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跑世界技術中55.7%來自北京'

"

我國領跑世界技術中55.7%來自北京

70年來北京實現多項“第一” 科技創新投入超過發達國家

北京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科技創新”專場昨天舉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從世界上首次發現有效治療瘧疾的方法——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到世界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從建設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到誕生中國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70年來,北京實現了多項“第一”,創新發展實現了矚目的成就。在全國領跑世界的技術成果中,北京佔到55.7%,為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撐。

科技創新投入超過發達國家

近年來,北京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規模持續增加,從1996年的41.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579.7億元,增長了36.8倍,佔全國比重保持在9%左右;R&D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5.8%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基礎研究經費投入逐年增加,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基礎研究投入佔比從2012年的11.83%穩步提升至15%左右,超過日本和韓國等部分發達國家。

投入增加了,自然會帶動創新的產出。英國《自然》雜誌增刊《2018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對全球500個城市科研產出排名結果顯示,北京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去年北京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較2012年翻一番;有效發明專利量是2012年的3.5倍;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1.2件,是2012年的3.3倍,專利“密度”領跑全國。2012年以來,在京單位主持完成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累計達500餘項,約佔全國三分之一。去年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4957.8億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約佔全國三成。

尖端科研領域重大成果舉世矚目

在最尖端的科研領域,北京今年湧現出一批重量級原創成果,包括在世界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首次發現三重簡併費米子;首次在超導塊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首次獲得離子水合物的原子級分辨圖像;首次報道人源剪接體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此外,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取得了突破:研製出首個商用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超低功耗晶體管、國際首個納米藥物輸送機器人。與此同時,一大批“大國重器”加快推進:子午工程、鳳凰工程等累計17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經在京投入運行或正在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分子科學、凝聚態物理和信息科學與技術等三個國家研究中心,動力電池、輕量化材料成形技術及裝備、智能網聯汽車等三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量子信息、納光電子等兩個前沿科學中心和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獲批建設。

新動能締造新產業 有力引領新經濟

近年來,北京的科技創新發展對經濟結構調整、提質增效和對經濟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去年,北京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三分之一;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到46.8%,較2012年提升9.9個百分點;科技、信息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8.6%。北京的高精尖產業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去年全市醫藥健康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867.6億元,同比增長14.3%;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28.47萬輛,規模居全國第一。

在北京,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活力也令世界矚目。去年,北京平均每天新增科技型企業約200家,新創企業中的科技型企業佔到近四成,較2012年提高10.3個百分點,尤其是北京的獨角獸企業有82家,佔到全國近一半,北京的創業投資額佔全國比重約三成,也位居全國第一。

而且,北京不僅自己發展,輻射引領能力和話語權也持續增強。2012年以來,北京輸出到津冀的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約929.4億元。截至去年底,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在京設立公司及分支機構的達70%。北京培育形成了中關村論壇、世界機器人大會、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等品牌學術活動,北京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網絡中崛起的新高地。

文/本報記者 雷嘉

亮點

中關村去年總收入是2012年的2.4倍

中關村從上世紀80年代初形成“電子一條街”開始,歷經30多年的發展,去年總收入達到58841.9億元,是2012年的2.4倍。中關村作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發源地和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主陣地,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就。

一是在深化改革上發揮著“探路者”作用,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關村試點的科技成果管理、股權激勵、股權轉讓代辦、出入境便利化等30餘項創新政策被推廣全國或其他示範區,今年更是制定了《中關村示範區先行先試改革升級版工作方案》。二是在自主創新上發揮著“主陣地”作用,先後攻克了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曙光超級計算機、中文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芯片、無人駕駛平臺、高端醫療器械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移動互聯網、計算機視覺、無人駕駛、高清和液晶顯示技術等領域走在國際前列。三是在創新企業培育上發揮著“策源地”作用,先後誕生了聯想、百度、京東、小米、京東方、寒武紀、地平線、曠視科技等一批代表性科技公司,目前中關村的天使、創投發生金額與投資案例均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四是在新興產業發展上發揮著“增長極”作用,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智能製造和新材料、節能環保、現代交通、新興服務業等六大新興產業集群,其中僅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規模就超過2萬億元。五是在擴大開放上發揮著“橋頭堡”作用,率先實施外籍人才綠卡直通車、外籍人才綠卡積分評估等人才新政,目前中關村留學歸國人才和外籍從業人員佔比全國近兩成。

亦莊近3年承接科技成果轉化340餘項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政府簽約落地、孵化載體承接、企業自主對接”等多種方式,積極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近三年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項目數量總計340餘項。

在今年的“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亦莊會場上,數字光芯獨立自主研發的新型工業數字光芯片引起諸多觀眾駐足觀看。這款性能達到國外同樣用途產品5倍的芯片落地北京亦莊後,2020年有望提升到4000萬像素,並實現設計、流片、封裝、測試、集成、設備、工藝的全產業鏈自主可控,在關鍵指標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數字光芯驚豔“出道”的背後,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中試基地招商方式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縮影。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對接“三城”高校,發現了來自中科院的這一項目的中試需求,依託已經掛牌的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製造與驗證中試基地,將項目吸引並落戶。

未來北京亦莊計劃把先導基地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創新資源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中樞;打造20個掌握行業關鍵技術、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家級、市級創新中心,實現與源頭性機構的資源嫁接與創新協同;擴大中試基地規模,推動臨床研究醫院建設,支持建設標準廠房、通用類研發用房;做優創新配套服務,通過搭建應用場景、打造科技金融支撐體系、升級服務平臺等措施,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

本組文/本報記者 雷嘉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