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銀行“數據網貸”為小微企業融資難“破冰”

金融 農業銀行 三農 農業 新華社 2017-05-20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劉玉龍 張磊)一提到貸款,很多小微企業都有難言之隱,普遍面臨門檻高、審批慢、擔保難、負擔重等問題,“短、頻、急”的融資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滿足。

不過記者調研瞭解到,受益於農業銀行“數據網貸”業務,山西朔州賈莊鄉辛莊村一家從事乳製品銷售的微型企業驣驍商貿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農行累計貸款57筆,總計441萬元,平均每筆7.7萬元,最小的一筆貸款僅有7650元,平均每次用款46天,最短的僅有7天。在“數據網貸”的支持下,驣驍商貿營業額增長了20%,僱員人數也增長到近100人。

據瞭解,面對供應鏈融資業務困境,農行探索了“互聯網+”的“數據網貸”新路。即農行將內部數據平臺與核心企業“企業資源計劃”(ERP)等系統進行對接,採用數據挖掘技術對核心企業與其上下游小微企業之間的海量交易數據進行分析,運用創新的算法與模型進行智能化的信貸決策,批量、自動、便捷地向核心企業上下游的小微客戶集群提供融資服務。

其中,驣驍商貿便是農行為蒙牛集團和其上下游配套小微企業上線“數據網貸”業務後的第一批受益者。截至目前,農行內蒙古分行與蒙牛集團合作開辦互聯網金融“數據網貸”業務已上線中小微企業客戶383家,累計發放貸款近3.5億元,有效支持了農牧業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發展。

據農行小微企業金融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數據網貸”重信用、輕擔保,以信用方式發放貸款,全程網上操作,小微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在線借款和還款,從發起貸款申請,到貸款資金到賬,僅需幾十秒,與傳統銀行貸款耗時1至2個月相比,實現了小微企業融資“即需即貸”。

記者注意到,“數據網貸”可以有效解決銀行異地授信障礙,破解背靠核心企業但沒有抵質押物和財務報表企業本地融資難題。

“以前貸款每次都要跑呼和浩特,成本很高,獲取的貸款額度還不夠理想,有了農行的‘數據網貸’,足不出戶,通過蒙牛推薦即可在線上輕鬆獲取貸款,額度合理,真正體現了互聯網金融的優勢。”蒙牛上游原奶供應商廊坊市安傑奶牛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數據網貸”也幫助核心企業進一步穩定了供應鏈,強化了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聯繫,受到核心企業的好評。截至2017年3月末,農行已與蒙牛集團、比亞迪、山東浪潮集團有限公司、中建八局、銀泰百貨、上汽乘用車和中農網七家核心企業的財務資源管理系統進行了對接,近4000個小微企業納入“數據網貸”服務範圍,累計發放貸款5671筆,合計金額13.92億元,筆均24.55萬元,為企業節約利息支出1000餘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數據網貸”不僅是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一個產品,實際上對於創新信貸模式有著重要的意義。

“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以大中型企業為核心,將對單一小微企業風險的判斷轉化為對其與大中型企業履約行為的判斷,實現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整合,銀行能夠實時掌握貸款對應應收賬款的回籠情況,貸後管理有了‘著落’,提升了更真實的風險管理技術。”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互聯網金融降低了業務運作成本和風險,突破了地域限制,銀行才能實現對異地企業放款,打造更靈活的小微信貸服務新模式。

此外,“數據網貸”被看作是銀行盈利模式轉變的一種嘗試。通過技術和流程創新,銀行可以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供與客戶用款期限匹配的短期、甚至極短期的貸款,不再依靠延長時間擴大利息收入,客戶也能夠放心地還款,不必擔憂還款後難以再次得到貸款。

曾剛表示,這種“小額度”“精細化”的放款安排和微利、多銷的盈利模式,正是順應了經濟新業態發展的需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