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害人,但害人的真正是網貸本身嗎

金融 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 科技 金融信貸常識解析 2018-12-10

網貸一個打著先使用後付費等各種華麗語言的泥潭,現在人聽聞網貸無不談之色變。各種新聞報導著各種網貸使大學生退學,家破人亡,但卻依然有著一個又一個血淋淋的故事不斷浮現。

網貸害人,但害人的真正是網貸本身嗎

而真正思考網貸起源互聯網金融,本是為了運用互聯網技術達到快速低成本高覆蓋的普惠發展。而現在卻變成了缺失監管亂象叢生,成為最高成本的融資手段。

起初的網貸也是接觸最多的莫過於花唄,白條,捷信,招聯消費等具有場景化消費的平臺,在很大方面可以解決一些前置消費,在合理控制的情況下可以使使用者提前使用或享受到一些商品。可隨著發展網貸越來越變啦味,從年化10%到現在的年化300%甚至更高,比國家規定的30%年化早以高出不知多少倍。

很多網貸坑害毀啦家庭學業的人都怒罵網貸平臺吃人,網貸平臺運營者確實吃人不吐骨頭。可回看事情本身,但網貸就像毒品一樣,它存在著並沒有逼迫你使用。根本原因不過是借貸者本身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有對於利率高低,套路費用,前置收費,合同金額等毫不知情,等醒悟過來時早以深陷泥潭。而還有一個主觀因素莫於年輕人對於消費觀念的扭曲,攀比,無止境,越級消費,等。想要解決網貸的根本是強化自身,沒有需求就沒有供。

網貸害人,但害人的真正是網貸本身嗎

作者作為一名90後身邊也遇到過陷入網貸平臺的朋友。A朋友之前從為使用過任何網貸平臺,因為急事經朋友推薦在一家平臺借款3200元,後還款不上向我週轉,而之後瞭解,3200元的貸款到賬不過2700元,分期3期每月還款卻高達1350元,算後年華利率超過200%,而該平臺幕後控制者居然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朋友A卻是一個有房連銀行都願意提供貸款的使用者。

文章最後只願意所有觸碰到網貸的人,普及好個人基本金融知識,遠離高息貸款,合理使用信用資產。

網貸害人,但害人的真正是網貸本身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