購價15.28元,金額約為32.2億元,兩項合計在52億元以上。

按照這個數據,如果康美實業、許冬瑾定增、增持動用的資金,包含在所佔用的康美藥業資金之內,那麼,兩者之間仍有36億元左右的差額,對應股份則存在1.2億股左右的差距。

2016年6月29日披露的定增結果及股本變動情況顯示,一名叫“陳樹雄”的自然人,出現在康美藥業的前十大股東中,持股數量為5300萬股,持股比例為1.07%。隨後,陳樹雄持股數量持續攀升,2018年9月底曾達到8750萬股。

2018年10月左右,多家廣東的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突現股價集體閃崩,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其中包括康美藥業、達安基因、吉林敖東等。而這些“閃崩”的上市公司中,陳樹雄都持有部分股份。

巧合的是,達安基因“閃崩”時,盛迅達也出現了類似走勢。而根據公開信息,馬興田家族持有盛迅達的股份。

雖然陳樹雄的具體身份還不得而知,但是,綜合已經掌握的信息,陳樹雄與馬興田家族同時出現在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中,如果說陳樹雄與康美藥業和馬興田家族不存在關聯,實在是不能讓人信服。

28萬股民踩雷

300億資金“神祕消失”後,上交所火速下發了監管工作函和問詢函。5月13日,康美藥業發佈公告稱,將延期回覆監管工作函和問詢函,而5月21日則是最後期限。無論康美藥業在回覆函中如何進行解釋,其財務造假已經是公認的事實。

截至2019年3月31日,康美藥業的股東戶數為28.38萬。在康美藥業的造假事件中,最受傷的還是中小投資者,因為康美藥業是以績優股的面目出現在證券市場的,其造假的危害性和殺傷力會更大。

現在,證監會已經證實康美藥業存在造假行為,根據有關法規,投資者可以向康美藥業索賠,而且為康美藥業服務的中介機構也面臨被索賠的可能。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新浪理財師”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