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輝:數據統一 是建立一致性金融監管框架重中之重

金融 經濟 數據挖掘 保險 金融界 2017-06-19

本報青島6月18日電 記者張末冬報道 “金融業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提供強有力支撐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金融資產過度擴張,放大了金融槓桿倍數,交叉性感染風險倍增,容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金融產品收益率過度抬升,吸引資金脫實入虛,削弱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功能。”6月18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在“2017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

李禮輝強調,上述問題背後的原因,事實上是我國金融市場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和缺陷,一是部分金融機構的擴張與風險管理失衡;二是資產方與負債方失衡;三是金融市場行為與金融監管導向失衡。

在李禮輝看來,市場運行制度的主要缺陷是風險約束不力。過度加通道、加槓桿、加差價,脫離了資產管理的本能,不可持續。而金融監管制度的主要缺陷是一致性不足。企業和居民需要集信貸、證券、保險、資產管理為一體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一致性不足的監管規則和行動,容易產生監管縫隙,導致監管套利,不利於金融風險的監測和控制,也容易導致監管滯後,影響監管的時效。

“抓住重點,糾正失衡,彌補短板,標本兼治。”李禮輝表示,要從以下兩方面落實。首先,培育專業化的市場主體,風險約束是重中之重。李禮輝強調,需要注意的是,去槓桿不是不要槓桿,而是要求金融機構保持足夠的資本充足率,保持足夠的風險撥備覆蓋率;清理通道不是不要通道,而是要求通道迴歸本源;清理風險過程中要有效管控風險,努力減輕調整期的陣痛。

其次,建立一致性的金融監管框架,數據統一是重中之重。具體來看,建立標準統一的金融統計制度,建立集中統一的金融數據庫,建立互聯共享的金融數據應用系統,形成能夠支持金融業宏觀審慎監管、微觀審慎監管和綜合監管的基礎設施;宏觀上,能夠動態監測和評估跨市場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實現宏觀審慎監管目標;微觀上,能夠進行數據挖掘,穿透中間環節和通道,觀察金融交易行為,監測底層資產,實現微觀審慎監管要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