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墊資成患,IPP模式能否成為第一個突破口?

機器人 投資 基金 機械設備行業 高工機器人網 2017-05-28

【文/廖文清】對於國內的機器人系統集成商來說,墊資壓力往往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低進入門檻的“糖衣炮彈”下,中國的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的數量迅速增長,然而,卻極少有系統集成商能夠做大,國內近1000家的系統集成商,規模上億的企業屈指可數。

是市場沒有完全打開嗎?其實不然,在高工機器人的調研中,我們發現,企業需求很多,從15到16年年底家電行業的自動化需求其實是爆發式增長的,但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需求沒有滿足,除了系統集成商本身能力問題之外,還有付款模式導致的系統集成商的墊資壓力。

“3331和361模式已經算比較好的了,還有091模式”

據悉, 機器人系統集成商與終端企業的付款模式一般是3331和361的模式,3331模式即方案通過後終端企業支付30%的定金,項目開始的時候再支付30%資金,項目結束後再支付30%的資金,最後項目驗收之後支付剩下10%的資金。

“我們與客戶的付款模式主要是352的模式,因為同為機器人本體和系統集成商,我們的情況比較複雜。”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表示。

“3331和361這兩種模式已經算比較好的了,091的模式也存在,項目開始的時候,終端企業是完全不付資金的。” 明匠智能董事總經理丁海偉表示,這常常發生在一些大型的終端企業身上,系統集成商的議價能力因為話語權的不對等更顯薄弱。

也有企業負責人表示,之所以不願意接一些單的原因就是因為手頭上的項目還沒有完成,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新的項目中去,這對於輕資產的系統集成商來說,是非常不利於其長遠發展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墊資成為壓在系統集成商肩上的一個重擔,對於一些資金儲備不足的系統集成商來說,同時承擔幾個項目的回款風險並不容易,再加上回款速度慢,影響了系統集成商的擴產,這也是為什麼系統集成商很難做大的重要原因。

IPP模式能否成為系統集成商一種可借鑑的模式?

在墊資壓力的情況下,系統集成商做大就必須尋求新的資金來源,企業要麼卯足了勁進入資本市場,要麼就把自己“賣”給上市公司。

當然,在靠近資本市場的同時,企業也開始探索更多的解決方式。

明匠智能帶頭成立IPP(Public-Private Industry)模式產業基金,以期解決系統集成商因為墊資而承擔的風險問題。

IPP模式,即明匠智能、政府、銀行等投資企業和基金管理機構成立產業基金,產業基金可以先協助客戶方給明匠付一定比例款項以助資金回款速率,等到回款之後,企業和產業基金分。

據悉,2016年8月,這一模式率先在廣西實現落地,目前已經在全國範圍大部分地區推進。

丁海偉表示,IPP模式的建立不僅可以解決系統集成商的墊資問題,而且對於政府、銀行等投資企業來說都有積極意義。

對於政府來說,單一對企業進行補貼的方式,在幫助機器人企業的同時也出現了“騙補”等問題,或者因為不瞭解企業投資的項目,使得政府補貼的資金並沒有發揮它們應該發揮的作用。

在丁海偉看來,政府投入資金不應該投給企業,而應該直接投給項目,而這一模式的建立則很好的為政府打通了投好項目的通道。

對於銀行等投資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也是能否將資金投在真正有回報的項目上,在系統集成商共同承擔風險的情況下,項目的可靠性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確保。

不過,因為目前IPP 模式只有明匠智能在推行,所以能否成為其它企業借鑑的模式尚且未知,丁海偉也坦誠,雖然在2年前就已經開始推進了,但因為模式還沒有成熟,所以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利益分配的問題。

不過,需要肯定的是,明匠智能2016年實現淨利潤12,641.67萬元,超3倍完成了其承諾給母公司的淨利目標。事實上,2016年一季度,明匠智能合併營業收入1.13億元,淨利潤約為4000萬元,一個季度就超額完成3900萬元的全年業績承諾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24日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透露,中國將整合設立“中國製造2025”產業發展基金。市場預測,未來十年,圍繞“中國製造2025”所部署的產業基金或將達到5萬億元的規模。IPP模式能否藉助國家政策的“東風”助力系統集成商做大做強,有待時間的進一步驗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