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的“留式高射機關槍”

而陸軍此前已經引進使用英式7.7mm凸緣彈的維克斯E輕機槍,並仿製成功,即陸航使用的“八九式固定機槍”。但日本陸軍沒有使用與機槍同時引進的7.7mm*56R,而是採用了自行研製的7.7*58SR彈也就是八九式機槍彈,八九式經過改進產生了九二式普通実包。陸軍基於此種子彈研製成功“九二式重型機關槍”,新機槍的結構與大正三年式大致相同,只在握把等方面做小幅改進。

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改進是新式槍口消焰制退器,這處改進最初曾實驗性的出現在1931年上海戰場裝備的大正三年式上。通過提高後座力利用率,“九二式”將射速提高到450發/分,即便如此,與當時各國主力重機槍相比,其射速仍是倒數第一。

在設計九二式重機槍槍架時,設計師充分吸取此前大正三年式高射槍架攜行不便,質量過大,射擊穩定度低等教訓,巧妙的將平射用槍架和高射槍架合二為一。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的“留式高射機關槍”

而陸軍此前已經引進使用英式7.7mm凸緣彈的維克斯E輕機槍,並仿製成功,即陸航使用的“八九式固定機槍”。但日本陸軍沒有使用與機槍同時引進的7.7mm*56R,而是採用了自行研製的7.7*58SR彈也就是八九式機槍彈,八九式經過改進產生了九二式普通実包。陸軍基於此種子彈研製成功“九二式重型機關槍”,新機槍的結構與大正三年式大致相同,只在握把等方面做小幅改進。

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改進是新式槍口消焰制退器,這處改進最初曾實驗性的出現在1931年上海戰場裝備的大正三年式上。通過提高後座力利用率,“九二式”將射速提高到450發/分,即便如此,與當時各國主力重機槍相比,其射速仍是倒數第一。

在設計九二式重機槍槍架時,設計師充分吸取此前大正三年式高射槍架攜行不便,質量過大,射擊穩定度低等教訓,巧妙的將平射用槍架和高射槍架合二為一。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高射狀態的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的槍架大致結構繼承自三年式的平射槍架,特別是其廣受好評的“抬轎”型攜行狀態。在戰鬥中如需迅速由平射改為高射狀態,只需取下機槍加裝高低接杆即可。與大正三年採用的槍耳式托架相比,九二式的高射托架增加一根支桿,射擊中能夠更好抵消後座力,此外還能通過在槍架上加裝抬杆提高槍身穩定度。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的“留式高射機關槍”

而陸軍此前已經引進使用英式7.7mm凸緣彈的維克斯E輕機槍,並仿製成功,即陸航使用的“八九式固定機槍”。但日本陸軍沒有使用與機槍同時引進的7.7mm*56R,而是採用了自行研製的7.7*58SR彈也就是八九式機槍彈,八九式經過改進產生了九二式普通実包。陸軍基於此種子彈研製成功“九二式重型機關槍”,新機槍的結構與大正三年式大致相同,只在握把等方面做小幅改進。

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改進是新式槍口消焰制退器,這處改進最初曾實驗性的出現在1931年上海戰場裝備的大正三年式上。通過提高後座力利用率,“九二式”將射速提高到450發/分,即便如此,與當時各國主力重機槍相比,其射速仍是倒數第一。

在設計九二式重機槍槍架時,設計師充分吸取此前大正三年式高射槍架攜行不便,質量過大,射擊穩定度低等教訓,巧妙的將平射用槍架和高射槍架合二為一。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高射狀態的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的槍架大致結構繼承自三年式的平射槍架,特別是其廣受好評的“抬轎”型攜行狀態。在戰鬥中如需迅速由平射改為高射狀態,只需取下機槍加裝高低接杆即可。與大正三年採用的槍耳式托架相比,九二式的高射托架增加一根支桿,射擊中能夠更好抵消後座力,此外還能通過在槍架上加裝抬杆提高槍身穩定度。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我國民兵教材上的九二式重機槍高射槍架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的“留式高射機關槍”

而陸軍此前已經引進使用英式7.7mm凸緣彈的維克斯E輕機槍,並仿製成功,即陸航使用的“八九式固定機槍”。但日本陸軍沒有使用與機槍同時引進的7.7mm*56R,而是採用了自行研製的7.7*58SR彈也就是八九式機槍彈,八九式經過改進產生了九二式普通実包。陸軍基於此種子彈研製成功“九二式重型機關槍”,新機槍的結構與大正三年式大致相同,只在握把等方面做小幅改進。

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改進是新式槍口消焰制退器,這處改進最初曾實驗性的出現在1931年上海戰場裝備的大正三年式上。通過提高後座力利用率,“九二式”將射速提高到450發/分,即便如此,與當時各國主力重機槍相比,其射速仍是倒數第一。

在設計九二式重機槍槍架時,設計師充分吸取此前大正三年式高射槍架攜行不便,質量過大,射擊穩定度低等教訓,巧妙的將平射用槍架和高射槍架合二為一。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高射狀態的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的槍架大致結構繼承自三年式的平射槍架,特別是其廣受好評的“抬轎”型攜行狀態。在戰鬥中如需迅速由平射改為高射狀態,只需取下機槍加裝高低接杆即可。與大正三年採用的槍耳式托架相比,九二式的高射托架增加一根支桿,射擊中能夠更好抵消後座力,此外還能通過在槍架上加裝抬杆提高槍身穩定度。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我國民兵教材上的九二式重機槍高射槍架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九二式重機槍的抬轎狀態

方便迅捷的平射/高射狀態轉換模式,對於防空形勢嚴峻的中國和太平洋戰場尤為重要,九二式由此在防空作戰中大放異彩,實戰戰例中不乏如在布干維爾作戰中多次打了就跑搞高射機槍游擊戰這樣依靠九二式優良的攜行性能對敵機打了就跑的偷襲戰例。

九二式重機槍的高射接杆和瞄準具合稱為“九二式高射用具”,這些裝備配合7.7mm子彈能夠擊落1000m以內時速不超過300km/h的敵機,前提是裝備保養良好,因此時常對瞄準具進行校準對實戰效果影響巨大。

2.3影響深遠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及其高平兩用三腳架

但九二式對普通陸軍士兵來說仍顯得太重,因此陸軍又試圖為輕機槍裝備對空槍架。日本陸軍早在日俄戰爭中就曾繳獲麥德森機槍,這種能夠由一名士兵攜帶的機槍給日軍留下了很深印象,隨著大正三年式研製成功,對本國工業設計能力充滿信心的陸軍轉而在要求裝備本國生產的輕機槍,並於1915年(大正4年)正式下達設計任務。

同時在一戰歐洲戰場,參戰國發現廣泛裝備的重機槍在防禦中威力巨大卻移動不便,如鐐銬一般綁得部隊難以機動。因而各國都嘗試設計一種質量較輕能夠隨步兵部隊快速機動的輕型機槍。日本設計師在多次失敗後再次選擇參考西方成熟設計,最終仍由著名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設計完成滿足要求的國產輕機槍——“試製乙號”。

“試製乙號”完成於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因而以“大正十一年式”型號被日本陸軍接受為制式輕機槍。這種著名機槍的最大特色在於其供彈具設計。當時輕機槍多采用插入式彈匣。大多數彈匣在子彈用盡後被隨手丟棄,成為消耗品。而步槍多采用五發橋夾,實戰中使用標準橋夾向容量數十發的機槍彈匣中壓彈不光費時費力,還將佔用作戰人員名額。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的“留式高射機關槍”

而陸軍此前已經引進使用英式7.7mm凸緣彈的維克斯E輕機槍,並仿製成功,即陸航使用的“八九式固定機槍”。但日本陸軍沒有使用與機槍同時引進的7.7mm*56R,而是採用了自行研製的7.7*58SR彈也就是八九式機槍彈,八九式經過改進產生了九二式普通実包。陸軍基於此種子彈研製成功“九二式重型機關槍”,新機槍的結構與大正三年式大致相同,只在握把等方面做小幅改進。

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改進是新式槍口消焰制退器,這處改進最初曾實驗性的出現在1931年上海戰場裝備的大正三年式上。通過提高後座力利用率,“九二式”將射速提高到450發/分,即便如此,與當時各國主力重機槍相比,其射速仍是倒數第一。

在設計九二式重機槍槍架時,設計師充分吸取此前大正三年式高射槍架攜行不便,質量過大,射擊穩定度低等教訓,巧妙的將平射用槍架和高射槍架合二為一。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高射狀態的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的槍架大致結構繼承自三年式的平射槍架,特別是其廣受好評的“抬轎”型攜行狀態。在戰鬥中如需迅速由平射改為高射狀態,只需取下機槍加裝高低接杆即可。與大正三年採用的槍耳式托架相比,九二式的高射托架增加一根支桿,射擊中能夠更好抵消後座力,此外還能通過在槍架上加裝抬杆提高槍身穩定度。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我國民兵教材上的九二式重機槍高射槍架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九二式重機槍的抬轎狀態

方便迅捷的平射/高射狀態轉換模式,對於防空形勢嚴峻的中國和太平洋戰場尤為重要,九二式由此在防空作戰中大放異彩,實戰戰例中不乏如在布干維爾作戰中多次打了就跑搞高射機槍游擊戰這樣依靠九二式優良的攜行性能對敵機打了就跑的偷襲戰例。

九二式重機槍的高射接杆和瞄準具合稱為“九二式高射用具”,這些裝備配合7.7mm子彈能夠擊落1000m以內時速不超過300km/h的敵機,前提是裝備保養良好,因此時常對瞄準具進行校準對實戰效果影響巨大。

2.3影響深遠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及其高平兩用三腳架

但九二式對普通陸軍士兵來說仍顯得太重,因此陸軍又試圖為輕機槍裝備對空槍架。日本陸軍早在日俄戰爭中就曾繳獲麥德森機槍,這種能夠由一名士兵攜帶的機槍給日軍留下了很深印象,隨著大正三年式研製成功,對本國工業設計能力充滿信心的陸軍轉而在要求裝備本國生產的輕機槍,並於1915年(大正4年)正式下達設計任務。

同時在一戰歐洲戰場,參戰國發現廣泛裝備的重機槍在防禦中威力巨大卻移動不便,如鐐銬一般綁得部隊難以機動。因而各國都嘗試設計一種質量較輕能夠隨步兵部隊快速機動的輕型機槍。日本設計師在多次失敗後再次選擇參考西方成熟設計,最終仍由著名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設計完成滿足要求的國產輕機槍——“試製乙號”。

“試製乙號”完成於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因而以“大正十一年式”型號被日本陸軍接受為制式輕機槍。這種著名機槍的最大特色在於其供彈具設計。當時輕機槍多采用插入式彈匣。大多數彈匣在子彈用盡後被隨手丟棄,成為消耗品。而步槍多采用五發橋夾,實戰中使用標準橋夾向容量數十發的機槍彈匣中壓彈不光費時費力,還將佔用作戰人員名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歪把子的供彈機構堪稱創意獨特,但是實戰表現卻十分糟糕

對於資源均異常貧乏的日本陸軍來說,裝備插入式彈匣供彈的輕機槍明顯是虧本買賣。於是槍械設計師就琢磨如何讓輕機槍直接使用標準彈夾供彈。最終,十一年式輕機槍在機匣左側設置橋夾漏斗,通過漏斗底部的棘輪旋轉就可以完成更換彈夾,子彈上油,退彈殼等。只要向漏斗中排入五發彈夾,理論上就可以實現連續供彈射擊。眾所周知這套設計獨特的供彈具在實戰中是絕對的敵方洗具,本方杯具,害的大正十一年式在各戰場上被ZB26、BAR、DP28等型號輪番糟蹋。

大正十一年式在作戰中通常使用兩腳架進行匍匐射擊,但在1931年(昭和六年),日本侵略東北的“滿洲事變”中,遇到高草叢生遮蔽視野時,大正十一年式也能高高架起,其射界因此極少受限,中國軍隊對此頭疼不已。

原來,在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機槍裝備對空射擊槍架之後,軍部認為裝備更為廣泛、行動便捷的輕機槍卻只裝備有兩腳架,無法對空射擊是巨大的浪費。在高層推動下,陸軍技術本部開始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設計高射瞄準具及對空射擊槍架,準備優先裝備關東軍。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的“留式高射機關槍”

而陸軍此前已經引進使用英式7.7mm凸緣彈的維克斯E輕機槍,並仿製成功,即陸航使用的“八九式固定機槍”。但日本陸軍沒有使用與機槍同時引進的7.7mm*56R,而是採用了自行研製的7.7*58SR彈也就是八九式機槍彈,八九式經過改進產生了九二式普通実包。陸軍基於此種子彈研製成功“九二式重型機關槍”,新機槍的結構與大正三年式大致相同,只在握把等方面做小幅改進。

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改進是新式槍口消焰制退器,這處改進最初曾實驗性的出現在1931年上海戰場裝備的大正三年式上。通過提高後座力利用率,“九二式”將射速提高到450發/分,即便如此,與當時各國主力重機槍相比,其射速仍是倒數第一。

在設計九二式重機槍槍架時,設計師充分吸取此前大正三年式高射槍架攜行不便,質量過大,射擊穩定度低等教訓,巧妙的將平射用槍架和高射槍架合二為一。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高射狀態的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的槍架大致結構繼承自三年式的平射槍架,特別是其廣受好評的“抬轎”型攜行狀態。在戰鬥中如需迅速由平射改為高射狀態,只需取下機槍加裝高低接杆即可。與大正三年採用的槍耳式托架相比,九二式的高射托架增加一根支桿,射擊中能夠更好抵消後座力,此外還能通過在槍架上加裝抬杆提高槍身穩定度。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我國民兵教材上的九二式重機槍高射槍架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九二式重機槍的抬轎狀態

方便迅捷的平射/高射狀態轉換模式,對於防空形勢嚴峻的中國和太平洋戰場尤為重要,九二式由此在防空作戰中大放異彩,實戰戰例中不乏如在布干維爾作戰中多次打了就跑搞高射機槍游擊戰這樣依靠九二式優良的攜行性能對敵機打了就跑的偷襲戰例。

九二式重機槍的高射接杆和瞄準具合稱為“九二式高射用具”,這些裝備配合7.7mm子彈能夠擊落1000m以內時速不超過300km/h的敵機,前提是裝備保養良好,因此時常對瞄準具進行校準對實戰效果影響巨大。

2.3影響深遠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及其高平兩用三腳架

但九二式對普通陸軍士兵來說仍顯得太重,因此陸軍又試圖為輕機槍裝備對空槍架。日本陸軍早在日俄戰爭中就曾繳獲麥德森機槍,這種能夠由一名士兵攜帶的機槍給日軍留下了很深印象,隨著大正三年式研製成功,對本國工業設計能力充滿信心的陸軍轉而在要求裝備本國生產的輕機槍,並於1915年(大正4年)正式下達設計任務。

同時在一戰歐洲戰場,參戰國發現廣泛裝備的重機槍在防禦中威力巨大卻移動不便,如鐐銬一般綁得部隊難以機動。因而各國都嘗試設計一種質量較輕能夠隨步兵部隊快速機動的輕型機槍。日本設計師在多次失敗後再次選擇參考西方成熟設計,最終仍由著名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設計完成滿足要求的國產輕機槍——“試製乙號”。

“試製乙號”完成於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因而以“大正十一年式”型號被日本陸軍接受為制式輕機槍。這種著名機槍的最大特色在於其供彈具設計。當時輕機槍多采用插入式彈匣。大多數彈匣在子彈用盡後被隨手丟棄,成為消耗品。而步槍多采用五發橋夾,實戰中使用標準橋夾向容量數十發的機槍彈匣中壓彈不光費時費力,還將佔用作戰人員名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歪把子的供彈機構堪稱創意獨特,但是實戰表現卻十分糟糕

對於資源均異常貧乏的日本陸軍來說,裝備插入式彈匣供彈的輕機槍明顯是虧本買賣。於是槍械設計師就琢磨如何讓輕機槍直接使用標準彈夾供彈。最終,十一年式輕機槍在機匣左側設置橋夾漏斗,通過漏斗底部的棘輪旋轉就可以完成更換彈夾,子彈上油,退彈殼等。只要向漏斗中排入五發彈夾,理論上就可以實現連續供彈射擊。眾所周知這套設計獨特的供彈具在實戰中是絕對的敵方洗具,本方杯具,害的大正十一年式在各戰場上被ZB26、BAR、DP28等型號輪番糟蹋。

大正十一年式在作戰中通常使用兩腳架進行匍匐射擊,但在1931年(昭和六年),日本侵略東北的“滿洲事變”中,遇到高草叢生遮蔽視野時,大正十一年式也能高高架起,其射界因此極少受限,中國軍隊對此頭疼不已。

原來,在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機槍裝備對空射擊槍架之後,軍部認為裝備更為廣泛、行動便捷的輕機槍卻只裝備有兩腳架,無法對空射擊是巨大的浪費。在高層推動下,陸軍技術本部開始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設計高射瞄準具及對空射擊槍架,準備優先裝備關東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對空射擊展開的歪把子機槍

最初的“試製高射用具”包括專用瞄準具及伸縮兩腳架,但經過試驗後發現,高角射擊產生的後座力極易導致腳架單腳縮回、槍身失穩。因此陸軍技術本部只得考慮為輕機槍配置專用高射三腳架。新試製的“三腳架甲”三腳為前一後二,每腳分為三段,低姿射擊時摺疊,高姿或對空射擊時展開。摺疊三腳架使得大正十一年式擁有極強的地形的適應性,腳架可通過騎兵專用馱具或者單人揹負方式攜帶。

與甲型相比,最終裝備的“三腳架乙”攜行更為容易,還增加了伸縮段,可以根據地形和敵軍火力的情況方便的調整槍架高度。與火炮炮架一樣,機槍槍架對於提高命中力作用巨大。設計師須在保證總重較低的前提下,使腳架能夠抵消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保持槍身穩定,此外亦要考慮槍架對地形的適應力和迅速轉移陣地的能力。因此,實際使用中,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在對敵機進行高速回轉追射時不得不依靠其他士兵壓住槍架。

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對空射擊三腳架研製完成後,迅速被配發給國內守備部隊,關東軍以及蘇滿邊境的守備隊,各部迅速以此裝備組成專門的對空防禦機槍組。但騎兵部隊在使用中仍認為槍架質量過大,因此在昭和十六年九月,在“三腳架乙”的基礎上,又研製了騎兵專用的“輕三腳架”。這種質量較輕的槍架可摺疊放入騎兵的鞍袋中,裝拆也更為便利。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的“留式高射機關槍”

而陸軍此前已經引進使用英式7.7mm凸緣彈的維克斯E輕機槍,並仿製成功,即陸航使用的“八九式固定機槍”。但日本陸軍沒有使用與機槍同時引進的7.7mm*56R,而是採用了自行研製的7.7*58SR彈也就是八九式機槍彈,八九式經過改進產生了九二式普通実包。陸軍基於此種子彈研製成功“九二式重型機關槍”,新機槍的結構與大正三年式大致相同,只在握把等方面做小幅改進。

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改進是新式槍口消焰制退器,這處改進最初曾實驗性的出現在1931年上海戰場裝備的大正三年式上。通過提高後座力利用率,“九二式”將射速提高到450發/分,即便如此,與當時各國主力重機槍相比,其射速仍是倒數第一。

在設計九二式重機槍槍架時,設計師充分吸取此前大正三年式高射槍架攜行不便,質量過大,射擊穩定度低等教訓,巧妙的將平射用槍架和高射槍架合二為一。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高射狀態的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的槍架大致結構繼承自三年式的平射槍架,特別是其廣受好評的“抬轎”型攜行狀態。在戰鬥中如需迅速由平射改為高射狀態,只需取下機槍加裝高低接杆即可。與大正三年採用的槍耳式托架相比,九二式的高射托架增加一根支桿,射擊中能夠更好抵消後座力,此外還能通過在槍架上加裝抬杆提高槍身穩定度。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我國民兵教材上的九二式重機槍高射槍架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九二式重機槍的抬轎狀態

方便迅捷的平射/高射狀態轉換模式,對於防空形勢嚴峻的中國和太平洋戰場尤為重要,九二式由此在防空作戰中大放異彩,實戰戰例中不乏如在布干維爾作戰中多次打了就跑搞高射機槍游擊戰這樣依靠九二式優良的攜行性能對敵機打了就跑的偷襲戰例。

九二式重機槍的高射接杆和瞄準具合稱為“九二式高射用具”,這些裝備配合7.7mm子彈能夠擊落1000m以內時速不超過300km/h的敵機,前提是裝備保養良好,因此時常對瞄準具進行校準對實戰效果影響巨大。

2.3影響深遠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及其高平兩用三腳架

但九二式對普通陸軍士兵來說仍顯得太重,因此陸軍又試圖為輕機槍裝備對空槍架。日本陸軍早在日俄戰爭中就曾繳獲麥德森機槍,這種能夠由一名士兵攜帶的機槍給日軍留下了很深印象,隨著大正三年式研製成功,對本國工業設計能力充滿信心的陸軍轉而在要求裝備本國生產的輕機槍,並於1915年(大正4年)正式下達設計任務。

同時在一戰歐洲戰場,參戰國發現廣泛裝備的重機槍在防禦中威力巨大卻移動不便,如鐐銬一般綁得部隊難以機動。因而各國都嘗試設計一種質量較輕能夠隨步兵部隊快速機動的輕型機槍。日本設計師在多次失敗後再次選擇參考西方成熟設計,最終仍由著名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設計完成滿足要求的國產輕機槍——“試製乙號”。

“試製乙號”完成於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因而以“大正十一年式”型號被日本陸軍接受為制式輕機槍。這種著名機槍的最大特色在於其供彈具設計。當時輕機槍多采用插入式彈匣。大多數彈匣在子彈用盡後被隨手丟棄,成為消耗品。而步槍多采用五發橋夾,實戰中使用標準橋夾向容量數十發的機槍彈匣中壓彈不光費時費力,還將佔用作戰人員名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歪把子的供彈機構堪稱創意獨特,但是實戰表現卻十分糟糕

對於資源均異常貧乏的日本陸軍來說,裝備插入式彈匣供彈的輕機槍明顯是虧本買賣。於是槍械設計師就琢磨如何讓輕機槍直接使用標準彈夾供彈。最終,十一年式輕機槍在機匣左側設置橋夾漏斗,通過漏斗底部的棘輪旋轉就可以完成更換彈夾,子彈上油,退彈殼等。只要向漏斗中排入五發彈夾,理論上就可以實現連續供彈射擊。眾所周知這套設計獨特的供彈具在實戰中是絕對的敵方洗具,本方杯具,害的大正十一年式在各戰場上被ZB26、BAR、DP28等型號輪番糟蹋。

大正十一年式在作戰中通常使用兩腳架進行匍匐射擊,但在1931年(昭和六年),日本侵略東北的“滿洲事變”中,遇到高草叢生遮蔽視野時,大正十一年式也能高高架起,其射界因此極少受限,中國軍隊對此頭疼不已。

原來,在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機槍裝備對空射擊槍架之後,軍部認為裝備更為廣泛、行動便捷的輕機槍卻只裝備有兩腳架,無法對空射擊是巨大的浪費。在高層推動下,陸軍技術本部開始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設計高射瞄準具及對空射擊槍架,準備優先裝備關東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對空射擊展開的歪把子機槍

最初的“試製高射用具”包括專用瞄準具及伸縮兩腳架,但經過試驗後發現,高角射擊產生的後座力極易導致腳架單腳縮回、槍身失穩。因此陸軍技術本部只得考慮為輕機槍配置專用高射三腳架。新試製的“三腳架甲”三腳為前一後二,每腳分為三段,低姿射擊時摺疊,高姿或對空射擊時展開。摺疊三腳架使得大正十一年式擁有極強的地形的適應性,腳架可通過騎兵專用馱具或者單人揹負方式攜帶。

與甲型相比,最終裝備的“三腳架乙”攜行更為容易,還增加了伸縮段,可以根據地形和敵軍火力的情況方便的調整槍架高度。與火炮炮架一樣,機槍槍架對於提高命中力作用巨大。設計師須在保證總重較低的前提下,使腳架能夠抵消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保持槍身穩定,此外亦要考慮槍架對地形的適應力和迅速轉移陣地的能力。因此,實際使用中,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在對敵機進行高速回轉追射時不得不依靠其他士兵壓住槍架。

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對空射擊三腳架研製完成後,迅速被配發給國內守備部隊,關東軍以及蘇滿邊境的守備隊,各部迅速以此裝備組成專門的對空防禦機槍組。但騎兵部隊在使用中仍認為槍架質量過大,因此在昭和十六年九月,在“三腳架乙”的基礎上,又研製了騎兵專用的“輕三腳架”。這種質量較輕的槍架可摺疊放入騎兵的鞍袋中,裝拆也更為便利。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摺疊之後的大正十一年式對空射擊槍架

此後日軍裝備的九六式與九九式輕機槍雖然拋棄了十一年式獨特的供彈方式,卻全盤繼承了其兩種高平兩用射擊三角架,計劃分別配發給步兵和騎兵部隊使用。由於大正十一年式的產量高達28000挺,而後續的輕機槍生產數量有限,因此戰爭中後期,大量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加裝高平兩用三腳架變為專用的高射機槍,配發給防空警戒部隊、海軍艦艇甚至是潛艇部隊。

正當大正十一年式以“歪把子”之名肆虐於中國戰場的同時,日本卻發現自己日益深陷“中國泥潭”難以自拔。中國戰場不斷吞噬著日本有限的兵力和裝備,而警覺的英美也逐步收緊手中的經濟制裁絞索。放手一搏後的日軍自42年後就在美國彷彿無窮無盡的兵力裝備優勢下龜縮在島鏈上節節抵抗苦苦支撐。

本應在島嶼防禦中大展拳腳的高射機槍卻已設計落伍,再加上海運斷絕,缺件少彈,糟糕的性能不斷折上再折。而本土兵工廠在美軍海空封鎖和機群爆擊下,雖勉強投產九六式/九九式等輕機槍,完成一式重機槍等新型號的設計,卻再無資源和產能為新機槍設計裝備高射配件,只能讓士兵在戰場上做“人肉槍架”,用“應急射擊”搞象徵性反抗。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的“留式高射機關槍”

而陸軍此前已經引進使用英式7.7mm凸緣彈的維克斯E輕機槍,並仿製成功,即陸航使用的“八九式固定機槍”。但日本陸軍沒有使用與機槍同時引進的7.7mm*56R,而是採用了自行研製的7.7*58SR彈也就是八九式機槍彈,八九式經過改進產生了九二式普通実包。陸軍基於此種子彈研製成功“九二式重型機關槍”,新機槍的結構與大正三年式大致相同,只在握把等方面做小幅改進。

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改進是新式槍口消焰制退器,這處改進最初曾實驗性的出現在1931年上海戰場裝備的大正三年式上。通過提高後座力利用率,“九二式”將射速提高到450發/分,即便如此,與當時各國主力重機槍相比,其射速仍是倒數第一。

在設計九二式重機槍槍架時,設計師充分吸取此前大正三年式高射槍架攜行不便,質量過大,射擊穩定度低等教訓,巧妙的將平射用槍架和高射槍架合二為一。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高射狀態的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的槍架大致結構繼承自三年式的平射槍架,特別是其廣受好評的“抬轎”型攜行狀態。在戰鬥中如需迅速由平射改為高射狀態,只需取下機槍加裝高低接杆即可。與大正三年採用的槍耳式托架相比,九二式的高射托架增加一根支桿,射擊中能夠更好抵消後座力,此外還能通過在槍架上加裝抬杆提高槍身穩定度。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我國民兵教材上的九二式重機槍高射槍架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九二式重機槍的抬轎狀態

方便迅捷的平射/高射狀態轉換模式,對於防空形勢嚴峻的中國和太平洋戰場尤為重要,九二式由此在防空作戰中大放異彩,實戰戰例中不乏如在布干維爾作戰中多次打了就跑搞高射機槍游擊戰這樣依靠九二式優良的攜行性能對敵機打了就跑的偷襲戰例。

九二式重機槍的高射接杆和瞄準具合稱為“九二式高射用具”,這些裝備配合7.7mm子彈能夠擊落1000m以內時速不超過300km/h的敵機,前提是裝備保養良好,因此時常對瞄準具進行校準對實戰效果影響巨大。

2.3影響深遠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及其高平兩用三腳架

但九二式對普通陸軍士兵來說仍顯得太重,因此陸軍又試圖為輕機槍裝備對空槍架。日本陸軍早在日俄戰爭中就曾繳獲麥德森機槍,這種能夠由一名士兵攜帶的機槍給日軍留下了很深印象,隨著大正三年式研製成功,對本國工業設計能力充滿信心的陸軍轉而在要求裝備本國生產的輕機槍,並於1915年(大正4年)正式下達設計任務。

同時在一戰歐洲戰場,參戰國發現廣泛裝備的重機槍在防禦中威力巨大卻移動不便,如鐐銬一般綁得部隊難以機動。因而各國都嘗試設計一種質量較輕能夠隨步兵部隊快速機動的輕型機槍。日本設計師在多次失敗後再次選擇參考西方成熟設計,最終仍由著名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設計完成滿足要求的國產輕機槍——“試製乙號”。

“試製乙號”完成於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因而以“大正十一年式”型號被日本陸軍接受為制式輕機槍。這種著名機槍的最大特色在於其供彈具設計。當時輕機槍多采用插入式彈匣。大多數彈匣在子彈用盡後被隨手丟棄,成為消耗品。而步槍多采用五發橋夾,實戰中使用標準橋夾向容量數十發的機槍彈匣中壓彈不光費時費力,還將佔用作戰人員名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歪把子的供彈機構堪稱創意獨特,但是實戰表現卻十分糟糕

對於資源均異常貧乏的日本陸軍來說,裝備插入式彈匣供彈的輕機槍明顯是虧本買賣。於是槍械設計師就琢磨如何讓輕機槍直接使用標準彈夾供彈。最終,十一年式輕機槍在機匣左側設置橋夾漏斗,通過漏斗底部的棘輪旋轉就可以完成更換彈夾,子彈上油,退彈殼等。只要向漏斗中排入五發彈夾,理論上就可以實現連續供彈射擊。眾所周知這套設計獨特的供彈具在實戰中是絕對的敵方洗具,本方杯具,害的大正十一年式在各戰場上被ZB26、BAR、DP28等型號輪番糟蹋。

大正十一年式在作戰中通常使用兩腳架進行匍匐射擊,但在1931年(昭和六年),日本侵略東北的“滿洲事變”中,遇到高草叢生遮蔽視野時,大正十一年式也能高高架起,其射界因此極少受限,中國軍隊對此頭疼不已。

原來,在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機槍裝備對空射擊槍架之後,軍部認為裝備更為廣泛、行動便捷的輕機槍卻只裝備有兩腳架,無法對空射擊是巨大的浪費。在高層推動下,陸軍技術本部開始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設計高射瞄準具及對空射擊槍架,準備優先裝備關東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對空射擊展開的歪把子機槍

最初的“試製高射用具”包括專用瞄準具及伸縮兩腳架,但經過試驗後發現,高角射擊產生的後座力極易導致腳架單腳縮回、槍身失穩。因此陸軍技術本部只得考慮為輕機槍配置專用高射三腳架。新試製的“三腳架甲”三腳為前一後二,每腳分為三段,低姿射擊時摺疊,高姿或對空射擊時展開。摺疊三腳架使得大正十一年式擁有極強的地形的適應性,腳架可通過騎兵專用馱具或者單人揹負方式攜帶。

與甲型相比,最終裝備的“三腳架乙”攜行更為容易,還增加了伸縮段,可以根據地形和敵軍火力的情況方便的調整槍架高度。與火炮炮架一樣,機槍槍架對於提高命中力作用巨大。設計師須在保證總重較低的前提下,使腳架能夠抵消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保持槍身穩定,此外亦要考慮槍架對地形的適應力和迅速轉移陣地的能力。因此,實際使用中,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在對敵機進行高速回轉追射時不得不依靠其他士兵壓住槍架。

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對空射擊三腳架研製完成後,迅速被配發給國內守備部隊,關東軍以及蘇滿邊境的守備隊,各部迅速以此裝備組成專門的對空防禦機槍組。但騎兵部隊在使用中仍認為槍架質量過大,因此在昭和十六年九月,在“三腳架乙”的基礎上,又研製了騎兵專用的“輕三腳架”。這種質量較輕的槍架可摺疊放入騎兵的鞍袋中,裝拆也更為便利。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摺疊之後的大正十一年式對空射擊槍架

此後日軍裝備的九六式與九九式輕機槍雖然拋棄了十一年式獨特的供彈方式,卻全盤繼承了其兩種高平兩用射擊三角架,計劃分別配發給步兵和騎兵部隊使用。由於大正十一年式的產量高達28000挺,而後續的輕機槍生產數量有限,因此戰爭中後期,大量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加裝高平兩用三腳架變為專用的高射機槍,配發給防空警戒部隊、海軍艦艇甚至是潛艇部隊。

正當大正十一年式以“歪把子”之名肆虐於中國戰場的同時,日本卻發現自己日益深陷“中國泥潭”難以自拔。中國戰場不斷吞噬著日本有限的兵力和裝備,而警覺的英美也逐步收緊手中的經濟制裁絞索。放手一搏後的日軍自42年後就在美國彷彿無窮無盡的兵力裝備優勢下龜縮在島鏈上節節抵抗苦苦支撐。

本應在島嶼防禦中大展拳腳的高射機槍卻已設計落伍,再加上海運斷絕,缺件少彈,糟糕的性能不斷折上再折。而本土兵工廠在美軍海空封鎖和機群爆擊下,雖勉強投產九六式/九九式等輕機槍,完成一式重機槍等新型號的設計,卻再無資源和產能為新機槍設計裝備高射配件,只能讓士兵在戰場上做“人肉槍架”,用“應急射擊”搞象徵性反抗。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人肉槍架應急設計

另一方面,大戰中航空兵在性能及裝甲防護方面的突飛猛進也讓高射機槍成為鞭長莫及的隔靴搔癢,面對以400km/h呼嘯而過的敵方戰機,一些戰爭初期風光無限的經典型號或金盆洗手或改行平射,日軍也緊跟潮流大量轉產25mm以上的高射炮,無暇再在高射機槍發展上投入更多。於是,舊日本帝國的高射機槍發展在本當輝煌高潮之時戛然而止,成為絕響。

三、總結:先天不足,難有戰果

二戰日本帝國高射機槍發展歷經大正昭和兩代,林林總總十餘款型號,或早早夭折或揚名戰場。無論是在諾門坎草原、上海城區、中國內陸丘陵山地,東南亞叢林乃至浩瀚太平洋碧波上,日本的高射機槍隨膏藥旗東征西討,卻始終鮮有斬獲。無論是中蘇手中的落後機型,還是美英的先進裝備,大都敢於在高射機槍面前肆無忌憚的拋灑彈藥。

"

一、大正時期:起步與探索

1.1最初的國產自制重機槍

在日俄戰爭中,面對馬克沁潑出的彈雨,日軍手中的“高盧雞”——仿哈乞開斯的三八式機槍只能以斷斷續續的“雞鳴”迴應。但日軍對三八式這款仿造機槍的表現還算滿意。在修改三八式參戰中暴露出問題後,1914年(大正三年),由南部麒次郎研製成功的新式機槍——“大正三年式機槍”投入現役。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南部在研製中,既繼承三八式機槍優點,又參考了實戰經驗和外國設計。因此大正三年式與哈乞開斯原型和其仿製型三八式相比,在閉鎖系統耐用性、供彈機構設計加工、槍管散熱性能和快速更換、槍架結構等方面都作了改進,握把和擊發機構也變為馬克沁機槍的形式。

針對體型較小的日本兵移動機槍困難的問題,南部進行了獨創設計——攜行狀態下,前腳架末端可插入金屬桿,後單腳末端插入“U”型杆,形成日本小轎式的四根抬杆,部隊反映此設計極大方便了機槍轉移陣地,九二式重機槍槍架也繼承了這種設計。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槍架的抬轎式結構

三年式機槍初歷戰陣是在1914年8月日本趁火打劫出兵佔領德國的殖民地青島。同時,軍用飛機作為新兵器開始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深深影響後戰爭的空間格局和形式。使用飛機進行偵查和對地攻擊並非新鮮事,自1911年飛機就開始窺探戰場和投下死亡。但一戰的飛機大編隊以及航空偵察在馬恩河戰役發現德軍陣型弱點從而拯救法國鬥標識著飛機在戰爭勝負天平上顯得日益重要,因而防空用高射火器研發得樂到樂空前重視。

在總體戰背景下,改裝平射機槍實現對空射擊顯然是最高效的方式。在參戰各國相繼拿出本國的高射槍架方案後,不甘落後的日本陸軍也提出樂本國機槍高射槍架研製計劃。但待大正三年式大規模裝備部隊,遠東戰場已是塵埃落定。吝嗇異常的陸軍遇上戰後國防預算削減,高射槍架的研製工作只得被暫時擱置。但擱置歸擱置,高射槍架總是必須的,無奈的部隊只得另謀出路。

大正時期日本陸軍大演習留下一張彩照,表現一挺大正三年式機槍架在木質三腳架上進行對空射擊演練。與精益求精追求第一的海軍相比,舊日本陸軍骨子裡浸透著山寨精神,二戰末期大量因陋就簡的所謂“急造兵器”,百鬼夜行般的樣式讓人懷疑其殺人的本領。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裝備的木質高射槍架

大正時期的陸軍則是被巨大的海軍建設投入和摳門的政黨政府逼得要節省每一分錢,於是便出現了將木質三腳架作為半制式對空槍架這般瘋狂舉動。木質槍架的實戰效果可想而知,三年式的54kg質量加上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使得訓練中事故頻發,官兵們對這種“急造木質槍架”深惡痛絕。有趣的是,俄國也在槍械大師費多羅夫等人的倡議下為馬克西姆機槍裝備了大量臨時製作的木質高射槍架。也許這就是東方式的戰爭理念——首先夠用,其次好用。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俄國人的急造木質槍架

但誰都明白,木質三腳架作為高射槍架裝裝樣子還可以,戰場上的敵機還是需要專門設計對空射擊槍架來對付。1919年(大正七年),日本參與出兵佔領蘇俄的遠東。作戰中日軍被紅軍異常活躍的年輕飛行部隊逼得無處遁形,迫切需要增強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無奈的部隊只得趕造一批木質高射槍架,而與日軍配合作戰的白軍也提供一批馬克西姆高射機槍,如此東挪西湊,參戰部隊總算不再望機興嘆。

前方想盡辦法,後方也沒敢閒著。陸士和陸大迅速以一戰真實戰例和軍用機性能為基礎專門組織步騎槍及機槍對空射擊研究。但此時研究仍著重於應急射擊,如將機槍架設在輜重車上實現全向高角射擊以及如何在預築土臺陣地上架設高角全向對空射擊的機槍等。

在以輜重車為射擊平臺的研究中,發現高角射擊後座力導致的車身振動的問題難以克服。而預置土臺同樣存在槍架難以完全固定的問題。尤其令既保守教條又愛面子的軍部不能滿意的是這兩款射擊平臺迫使射手無法保持操典中規定的射擊姿勢,其形象更不能與日益現代化的“皇軍”相協調。權衡再三,陸軍在兜了一大圈後,無奈的回到起點:重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工作。

1.2“特殊重機關槍”,第一種專用高射機槍

陸軍對新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給出瞭如下要求:“使架設其上的機槍能夠完成高角度全向射擊,安裝特殊對空射擊瞄準具可對不同航速敵機射擊”。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

因此設計人員將對空射擊槍架設計成一根下部連接鋼管支撐三支腳架的中空支柱,腳架接地處設計了履板,保證對空射擊中槍架固定,支柱與連接機槍的托架之間有一定夾角,托架上焊有對空射擊照門和瞄準環。1925年(大正14年),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研製成功,陸軍將加裝專用對空射擊槍架的大正三年式機槍稱為“特殊重機關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訓練中的“特殊重機關槍”

然而,當陸軍在昭和年間演習中得意揚揚的展示這款“新式武器”,卻出盡洋相。原來,對空射擊中正副射手均處於機槍側下方,雨點般砸下的滾燙彈殼往往使得 “敵機”尚未中彈,射手已是滿身燙傷。無奈的陸軍只得趕製“彈殼收集器”裝備槍架。這是一種薄鋼板盒,掛在拋殼口下方接住落下的彈殼。之後的訓練和演習中,部隊對此裝置反應良好。

但對於所謂“特殊重機關槍”部隊並不買賬,普遍認為配裝的塔式槍架射擊中穩定性差,影響射擊精度。大量的惡評迫使陸軍決定在新型槍架研製成功前,暫停使用專用對空射擊槍架,改為在平射腳架上加裝對空射擊瞄準具、高射托架等設備。但平射槍架高度低,即便擁有全向射擊能力,又如何實現高角射擊呢?部隊想出的土辦法就是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寢射”,顧名思義,仰躺的射手搭配全向托架,勉強能實現70°高角射擊,但姿勢狼狽至極

為何陸軍此時不再糾纏射擊姿勢是否“端莊”?原來專用高射槍架遭到部隊如潮惡評的真正原因是其攜行性差,只能由馬匹馱運,對陣地平整度要求又極高,否則射擊中難以克服後座力產生的晃動。部隊不勝其煩,不少高級將領也認為專用高射槍架乃是浪費“皇軍”緊張的軍費,而改造平射槍架成本低,不展開射擊姿勢則外觀與普通型無異,軍部便決定妥協。

但計劃的新型專用對空射擊槍架並未出現,原因是大正三年式自己也到要被淘汰的時候。三年式作為重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6.5mm友阪槍彈的確減輕後勤壓力,卻威力不足。磨刀霍霍的日軍之所以對此無法忍受,是因其假想敵——中美蘇普遍使用7.62mm級槍彈,在射程、侵徹力上均高出6.5mm不少。

在日軍看來,步槍射程有限可通過精確射擊來彌補,而7.62mm級別子彈的後坐力對身形單薄的東方士兵來說過大,不利於精確瞄準射擊。在這點上日軍比當時的中國考慮更為全面,中國著眼於軍隊職業化引進德式7.92mm口徑無可厚非,但是其後座力對缺乏射擊經驗的動員兵來講,不經過長期訓練實難克服,因而對戰時總動員造成影響。

由於彈頭質量小,同等初速下,6.5mm子彈的速度下降更快,長程射擊精度大幅下降,造成有效射程短。試想在平原環境下作戰,部隊的火力核心、擔負壓制火力任務的機槍有效射程遠低於敵方裝備,日軍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因此,擔心日後在戰場上被敵方機槍肆意虐殺的普通士兵紛紛要求“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

單從對空射擊效果上看,大正三年式威力也顯不足。其對空射擊最大射程僅為1000m,有效射程不超過600m,目標航速須低於200km/h,使用曳光弾射擊中發現彈道在400m左右迅速彎曲。而一戰中較先進的對地攻擊機如D.H4航速已超過220km/h,而速度相對較低的轟炸機,投彈高度極少低於 800m。“一二.八”淞滬會戰中,日軍使用三年式對中國飛機進行攻擊卻戰果全無,可見這種高射機槍設計整體上是完全失敗的。

二、昭和時期:發展與檢驗

2.1無奈的新選擇——又一位“法國來客”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在1931年入侵東北的作戰中變現拙劣,別無選擇的日軍只能寄望於新式高射機槍。其間又摻雜著軍界無處不在的陸海之爭,最終陸軍和海軍分別裝備自己的新機槍。

相比保守的陸軍,海軍的解決手段分外直接,這就是百試不爽的引進+仿製。日本海軍是較早考慮海上防空問題的海軍之一,究其原因卻是防備水雷偷襲。日本海軍設想未來敵方可能通過飛艇對本方軍港進行偵查甚至是雷擊,因此需要裝備防空武器。

不過各國海軍此時對防空都還一腦子漿糊,雖然手中有大量50mm以下的速射炮,但這些火炮或轉膛炮的仰角較低,未裝備對空瞄準具,難以承擔防空任務。而日本薄弱的工業基礎和近乎為零的設計經驗也使得引進外國產品成為唯一的可行選擇。

早在1920年(大正9年),日本就在當年7月22日發佈的第398號兵器研究方案中大膽選擇13mm作為未來高射火器口徑,並自1922年開始名為“對空射擊用13mm重機關槍”的研製。但在搞出多款失敗產品後,日本被迫轉向對外採購。

根據法國方面的記載,1927年4月27日,日本開始與哈乞開斯進行13.2mm高射機槍的採購談判,此時這款機槍剛研製成功。日本人的消息靈通讓人不得不懷疑自13.2mm高射機槍研製開始,他們便通過特殊渠道始終在關注研製進程。

但海陸軍間的掣肘和不和卻影響了新機槍引進工作,以至於海軍雖自1928年便在驅逐艦和潛艇上配置了這款機槍,卻要等到1933年方將其定名為“九三式十三釐米機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三式十三mm機炮”

而陸軍在1929年4月對維克斯公司產品進行測試發現其性能不理想後,於第二年(昭和5年)1月和3月分別在伊良湖試驗場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對哈乞開斯機槍進行了地面\\空中目標射擊實驗,結果令人滿意。此後又經過1931年的車載測試以及1932年對廠商根據陸軍要求改進產品的進行測試,陸軍技術本部最終同意引進這款機槍,對車載型和普通型分別命名為“九二式車載重機關槍”和“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裝備的“ホ式十三mm高射機關炮”

這款擁有3500m的射高,6000m的射程的高射機槍,對於敵方攻擊機有不小的威脅,除了供彈系統相對低效外,性能與M2等型號相比亦不落後。從日後的戰果看,其表現頗為不俗,在“八.一三”淞滬戰役和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中,13.2mm高射機槍都給中蘇部隊造成一定傷亡。對其性能極為滿意的日本陸軍以其為原型放大研製了“九八式”20mm高射機炮作為主力小口徑高射機炮,而海軍型“九三式”更以每月1200門的龐大產量,裝備遍及大至“大和”小到“特二式內火艇”的各種海軍武器平臺。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特二式內火艇裝備了兩挺13.2mm高射機槍

不過13.2mm高射機槍的優秀卻影響了日本中小口徑高炮的發展,由於再未引進40mm以下的優秀高炮,直到從中國戰場繳獲Flak18式等優秀型號後,陸軍才發現自己的13.2mm早已落後。而海軍更是直到被美軍的高炮海和機海戰術淹沒才想起用25mm高炮逐步替換“九三式”,卻為時已晚。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日本海軍的25mm雙聯裝高炮和日本陸軍使用的繳獲的40mm博福斯高炮

2.2 來源迥異的同名兄弟——陸海軍的“九二式”

13.2mm高射機槍雖然性能優秀,但其碩大身軀顯然無法隨小部隊機動,因此日軍還是需要8mm以下的新式高射機槍以供給基層部隊。海軍選中劉易斯機槍,先以“留式機關槍”為名引進裝備,後仿製命名為“九二式7.7mm機關槍”,大量配發小型艦艇和海軍陸戰隊。這款機槍多見於兩次上海戰役照片,但實際的戰果寥寥無幾。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日本海軍的“留式高射機關槍”

而陸軍此前已經引進使用英式7.7mm凸緣彈的維克斯E輕機槍,並仿製成功,即陸航使用的“八九式固定機槍”。但日本陸軍沒有使用與機槍同時引進的7.7mm*56R,而是採用了自行研製的7.7*58SR彈也就是八九式機槍彈,八九式經過改進產生了九二式普通実包。陸軍基於此種子彈研製成功“九二式重型機關槍”,新機槍的結構與大正三年式大致相同,只在握把等方面做小幅改進。

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改進是新式槍口消焰制退器,這處改進最初曾實驗性的出現在1931年上海戰場裝備的大正三年式上。通過提高後座力利用率,“九二式”將射速提高到450發/分,即便如此,與當時各國主力重機槍相比,其射速仍是倒數第一。

在設計九二式重機槍槍架時,設計師充分吸取此前大正三年式高射槍架攜行不便,質量過大,射擊穩定度低等教訓,巧妙的將平射用槍架和高射槍架合二為一。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高射狀態的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的槍架大致結構繼承自三年式的平射槍架,特別是其廣受好評的“抬轎”型攜行狀態。在戰鬥中如需迅速由平射改為高射狀態,只需取下機槍加裝高低接杆即可。與大正三年採用的槍耳式托架相比,九二式的高射托架增加一根支桿,射擊中能夠更好抵消後座力,此外還能通過在槍架上加裝抬杆提高槍身穩定度。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我國民兵教材上的九二式重機槍高射槍架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九二式重機槍的抬轎狀態

方便迅捷的平射/高射狀態轉換模式,對於防空形勢嚴峻的中國和太平洋戰場尤為重要,九二式由此在防空作戰中大放異彩,實戰戰例中不乏如在布干維爾作戰中多次打了就跑搞高射機槍游擊戰這樣依靠九二式優良的攜行性能對敵機打了就跑的偷襲戰例。

九二式重機槍的高射接杆和瞄準具合稱為“九二式高射用具”,這些裝備配合7.7mm子彈能夠擊落1000m以內時速不超過300km/h的敵機,前提是裝備保養良好,因此時常對瞄準具進行校準對實戰效果影響巨大。

2.3影響深遠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及其高平兩用三腳架

但九二式對普通陸軍士兵來說仍顯得太重,因此陸軍又試圖為輕機槍裝備對空槍架。日本陸軍早在日俄戰爭中就曾繳獲麥德森機槍,這種能夠由一名士兵攜帶的機槍給日軍留下了很深印象,隨著大正三年式研製成功,對本國工業設計能力充滿信心的陸軍轉而在要求裝備本國生產的輕機槍,並於1915年(大正4年)正式下達設計任務。

同時在一戰歐洲戰場,參戰國發現廣泛裝備的重機槍在防禦中威力巨大卻移動不便,如鐐銬一般綁得部隊難以機動。因而各國都嘗試設計一種質量較輕能夠隨步兵部隊快速機動的輕型機槍。日本設計師在多次失敗後再次選擇參考西方成熟設計,最終仍由著名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設計完成滿足要求的國產輕機槍——“試製乙號”。

“試製乙號”完成於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因而以“大正十一年式”型號被日本陸軍接受為制式輕機槍。這種著名機槍的最大特色在於其供彈具設計。當時輕機槍多采用插入式彈匣。大多數彈匣在子彈用盡後被隨手丟棄,成為消耗品。而步槍多采用五發橋夾,實戰中使用標準橋夾向容量數十發的機槍彈匣中壓彈不光費時費力,還將佔用作戰人員名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歪把子的供彈機構堪稱創意獨特,但是實戰表現卻十分糟糕

對於資源均異常貧乏的日本陸軍來說,裝備插入式彈匣供彈的輕機槍明顯是虧本買賣。於是槍械設計師就琢磨如何讓輕機槍直接使用標準彈夾供彈。最終,十一年式輕機槍在機匣左側設置橋夾漏斗,通過漏斗底部的棘輪旋轉就可以完成更換彈夾,子彈上油,退彈殼等。只要向漏斗中排入五發彈夾,理論上就可以實現連續供彈射擊。眾所周知這套設計獨特的供彈具在實戰中是絕對的敵方洗具,本方杯具,害的大正十一年式在各戰場上被ZB26、BAR、DP28等型號輪番糟蹋。

大正十一年式在作戰中通常使用兩腳架進行匍匐射擊,但在1931年(昭和六年),日本侵略東北的“滿洲事變”中,遇到高草叢生遮蔽視野時,大正十一年式也能高高架起,其射界因此極少受限,中國軍隊對此頭疼不已。

原來,在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機槍裝備對空射擊槍架之後,軍部認為裝備更為廣泛、行動便捷的輕機槍卻只裝備有兩腳架,無法對空射擊是巨大的浪費。在高層推動下,陸軍技術本部開始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設計高射瞄準具及對空射擊槍架,準備優先裝備關東軍。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對空射擊展開的歪把子機槍

最初的“試製高射用具”包括專用瞄準具及伸縮兩腳架,但經過試驗後發現,高角射擊產生的後座力極易導致腳架單腳縮回、槍身失穩。因此陸軍技術本部只得考慮為輕機槍配置專用高射三腳架。新試製的“三腳架甲”三腳為前一後二,每腳分為三段,低姿射擊時摺疊,高姿或對空射擊時展開。摺疊三腳架使得大正十一年式擁有極強的地形的適應性,腳架可通過騎兵專用馱具或者單人揹負方式攜帶。

與甲型相比,最終裝備的“三腳架乙”攜行更為容易,還增加了伸縮段,可以根據地形和敵軍火力的情況方便的調整槍架高度。與火炮炮架一樣,機槍槍架對於提高命中力作用巨大。設計師須在保證總重較低的前提下,使腳架能夠抵消射擊產生的後座力,保持槍身穩定,此外亦要考慮槍架對地形的適應力和迅速轉移陣地的能力。因此,實際使用中,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在對敵機進行高速回轉追射時不得不依靠其他士兵壓住槍架。

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對空射擊三腳架研製完成後,迅速被配發給國內守備部隊,關東軍以及蘇滿邊境的守備隊,各部迅速以此裝備組成專門的對空防禦機槍組。但騎兵部隊在使用中仍認為槍架質量過大,因此在昭和十六年九月,在“三腳架乙”的基礎上,又研製了騎兵專用的“輕三腳架”。這種質量較輕的槍架可摺疊放入騎兵的鞍袋中,裝拆也更為便利。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摺疊之後的大正十一年式對空射擊槍架

此後日軍裝備的九六式與九九式輕機槍雖然拋棄了十一年式獨特的供彈方式,卻全盤繼承了其兩種高平兩用射擊三角架,計劃分別配發給步兵和騎兵部隊使用。由於大正十一年式的產量高達28000挺,而後續的輕機槍生產數量有限,因此戰爭中後期,大量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加裝高平兩用三腳架變為專用的高射機槍,配發給防空警戒部隊、海軍艦艇甚至是潛艇部隊。

正當大正十一年式以“歪把子”之名肆虐於中國戰場的同時,日本卻發現自己日益深陷“中國泥潭”難以自拔。中國戰場不斷吞噬著日本有限的兵力和裝備,而警覺的英美也逐步收緊手中的經濟制裁絞索。放手一搏後的日軍自42年後就在美國彷彿無窮無盡的兵力裝備優勢下龜縮在島鏈上節節抵抗苦苦支撐。

本應在島嶼防禦中大展拳腳的高射機槍卻已設計落伍,再加上海運斷絕,缺件少彈,糟糕的性能不斷折上再折。而本土兵工廠在美軍海空封鎖和機群爆擊下,雖勉強投產九六式/九九式等輕機槍,完成一式重機槍等新型號的設計,卻再無資源和產能為新機槍設計裝備高射配件,只能讓士兵在戰場上做“人肉槍架”,用“應急射擊”搞象徵性反抗。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人肉槍架應急設計

另一方面,大戰中航空兵在性能及裝甲防護方面的突飛猛進也讓高射機槍成為鞭長莫及的隔靴搔癢,面對以400km/h呼嘯而過的敵方戰機,一些戰爭初期風光無限的經典型號或金盆洗手或改行平射,日軍也緊跟潮流大量轉產25mm以上的高射炮,無暇再在高射機槍發展上投入更多。於是,舊日本帝國的高射機槍發展在本當輝煌高潮之時戛然而止,成為絕響。

三、總結:先天不足,難有戰果

二戰日本帝國高射機槍發展歷經大正昭和兩代,林林總總十餘款型號,或早早夭折或揚名戰場。無論是在諾門坎草原、上海城區、中國內陸丘陵山地,東南亞叢林乃至浩瀚太平洋碧波上,日本的高射機槍隨膏藥旗東征西討,卻始終鮮有斬獲。無論是中蘇手中的落後機型,還是美英的先進裝備,大都敢於在高射機槍面前肆無忌憚的拋灑彈藥。

二戰日本陸海軍高射機槍發展史:戰果寥寥,如同雞肋的日軍機槍

出雲號上的日本海軍高射機槍

相對戰果較好的海軍九三式在上海戰役中曾造成了中國空軍一定損失,如出雲號遇襲時,高射火力共造成了中方6架損失,一時被認為是高射炮兵的巨大戰果。而在諾門坎,中南半島和太平洋戰場上,日本的高射機槍對於皮糙肉厚的敵機束手無策,只得任由投彈後的敵機帶著一堆無關痛癢的彈痕揚長而去。

造成如此無奈的“戰果”一方面是敵方軍機的性能提升,尤其是歐洲國家的戰機大都擁有良好的裝甲防護,不似日本“打火機”那般“一打就著”。另一方面日本高射機槍與歐美型號相比,射速較低,彈藥威力較小,聯裝管數少,單位時間內彈藥投射嚴重不足。

雖然日本在高射機槍發展過程中始終走先引進仿製再改進發展的道路,既未閉門造車亦不盲目崇洋,但無論是仿製外國型號還是本土創新力作,日本機槍始終只能對同時期的歐美型號望其項背。比如被譽為“日本工業巨大進步”的“九二式”,其槍管壽命勉強達到8000發,對比馬克沁等西方老槍動輒萬發的身管壽命,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在這裡,我們只得感嘆追及先進國家的工業水平談何容易。其實高射機槍發展受限只是日本在戰爭中所體現出來的一個表面問題,隱藏其下的便是日本在大規模長時間戰爭中始終無法掙脫的夢魘和死穴——國小民寡、資源貧乏、工業基礎薄弱。

在先天不足的大環境下,日本的武器研發走上了一條變態的節儉之路。只因對機械加工水平和材質要求較低,哈乞開斯這款與馬克沁相比在射速等方面差距明顯的設計日本人卻敝帚自珍;只因為對工業水平要求太高, MG34、博福斯等經典型號日軍雖亦有入手,卻只得束之高閣,遲遲不敢仿製;只因為彈藥不足,後勤落後,日本軍隊竟無視速射和壓制火力的進步和威力,片面強調精確射擊減少彈藥消耗,甚至要求機槍具有遠距狙擊能力,在進攻中又過分強調白刃突擊等精神戰法。這些我們看來的短視和愚蠢,平心而論大多是一種無奈的妥協。

我想絕沒有日本將領不希望擁有美國式的生產能力和後勤補給、中蘇這般充沛的人力資源,可是日本先天的社會經濟條件決定了這些優勢不可能握在自己的手中。但仗還是得打,還不能輸,就只得獨闢蹊徑多動腦子。當人絞盡腦汁、無奈掙扎得多了,是容易憋出變態傾向的。

試想一下,美軍盡情揮灑著千發萬發彈藥來對付一架敵機的時候,日本人卻只能夢想著高射火器能用百十發來達到同樣的效果。加上本國低下的加工水平導致精度下降,日本高射機槍精度能與美製“同行”接近已屬不易,怎能實現十倍百倍的精度優勢呢?由此可見,日本高射機槍的戰果寥寥,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這樣的武器在彈藥有限,保養不足、指揮落後下還能戰果輝煌,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