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報案、做筆錄,機器人警察在廣東佛山上崗

機器人 語音識別 經濟 社會 中國經濟網 2017-06-09

中國經濟網佛山6月8日訊(記者 宋雅寧)6月7日,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主辦的“粵造粵強—廣東創新驅動、智能製造”主題網絡採訪活動,來到了位於佛山的廣東伊雪松機器人設備有限公司。

接報案、做筆錄,機器人警察在廣東佛山上崗

圖為廣東伊雪松的生產車間 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寧攝

平日裡,大多數人見慣了各個生產機構流水線上的機器人。但在伊雪松,記者見到了一款不同尋常的服務機器人——自助接報案筆錄機器人。

據負責人介紹,這款機器人命名為“容容”,主要負責接受群眾報案筆錄。“容容”會做很多事情,例如身份證識別、語音輸入、檔案記錄、資料入庫等等。它還掌握了多種語言,包括語普通話,粵語,以及英文,未來還將有越來越多的語種加入。

近年來,市民的報案求助不斷增多,基層現有警力難以有效解決群眾的報案工作。在這個情況下,基層公安想到了用機器人替代人工的方式。2017年2月8日,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與伊雪松機器人設備有限公司展開了合作,歷時四個月,共同開發出了自助接報案筆錄機器人。

“容容”通過對話的形式,來完成與報案群眾的交流和相關信息的錄入。報案結束以後,會打印出一份實時的檔案記錄文件,接下來只需拿著記錄文件到民警的辦公處,完成最後的信息遷移和確定即可。

目前,1.0版本的報案機器人已在廣東佛山4個派出所試點測試,收到了群眾良好的反饋。以順德區公安局容桂派出所的試點為例,從自助接報案筆錄機器人投入測試使用以來,自4月26日-5月31日,接受群眾報案32宗,大約可以節約基層民警960餘個小時,相當於120名民是警在一天的工作量。據悉,未來容容2.0版本將開發自主報案終端,它將會被放置於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例如商場、火車站,飛機場等等。一般性的常見案件,即可在自助報案服務終端完成。

在廣東伊雪松的生產車間,除去服務機器人外,記者還看到垂直6軸機器人、水平4軸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的生產和測試。

中國進入機器人研發領域相對較晚,卻在短短几年時間裡迅速追趕上世界前進的腳步,這得益於“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劃的實施。近年來,發展智能製造已成為當前主攻方向,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廣東,也正站在新的起點上努力再創新格局。

在機器人產業方面,廣東省制定實施了《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5-2017)》,培育廣東省機器人骨幹企業,大力開展機器人應用,2016年全省生產工業機器人1.15萬臺,產量同比增長45.2%,全省應用工業機器人總量達到6萬臺。在《廣東省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5-2025)》中提出,未來10年,廣東將完成構建智能製造自主創新體系等六大主要任務,努力建成全國智能製造發展示範引領區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不斷加快製造業在創新能力、產品質量和品牌、產業結構等方面看齊甚至超越世界先進水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