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 “反加密”法案負面影響凸顯 蘋果谷歌等國際科技巨頭紛紛指責

澳大利亞信息產業界日前呼籲兩個主要政黨重新審視一項充滿爭議的“反加密”法案。這項去年底在澳大利亞眾議院獲得通過的法案,要求信息服務供應商為政府調查提供破解加密通信方面的技術支持,遭到國內外的長期反對和持續批評。業內人士認為,這項法案可能將帶來廣泛的負面影響,既讓澳大利亞企業失去海外市場,也讓國際企業對澳大利亞市場“敬而遠之”。

被稱為“反加密”法案的《電信和其他立法修正案(支持和訪問)2018》目前尚未獲得澳參議院通過,但因為賦予了澳大利亞政府3種要求信息科技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的方式,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根據該法案,執法機構與情報單位可以發佈技術支持請求、技術支持通知及技術能力通知,要求相關企業提供技術開發細節等,或利用現有技術、開發新技術手段,幫助破解或監控端對端的加密通信。

澳大利亞  “反加密”法案負面影響凸顯   蘋果谷歌等國際科技巨頭紛紛指責

簡而言之,就是要求業界以政府需要的方式對其開放加密通信。據報道,澳大利亞政府之所以提出這項立法,是為了幫助打擊恐怖活動和各類犯罪。推動立法的人認為,各種加密通信手段讓調查機構變“聾”變“盲”了,必須予以解決。

儘管澳大利亞政府一再否認這一法案將為政府監控提供後門程序,但業界認為,破解加密通信與提供後門程序的效果類似,而且這項新的權力缺少監督,企業無力阻止政府機構設置後門,因為違反規定將面臨高額罰款。此外,法案還規定了很寬泛的保密條款,未經授權公開政府的技術支持通知將被處以最高5年的監禁。

這項法案自提出以來就遭到多方反對。蘋果、谷歌及微軟等國際科技巨頭紛紛指責該法案損害網絡安全和用戶隱私權。去年10月,蘋果公司發佈了一份長達7頁的聲明,批評這項立法削弱網絡安全,並且因為缺乏監督可能被濫用。澳大利亞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艾特拉森公司聯合創始人斯科特·法夸爾在多個場合批評這項法案,稱政府正在製造混亂,損害就業機會。一些澳大利亞學者也認為,這項法案在透明度、監管制度以及濫用風險等方面都存在尚未解決的問題。

鑑於尚未走完法律程序,業界不斷呼籲、遊說澳大利亞政府修改該法案,以消除負面影響。在今年3月舉行的澳大利亞安全加密會議上,與會代表再次公開批評這項法案。法夸爾說,該法案將令澳大利亞科技企業陷入困境,科技行業正在聯合呼籲對其進行修改。因為失去海外合同,一些公司的高層正在公開談論總部搬遷。

目前,一些國際企業正在“用腳投票”,以表示對這項法案的抗議。微軟總裁兼首席法務官布拉德·史密斯不久前到澳大利亞參加一個論壇時說,這項法案正在驅使科技企業離開澳大利亞,“我到其他國家旅行時,聽到公司和政府說‘我們不再願意把數據放在澳大利亞’,所以他們要求我們在其他國家建立更多的數據中心。”

澳大利亞“反加密”法案遭質疑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