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上的自媒體作者如何巧用平臺的智能推薦?

今日頭條 自媒體 移動互聯網 文章 拾遺鉤沉 2017-05-06

今日頭條上的自媒體作者如何巧用平臺的智能推薦?

圖片源自網絡

今日頭條有智能推薦的功能,這一點,眾多的自媒體作者都清楚。

自媒體作者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內容能獲得今日頭條後臺更多的推薦量,但又常常不得其門而入,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作者在今日頭條經過一定時間的內容積累之後,後臺可能已經為其貼上了標籤,標明瞭具體作者的具體“領域”。

這個時候,作者的新思路,往往只有在自己被認定的“領域”內發揮,生產的內容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推薦量。

但是,有的時候,作者形成的一些“跨界”的內容,自己覺得質量很高,發呢,擔心沒什麼推薦量,影響積極性,不發呢,又心有不甘,怎麼破?

解決這兩個問題,自媒體作者們需要搞清楚什麼叫做智能推薦。

美其名曰的智能推薦,其實也就是機械推薦,肯定不如人工審核那麼智能。

機器與人工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沒有主觀能動性,只能根據數據庫的數據,憑藉從作者內容中抓取到的一些關鍵詞,並通過事先設定好的一些算法,大概判斷新收到的內容,質量好不好、熱度夠不夠、領域對不對。

今日頭條上的自媒體作者如何巧用平臺的智能推薦?

圖片源自網絡

如果機器人“認為”這三個維度都ok,那麼,可能它後續的推薦就會賣力一點。

對機器人來說,沒有個案處理,因為它不具備人類那樣的、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因此,被認定“跨界”的好內容,往往不能得到它的青睞。

好吧,那麼切入點就在關鍵詞上面了,具體又應該怎樣在實戰中加以運用呢?

自媒體作者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文章的主題,與機器人抓取出來的標籤或者主題詞(見已發表文章的尾部標籤欄),並不匹配,有的時候甚至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比如,文章明明主要談的是飲食,機器人抓取出來的標籤卻是互聯網;明明寫的是古代史,文末顯示的標籤卻是當前很時髦的詞組。

那麼,這就對了,這就給自媒體作者們“投機取巧”提供了條件。

首先,熱詞雖然時時新,好在互聯網很發達,網絡上樂意分享的達人也很多,作者們多留意、多收集就是。

其次,巧用熱詞。標題、文章開頭與結尾,是重要的部位,把你認為的熱詞或者你希望被機器人抓取的詞語,多放一些在文章的頭頭尾尾,然後文中再適當安插一些。

今日頭條上的自媒體作者如何巧用平臺的智能推薦?

圖片源自網絡

再次,不著痕跡地“跨界”。在自己的“領域”被相對限定的時候,為了保證所謂的垂直度,為了爭取讓自己有“跨界”嫌疑的好內容不至於被機器人誤傷甚至誤殺,可以繼續採取“以假亂真”的戰術。

怎麼弄?其實還是關鍵詞,可以嘗試在不影響文章主題、不影響規範表達的前提下,用一些有一定熱度的關鍵詞,來“包裝”自己的內容。

比如你寫的是雞湯文,因為這幾年雞湯文鋪天蓋地,大同小異的很多,因此,“光明磊落”地發表,即便內容確實很動人,但最後的收效未必好。

這時,就可以鑽一下智能推薦的空子,雞湯文嘛,主體留好,不影響欣賞就行,但是或者可以在開頭來點題記、結尾來點結語之類的,而在其中安插一些與主體不相關、但是很有熱度的詞組,從而就可以不動聲色地“跨界”,把自己的垂直度“偽造”得比較合格,既把好內容發出來,也能儘量爭取得到今日頭條後臺較高的打分,從而獲得好的推薦效果。

小編題外話:本篇原創在今日頭條獨家首發,歡迎交流,互動是暖心的,共贏是存在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