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因在黃河以南得名,加上太行山和東行的黃河之間夾住的“河內”,構成了中華文明發源的三河故地。這是古代的“河南”,也是現代河南的核心區。

開封的興衰

河南區域圖局部,製圖:地球知識局

從圖中,我們看到了居天下之中的著名豫北三城:洛陽、鄭州、開封。

今天,我們說開封,曾經的大梁、汴京。

魏國都城

開封以首都身份出現在歷史上,最著名的當屬北宋。不過在北宋之前,這裡也曾是多個政權的都城,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

從戰國到北宋,是開封不斷向上發展的時期。五代之後的開封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取代長安、洛陽成為北宋首都,離不開這漫長曆史打下的基礎。

戰國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為躲避西方秦國的侵擾,又能同時向東進取,魏國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至儀邑,稱“大梁”,開封城市可考的歷史從此開始。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可橫屏觀看)

開封的興衰

三家分晉後的魏國,貌似強大,實則危機重重,韓魏交惡則河西必喪於秦,加之向東又敗於齊,魏國由盛轉衰。製圖:地球知識局

但當時開封地勢低平,易積水成澇。魏惠王建都大梁以後,陸續開展了一系列開封城市的治水引水工程。公元前360年,魏惠王自滎陽引黃河水入圃田澤,然後開大溝,引圃田水東流,經大梁城北再折而南入穎水、渦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溝通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的鴻溝運河。“鴻溝”這個詞,後來還成為劉邦與項羽瓜分天下的分界線。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可橫屏觀看)

開封的興衰

製圖:地球知識局

這道鴻溝對開封的城市命運起到了無可比擬的作用,由此大梁成了四通八達的水運網中心,形成所謂“北距燕趙,南通江淮,水路都會,形勢富饒”。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開封的興衰

此處通向南方諸地,一旦南方叛變,樑國可以先作抵抗。製圖:地球知識局

鴻溝建成以後,引黃河水為源,各河道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大梁因地處鴻溝水系的中心,成為了中原水上交通的樞紐。鴻溝水系的建設還提高了開封地區

的洩洪能力,排除了附近的積水,改善了農田的灌溉條件,促進了魏國的農業生產和經濟的發展。僅數十年間,大梁附近已成為魏國主要的農業區,魏國政權也因此得以穩固。

開封的興衰

鴻溝水系及大梁位置圖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久攻大梁不下,便引鴻溝之水灌城,魏亡,大梁城市慘遭破壞。魏都大梁歷經130年繁榮,是開封歷史上第一個興盛期。

運河開發,五代崛起

隋朝建立後,今天的開封,當時的汴州迎來一次新的生機。為加強南北物資運輸能力,大業元年(公元605),隋王朝組織河南、淮北諸郡100萬民夫,開挖通濟渠(唐稱廣濟源)。該渠由洛陽開始,引谷水、洛水達於黃河,經過一段黃河後,於板渚(現河南省滎陽縣西北)引黃河水東南行,經過開封城下,到現江蘇盱眙縣北入淮河。

這條通濟渠向南通過江淮之間邗溝及江南運河,可達杭州,向北通過永濟渠,可達涿郡(北京)。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隋煬帝時期開鑿的南北大運河,通濟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段。當時的汴州位居該渠咽喉,在漕糧的運輸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這條水道溝通了當時全國北方的政治中心長安洛陽和魚米之鄉淮揚一帶,逐漸成為了一條富饒的血管中樞。而開封借運河之利,又一次得到了發展的絕佳時機。

開封的興衰

到了唐朝,開封除了具有水路交通的樞紐地位,還是陸路驛道的樞紐。從西安東行至洛陽後,再向東、東北、東南行,有三條主要驛道,其中兩條都必須經過汴州。特別是去當時唐王朝的財賦要地長江下游三角洲和江淮地區,必須由此經過。從那時起,汴州實際上已經開始逐漸成為國內水陸交通重鎮和國家經濟命脈的總關卡。

安史之亂之後,為避免因漕運中斷而使首都受困,唐王朝特別在此設宣武軍,節度使李勉又於建中二年(公元781 年)重築汴州城,從此,汴州成為中原的軍事重鎮。

這個汴州城是魏大梁城之後在史書上第二次有專門記載的開封城,也是開封城垣可考之始。唐代後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懸殊,北方對南方財力的依賴越來越大,汴州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當時人稱:“大梁當天下之要,通舟車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運漕”。

唐末至五代的100餘年間,當黃河中游的長安、洛陽由興盛走向衰落的時候,汴州卻蒸蒸日上,蓬勃發展。直至公元907年,駐在汴州的宣武軍節度使朱溫篡奪了唐的政權,建立後梁王朝,都汴京,稱東都。

這是自戰國魏都大梁1000餘年後,開封再次成為國家首都。後梁之後相互更迭的政權中,除了後唐遷都洛陽外,後晉、後漢和後周均以汴州為都,稱東京。

開封的興衰

後晉開始,開封確立了首都的地位

在這些王朝中,後周皇帝周世宗對開封城改造的影響更為深遠。周世宗不僅重新對開封城進行規劃建設,修建開封新城,擴大外城,擴寬城市街道,他還注重興修水利,疏通汴河,恢復之前以開封為中心的水陸交通網。後周東京城的修建為北宋東京城市佈局奠定了基礎,且為開封取代洛陽,一躍成為行政中心城市開闢了道路。

開封的興衰

後周時期,開封的首都地位易發鞏固,北宋時期開封的外城就是後周時期興建

北宋建都

雖然長安、洛陽在連年戰火中飽經摧殘,令開封有機會在五代時期迅速崛起,併成為中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當真要付諸行動時,趙匡胤不是沒有猶豫。

開封誠然水陸交通發達,有利於控制廣大關東地區,且經歷五代時期四朝的建設,城池宮闕已經相對完備,但這裡不是沒有隱患。

從地理上看,開封四周幾乎無險可守,是典型的“四戰之地”,作為一個國家的都城非常不利。為了彌補開封地理上不利防禦的弱點,宋朝必須在都城駐屯重兵加以彌補。

開封的興衰

唐滅亡以後,長安沒再進入定都的考慮範圍之內。但對於洛陽,趙匡胤是動過心的。眼前的洛陽,雖然被戰爭破壞,大運河到洛陽一段也因年久失修導致通航能力下降,但是與開封相比,洛陽是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的出生地,這裡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地理險要利於防守,自古以來都是定都首選。公元976年,趙匡胤甚至帶著遷都的心思西巡洛陽,不過,最後因晉王趙光義等人的反對沒能成行。

開封的興衰

製圖:地球知識局

放棄了建都長安或洛陽,北宋開始著力開發開封這座重要的水城。當時的東京汴梁有惠民河、汴河、五丈河和金水河從東京城裡穿過,人稱“四水貫都”。而東京就成了汴河、黃河、惠民河和五丈河漕運四河的中心。

當時的黃河由今河南滎陽縣廣武山北向東北方向流去,故距開封稍遠,不過黃河中的船運,還是由汴河到達開封,其他三河都是直接通達開封。

開封的興衰

北宋汴河水系

北宋時期,開封的水運能力一時間達到頂峰。《清明上河圖》中的百萬城內官軍商民,都是依靠複雜的水運系統維持生活運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黃河分支汴河為東京汴梁送來了繁榮昌盛。

北宋時期的開封,由於政治中心的形成及其水陸交通的發達,很快成為“八荒爭湊,萬國鹹通”之地,全盛時“京師周圍八十里,人口高達百餘萬” ,儼然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封建性消費城市。東京年納商稅額55萬貫,佔全國商稅的一半。北宋開封商業經濟的繁榮,延續了160多年,是開封歷史上最輝煌的大發展時期,也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輝煌的一頁。

(可橫屏觀看)

開封的興衰

清明上河圖局部。臺北故宮收藏

然而,我們不能忽略黃河一直以來的隱患。由於長期的農業開墾,黃河上游的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從北宋開始,黃河攜帶的泥沙量明顯地在河道內堆積,並不斷向南變道逼近開封,而其附近繁密的水道也成為了黃河洩洪的最佳渠道。

北宋時,開封曾多次在6、7、8三個月間發生水災。從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起到太平興國九年(公元984年)的25年內,黃河只有9年沒有明確的決溢記載,其餘年份大部是多處潰決,到處氾濫的。從淳化二年(991年)到宣和元年(1119年)的128年裡,共發生水患20次,造成人員傷亡的有8次,且發生水災的地點相對集中,受災面積較廣,但重災區卻很固定,多集中在朱雀門、崇明門等城東南地區。

黃河的多次氾濫,使北宋時期以黃河汴河為主的“四大漕運”都因黃河水害而淤沒,也改變了區域內的生態環境,使曾堪稱“北方水城”的開封的周邊成了茫茫一片沙海。

元明清衰落

據《開封府志》和《祥符縣誌》記載,從金明昌五年(1194年)至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的近700年間,是黃河南下奪淮進入黃海的時期。黃河在開封及其鄰近地區決口氾濫達110多次,最多時每年一次,最少也是10年必泛。隨著元朝把大運河進一步東移,不借道河南而改走魯西南,開封的衰敗一發不可收拾。

(可橫屏觀看)

開封的興衰

大運河的東移打擊了開封,卻繁榮了江蘇沿大運河諸城。製圖:地球知識局

元明清以來,開封城曾7次(元太宗六年、明洪武二十年、建文元年、永樂八年、天順五年、崇楨十五年、清道光二十一年)被黃河水所淹。災情最嚴重的是明崇楨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圍開封,明河南巡撫高名衡在城西北17裡的朱家塞扒開河堤,妄圖淹沒義軍。洪水自北門衝入城內,水與城平,深2-4丈,全城盡為洪水吞滅,人口死亡達34萬,城中建築所剩無幾。

這是繼秦將王賁灌滅大梁以後,開封成為第二個“地下城”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重建開封城。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黃河決口張家灣,淤灌開封城,有些地方水深一丈多,廬舍盡滅,人都居在城牆上,孝嚴寺、鐵塔寺、校場、貢院等建築,也被拆毀以作堵塞洪水之用。次年又一次重修了城池,周長14km多,城門5座如舊,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開封城牆。

這樣的地理條件,自然深深影響了開封城的發展。金都開封時,汴河尚能部分通航。至明及清初,能夠通航的河流只有賈魯河一條,其航運起點已不在開封,而移至它的外港、城南20多公里的朱仙鎮。清道光以後,賈魯河因黃河多次氾濫,也被淤塞,朱仙鎮也衰落了。陸路交通,雖曾號稱“八省通衙” ,實際吸引的範圍,主要限於河南省。

與此同時,黃河泥沙也把開封附近肥沃的平原農地鹽鹼化,到了“昔之饒腴裕,鹹化鹼滷”(《杞縣誌·康熙年》)的地步。

開封的興衰

黃河下游飽受土地鹽鹼化之苦

水運網絡破壞的結果,使憑藉水運樞紐地位先發展起來的開封必然一落千丈, 一直降為地區性政治中心。

近代開封

從清末到民國,中國不斷嘗試著現代化,開封似乎可以憑藉地理優勢擺脫衰落,然而事與願違。

從黃河以北南下長江中游的陸上通道有兩條:一條是延津縣至開封府,再經朱仙鎮、許昌等地南下至江漢平原的東線;另一條是由新鄉至鄭州,經新鄭、襄城、葉縣走南陽進入湖北境內的西線。東西兩線的關鍵節點分別是開封和鄭州。

開封附近地形平坦,又有繁密的水運之利,為了減少鑿山修路的成本,鐵路選址當然是地形越平坦越好。在籌建縱貫中原的京漢鐵路之初,張之洞等人建議走開封線:“宜由漢口直造至河南省城。”(《張文襄公全集·遵旨籌辦鐵路謹陳管見折》)

但是開封附近黃河決堤太烈,是河南受災第二重的地區。從今天開封東北的蘭考到鄭州東側的中牟,自宋朝以後,由於水災太重,甚至沒有過修橋的歷史。而京漢鐵路的重要中繼點就是黃河大橋,鐵路走開封並不現實。

(可橫屏觀看)

開封的興衰

黃河一旦南北擺動,受災的首先是河南境內

仔細考察後,張之洞改變了想法,選擇將京漢鐵路的南段選在水利環境穩定的鄭州以北滎陽附近。從此,一度繁榮的傳統東線被鄭州這條西線所取代。

由於水利環境的不穩定,開封錯過的鐵路不止這一條,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交於鄭州市,京九鐵路與隴海鐵路交於商丘市,都與開封無緣。而此時的水運已發揮不了什麼作用,開封的交通優勢受到了極大制約。

另外,由於常年水患導致的土地鹽鹼化,開封的農業生產能力大幅受損,唯一的工業也只是花生榨油工業,產值不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鄭州更靠近豫西和豫北的山區礦產,更適於發展工業,也有更好的工業基礎。

1954年,河南省省會西遷鄭州,很多重要的企事業單位隨省直行政機關一同西遷,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相應遷移至鄭州,開封經濟活動的區位優勢逐漸喪失。到了20世紀60、70年代,“鄭汴洛”的格局一直沒有打破,開封一直排在鄭州的後面。

就這樣,曾經輝煌的大宋國都開封落寞收場,那繁華得不可一世的過往,而今只能出現在夢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