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區塊鏈沙盒:江西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落地

金融 投資 大數據 物聯網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2017-08-02

近日,江西省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暨地方新型金融監管沙盒在北京正式啟動,這是我國第一個由政府部門主導的區塊鏈監管沙盒,標誌著贛州在建成中國南方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發展方向上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贛州作為“紅色故都”,是紅色金融史的源頭,早在中央蘇區時期,蘇區銀行機構就將債券、股票等市場工具,創造性地用於革命鬥爭和經濟建設中,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歷史經驗。近年來,贛州勇立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和金融改革創新的潮頭,成為周邊四省九市中金融機構最多、種類最齊全、金融總量最大的設區市,贛粵閩湘四省邊際區域性金融中心和全省次金融中心基本形成。

為進一步激發金融活力,贛州加快發展科技金融,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落地運用。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存儲和共享數據的互聯網數據庫技術,其特點是去中心化、信息高度透明、不易被惡意篡改、數據可追溯,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鏈式數據結構。通過區塊鏈技術,交易雙方無需藉助第三方信用中介便可開展經濟活動,從而有效解決傳統金融系統存在的總分重複記賬、安全攻擊和信任關係等一系列問題,降低金融行業的運行成本,提高整個金融系統的運作效率。

去年11月,深圳瀚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金甲子(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景資本集團、贛州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助力贛州打造區塊鏈城市。今年3月15日,全國監控運營管理中心落戶贛州,全國首單區塊鏈票鏈業務在贛州銀行成功上線,該業務上線運行1個月規模即達3402.14萬元,幫助30家中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難題。隨著區塊鏈的應用範圍和影響持續擴大,今年5月,贛州市人民政府、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新華網聯合成立合規區塊鏈指引編委會,全面研究當前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區塊鏈技術如何服務監管,形成中國第一個合規區塊鏈的規則和指引——《合規區塊鏈指引》,進一步推進行業健康發展。

當前,金融科技發展對新技術的應用領先於監管,給金融監管帶來了挑戰,新的應用風險相伴而生。為此,在上級金融監管部門的指導支持下,贛州豐富金融監管手段,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加強地方新型金融監管,與工信部國家計算機應急中心、新華網等合作,共建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暨地方新型金融監管沙盒,同時建立“工業和信息化部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贛州試驗基地”“新華網區塊鏈與物聯網應用雙創試驗基地”,有效提升跨金融行業、覆蓋多個金融市場的交叉性金融風險的識別、防範和化解能力,推動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發展,服務實體經濟。

“監管沙盒”由英國首創,並在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實踐,可以為金融科技、新金融等新興業態提供“監管實驗區”,支持創新企業有序發展。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是工信部互聯網金融重點實驗室第一個落地項目,集信息科技、地方金融、沙盒監管於一體,已邀請多家國內知名互聯網科技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入園,將通過提供良好的監管機制和政策環境,探索新的監管邊界,創新發展區塊鏈技術及其相關產業,為我國金融監管提供有效借鑑。區塊鏈技術將推動金融監管從行為監管轉向技術監管,讓多方同時實現信息的對等和互動,對監管數據進行實時蒐集、分析與監控,為金融雙創健康規範發展開闢成長空間。

(責編:徐曉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