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2. 不要以為考研只是水文憑就不考研

有時候大學生考研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找工作,抱著一種“我先讀個文憑再說”的心態去考研讀研。這種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正確的思路是先研究清楚各大金融機構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需要你具備哪些技能,然後根據需求再去找對應的學校匹配的方向去考研。

金融行業裡有的崗位對文憑是硬性要求。因為隨著發展,金融行業也趨向飽和。

3. 也不要以為不考研就做不了這個行業

但畢竟研究生錄取率擺在那裡,以目前考錄比3:1的比例,如果實在考不上也不要灰心。畢竟2017年的數據顯示,80%的券商員工和87%的四大行員工是本科及以下文憑。

"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2. 不要以為考研只是水文憑就不考研

有時候大學生考研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找工作,抱著一種“我先讀個文憑再說”的心態去考研讀研。這種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正確的思路是先研究清楚各大金融機構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需要你具備哪些技能,然後根據需求再去找對應的學校匹配的方向去考研。

金融行業裡有的崗位對文憑是硬性要求。因為隨著發展,金融行業也趨向飽和。

3. 也不要以為不考研就做不了這個行業

但畢竟研究生錄取率擺在那裡,以目前考錄比3:1的比例,如果實在考不上也不要灰心。畢竟2017年的數據顯示,80%的券商員工和87%的四大行員工是本科及以下文憑。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只要有決心,考研放在工作幾年後再去考都沒問題。剛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很關鍵,不要在簡歷上留白。

如果不打算考研,也可以通過拉長戰線考證書。並且金融也是一個經驗屬性的行業,專業技術可以在細水長流的工作中逐漸習得。

4. 財務和會計有可能是未來最有用的課程

如果現在還在學校,那麼請務必重視財會方面的課程。如果就業實在困難,保底至少能當個小會計,熬出頭也能薪資不菲。

如果財會學精了,一級市場最缺優質的審計和財務人才。這絕對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的萬金油課程。

5. 不要為了“感受一下投資”就真的去炒股

現實中的A股和書本上的股市有著不小的差距。沒有教材能把股市真正描述清楚過。

總是會有好奇的學生也想體驗一把“學以致用”的賺錢快感。如果真的打算這麼做,請記住一定要用自己打工或兼職掙的錢,而不是用父母給的錢。

或者用炒股軟件的模擬交易功能先試一試。

至於中國的A股究竟是怎樣的,這麼一言難盡的問題就不在這裡講了。

6. 慎重考慮銷售崗,至少現在這個環境需要慎重

近年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細分領域都歷經了野蠻生長時期。有的赫然功成名就,更多的是身陷囹圄。金融業裡,監管是很難趕上行業擴張的速度的。


"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2. 不要以為考研只是水文憑就不考研

有時候大學生考研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找工作,抱著一種“我先讀個文憑再說”的心態去考研讀研。這種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正確的思路是先研究清楚各大金融機構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需要你具備哪些技能,然後根據需求再去找對應的學校匹配的方向去考研。

金融行業裡有的崗位對文憑是硬性要求。因為隨著發展,金融行業也趨向飽和。

3. 也不要以為不考研就做不了這個行業

但畢竟研究生錄取率擺在那裡,以目前考錄比3:1的比例,如果實在考不上也不要灰心。畢竟2017年的數據顯示,80%的券商員工和87%的四大行員工是本科及以下文憑。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只要有決心,考研放在工作幾年後再去考都沒問題。剛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很關鍵,不要在簡歷上留白。

如果不打算考研,也可以通過拉長戰線考證書。並且金融也是一個經驗屬性的行業,專業技術可以在細水長流的工作中逐漸習得。

4. 財務和會計有可能是未來最有用的課程

如果現在還在學校,那麼請務必重視財會方面的課程。如果就業實在困難,保底至少能當個小會計,熬出頭也能薪資不菲。

如果財會學精了,一級市場最缺優質的審計和財務人才。這絕對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的萬金油課程。

5. 不要為了“感受一下投資”就真的去炒股

現實中的A股和書本上的股市有著不小的差距。沒有教材能把股市真正描述清楚過。

總是會有好奇的學生也想體驗一把“學以致用”的賺錢快感。如果真的打算這麼做,請記住一定要用自己打工或兼職掙的錢,而不是用父母給的錢。

或者用炒股軟件的模擬交易功能先試一試。

至於中國的A股究竟是怎樣的,這麼一言難盡的問題就不在這裡講了。

6. 慎重考慮銷售崗,至少現在這個環境需要慎重

近年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細分領域都歷經了野蠻生長時期。有的赫然功成名就,更多的是身陷囹圄。金融業裡,監管是很難趕上行業擴張的速度的。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看過《華爾街之狼》都懂的哈


所以有些銷售,尤其是提成高得驚人的,都比較可疑。作為新人,對金融業的合規體系還不熟悉,自己搞不好比客戶還先成為這類公司的受害者。

用兩條簡單的規則判斷: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控制在2%左右,無風險利率4%左右,而某些互金產品可以好幾年保持10%以上利息且幾乎剛兌。這種“完爆”的銀行的風控能力是不是很反常?

7. 不要去做掃樓之類的純體力活

同樣的道理,有些公司的招聘會遮掩地提到“地推”,“駐點”之類的關鍵詞,其實就是挨家挨戶掃樓甚至乾脆發傳單。不光是針對金融行業,任何不會讓你感到能積累經驗和學到知識的崗位都不值得去做。

8. 謹慎考慮要不要做銀行櫃員

有了上面兩條,這裡不得不提銀行櫃員了。

"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2. 不要以為考研只是水文憑就不考研

有時候大學生考研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找工作,抱著一種“我先讀個文憑再說”的心態去考研讀研。這種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正確的思路是先研究清楚各大金融機構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需要你具備哪些技能,然後根據需求再去找對應的學校匹配的方向去考研。

金融行業裡有的崗位對文憑是硬性要求。因為隨著發展,金融行業也趨向飽和。

3. 也不要以為不考研就做不了這個行業

但畢竟研究生錄取率擺在那裡,以目前考錄比3:1的比例,如果實在考不上也不要灰心。畢竟2017年的數據顯示,80%的券商員工和87%的四大行員工是本科及以下文憑。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只要有決心,考研放在工作幾年後再去考都沒問題。剛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很關鍵,不要在簡歷上留白。

如果不打算考研,也可以通過拉長戰線考證書。並且金融也是一個經驗屬性的行業,專業技術可以在細水長流的工作中逐漸習得。

4. 財務和會計有可能是未來最有用的課程

如果現在還在學校,那麼請務必重視財會方面的課程。如果就業實在困難,保底至少能當個小會計,熬出頭也能薪資不菲。

如果財會學精了,一級市場最缺優質的審計和財務人才。這絕對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的萬金油課程。

5. 不要為了“感受一下投資”就真的去炒股

現實中的A股和書本上的股市有著不小的差距。沒有教材能把股市真正描述清楚過。

總是會有好奇的學生也想體驗一把“學以致用”的賺錢快感。如果真的打算這麼做,請記住一定要用自己打工或兼職掙的錢,而不是用父母給的錢。

或者用炒股軟件的模擬交易功能先試一試。

至於中國的A股究竟是怎樣的,這麼一言難盡的問題就不在這裡講了。

6. 慎重考慮銷售崗,至少現在這個環境需要慎重

近年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細分領域都歷經了野蠻生長時期。有的赫然功成名就,更多的是身陷囹圄。金融業裡,監管是很難趕上行業擴張的速度的。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看過《華爾街之狼》都懂的哈


所以有些銷售,尤其是提成高得驚人的,都比較可疑。作為新人,對金融業的合規體系還不熟悉,自己搞不好比客戶還先成為這類公司的受害者。

用兩條簡單的規則判斷: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控制在2%左右,無風險利率4%左右,而某些互金產品可以好幾年保持10%以上利息且幾乎剛兌。這種“完爆”的銀行的風控能力是不是很反常?

7. 不要去做掃樓之類的純體力活

同樣的道理,有些公司的招聘會遮掩地提到“地推”,“駐點”之類的關鍵詞,其實就是挨家挨戶掃樓甚至乾脆發傳單。不光是針對金融行業,任何不會讓你感到能積累經驗和學到知識的崗位都不值得去做。

8. 謹慎考慮要不要做銀行櫃員

有了上面兩條,這裡不得不提銀行櫃員了。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銀行特殊的地方在於應屆的新人基本都會上櫃——不管什麼學歷。但櫃員後期會不會轉客戶經理或信貸員之類的業務崗,基本上是一個未知數。

大環境是商業銀行利潤跟隨經濟下行已經有幾年頭了,而且銀行自己還有冗員的歷史遺留問題,櫃員的待遇很有限,並且這也是一項非常機械的工作,性格稍微活潑一點的人做起來就會感到很難受。

除非銀行明確承諾未來有轉崗計劃,櫃員真不是研究生和名校本科生該考慮的。

9. 並不是越大的公司越好

公司規模和員工待遇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小公司和大公司各有各的優缺點。

"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2. 不要以為考研只是水文憑就不考研

有時候大學生考研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找工作,抱著一種“我先讀個文憑再說”的心態去考研讀研。這種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正確的思路是先研究清楚各大金融機構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需要你具備哪些技能,然後根據需求再去找對應的學校匹配的方向去考研。

金融行業裡有的崗位對文憑是硬性要求。因為隨著發展,金融行業也趨向飽和。

3. 也不要以為不考研就做不了這個行業

但畢竟研究生錄取率擺在那裡,以目前考錄比3:1的比例,如果實在考不上也不要灰心。畢竟2017年的數據顯示,80%的券商員工和87%的四大行員工是本科及以下文憑。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只要有決心,考研放在工作幾年後再去考都沒問題。剛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很關鍵,不要在簡歷上留白。

如果不打算考研,也可以通過拉長戰線考證書。並且金融也是一個經驗屬性的行業,專業技術可以在細水長流的工作中逐漸習得。

4. 財務和會計有可能是未來最有用的課程

如果現在還在學校,那麼請務必重視財會方面的課程。如果就業實在困難,保底至少能當個小會計,熬出頭也能薪資不菲。

如果財會學精了,一級市場最缺優質的審計和財務人才。這絕對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的萬金油課程。

5. 不要為了“感受一下投資”就真的去炒股

現實中的A股和書本上的股市有著不小的差距。沒有教材能把股市真正描述清楚過。

總是會有好奇的學生也想體驗一把“學以致用”的賺錢快感。如果真的打算這麼做,請記住一定要用自己打工或兼職掙的錢,而不是用父母給的錢。

或者用炒股軟件的模擬交易功能先試一試。

至於中國的A股究竟是怎樣的,這麼一言難盡的問題就不在這裡講了。

6. 慎重考慮銷售崗,至少現在這個環境需要慎重

近年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細分領域都歷經了野蠻生長時期。有的赫然功成名就,更多的是身陷囹圄。金融業裡,監管是很難趕上行業擴張的速度的。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看過《華爾街之狼》都懂的哈


所以有些銷售,尤其是提成高得驚人的,都比較可疑。作為新人,對金融業的合規體系還不熟悉,自己搞不好比客戶還先成為這類公司的受害者。

用兩條簡單的規則判斷: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控制在2%左右,無風險利率4%左右,而某些互金產品可以好幾年保持10%以上利息且幾乎剛兌。這種“完爆”的銀行的風控能力是不是很反常?

7. 不要去做掃樓之類的純體力活

同樣的道理,有些公司的招聘會遮掩地提到“地推”,“駐點”之類的關鍵詞,其實就是挨家挨戶掃樓甚至乾脆發傳單。不光是針對金融行業,任何不會讓你感到能積累經驗和學到知識的崗位都不值得去做。

8. 謹慎考慮要不要做銀行櫃員

有了上面兩條,這裡不得不提銀行櫃員了。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銀行特殊的地方在於應屆的新人基本都會上櫃——不管什麼學歷。但櫃員後期會不會轉客戶經理或信貸員之類的業務崗,基本上是一個未知數。

大環境是商業銀行利潤跟隨經濟下行已經有幾年頭了,而且銀行自己還有冗員的歷史遺留問題,櫃員的待遇很有限,並且這也是一項非常機械的工作,性格稍微活潑一點的人做起來就會感到很難受。

除非銀行明確承諾未來有轉崗計劃,櫃員真不是研究生和名校本科生該考慮的。

9. 並不是越大的公司越好

公司規模和員工待遇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小公司和大公司各有各的優缺點。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以員工數量作為標準,100人以下基本都屬於中小企業。金融行業中這些公司通常是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私募機構和金融科技等等。有些核心崗位也開放給條件不錯的應屆生。所以其實這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

但這類企業通常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沒有外部投資,現金流並不充裕。所以考察它們的股權背景很有必要。

所謂大公司就是以銀行,券商,保險和一些上市金融類公司為代表的大型持牌金融機構。它們基層崗位通常是非常市場化的。

大公司永遠不缺海量簡歷,所以出現了碩士甚至博士文憑的銀行櫃員。

所以關鍵要考察他們給你的崗位性質,符不符合自身長期發展的需求。切記不要為了追求大公司的品牌去當螺絲釘。

10. 從業資格之類的證書,畢業前都搞定不要拖

FRM、CPA,ACCA,CFA,之類的大型國內外證書,能在學校考幾門就考幾門。尤其是CPA和司法考試,基本是現在投行招人的標配。

證券、銀行、基金、投顧、會計、CFP之類的資格性質證書,在畢業之前結果掉能讓你無縫對接對應想去的機構,而且給招聘單位也留下個行動力強的好印象。


"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2. 不要以為考研只是水文憑就不考研

有時候大學生考研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找工作,抱著一種“我先讀個文憑再說”的心態去考研讀研。這種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正確的思路是先研究清楚各大金融機構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需要你具備哪些技能,然後根據需求再去找對應的學校匹配的方向去考研。

金融行業裡有的崗位對文憑是硬性要求。因為隨著發展,金融行業也趨向飽和。

3. 也不要以為不考研就做不了這個行業

但畢竟研究生錄取率擺在那裡,以目前考錄比3:1的比例,如果實在考不上也不要灰心。畢竟2017年的數據顯示,80%的券商員工和87%的四大行員工是本科及以下文憑。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只要有決心,考研放在工作幾年後再去考都沒問題。剛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很關鍵,不要在簡歷上留白。

如果不打算考研,也可以通過拉長戰線考證書。並且金融也是一個經驗屬性的行業,專業技術可以在細水長流的工作中逐漸習得。

4. 財務和會計有可能是未來最有用的課程

如果現在還在學校,那麼請務必重視財會方面的課程。如果就業實在困難,保底至少能當個小會計,熬出頭也能薪資不菲。

如果財會學精了,一級市場最缺優質的審計和財務人才。這絕對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的萬金油課程。

5. 不要為了“感受一下投資”就真的去炒股

現實中的A股和書本上的股市有著不小的差距。沒有教材能把股市真正描述清楚過。

總是會有好奇的學生也想體驗一把“學以致用”的賺錢快感。如果真的打算這麼做,請記住一定要用自己打工或兼職掙的錢,而不是用父母給的錢。

或者用炒股軟件的模擬交易功能先試一試。

至於中國的A股究竟是怎樣的,這麼一言難盡的問題就不在這裡講了。

6. 慎重考慮銷售崗,至少現在這個環境需要慎重

近年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細分領域都歷經了野蠻生長時期。有的赫然功成名就,更多的是身陷囹圄。金融業裡,監管是很難趕上行業擴張的速度的。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看過《華爾街之狼》都懂的哈


所以有些銷售,尤其是提成高得驚人的,都比較可疑。作為新人,對金融業的合規體系還不熟悉,自己搞不好比客戶還先成為這類公司的受害者。

用兩條簡單的規則判斷: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控制在2%左右,無風險利率4%左右,而某些互金產品可以好幾年保持10%以上利息且幾乎剛兌。這種“完爆”的銀行的風控能力是不是很反常?

7. 不要去做掃樓之類的純體力活

同樣的道理,有些公司的招聘會遮掩地提到“地推”,“駐點”之類的關鍵詞,其實就是挨家挨戶掃樓甚至乾脆發傳單。不光是針對金融行業,任何不會讓你感到能積累經驗和學到知識的崗位都不值得去做。

8. 謹慎考慮要不要做銀行櫃員

有了上面兩條,這裡不得不提銀行櫃員了。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銀行特殊的地方在於應屆的新人基本都會上櫃——不管什麼學歷。但櫃員後期會不會轉客戶經理或信貸員之類的業務崗,基本上是一個未知數。

大環境是商業銀行利潤跟隨經濟下行已經有幾年頭了,而且銀行自己還有冗員的歷史遺留問題,櫃員的待遇很有限,並且這也是一項非常機械的工作,性格稍微活潑一點的人做起來就會感到很難受。

除非銀行明確承諾未來有轉崗計劃,櫃員真不是研究生和名校本科生該考慮的。

9. 並不是越大的公司越好

公司規模和員工待遇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小公司和大公司各有各的優缺點。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以員工數量作為標準,100人以下基本都屬於中小企業。金融行業中這些公司通常是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私募機構和金融科技等等。有些核心崗位也開放給條件不錯的應屆生。所以其實這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

但這類企業通常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沒有外部投資,現金流並不充裕。所以考察它們的股權背景很有必要。

所謂大公司就是以銀行,券商,保險和一些上市金融類公司為代表的大型持牌金融機構。它們基層崗位通常是非常市場化的。

大公司永遠不缺海量簡歷,所以出現了碩士甚至博士文憑的銀行櫃員。

所以關鍵要考察他們給你的崗位性質,符不符合自身長期發展的需求。切記不要為了追求大公司的品牌去當螺絲釘。

10. 從業資格之類的證書,畢業前都搞定不要拖

FRM、CPA,ACCA,CFA,之類的大型國內外證書,能在學校考幾門就考幾門。尤其是CPA和司法考試,基本是現在投行招人的標配。

證券、銀行、基金、投顧、會計、CFP之類的資格性質證書,在畢業之前結果掉能讓你無縫對接對應想去的機構,而且給招聘單位也留下個行動力強的好印象。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金融行業的一大特徵就是證書對應崗位,崗位對應薪資。本科絕對是少數能讓你靜下心看書的時期。等真正工作後是沒這個心情的。

11. 不要為了離家近就選擇小城市

國內金融行業的資源的分佈高度不均勻,在非京滬深城市做金融容易面臨明顯的天花板。但是到時候不一定捨得跳槽另尋高枝就比較尷尬了。

所以關於物理工作地點的問題上也要考慮清楚。

12.入職前一定要理好思路為什麼找這份工作

“職業規劃”之類的命題對於畢業生而言還有點大,但也不要把找工作僅僅當成先“混口飯吃”的苟且,也不要抱有太強烈的“走一步看一步”思維。

崗位基本信息不僅僅是通過HR和招聘公告瞭解的,也是要事先通過熟人或網絡客觀瞭解透。

尤其是很多金融崗位往往並沒有描述地那麼理想,所以多在網上先查一輪從業者的經驗感受很重要。

13. 入職後要麼離職當機立斷,要麼長久做下去,不要頻繁跳槽

對於一家公司而言,剛剛入職兩三個月就走的員工是妥妥的一筆人力負資產。浪費了機會成本不說,花了時間金錢培訓員工卻基本沒有產出。

"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2. 不要以為考研只是水文憑就不考研

有時候大學生考研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找工作,抱著一種“我先讀個文憑再說”的心態去考研讀研。這種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正確的思路是先研究清楚各大金融機構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需要你具備哪些技能,然後根據需求再去找對應的學校匹配的方向去考研。

金融行業裡有的崗位對文憑是硬性要求。因為隨著發展,金融行業也趨向飽和。

3. 也不要以為不考研就做不了這個行業

但畢竟研究生錄取率擺在那裡,以目前考錄比3:1的比例,如果實在考不上也不要灰心。畢竟2017年的數據顯示,80%的券商員工和87%的四大行員工是本科及以下文憑。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只要有決心,考研放在工作幾年後再去考都沒問題。剛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很關鍵,不要在簡歷上留白。

如果不打算考研,也可以通過拉長戰線考證書。並且金融也是一個經驗屬性的行業,專業技術可以在細水長流的工作中逐漸習得。

4. 財務和會計有可能是未來最有用的課程

如果現在還在學校,那麼請務必重視財會方面的課程。如果就業實在困難,保底至少能當個小會計,熬出頭也能薪資不菲。

如果財會學精了,一級市場最缺優質的審計和財務人才。這絕對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的萬金油課程。

5. 不要為了“感受一下投資”就真的去炒股

現實中的A股和書本上的股市有著不小的差距。沒有教材能把股市真正描述清楚過。

總是會有好奇的學生也想體驗一把“學以致用”的賺錢快感。如果真的打算這麼做,請記住一定要用自己打工或兼職掙的錢,而不是用父母給的錢。

或者用炒股軟件的模擬交易功能先試一試。

至於中國的A股究竟是怎樣的,這麼一言難盡的問題就不在這裡講了。

6. 慎重考慮銷售崗,至少現在這個環境需要慎重

近年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細分領域都歷經了野蠻生長時期。有的赫然功成名就,更多的是身陷囹圄。金融業裡,監管是很難趕上行業擴張的速度的。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看過《華爾街之狼》都懂的哈


所以有些銷售,尤其是提成高得驚人的,都比較可疑。作為新人,對金融業的合規體系還不熟悉,自己搞不好比客戶還先成為這類公司的受害者。

用兩條簡單的規則判斷: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控制在2%左右,無風險利率4%左右,而某些互金產品可以好幾年保持10%以上利息且幾乎剛兌。這種“完爆”的銀行的風控能力是不是很反常?

7. 不要去做掃樓之類的純體力活

同樣的道理,有些公司的招聘會遮掩地提到“地推”,“駐點”之類的關鍵詞,其實就是挨家挨戶掃樓甚至乾脆發傳單。不光是針對金融行業,任何不會讓你感到能積累經驗和學到知識的崗位都不值得去做。

8. 謹慎考慮要不要做銀行櫃員

有了上面兩條,這裡不得不提銀行櫃員了。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銀行特殊的地方在於應屆的新人基本都會上櫃——不管什麼學歷。但櫃員後期會不會轉客戶經理或信貸員之類的業務崗,基本上是一個未知數。

大環境是商業銀行利潤跟隨經濟下行已經有幾年頭了,而且銀行自己還有冗員的歷史遺留問題,櫃員的待遇很有限,並且這也是一項非常機械的工作,性格稍微活潑一點的人做起來就會感到很難受。

除非銀行明確承諾未來有轉崗計劃,櫃員真不是研究生和名校本科生該考慮的。

9. 並不是越大的公司越好

公司規模和員工待遇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小公司和大公司各有各的優缺點。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以員工數量作為標準,100人以下基本都屬於中小企業。金融行業中這些公司通常是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私募機構和金融科技等等。有些核心崗位也開放給條件不錯的應屆生。所以其實這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

但這類企業通常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沒有外部投資,現金流並不充裕。所以考察它們的股權背景很有必要。

所謂大公司就是以銀行,券商,保險和一些上市金融類公司為代表的大型持牌金融機構。它們基層崗位通常是非常市場化的。

大公司永遠不缺海量簡歷,所以出現了碩士甚至博士文憑的銀行櫃員。

所以關鍵要考察他們給你的崗位性質,符不符合自身長期發展的需求。切記不要為了追求大公司的品牌去當螺絲釘。

10. 從業資格之類的證書,畢業前都搞定不要拖

FRM、CPA,ACCA,CFA,之類的大型國內外證書,能在學校考幾門就考幾門。尤其是CPA和司法考試,基本是現在投行招人的標配。

證券、銀行、基金、投顧、會計、CFP之類的資格性質證書,在畢業之前結果掉能讓你無縫對接對應想去的機構,而且給招聘單位也留下個行動力強的好印象。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金融行業的一大特徵就是證書對應崗位,崗位對應薪資。本科絕對是少數能讓你靜下心看書的時期。等真正工作後是沒這個心情的。

11. 不要為了離家近就選擇小城市

國內金融行業的資源的分佈高度不均勻,在非京滬深城市做金融容易面臨明顯的天花板。但是到時候不一定捨得跳槽另尋高枝就比較尷尬了。

所以關於物理工作地點的問題上也要考慮清楚。

12.入職前一定要理好思路為什麼找這份工作

“職業規劃”之類的命題對於畢業生而言還有點大,但也不要把找工作僅僅當成先“混口飯吃”的苟且,也不要抱有太強烈的“走一步看一步”思維。

崗位基本信息不僅僅是通過HR和招聘公告瞭解的,也是要事先通過熟人或網絡客觀瞭解透。

尤其是很多金融崗位往往並沒有描述地那麼理想,所以多在網上先查一輪從業者的經驗感受很重要。

13. 入職後要麼離職當機立斷,要麼長久做下去,不要頻繁跳槽

對於一家公司而言,剛剛入職兩三個月就走的員工是妥妥的一筆人力負資產。浪費了機會成本不說,花了時間金錢培訓員工卻基本沒有產出。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所以現在HR對簡歷上的工作經歷要求越來越苛刻,他們眼裡性格浮躁 “坐不住”的候選人很容易被刷掉。

結合上一條。一份工作,就預設自己是要待滿3,5年的。願不願意待上這麼長時間?如果不願意,再另謀高就。

入職兩個星期基本對公司環境和具體業務有了解了。當你發現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的時候,不要猶豫,跟領導大膽提出來。否則將就下去可能浪費了雙方的時間。

14.入職後遇事學會多問

光靠自己的摸爬滾打很容易走彎路,尤其是一些經驗性的崗位。

很多技能和知識是在業務崗位上現學的,這很正常。不要羞於暴露自己的“不專業”就放棄向前輩取經。

很多職場新人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敢提問,或者怕惹人嫌煩。其實不少前輩還是願意指教的,只要你問出來的問題不要太基礎太簡單,並且自己是積極思考過的。

但一定要注意,提問前把問題在百度或知乎上徹底查過一圈。

15. 千萬不要以為工作了就能停止讀書

在學校,老師的存在使得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學習任務。離開學習沒了老師,很多人進而連帶產生了“不用學習”的想法。這種學生思維切不能帶入職場。

"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2. 不要以為考研只是水文憑就不考研

有時候大學生考研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找工作,抱著一種“我先讀個文憑再說”的心態去考研讀研。這種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正確的思路是先研究清楚各大金融機構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需要你具備哪些技能,然後根據需求再去找對應的學校匹配的方向去考研。

金融行業裡有的崗位對文憑是硬性要求。因為隨著發展,金融行業也趨向飽和。

3. 也不要以為不考研就做不了這個行業

但畢竟研究生錄取率擺在那裡,以目前考錄比3:1的比例,如果實在考不上也不要灰心。畢竟2017年的數據顯示,80%的券商員工和87%的四大行員工是本科及以下文憑。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只要有決心,考研放在工作幾年後再去考都沒問題。剛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很關鍵,不要在簡歷上留白。

如果不打算考研,也可以通過拉長戰線考證書。並且金融也是一個經驗屬性的行業,專業技術可以在細水長流的工作中逐漸習得。

4. 財務和會計有可能是未來最有用的課程

如果現在還在學校,那麼請務必重視財會方面的課程。如果就業實在困難,保底至少能當個小會計,熬出頭也能薪資不菲。

如果財會學精了,一級市場最缺優質的審計和財務人才。這絕對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的萬金油課程。

5. 不要為了“感受一下投資”就真的去炒股

現實中的A股和書本上的股市有著不小的差距。沒有教材能把股市真正描述清楚過。

總是會有好奇的學生也想體驗一把“學以致用”的賺錢快感。如果真的打算這麼做,請記住一定要用自己打工或兼職掙的錢,而不是用父母給的錢。

或者用炒股軟件的模擬交易功能先試一試。

至於中國的A股究竟是怎樣的,這麼一言難盡的問題就不在這裡講了。

6. 慎重考慮銷售崗,至少現在這個環境需要慎重

近年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細分領域都歷經了野蠻生長時期。有的赫然功成名就,更多的是身陷囹圄。金融業裡,監管是很難趕上行業擴張的速度的。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看過《華爾街之狼》都懂的哈


所以有些銷售,尤其是提成高得驚人的,都比較可疑。作為新人,對金融業的合規體系還不熟悉,自己搞不好比客戶還先成為這類公司的受害者。

用兩條簡單的規則判斷: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控制在2%左右,無風險利率4%左右,而某些互金產品可以好幾年保持10%以上利息且幾乎剛兌。這種“完爆”的銀行的風控能力是不是很反常?

7. 不要去做掃樓之類的純體力活

同樣的道理,有些公司的招聘會遮掩地提到“地推”,“駐點”之類的關鍵詞,其實就是挨家挨戶掃樓甚至乾脆發傳單。不光是針對金融行業,任何不會讓你感到能積累經驗和學到知識的崗位都不值得去做。

8. 謹慎考慮要不要做銀行櫃員

有了上面兩條,這裡不得不提銀行櫃員了。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銀行特殊的地方在於應屆的新人基本都會上櫃——不管什麼學歷。但櫃員後期會不會轉客戶經理或信貸員之類的業務崗,基本上是一個未知數。

大環境是商業銀行利潤跟隨經濟下行已經有幾年頭了,而且銀行自己還有冗員的歷史遺留問題,櫃員的待遇很有限,並且這也是一項非常機械的工作,性格稍微活潑一點的人做起來就會感到很難受。

除非銀行明確承諾未來有轉崗計劃,櫃員真不是研究生和名校本科生該考慮的。

9. 並不是越大的公司越好

公司規模和員工待遇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小公司和大公司各有各的優缺點。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以員工數量作為標準,100人以下基本都屬於中小企業。金融行業中這些公司通常是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私募機構和金融科技等等。有些核心崗位也開放給條件不錯的應屆生。所以其實這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

但這類企業通常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沒有外部投資,現金流並不充裕。所以考察它們的股權背景很有必要。

所謂大公司就是以銀行,券商,保險和一些上市金融類公司為代表的大型持牌金融機構。它們基層崗位通常是非常市場化的。

大公司永遠不缺海量簡歷,所以出現了碩士甚至博士文憑的銀行櫃員。

所以關鍵要考察他們給你的崗位性質,符不符合自身長期發展的需求。切記不要為了追求大公司的品牌去當螺絲釘。

10. 從業資格之類的證書,畢業前都搞定不要拖

FRM、CPA,ACCA,CFA,之類的大型國內外證書,能在學校考幾門就考幾門。尤其是CPA和司法考試,基本是現在投行招人的標配。

證券、銀行、基金、投顧、會計、CFP之類的資格性質證書,在畢業之前結果掉能讓你無縫對接對應想去的機構,而且給招聘單位也留下個行動力強的好印象。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金融行業的一大特徵就是證書對應崗位,崗位對應薪資。本科絕對是少數能讓你靜下心看書的時期。等真正工作後是沒這個心情的。

11. 不要為了離家近就選擇小城市

國內金融行業的資源的分佈高度不均勻,在非京滬深城市做金融容易面臨明顯的天花板。但是到時候不一定捨得跳槽另尋高枝就比較尷尬了。

所以關於物理工作地點的問題上也要考慮清楚。

12.入職前一定要理好思路為什麼找這份工作

“職業規劃”之類的命題對於畢業生而言還有點大,但也不要把找工作僅僅當成先“混口飯吃”的苟且,也不要抱有太強烈的“走一步看一步”思維。

崗位基本信息不僅僅是通過HR和招聘公告瞭解的,也是要事先通過熟人或網絡客觀瞭解透。

尤其是很多金融崗位往往並沒有描述地那麼理想,所以多在網上先查一輪從業者的經驗感受很重要。

13. 入職後要麼離職當機立斷,要麼長久做下去,不要頻繁跳槽

對於一家公司而言,剛剛入職兩三個月就走的員工是妥妥的一筆人力負資產。浪費了機會成本不說,花了時間金錢培訓員工卻基本沒有產出。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所以現在HR對簡歷上的工作經歷要求越來越苛刻,他們眼裡性格浮躁 “坐不住”的候選人很容易被刷掉。

結合上一條。一份工作,就預設自己是要待滿3,5年的。願不願意待上這麼長時間?如果不願意,再另謀高就。

入職兩個星期基本對公司環境和具體業務有了解了。當你發現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的時候,不要猶豫,跟領導大膽提出來。否則將就下去可能浪費了雙方的時間。

14.入職後遇事學會多問

光靠自己的摸爬滾打很容易走彎路,尤其是一些經驗性的崗位。

很多技能和知識是在業務崗位上現學的,這很正常。不要羞於暴露自己的“不專業”就放棄向前輩取經。

很多職場新人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敢提問,或者怕惹人嫌煩。其實不少前輩還是願意指教的,只要你問出來的問題不要太基礎太簡單,並且自己是積極思考過的。

但一定要注意,提問前把問題在百度或知乎上徹底查過一圈。

15. 千萬不要以為工作了就能停止讀書

在學校,老師的存在使得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學習任務。離開學習沒了老師,很多人進而連帶產生了“不用學習”的想法。這種學生思維切不能帶入職場。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股票經紀人,銀行櫃員,保險代理人,這類太偏向營銷乃至缺乏核心技術的崗位,有的已經成為歷史名詞,有的正在減員縮編。

"

金融,號稱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出校門最對口,進公司最高薪的專業。

然而如果有的坑我們沒去躲,或者有的事我們沒去做,再好的專業都不會像我們理想中那樣人傻錢多速來。

這篇文章,還在學校看到的話,正趕趟兒;出了學校看到的話,也不晚。

1. 初出茅廬不要對行業薪資過於執念,先做好心理建設

必須先指出的是,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有著極大的薪資分佈不均。

簡單而言,如果只打算以本科學歷進入這個行業,那麼金融業中大多數崗位的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不會有太大優勢。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2. 不要以為考研只是水文憑就不考研

有時候大學生考研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找工作,抱著一種“我先讀個文憑再說”的心態去考研讀研。這種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正確的思路是先研究清楚各大金融機構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需要你具備哪些技能,然後根據需求再去找對應的學校匹配的方向去考研。

金融行業裡有的崗位對文憑是硬性要求。因為隨著發展,金融行業也趨向飽和。

3. 也不要以為不考研就做不了這個行業

但畢竟研究生錄取率擺在那裡,以目前考錄比3:1的比例,如果實在考不上也不要灰心。畢竟2017年的數據顯示,80%的券商員工和87%的四大行員工是本科及以下文憑。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只要有決心,考研放在工作幾年後再去考都沒問題。剛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很關鍵,不要在簡歷上留白。

如果不打算考研,也可以通過拉長戰線考證書。並且金融也是一個經驗屬性的行業,專業技術可以在細水長流的工作中逐漸習得。

4. 財務和會計有可能是未來最有用的課程

如果現在還在學校,那麼請務必重視財會方面的課程。如果就業實在困難,保底至少能當個小會計,熬出頭也能薪資不菲。

如果財會學精了,一級市場最缺優質的審計和財務人才。這絕對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的萬金油課程。

5. 不要為了“感受一下投資”就真的去炒股

現實中的A股和書本上的股市有著不小的差距。沒有教材能把股市真正描述清楚過。

總是會有好奇的學生也想體驗一把“學以致用”的賺錢快感。如果真的打算這麼做,請記住一定要用自己打工或兼職掙的錢,而不是用父母給的錢。

或者用炒股軟件的模擬交易功能先試一試。

至於中國的A股究竟是怎樣的,這麼一言難盡的問題就不在這裡講了。

6. 慎重考慮銷售崗,至少現在這個環境需要慎重

近年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細分領域都歷經了野蠻生長時期。有的赫然功成名就,更多的是身陷囹圄。金融業裡,監管是很難趕上行業擴張的速度的。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看過《華爾街之狼》都懂的哈


所以有些銷售,尤其是提成高得驚人的,都比較可疑。作為新人,對金融業的合規體系還不熟悉,自己搞不好比客戶還先成為這類公司的受害者。

用兩條簡單的規則判斷: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控制在2%左右,無風險利率4%左右,而某些互金產品可以好幾年保持10%以上利息且幾乎剛兌。這種“完爆”的銀行的風控能力是不是很反常?

7. 不要去做掃樓之類的純體力活

同樣的道理,有些公司的招聘會遮掩地提到“地推”,“駐點”之類的關鍵詞,其實就是挨家挨戶掃樓甚至乾脆發傳單。不光是針對金融行業,任何不會讓你感到能積累經驗和學到知識的崗位都不值得去做。

8. 謹慎考慮要不要做銀行櫃員

有了上面兩條,這裡不得不提銀行櫃員了。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銀行特殊的地方在於應屆的新人基本都會上櫃——不管什麼學歷。但櫃員後期會不會轉客戶經理或信貸員之類的業務崗,基本上是一個未知數。

大環境是商業銀行利潤跟隨經濟下行已經有幾年頭了,而且銀行自己還有冗員的歷史遺留問題,櫃員的待遇很有限,並且這也是一項非常機械的工作,性格稍微活潑一點的人做起來就會感到很難受。

除非銀行明確承諾未來有轉崗計劃,櫃員真不是研究生和名校本科生該考慮的。

9. 並不是越大的公司越好

公司規模和員工待遇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小公司和大公司各有各的優缺點。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以員工數量作為標準,100人以下基本都屬於中小企業。金融行業中這些公司通常是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私募機構和金融科技等等。有些核心崗位也開放給條件不錯的應屆生。所以其實這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

但這類企業通常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沒有外部投資,現金流並不充裕。所以考察它們的股權背景很有必要。

所謂大公司就是以銀行,券商,保險和一些上市金融類公司為代表的大型持牌金融機構。它們基層崗位通常是非常市場化的。

大公司永遠不缺海量簡歷,所以出現了碩士甚至博士文憑的銀行櫃員。

所以關鍵要考察他們給你的崗位性質,符不符合自身長期發展的需求。切記不要為了追求大公司的品牌去當螺絲釘。

10. 從業資格之類的證書,畢業前都搞定不要拖

FRM、CPA,ACCA,CFA,之類的大型國內外證書,能在學校考幾門就考幾門。尤其是CPA和司法考試,基本是現在投行招人的標配。

證券、銀行、基金、投顧、會計、CFP之類的資格性質證書,在畢業之前結果掉能讓你無縫對接對應想去的機構,而且給招聘單位也留下個行動力強的好印象。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金融行業的一大特徵就是證書對應崗位,崗位對應薪資。本科絕對是少數能讓你靜下心看書的時期。等真正工作後是沒這個心情的。

11. 不要為了離家近就選擇小城市

國內金融行業的資源的分佈高度不均勻,在非京滬深城市做金融容易面臨明顯的天花板。但是到時候不一定捨得跳槽另尋高枝就比較尷尬了。

所以關於物理工作地點的問題上也要考慮清楚。

12.入職前一定要理好思路為什麼找這份工作

“職業規劃”之類的命題對於畢業生而言還有點大,但也不要把找工作僅僅當成先“混口飯吃”的苟且,也不要抱有太強烈的“走一步看一步”思維。

崗位基本信息不僅僅是通過HR和招聘公告瞭解的,也是要事先通過熟人或網絡客觀瞭解透。

尤其是很多金融崗位往往並沒有描述地那麼理想,所以多在網上先查一輪從業者的經驗感受很重要。

13. 入職後要麼離職當機立斷,要麼長久做下去,不要頻繁跳槽

對於一家公司而言,剛剛入職兩三個月就走的員工是妥妥的一筆人力負資產。浪費了機會成本不說,花了時間金錢培訓員工卻基本沒有產出。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所以現在HR對簡歷上的工作經歷要求越來越苛刻,他們眼裡性格浮躁 “坐不住”的候選人很容易被刷掉。

結合上一條。一份工作,就預設自己是要待滿3,5年的。願不願意待上這麼長時間?如果不願意,再另謀高就。

入職兩個星期基本對公司環境和具體業務有了解了。當你發現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的時候,不要猶豫,跟領導大膽提出來。否則將就下去可能浪費了雙方的時間。

14.入職後遇事學會多問

光靠自己的摸爬滾打很容易走彎路,尤其是一些經驗性的崗位。

很多技能和知識是在業務崗位上現學的,這很正常。不要羞於暴露自己的“不專業”就放棄向前輩取經。

很多職場新人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敢提問,或者怕惹人嫌煩。其實不少前輩還是願意指教的,只要你問出來的問題不要太基礎太簡單,並且自己是積極思考過的。

但一定要注意,提問前把問題在百度或知乎上徹底查過一圈。

15. 千萬不要以為工作了就能停止讀書

在學校,老師的存在使得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學習任務。離開學習沒了老師,很多人進而連帶產生了“不用學習”的想法。這種學生思維切不能帶入職場。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股票經紀人,銀行櫃員,保險代理人,這類太偏向營銷乃至缺乏核心技術的崗位,有的已經成為歷史名詞,有的正在減員縮編。

未來一年,進入金融行業,請務必做好這個準備


根據國際招聘網站領英的統計,一項工作的發展空間、工作內容和學習知識三項是求職者最關注的崗位特徵。

很顯然,大多數人都在清楚人無近憂,必有遠慮的道理。

工作整體的可持續和可發展性才是員工最關注的。前面我們也提到過,任何不會讓你感到能積累經驗和學到知識的崗位都不值得去做。

金融作為一個知識密集型行業,從業者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崗位價值基本成正比。

即便我們不滿意目前的工作,也可以通過自我學習提升的方式積累起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

但,請務必堅持閱讀。

10、盤盈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不作損益處理。

▎本文來源:FRM金融風險管理師、財金閱讀Reading,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聯繫後臺議定合作或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