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戰機:日軍夢魘!狂虐日本戰艦,二戰盟軍“大炮鳥”傳奇

二戰期間,德國為了對付如洪水般湧來的蘇聯坦克部隊,不得不把大口徑的火炮裝在了飛機上面,“大炮鳥”Ju-87G就應運而生。Ju-87G在每側機翼下各裝一門37毫米Flak 18型反坦克炮,雖然帶彈只有12枚,但可以輕易穿透坦克的頂裝甲。大名鼎鼎的漢斯・魯德爾就是使用“大炮鳥”打坦克的高手。

二戰期間交戰各方對於空中火力的瘋狂追求,是Ju-87出現的基礎。除了德國,英國也曾經給“颶風”戰鬥機裝上維克斯S型40毫米航炮。而在蘇聯方面,37毫米航炮更是雅克-9T的標準裝備。不過在二戰期間,美國人在飛機裝大炮這條路上走得更遠,B-25G和B-25H居然安裝了75毫米的大炮。其它國家雖然有類似嘗試,但是進入量產的卻獨此一家。

王牌戰機:日軍夢魘!狂虐日本戰艦,二戰盟軍“大炮鳥”傳奇

眾所周知,B-25是二戰期間一款很成功的中型轟炸機,杜立特駕駛B-25從航母起飛轟炸東京成為該機歷史上輝煌的一頁。不過13-25並不太適合太平洋戰爭廣闊的戰場,畢竟它只是一款中型轟炸機,“腿短”是它的致命傷。高空水平轟炸對於艦船的威脅微乎其微,日本軍艦基本不在乎轟炸機的高空水平轟炸,俯衝轟炸機才是他們最大的噩夢。

王牌戰機:日軍夢魘!狂虐日本戰艦,二戰盟軍“大炮鳥”傳奇

1942年,美國第五航空隊的指揮官喬治·丘吉爾·肯尼少將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在使用B-25對艦攻擊時,更鐘情於低空“跳彈攻擊”,在這種攻擊方式中,B-25在低空掠過水麵,先用機鼻的機槍掃射目標,消滅敵人的防空炮手,然後投放延時引信炸彈,炸彈在水面彈跳,扎進目標艦船內部後爆炸。

由於延時引信的作用,此時轟炸機已飛離危險區、“跳彈攻擊”非常危險,因為轟炸機要飛入低空,在敵人的高射炮口前投擲炸彈,有幾次轟炸機居然撞到了敵艦的桅杆上,而跳躍的炸彈也有可能飛起來撞到飛機自身。不過,“跳彈攻擊”可以大大提高對艦攻擊的命中率,付出的代價是絕對值得的。

可以看出來,“跳彈攻擊”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彈前對艦艇上高射炮位的掃射,因此加強B-25的向前火力就迫在眉睫。第五航空隊的保羅・甘上校就是一位善於改裝飛機的傳奇人物,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湯斯維爾空軍倉庫,保羅・甘和北美公司的代表傑克・福克斯對B-25C和B-25D進行了改裝,去掉了機腹炮塔以及投彈手的位置,在機鼻部位加裝4挺12.7毫米勃朗寧機槍,然後在座艙兩側下面突出的槍座上再加裝2~4挺同樣的武器。這樣,一般情況下改裝過的B-25C/D飛機頭部就多了6~8挺12.7毫米機槍火力。他們還將有的飛機機背炮塔固定,這樣的話,必要時駕駛員手指一動,就有最多10挺機槍同時向前開火。

王牌戰機:日軍夢魘!狂虐日本戰艦,二戰盟軍“大炮鳥”傳奇

這種攻擊方法在1943年3月初取得了空前成功。當時,日本計劃從拉包爾向新幾內亞的萊城運送7000人的部隊。日軍當時並沒有制空權,因此希望惡劣天氣可以讓他們避免被空襲,這個船隊包括10餘艘運輸艦和8艘驅逐艦。船隊在3月1日被美國方面發現,第二天,B-17就對船隊發起了攻擊,多艘日本艦船被命中3日,盟軍方面所有能出動的飛機對船隊發起了輪番襲擊,其中包括B-17、布裡斯托爾“英俊戰士”,當然還有使用“跳彈攻擊”的B-25。攻擊結果是一場屠殺,B-25用機頭的機槍瘋狂掃射日本艦船上的高射炮手。

日本艦船被擊沉後,大海上到處都是落水的日軍士兵。這時,B-25則用機頭的機槍在水面上來回掃射,毫不留情地打碎救生艇,將漂浮在水中的日本士兵殺死。有14艘日本運輸艦被擊沉,只有800名目軍到達萊城,死亡日軍人數超過3600人,盟軍方面只有13人死亡,12人受傷,一部分日本人趁著盟軍空襲的間隙,乘坐驅逐艦撤回了拉包爾。這次戰鬥被稱為“俾斯麥海戰”,成為空中力量的一次完美展示。

保羅・甘上校曾親自駕駛改裝75毫米火炮的B-25進行對艦攻擊,他用75毫米炮成功將一艘日本驅逐艦擊傷並使其失去自衛能力之後,再用飛機投下的炸彈將其炸沉。看到這樣的戰果,北美公司當然不會等閒視之。於是,研發安裝一門75毫米M4火炮的B-25G正式擺上了日程。

王牌戰機:日軍夢魘!狂虐日本戰艦,二戰盟軍“大炮鳥”傳奇

這門安裝在飛機上的75毫米火炮幾乎有3米長,重量超過400千克,由導航員手工裝填炮彈,飛機攜帶21發炮彈,每發重6.8千克,大炮安裝在一個活動支架上,支架可以吸收火炮的後坐力。首架XB-25G是從B-25C改裝而來,於1942年10月22日首飛。當然,北美公司的研發不能像前線飛行員自己改裝那樣臨時湊合,這門巨炮的安裝需要時間來進行整合,首架正式生產型B-25G於1943年5月交付,它的特點就是機鼻縮短,金屬全封閉的機鼻可以看到雙聯裝12.7毫米機槍和那門大炮。為了安裝這門炮,取消了副駕駛員位置。當時北美公司還想通過另外一種想法來加強飛機的火力,就是在B-25C的機身下面安裝兩門37毫米火炮:減小機身彈艙,安裝降落傘減速炸彈,但是後來發現37毫米炮發射時後坐力太大,威脅機身結構安全,這個方案只能被放棄。

王牌戰機:日軍夢魘!狂虐日本戰艦,二戰盟軍“大炮鳥”傳奇

B-25G的其它武器配備和B-25C/D一樣,設有機頂和腹部炮塔,不過沒有尾部炮塔,在生產過程中,機腹遠程控制炮塔最終被取消。B-17和B-24早期型號也有遠程控制的機腹炮塔,但是最終也都被取消了、該炮塔最大的問題是,通過潛望鏡射擊的炮手往往很快就感覺頭暈,無法瞄準,結果什麼都打不到,杜立特認為這種設計一開始就是荒謬的,他調侃道:如果一位炮手用學習使用機腹炮塔的精力來學拉小提琴的話,早就可以在卡內基大廳開演奏會了。可以伸縮的腹部炮塔還經常被卡住,導致飛機受到額外的阻力。潛望鏡往往在飛機降落的時候被泥巴糊住,還有可能被撞壞。

面對同樣的問題,B-17和B-24將機腹炮塔改裝成手動的球形炮塔,而B-25因為一般在低空作戰飛行,腹部防護不是很重要,因此乾脆將機腹炮塔取消。這對於飛機的減重有幫助,對於B-25G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安裝了沉重的M4火炮後,飛機性能受到影響。同樣,保羅・甘上校改裝B-25的第一步也往往是把機腹炮塔拆除了事,實際上B-25最需要的是尾部機槍。

北美公司的工程師對B-25G並不滿意,結果就是B-25H的出現,B-25H保留了B-25G的短機頭和75毫米炮,不過大炮型號換成了更加輕便的T13EI。B-25H的機首火力簡直就是“瘋狂”,除了4挺12.7毫米勃朗寧機槍以外,座艙兩側還各有2挺裝在突起的槍座內,這使得飛機的向前火力達到了8挺機槍。不過最初生產的300架B-25H只有右側槍座的兩挺機槍,左側的兩挺機槍沒有安裝。

B-25H是B-25系列中首個擁有真正尾部炮塔的型號,炮塔裝有雙聯裝12.7毫米勃朗寧機槍。為了配 合尾部炮塔,後部機身加高,尾部機槍手終於可以跪著開槍了,畢竟趴著開槍太彆扭。去掉機腹炮塔和安裝尾部炮塔,都是在前線飛行員的強烈建議下實施的,同時,機身兩側各裝一挺活動的12.7毫米勃朗寧機槍,在機翼後方交錯排列,機身上面的炮塔往前移動,緊挨著座艙。這個位置使得在對地掃射時該炮塔也可以向前攻擊,還使得機身上部炮塔的炮手獲得了更好的視野,並且減輕了炮塔帶來的阻力。

王牌戰機:日軍夢魘!狂虐日本戰艦,二戰盟軍“大炮鳥”傳奇

在炮塔後面的位置——機身上部,增加了兩個突起,用來防止機身上部的炮塔機槍射擊尾部炮塔。不過炮手對於這個容易引起跳彈的突起並不滿意,經常把它們卸掉。B-25H可以攜帶1450千克炸彈,或在機翼下使用掛架攜帶8枚高速火箭彈以及機腹下攜帶一枚魚雷,B-25H沒有副駕駛員,而且因為飛機主要用來低空對地攻擊,也沒有投彈手,炸彈靠駕駛員用目視瞄準投放攻擊。

不過在實戰中,75毫米火炮的威力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一方面它是手工裝填的,射速慢;另一方面它的炮彈彈道和前射機槍子彈的彈道完全不一樣,因此無法用機槍來為火炮指示目標。這跟Ju-87G完全不一樣,Ju-87G在攻擊目標前就是首先用飛機上的機槍來射擊目標並指示彈道,當機槍子彈擊中目標時機炮發射,這種方式可以保證Ju-87C在攻擊目標時有很高的精確度而B-25則不然,飛機使用75毫米火炮攻擊目標前只能通過向目標直線飛行來瞄準,不僅攻擊精確度不高,而且使飛機成為地面火力的靶子75毫米火炮發射時的後座力十分強悍,駕駛員在那瞬間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飛機由於後坐力帶來的減速,如同撞上了一堵磚牆一樣。不過一旦擊中目標,75毫米的炮彈能把坦克打成廢鐵,在驅逐艦上開一個大洞,

王牌戰機:日軍夢魘!狂虐日本戰艦,二戰盟軍“大炮鳥”傳奇

B-25攜帶75毫米火炮的效果譭譽參半,一些B-25H的飛行員非常喜歡75毫米火炮,而更多飛行員反而更喜歡高速航空火箭彈,在自己改裝飛機的過程中把75毫米火炮拆掉了,拆掉這個大傢伙以後,飛機的重心位置就會明顯改變,因此還要在原來的火炮位置放上配重

不過B-25H不受寵的原因還在於它生不逢時,它是1944年才出現的,而那時候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值得讓75毫米炮攻擊的硬目標也不多了,雖然盟軍的這種“大炮鳥”褒貶不一,不過從它的出現和使用過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美國人那種工業時代特有的動手能力。正是美國大兵的這種動手能力,使得B-25的機首火力越來越強,越來越變態,而這種本來在太平洋戰場幾乎成為雞肋的中型轟炸機則找到了它自己的用武之地,B-25G型共生產400架,B-25H型則生產了1000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