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東方10年“創業史”:基金規模200億,投資項目超160個,成功退出超60個

金融 投資 基金 風投 投資界 2017-06-09

轉眼間,深圳市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創東方”)迎來了十週年。

十年間,從創立之初的4人團隊發展到近60人;累計投資項目超過160個,其中超過60個項目已經成功退出;管理基金規模近200億元.....創東方由一個創投“新兵”,進階到“黑馬”,如今已躍居國內一線本土創投之列。

2017年5月,在創東方深圳總部,創東方董事長、總裁肖水龍向投資界(ID:pedaily2012)娓娓講述了這十年“創業史”。

創東方10年“創業史”:基金規模200億,投資項目超160個,成功退出超60個

肖水龍“前傳”

在肖水龍辦公室往外遠眺,便是深圳灣海岸線,視野壯闊。他回憶,在“下海”創業前,自己擔任深圳國際信託投資總公司(簡稱“深國投”)副總裁一職。

1988年,從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的肖水龍,被分配到了深圳國際信託投資總公司(簡稱“深國投”)。期間做了金融信託、地產開發、產業投資、企業管理等業務,後來被提升為深國投的常務副總經理並主持工作。

進入深國投四年後,肖水龍被調入深國投投資部工作,這是其投資生涯的起點。到了投資部半年後,肖水龍來到深國投信託地產公司,第一個信託地產項目便是湖景花園。1993年,與湖景花園相鄰的碧湖花園和洪湖花園兩個樓盤的開價10800元/平方米,當時市場難以接受。肖水龍果斷提出湖景花園要以價格取勝,起價定於7130元/平方米,整整低出競爭對手3000元,結果湖景花園開盤伊始銷售就十分火爆。

1994年底沃爾瑪代表來到深圳洽談,想開拓中國市場,並急於尋找合適的物業位置,肖水龍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於是力推深國投和沃爾瑪聯姻。為了配合沃爾瑪選址,時任深圳市信託房地產開發公司副總的肖水龍陪外方負責人一起到處考察,“應該跟他們跑了40次左右”。最終沃爾瑪成功地在深圳安了家,肖水龍因此擔任了沃爾瑪(中國)董事長達12年之久。

在深國投期間,肖水龍迎來了事業第一個輝煌期。當年諸如沃爾瑪深國投、深國投地產、深國投置業、長園新材、深信泰豐等經典案例無一不是他主管或推動的。

10年退出項目超60個

2007年8月21日,創東方正式成立,第一個投資項目便是康芝藥業。

肖水龍回憶,當時該企業處於創業期,“工廠規模小,工人正包裝藥物,離現代企業的標準有相當距離。”在項目決策時,公司其他幾人都不大看好,但他卻為藥品功效和市場銷售叫好,認為資金投入後公司將邁入快車道。2007年,創東方以1200萬元投資康芝藥業,該公司於2010年成功上市,創東方投資三年賬面增值高達20倍

此外,創東方還有一個經典投資案例網宿科技,這也是創東方在金融危機時期投資的代表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資本市場風聲鶴唳。創東方開始接觸網宿科技時,之前已有多家國際大牌投資公司看過並準備投資該項目,但最後都不敢出手。彼時,創投界流傳一句名言:“多打球,少投資。”

當時,創東方內部也有爭論,為此還專門開會討論,意見分歧很大,但肖水龍站在支持者一邊。他還為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題目為《理性看形勢,堅持做投資》,強調不能因為金融危機而將投資停頓,有好的項目還是要大膽投;同時認為,金融危機給PE創造了難得的投資機會,PE藉機能以較低或者說是更合理的價格進行投資,要把握住機遇。

最後,創東方以11.2倍的市盈率(即每股7元的價格)成功投資,這一價格比最初確定的價格低出很多。2009年10月30日,網宿科技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創東方第一家上市的投資企業。

肖水龍介紹,截至目前創東方已經收穫了超60個退出項目,其中通過IPO有14個,新三板15,併購超5個,參與8家上市公司定增

專注“3+1”領域,投資超160個項目

“投資就是投組合”,如今創東方已形成了“3+1”類別的投資業務,分別為創業投資、產業投資、併購投資和孵化投資。肖水龍介紹,創業投資是創東方的根本和主打,是起點也是未來的核心;而併購投資,三年前創東方就開始涉足併購業務,“圍繞著我們已經上市的公司或者其他上市公司進行併購業務”;另外,創東方還組建專門的團隊圍繞大企業、地方政府的需求做了一系列產業基金;創東方注重支持國家“雙創”,於2014年10月專設了投資型孵化器——創展谷,目前累計拓展了5個孵化器,累計孵化創新項目超過50個。

另外,創東方主要投資於3+1領域。肖水龍解釋,所謂的“3+1”包括大IT(主含互聯網金融+高科技娛樂)、大消費(主含文體旅遊+創意科技)、大健康(主含生物工程+醫療器械和新制造)以及新制造(主含新材料製造和新智能製造),目前累計投資項目超過150個。

而在創東方的投資版圖上,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佔據著極具重要的地位。截至目前,創東方投資了網貸之家、投之家、眾投邦等累計16家金融科技公司,佈局互聯網保險、大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打造了一條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投資鏈”。

創東方10年“創業史”:基金規模200億,投資項目超160個,成功退出超60個

近兩年,眾籌、P2P亂象叢生,甚至使得互聯網金融汙名化,但肖水龍認為這是投資互金的黃金時代。他表示,所以看好互聯網金融,其實是看好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能力,通過技術的創新來實現實現商業模式和產品的創新,數據的市場化將會成為創新點。

更直白地說,互聯網金融現在仍然能“賺大錢”,估值過一兩年就漲了幾十個倍也不出奇,肖水龍舉例說,去年一個估值不到4000萬的項目現在已達10億

現在,創東方的策略是“邊走邊退”——“我們要求團隊邊打邊退,進去一兩年就開始有機會退,把本金退回來,當然好的我們還堅持,但是總體上是邊打邊退,使得風險均衡,長短均衡”。

肖水龍透露,今年創東方比較關注軍工領域,原因是軍民融合的大趨勢,另外,由於軍工行業保密性強、壁壘高,每投一個項目幾乎都是“旱澇保收”。為此,創東方組建了專門的軍工基金團隊,目前累計投了近10個項目。

投資“方法論”:四面十方看項目

回顧這些年,肖水龍總結了一套“四面十方看項目”的投資方法論,具體為:

一、看準一個團隊(尤其看其領頭人)。

二、發掘兩型項目:一型項目,0-1型,0到1的顛覆型創新企業。二型項目,1-N型,1到N的穩快型成長企業。

三、弄清三個模式:1.業務模式(做什麼?如何做),2.盈利模式(掙什麼?如何掙),3.營銷模式(賣什麼?如何賣)。

四、查看四個效應(競爭力):1.專利效應:超強技術形成的專利效應。具有技術門檻、專利保護、高性價比的競爭力。2.網絡效應:滾雪球式的網絡效應。用的人越多,吸引更多人使用,產生巨大的互動、滾動效應。3.品牌效應:具有品牌溢價的效應。品牌好,售價高,銷量大,市場佔有率高。4.規模效應:具有規模經濟的規模效應。產銷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競爭力越強。

而在投後服務方面,肖水龍感慨,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投後服務是永遠做不完的事情”

“盡己所能幫助企業成長,所以他們也將我們當作良師益友,有困難都會主動和我們商量。”肖水龍稱,小到董事會如何召開,大到上會衝刺,以及公司架構設計、規範管理、產品銷售等等,創東方都會事無鉅細地提供幫助。

肖水龍回憶,投資華伍股份後,創東方投資後便助其管理團隊治理、梳理管理流程,逐項規範公司制度。該公司上市工作中,肖水龍更是親自陪同他們上北京答辯,專業性地給予指導演練。

上證監會發審會那一天,肖水龍守在門外,如同高考守候在場外的父母般滿懷期待,在得知通過時肖水龍與他們抱在一起,激動不已。“後來在投資中幾次碰到,對方都選擇了並非出價最高的創東方進行主投,這說明誠懇的服務對方看得見。”肖水龍解釋道。

十年創東方:躍居國內一線本土創投之列

十年磨一劍,漫漫再起航。十年磨一劍,漫漫再起航。投資是一場孤獨的修行,肖水龍透露,今年8月創東方將在深圳舉辦十週年司慶,“回看來時的路,不忘夢歸處”。

這些年,最令肖水龍感到欣慰的是,儘管資本市場潮起潮落,創東方始終秉承“穩健投資、創新發展”的核心投資理念,忠誠於投資人、控制好投資風險,不忘肩負的信託責任,努力為LP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期間,創東方得到國家部委和包括深圳、南京、南昌等地方政府的認可和支持,目前累計合作了8個政府引導基金,其中專設管理機構眾合瑞民公司於2016年7月中標並管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子基金45億元

據瞭解,為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國務院於2016年9月決定成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由中央財政先行出資150億元,引導民營和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共同參與,實現基金總規模600億元。

國務院高度重視該基金的運作,由國家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工商總局等五部委組成的理事會實施了嚴格的三輪招標程序。肖水龍透露,早在2015年10月底,創東方就開始準備,真正投標是在2016年2月份,4月份進行答辯,最後接受國家部委對財務、法律、信用三方面的盡調。相關機構對創東方的機構資質、過往業績、團隊實力、風控制度、基金方案、投資策略、政策理解等多方面、多維度的審核與評比,最終選出子基金的中標管理機構。

在肖水龍看來,中標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子基金是創東方專業能力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這是創東方發展歷程上的里程碑”。

最近,肖水龍漸漸重視起創東方的企業文化建設,他說:“一個企業最後還要靠文化來打造核心競爭力,我們已經逐漸建立創東方文化,把志同道合的人才凝聚到一起”。如今,創東方已確立了“投資造就未來”的企業使命,形成了“謙厚做人,專業做事”的核心文化。

“謙厚做人,正直真誠,我們同是創東方人。”肖水龍的願望是,打造一套獨特的創東方企業文化,形成自身特色和風格,“起碼以後在創投圈,我們的團隊走出去,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創東方人”。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劉全,原文:http://people.pedaily.cn/201706/20170609415032.shtml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註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文章評論區聯繫授權。如不遵守,投資界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