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背光模組廉價技改:細數疊屏電視十宗“罪”

技術 電視機 群創光電 三星集團 家電網 2019-07-10

【家電網HEA.CN 7月9日頭條】在去年全球各顯示產業展會上,液晶背光源改善技術進入“腦洞時間”,以BOE(京東方)BD CELL為例,這種被認為是TFT-LCD全新突破的技術中,在背光模組中增加一層液晶層,以高密度光源分佈向傳統的前置液晶面板提供多光區背光。該技術以極其低廉的成本提升了LED液晶電視的對比度參數,但實際上被稱為“疊屏”的電視產品仍屬於液晶技術路線的自我迭代。除BOE外,HKC和群創等面板企業均開始向市場提供類似的背光集成方案,相信在下半年就會逐漸由小米、樂融等品牌以高性價比產品推向終端市場,以65英寸液晶電視為例,採用“疊屏”的電視產品將可能獲得最高1000元的單品溢價,業內分析這將給液晶電視產品打開擺脫低價競爭的窗口。

液晶電視背光模組廉價技改:細數疊屏電視十宗“罪”

近年來原本是客廳主角的電視機逐漸退出C位,但是黝黑的屏幕也不乏情懷:屏幕更薄、可視角度更廣、對比度更佳,在色彩還原、畫面拖影等參數上也實現了技術的突破性進展。而大屏電視行業也在過去的5年間分化成兩大陣營各自引領賽道:以優化背光為技術核心的LCD液晶電視路線,其間產生了LED背光電視、ULED、QD-LED等產品;而以OLED為代表的自發光技術賽道中,除了LGD、BOE之外,也看到了三星投入Q-OLED的身形。

到底是疊屏還是疊進背光源

在液晶賽道一邊,為了更接近OLED顯示效果,LED背光技術優化以低成本“疊屏”方案實現全新的加速。由於OLED以自發光為特性,可以完美提供無限對比度的精彩畫質,使各大液晶面板商多年來致力打造成本更低,但是對比度媲美OLED電視的產品。

值得欣慰的是,在電視廠商與BOE、惠科、群創等上游屏廠的共同協力下,市面已經出現了首代向OLED電視的畫質靠攏的產品,儘管它仍是背光技術改良的過渡性產品,但疊屏電視以其僅增加數百元的極低成本實現參數增長,這種“升艙”理念值得整個電視產業尊敬。

在某些面向市場端的文宣中,將“疊屏電視”簡單定義為兩塊液晶屏幕疊加,實際上仍存在誤導的嫌疑。理論上與背光模組一體後置的液晶屏體並不參與色彩顯示,而是充當背光源的高密度顯示角色。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來“疊屏”,在主液晶屏後與背光模組間加入一張灰度液晶光源,若未來產品中該液晶光源可以提供4K級別的光源密度,則理論上多分區背光源可提供多達880萬個光點,與前置4K液晶面板形成1:1級別的像素控制。由於該工藝尚未獲得市場驗證,初代產品將首先採用1080P技術,獲得1:4級別的像素控制,從而獲得電視機對比度參數的明顯提升。

為什麼說疊屏電視是“倒行逆施”的產品

“疊屏”電視是在成本節約最大化的前提下接近OLED電視而誕生的,儘管在對比度一項上有所突破,但是採用雙屏方案也給液晶電視帶來了與電視潮流南轅北轍的副作用。

首先,目前的疊屏電視和OLED電視的根本區別在於,自發光的OLED是顯示技術的代進,而疊屏電視僅是現有液晶背光顯示技術的改良,從原理上來看,疊屏電視並非採用全新的發光材料來達成更好的顯示效果,而是在背光源與屏體中間增加了一塊液晶層,來達到更加精確的亮度控制,只能稱為背光技術的改良,依然在液晶顯示技術的範疇,其參數的向好相當於高鐵二等座升入了一等車箱。而另一個賽道的OLED無論從綜合參數還是柔性特徵來看,仍是越洋航線中的空中客車。

其次,在背光模組中加入了新液晶層後最明顯的變化是電視變得更厚,這與近年來電視更加輕薄的趨勢背道而馳。比如普通OLED電視能夠實現4mm的厚度,而LCD也做到了小於7mm的層級,首代“疊屏電視”面世後又將回到液晶電視攻堅超薄的初始化階段。

第三,由於OLED屬於自發光產品,不需要背光模組的存在,除了更薄、柔性等特性外,其亮度控制也極為優秀。而從液晶電視的成像原理來看,背光源需要經過濾色器和偏振板,而導致透光率下降,因此即便是單層的液晶電視也會造成透光率的損失,而疊屏電視則多了一層過濾,進而再損失一次透光率,最終造成疊屏電視亮度偏低。即便可以通過提升背光源亮度來提升疊屏電視的顯示亮度,但這種做法卻會增加電視機的能耗。這是亮度的逆行。而事實上“疊屏”方案所達成並不是公眾理解中的“更亮”,而僅是背光源的均勻分佈和發光密度,消費級產品峰值亮度參數上反而有所下降,在HDR模式下出現理論上的退步。

第四,雙屏對背光源設置方式也提出了苛刻要求,不管採用的是側入式背光的BOE BD Cell方案,還是惠科的直下式方案在屏體厚度控制上均各有劣勢。由於曲面電視存在一定水平曲度,為了保證背光通過,意味著無法採用BOE的BD Cell方案而只能選擇小廠之直下式光源方案,這成為疊屏方案無法推出更低價格曲面電視的另一個逆行。

第五,由於後置的液晶層需與前置液晶面板形成聯動,受限液晶分子形態轉換存在時延的物理特性,在響應速度上將出現兩倍的放慢,這是整個電視產業“無拖尾”目標的巨大退步。而OLED電視則是通過自發光的材質,實現瞬間明滅屏幕響應時間已經達到毫秒級別,完美達成極高的畫面響應速度。

第六,由於液晶顯示中理論上光源經過折射和反射後在輸出時存在方向性,超出一定的範圍觀看會產生色彩失真的現象,因此液晶電視的可視角度較小。若觀看者偏出屏幕最佳觀賞角度範圍越大,畫面失色情況就越發嚴重。“疊屏”電視仍是液晶路線上的產品,光線經過兩次液晶層的“洗禮”,其可視角度將較普通液晶的可視角度參數有所下降。

第七,疊屏技術中兩片液晶屏之間的響應若做到100%的同步,對中央處理器和圖形運算品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不但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也會導致功效變大而使散熱成為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這意味著下一代疊屏產品在處理屏體間時差的技術上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

第八,此外OLED的一大特性為柔性,也就是說OLED電視能夠進行卷曲實現更多的電視形態,比如卷軸電視,而這在疊屏電視上具備更大的實現難度。柔性屏作為電視產品形態的一大發展趨勢,正成為疊屏電視難以匹敵OLED的地方,也意味著疊屏電視完全喪失了柔性理想。

第九,儘管“疊屏”電視方案在成本上具備優勢,但是也會促使終端產品增加不到一千元的價格上漲,行業預計該系列產品在上市後將以65英寸為主要規格,以保證銷售量方面的穩定氛圍。若品牌商自以為是,以極高定價強徵“智商稅”,則必定遭到市場的自然抵制。

第十,某些採用了疊屏產品的廠商公關修辭中出現了“媲美OLED電視的”字眼,但實際上,疊屏電視只是背光優化的迭代產品,並沒有昇華到全新的技術賽道。除了個別參數較此前的LED液晶電視有所提升外,多數參數不但未增反而有所滑落,整體參數仍無法靠近OLED,遑論超越。

當下的疊屏電視依然是一款技術尚未成熟的產品,它將來有可能介入OLED電視和普通LCD電視的空隙市場,定位成為比液晶電視稍貴一點的電視產品,但由於其“人設”與彩電產品大勢逆向,“偏科”式參數增長帶來的是其它參數倒退。

若其以萬元高價自居入市,不妨將視線置放於“高鐵”路線之外的“航空”賽道上,據HEA獨家獲悉,OLED電視將在七月中旬掀起惠民降價風暴,預計降幅將達到原售價的近三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