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消費金融去年淨利潤下滑59%,35億元增資迎變動

新京報訊(記者 陳鵬)中銀消費金融的35億元增資計劃迎來變動。4月3日,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披露,所有投資者(博裕及紅杉除外)將參與中銀消費的增加註冊資本,而原定由博裕及紅杉承擔的增資額將由中國銀行、百聯集團、陸金髮及中銀信用卡公司承擔。數據顯示,2017年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盈利王”——中銀消費金融去年淨利潤大幅下滑 59.27%,被穩勢增長的捷信消費金融反超。

博裕、紅杉退出35億元增資計劃

中銀消費金融的增資計劃已披露近一年。2018年4月16日,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銀香港”)發佈消息稱,公司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中銀信用卡公司於2018年4月16日就其向中銀消費按其在中銀消費的股權比例增資約人民幣4.331億元訂立增資與認購協議。在公告日期,中銀信用卡公司持有中銀消費全部股權約 12.37%。根據增資與認購協議,由於增資事項是按同比例進行,因此中銀信用卡公司於交割後將仍然擁有中銀消費經擴大股權約12.37%。

彼時,中銀香港在公告中透露:中銀消費的其他現有股東,即中國銀行、百聯集團、陸金髮、博裕及紅杉,亦根據增資與認購協議項下的條款和條件同意按同比例向中銀消費作出增資。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銀消費金融”或“中銀消費”)的註冊資本為8.89億元。據此估算,中銀消費金融此次增資的總金額約為35億元。

聯合資信在2018年7月份發佈的一則信用評級報告稱,中銀消費金融已啟動增資擴股計劃,擬在不改變原股權結構的基礎上按1元每股的價格增資35億元,該增資計劃已經董事會通過,並上報監管機構。“增資後,中銀消費金融資本充足性將得到提升,從而能為後續業務的持續發展提供較好的支撐。 ”

不過,中銀香港在2019年4月3日披露的向中銀消費金融增資的信息顯示,根據經修訂增資與認購協議,投資者同意所有投資者(博裕及紅杉除外)將參與中銀消費的增加註冊資本,而原定由博裕及紅杉承擔的增資額將由中國銀行、百聯集團、陸金髮及中銀信用卡公司根據其各自於完成增加註冊資本前在中銀消費的股權比例承擔。因此,中銀信用卡公司就經修訂增資事項應付的總代價將為約人民幣5.059億(相當於約港元 5.905億元)。

中銀消費金融去年淨利潤下滑59%,35億元增資迎變動

中銀消費金融最新增資信息

據其介紹,目前中國銀行、百聯集團、陸金髮、中銀信用卡公司、博裕及紅杉分別持有中銀消費約40.02%、20.64%、12.57%、12.37%、 9.9%及4.5%的股權。在完成經修訂增資事項後,中國銀行、百聯集團、陸金髮、中銀信用卡公司、博裕及紅杉將分別持有中銀消費總股權約為42.80%、22.08%、13.44%、13.23%、5.81%及 2.64%。

“失王冠”,中銀消費金融淨利潤跌59.27%

中銀消費金融成立於2010年6月,是經原銀監會批准建立的全國首批消費金融公司之一 。得益於股東的資金、成本和場景等紅利,搭上互聯網快車的中銀消費金融近些年業績增長迅速。

從官網介紹看,中銀消費金融的產品分為信用貸款、商戶專享貸、互聯網貸款三大類,覆蓋場景包括教育培訓、裝修、汽車、租房、婚慶等,也針對職場人士和大學生等提供信用貸款。

聯合資信的前述報告透露了中銀消費金融的部分經營數據。截至2017年末,中銀消費金融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設有27家一級區域中心,部分區域中心的經營範圍擴大到地級市及部分市轄縣鄉。截至2017年末,中銀消費金融資產總額397.91億元,其中貸款淨額381.38億元;負債總額362.48億元;不良貸款率2.82%。2017年,中銀消費金融實現營業收入40.05 億元,淨利潤13.75億元。

高達13.75億元的淨利潤,是2017年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中的盈利“王者”。據新京報記者彼時統計,在間接公佈2017年業績的8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捷信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和中銀消費金融當年的淨利潤都超過了10億元,分別為10.22億元、11.89億元和13.75億元。在同時期,一些上市農商行的淨利潤尚不足10億元。比如,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吳江銀行和張家港行2017年的淨利潤分別為8.08億元、9.95億元、7.31億元和7.63億元。

不過,按照一些上市公司股東最新披露的盈利數據,上述三家頭部消費金融公司的業績位次產生了較大的變化。記者梳理髮現,2018年,捷信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的淨利潤分別是13.96億元和12.53億元。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一則信息顯示,中銀消費金融2018年度的淨利潤是5.6億元。2017年的“盈利王”中銀消費金融去年淨利潤大幅下滑 59.27%,被穩勢增長的捷信消費金融一舉反超。

中銀消費金融去年淨利潤下滑59%,35億元增資迎變動

中銀消費金融2018年業績

2018年內三度被罰298.68萬元

近年來,一些非正規軍的現金貸平臺遭遇嚴監管,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亦是。

在2018年,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遭遇處罰的機構包括中銀消費金融、北銀消費金融和杭銀消費金融,合計領到5張罰單,相關公司及人員合計被罰382.68萬元。其中,中銀消費金融一年內三度被罰,合計被罰沒金額達298.68萬元,成為罰單數額最多的消費金融公司。

2018年4月17日,原上海銀監局開出的一則罰單顯示,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在2016年7月辦理部分貸款時,存在以貸收費的行為。處罰信息顯示,根據《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第十六條第二款,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最終被警告並罰沒合計138.68萬元。據投資者報此前的報道,中銀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早期擴張時期, 中銀消費金融的確存在以 “外訪費”、“動用費”等名目亂收費的現象。

中銀消費金融去年淨利潤下滑59%,35億元增資迎變動

中銀消費金融領到的一則罰單

在2018年下半年,中銀消費金融又連續兩次領到罰單。上海銀監局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15年至2017年間,中銀消費金融部分消費貸款業務存在三項違法違規事實,包括“借款人收入情況 貸前調查未盡職”、“未嚴格 執行個人貸款資金支付管理規定”、“未採取有效方式跟 蹤檢查貸款資金使用”。因此,上海銀監局對中銀消費金融責令改正,並處罰款共計 150 萬元。上述處罰決定的日期為2018年9月26日。

不久後的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也開出一則罰單。因為違反《徵信業管理條例》,中銀消費金融被處10萬元的罰款。

聯合資信在前述報告中指出,消費金融行業監管的逐步加強在給持牌機構帶來一定優勢的同時,也使得消費金融公司業務結構以及風險取向面臨著一定調整壓力。

記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京報記者 陳鵬 編輯 程波 校對 柳寶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