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三次千代子掙扎著跨過殘垣斷壁,灰雲散去光亮照在一面斷牆上。上面有幅畫,內容是年輕的千代子,旁邊寫著:總有一天。千代子似乎在絕望中重獲了希望,這個時候老婆婆第三次出現,並重復著那句話“無法逃脫”,此時的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追求,大瀧導演,知道千代子一直追尋的鍵の君是畫畫的文藝男,就把自己的職業和鍵の君做類比,但是當他的酒杯碰到了千代子的鑰匙,被猶豫的千代子狠心的拒絕了。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三次千代子掙扎著跨過殘垣斷壁,灰雲散去光亮照在一面斷牆上。上面有幅畫,內容是年輕的千代子,旁邊寫著:總有一天。千代子似乎在絕望中重獲了希望,這個時候老婆婆第三次出現,並重復著那句話“無法逃脫”,此時的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追求,大瀧導演,知道千代子一直追尋的鍵の君是畫畫的文藝男,就把自己的職業和鍵の君做類比,但是當他的酒杯碰到了千代子的鑰匙,被猶豫的千代子狠心的拒絕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四次,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設計偷走了鑰匙而結了婚,可就是這個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折,千代子遇到了當年抓走鍵の君的警察,那個警察抱著懺悔之心,對千代子說了一些關於鍵の君的事情,千代子又一次被淪陷,去了她和鍵の君約定的北海道,站在雪山上依舊找尋不到他的影子。此時,又出現那個老妖婆的影子,說她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三次千代子掙扎著跨過殘垣斷壁,灰雲散去光亮照在一面斷牆上。上面有幅畫,內容是年輕的千代子,旁邊寫著:總有一天。千代子似乎在絕望中重獲了希望,這個時候老婆婆第三次出現,並重復著那句話“無法逃脫”,此時的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追求,大瀧導演,知道千代子一直追尋的鍵の君是畫畫的文藝男,就把自己的職業和鍵の君做類比,但是當他的酒杯碰到了千代子的鑰匙,被猶豫的千代子狠心的拒絕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四次,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設計偷走了鑰匙而結了婚,可就是這個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折,千代子遇到了當年抓走鍵の君的警察,那個警察抱著懺悔之心,對千代子說了一些關於鍵の君的事情,千代子又一次被淪陷,去了她和鍵の君約定的北海道,站在雪山上依舊找尋不到他的影子。此時,又出現那個老妖婆的影子,說她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還記得中年的千代子奔跑的那段經典的蒙太奇吧!成了永遠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如果仔細聽,還會發現這個電影原聲也是由之前出現過的幾個音樂的變奏組合而成的曲子。也就是說連音樂也跟著一起“蒙太奇”了,這真的是太妙了!這段短短的六分鐘,就像片中所說“一旦身處那廣闊而雪白的風景中,彷彿置身在另外一個遙遠的星球。”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三次千代子掙扎著跨過殘垣斷壁,灰雲散去光亮照在一面斷牆上。上面有幅畫,內容是年輕的千代子,旁邊寫著:總有一天。千代子似乎在絕望中重獲了希望,這個時候老婆婆第三次出現,並重復著那句話“無法逃脫”,此時的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追求,大瀧導演,知道千代子一直追尋的鍵の君是畫畫的文藝男,就把自己的職業和鍵の君做類比,但是當他的酒杯碰到了千代子的鑰匙,被猶豫的千代子狠心的拒絕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四次,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設計偷走了鑰匙而結了婚,可就是這個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折,千代子遇到了當年抓走鍵の君的警察,那個警察抱著懺悔之心,對千代子說了一些關於鍵の君的事情,千代子又一次被淪陷,去了她和鍵の君約定的北海道,站在雪山上依舊找尋不到他的影子。此時,又出現那個老妖婆的影子,說她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還記得中年的千代子奔跑的那段經典的蒙太奇吧!成了永遠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如果仔細聽,還會發現這個電影原聲也是由之前出現過的幾個音樂的變奏組合而成的曲子。也就是說連音樂也跟著一起“蒙太奇”了,這真的是太妙了!這段短短的六分鐘,就像片中所說“一旦身處那廣闊而雪白的風景中,彷彿置身在另外一個遙遠的星球。”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五次,千代子因為地震而丟失了鑰匙,那個老妖婆又出現了,她口裡重複著那句“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千代子因為再次遺失鑰匙而痛苦,並且隱居30年。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三次千代子掙扎著跨過殘垣斷壁,灰雲散去光亮照在一面斷牆上。上面有幅畫,內容是年輕的千代子,旁邊寫著:總有一天。千代子似乎在絕望中重獲了希望,這個時候老婆婆第三次出現,並重復著那句話“無法逃脫”,此時的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追求,大瀧導演,知道千代子一直追尋的鍵の君是畫畫的文藝男,就把自己的職業和鍵の君做類比,但是當他的酒杯碰到了千代子的鑰匙,被猶豫的千代子狠心的拒絕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四次,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設計偷走了鑰匙而結了婚,可就是這個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折,千代子遇到了當年抓走鍵の君的警察,那個警察抱著懺悔之心,對千代子說了一些關於鍵の君的事情,千代子又一次被淪陷,去了她和鍵の君約定的北海道,站在雪山上依舊找尋不到他的影子。此時,又出現那個老妖婆的影子,說她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還記得中年的千代子奔跑的那段經典的蒙太奇吧!成了永遠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如果仔細聽,還會發現這個電影原聲也是由之前出現過的幾個音樂的變奏組合而成的曲子。也就是說連音樂也跟著一起“蒙太奇”了,這真的是太妙了!這段短短的六分鐘,就像片中所說“一旦身處那廣闊而雪白的風景中,彷彿置身在另外一個遙遠的星球。”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五次,千代子因為地震而丟失了鑰匙,那個老妖婆又出現了,她口裡重複著那句“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千代子因為再次遺失鑰匙而痛苦,並且隱居30年。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年邁的千代子,拿出了戰後鍵の君留在獄中牆壁的年輕千代子畫像,千代子又一次懷念鍵の君,她望著相框反光下年邁的自己,又出現了那個老妖婆,那個老妖婆化成千代子自己的形象,但此時也只有恨了,她說,“我恨你,恨之入骨”,恨她自己直到年邁也沒有找到自己心愛的鍵の君,恨自己不能永葆青春,以最好的狀態去見他,她終於不想見到鍵の君了,因為她害怕他看到自己失望的樣子。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三次千代子掙扎著跨過殘垣斷壁,灰雲散去光亮照在一面斷牆上。上面有幅畫,內容是年輕的千代子,旁邊寫著:總有一天。千代子似乎在絕望中重獲了希望,這個時候老婆婆第三次出現,並重復著那句話“無法逃脫”,此時的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追求,大瀧導演,知道千代子一直追尋的鍵の君是畫畫的文藝男,就把自己的職業和鍵の君做類比,但是當他的酒杯碰到了千代子的鑰匙,被猶豫的千代子狠心的拒絕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四次,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設計偷走了鑰匙而結了婚,可就是這個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折,千代子遇到了當年抓走鍵の君的警察,那個警察抱著懺悔之心,對千代子說了一些關於鍵の君的事情,千代子又一次被淪陷,去了她和鍵の君約定的北海道,站在雪山上依舊找尋不到他的影子。此時,又出現那個老妖婆的影子,說她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還記得中年的千代子奔跑的那段經典的蒙太奇吧!成了永遠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如果仔細聽,還會發現這個電影原聲也是由之前出現過的幾個音樂的變奏組合而成的曲子。也就是說連音樂也跟著一起“蒙太奇”了,這真的是太妙了!這段短短的六分鐘,就像片中所說“一旦身處那廣闊而雪白的風景中,彷彿置身在另外一個遙遠的星球。”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五次,千代子因為地震而丟失了鑰匙,那個老妖婆又出現了,她口裡重複著那句“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千代子因為再次遺失鑰匙而痛苦,並且隱居30年。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年邁的千代子,拿出了戰後鍵の君留在獄中牆壁的年輕千代子畫像,千代子又一次懷念鍵の君,她望著相框反光下年邁的自己,又出現了那個老妖婆,那個老妖婆化成千代子自己的形象,但此時也只有恨了,她說,“我恨你,恨之入骨”,恨她自己直到年邁也沒有找到自己心愛的鍵の君,恨自己不能永葆青春,以最好的狀態去見他,她終於不想見到鍵の君了,因為她害怕他看到自己失望的樣子。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雖然到了後來,她的追逐和等待,成了一個很悲情的故事。但是,結尾峰迴路轉。可能有些觀眾會對,這種女孩的行為匪夷所思,然而影片的最後,導演給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千代子終於找到了自我追尋的價值。她說:因為她喜歡追尋那個人的自己。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三次千代子掙扎著跨過殘垣斷壁,灰雲散去光亮照在一面斷牆上。上面有幅畫,內容是年輕的千代子,旁邊寫著:總有一天。千代子似乎在絕望中重獲了希望,這個時候老婆婆第三次出現,並重復著那句話“無法逃脫”,此時的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追求,大瀧導演,知道千代子一直追尋的鍵の君是畫畫的文藝男,就把自己的職業和鍵の君做類比,但是當他的酒杯碰到了千代子的鑰匙,被猶豫的千代子狠心的拒絕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四次,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設計偷走了鑰匙而結了婚,可就是這個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折,千代子遇到了當年抓走鍵の君的警察,那個警察抱著懺悔之心,對千代子說了一些關於鍵の君的事情,千代子又一次被淪陷,去了她和鍵の君約定的北海道,站在雪山上依舊找尋不到他的影子。此時,又出現那個老妖婆的影子,說她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還記得中年的千代子奔跑的那段經典的蒙太奇吧!成了永遠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如果仔細聽,還會發現這個電影原聲也是由之前出現過的幾個音樂的變奏組合而成的曲子。也就是說連音樂也跟著一起“蒙太奇”了,這真的是太妙了!這段短短的六分鐘,就像片中所說“一旦身處那廣闊而雪白的風景中,彷彿置身在另外一個遙遠的星球。”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五次,千代子因為地震而丟失了鑰匙,那個老妖婆又出現了,她口裡重複著那句“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千代子因為再次遺失鑰匙而痛苦,並且隱居30年。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年邁的千代子,拿出了戰後鍵の君留在獄中牆壁的年輕千代子畫像,千代子又一次懷念鍵の君,她望著相框反光下年邁的自己,又出現了那個老妖婆,那個老妖婆化成千代子自己的形象,但此時也只有恨了,她說,“我恨你,恨之入骨”,恨她自己直到年邁也沒有找到自己心愛的鍵の君,恨自己不能永葆青春,以最好的狀態去見他,她終於不想見到鍵の君了,因為她害怕他看到自己失望的樣子。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雖然到了後來,她的追逐和等待,成了一個很悲情的故事。但是,結尾峰迴路轉。可能有些觀眾會對,這種女孩的行為匪夷所思,然而影片的最後,導演給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千代子終於找到了自我追尋的價值。她說:因為她喜歡追尋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P·S①今敏,一個日本動畫導演大師,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這包括《夢之安魂曲》——致敬《未麻的部落》,《盜夢空間》——致敬《紅辣椒》,《黑天鵝》——致敬《未麻的部屋》等等。怎麼樣?都是奧斯卡獲獎提名級別的電影吧!但不論承認不承認,這最初的靈感,極有可能來自今敏大師的電影作品。

②Lotus,“睡蓮”也意味著純真,表示純真的愛戀,也象徵著生命的輪迴。

③今敏葬禮上用了《千年女優》的片尾曲,《ロタティオン「LOTUS2」》。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三次千代子掙扎著跨過殘垣斷壁,灰雲散去光亮照在一面斷牆上。上面有幅畫,內容是年輕的千代子,旁邊寫著:總有一天。千代子似乎在絕望中重獲了希望,這個時候老婆婆第三次出現,並重復著那句話“無法逃脫”,此時的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追求,大瀧導演,知道千代子一直追尋的鍵の君是畫畫的文藝男,就把自己的職業和鍵の君做類比,但是當他的酒杯碰到了千代子的鑰匙,被猶豫的千代子狠心的拒絕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四次,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設計偷走了鑰匙而結了婚,可就是這個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折,千代子遇到了當年抓走鍵の君的警察,那個警察抱著懺悔之心,對千代子說了一些關於鍵の君的事情,千代子又一次被淪陷,去了她和鍵の君約定的北海道,站在雪山上依舊找尋不到他的影子。此時,又出現那個老妖婆的影子,說她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還記得中年的千代子奔跑的那段經典的蒙太奇吧!成了永遠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如果仔細聽,還會發現這個電影原聲也是由之前出現過的幾個音樂的變奏組合而成的曲子。也就是說連音樂也跟著一起“蒙太奇”了,這真的是太妙了!這段短短的六分鐘,就像片中所說“一旦身處那廣闊而雪白的風景中,彷彿置身在另外一個遙遠的星球。”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五次,千代子因為地震而丟失了鑰匙,那個老妖婆又出現了,她口裡重複著那句“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千代子因為再次遺失鑰匙而痛苦,並且隱居30年。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年邁的千代子,拿出了戰後鍵の君留在獄中牆壁的年輕千代子畫像,千代子又一次懷念鍵の君,她望著相框反光下年邁的自己,又出現了那個老妖婆,那個老妖婆化成千代子自己的形象,但此時也只有恨了,她說,“我恨你,恨之入骨”,恨她自己直到年邁也沒有找到自己心愛的鍵の君,恨自己不能永葆青春,以最好的狀態去見他,她終於不想見到鍵の君了,因為她害怕他看到自己失望的樣子。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雖然到了後來,她的追逐和等待,成了一個很悲情的故事。但是,結尾峰迴路轉。可能有些觀眾會對,這種女孩的行為匪夷所思,然而影片的最後,導演給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千代子終於找到了自我追尋的價值。她說:因為她喜歡追尋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P·S①今敏,一個日本動畫導演大師,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這包括《夢之安魂曲》——致敬《未麻的部落》,《盜夢空間》——致敬《紅辣椒》,《黑天鵝》——致敬《未麻的部屋》等等。怎麼樣?都是奧斯卡獲獎提名級別的電影吧!但不論承認不承認,這最初的靈感,極有可能來自今敏大師的電影作品。

②Lotus,“睡蓮”也意味著純真,表示純真的愛戀,也象徵著生命的輪迴。

③今敏葬禮上用了《千年女優》的片尾曲,《ロタティオン「LOTUS2」》。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左岸文青

編劇影評人

ACI心理諮詢師

洞察人心的犀利寫作者


"

最近朋友圈被《千與千尋》刷爆了屏,但你知道當年和《千與千尋》還有一部並列級別的作品名叫《千年女優》,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之內讓我如此震撼。宮崎駿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的電影,今敏說過自己想做一部告訴成年人什麼是愛的電影。人生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一時的衝動。而《千年女優》不僅僅停留在愛這一層面,不只是表層上看起來的苦苦追求,愛而不得,也不是命運的捉弄與人類對命運的抗爭。永無止境的追尋其實是一種輪迴,在電影和現實中不斷地重複:遇見,追尋,無果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她的奔跑本身具有悲劇性,但這個選擇真的很美,尤其是她自己接受了“虛無”,讓整部片的格局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高度,無數的蒙太奇鏡頭帶著我們穿梭了日本近現代的整個歷程,時空交錯的戲中戲也讓千代子模糊了現實與夢境,成為了純粹的精神主義者,執著於內心的吶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愛情是奢侈品,它稍縱即逝,只有心中的執念在負重前行,因為愛情本身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千代子因眼中所謂的“愛情”去做了演員,因為是本色出演,所以她表現的出色又感人。她把自己的一腔熱愛投入到一個又一個角色之中。一次邂逅,追尋一生,也深愛著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那個虛幻的愛情,她執著了一生,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表演事業。因為心心念唸的鍵の君,所以她的靈魂不曾老去,外形也依舊優雅大方。最後一個鏡頭,千代子道出了,她喜歡追尋著那個人的自己,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那個追逐愛情和理想背後執著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處所謂“相”,指表象和名相,說明一切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鍵の君是虛妄的相,鑰匙也是,但鑰匙開啟了千代子的前程,開啟了她的演員之路,如果認識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來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至於千代子為什麼喜歡只有一面之緣的鍵の君呢?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他的人設,鍵の君,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思想犯”,還有著一腔熱血,寥寥數語,就語出驚人,這也是他令千代子情竇初開的原因吧!他神祕文藝有思想,理想的soulmate。善於調度鏡頭的今敏,讓《千年女優》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將“意識流”電影的視聽語言融入動畫:人的意識不是片段的銜接,而是一個流動的整體,今敏在“不知覺、無意識”的形態下,成就了動畫電影。今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大大擴展了片子的容量,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動畫電影模式。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千年女優》是以日本二戰時期,一位女演員獨立、堅毅的女性形象為原型,融入日本的歷史文化,將敘事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偏愛亦幻亦真的表達方式,《千年女優》中虛幻的空間,其實是對現實的補充,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夢是潛意識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的途徑。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用一把鑰匙貫穿了整個故事,千代子的回憶反覆重疊,“跑”是今敏動畫常用的一個元素,千代子在奔跑的過程中用景別、角度以及服裝的變化,暗示出時間、空間的轉化而不斷前進。乾淨利落的剪輯利用“相似性”完成,相互連接起來的畫面背景,千代子遭遇“王”的假死,老妖婆的暗示,以及在追尋的路上遭受到的所有坎坷。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導演都將這些融入“戲中戲”之中,並結合時代背景,包括日本戰國、幕府、大正和昭和這幾個時期,每個畫面出現了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或事件”在情緒上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這很像一個不諳世事女孩兒眼中的愛恨情仇,而讀出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可怕的老妖婆,這個老妖婆在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六次,象徵著千代子心中不同的感情和執念。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一次老妖婆對新人演員千代子說,對她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還賜給她一碗類似於孟婆湯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她對鍵の君的執念,她吞下了這碗湯,並被老妖婆詛咒,說她喝下了千年茶,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說她以後就會明白了。這時候的老妖婆即代表了死神也代表了時間,代表她稚嫩的青春裡隱隱的傷痕,代表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二次千代子在戲中重演了第一次遇到鍵の君的劇情,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對鍵の君的追尋,這個時候老妖婆又道出了金句,先是嘲笑她可憐,然後說了句縱使她追尋幾千年幾千裡,都逃脫不了命運。這也是千代子對鍵の君執念的深化,還有對命運的抗爭。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三次千代子掙扎著跨過殘垣斷壁,灰雲散去光亮照在一面斷牆上。上面有幅畫,內容是年輕的千代子,旁邊寫著:總有一天。千代子似乎在絕望中重獲了希望,這個時候老婆婆第三次出現,並重復著那句話“無法逃脫”,此時的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追求,大瀧導演,知道千代子一直追尋的鍵の君是畫畫的文藝男,就把自己的職業和鍵の君做類比,但是當他的酒杯碰到了千代子的鑰匙,被猶豫的千代子狠心的拒絕了。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四次,千代子被大瀧導演設計偷走了鑰匙而結了婚,可就是這個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折,千代子遇到了當年抓走鍵の君的警察,那個警察抱著懺悔之心,對千代子說了一些關於鍵の君的事情,千代子又一次被淪陷,去了她和鍵の君約定的北海道,站在雪山上依舊找尋不到他的影子。此時,又出現那個老妖婆的影子,說她註定被戀火焚身,永世無法超脫。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還記得中年的千代子奔跑的那段經典的蒙太奇吧!成了永遠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如果仔細聽,還會發現這個電影原聲也是由之前出現過的幾個音樂的變奏組合而成的曲子。也就是說連音樂也跟著一起“蒙太奇”了,這真的是太妙了!這段短短的六分鐘,就像片中所說“一旦身處那廣闊而雪白的風景中,彷彿置身在另外一個遙遠的星球。”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五次,千代子因為地震而丟失了鑰匙,那個老妖婆又出現了,她口裡重複著那句“我恨你,恨之入骨;且愛你,如痴如醉”千代子因為再次遺失鑰匙而痛苦,並且隱居30年。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年邁的千代子,拿出了戰後鍵の君留在獄中牆壁的年輕千代子畫像,千代子又一次懷念鍵の君,她望著相框反光下年邁的自己,又出現了那個老妖婆,那個老妖婆化成千代子自己的形象,但此時也只有恨了,她說,“我恨你,恨之入骨”,恨她自己直到年邁也沒有找到自己心愛的鍵の君,恨自己不能永葆青春,以最好的狀態去見他,她終於不想見到鍵の君了,因為她害怕他看到自己失望的樣子。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雖然到了後來,她的追逐和等待,成了一個很悲情的故事。但是,結尾峰迴路轉。可能有些觀眾會對,這種女孩的行為匪夷所思,然而影片的最後,導演給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千代子終於找到了自我追尋的價值。她說:因為她喜歡追尋那個人的自己。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P·S①今敏,一個日本動畫導演大師,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這包括《夢之安魂曲》——致敬《未麻的部落》,《盜夢空間》——致敬《紅辣椒》,《黑天鵝》——致敬《未麻的部屋》等等。怎麼樣?都是奧斯卡獲獎提名級別的電影吧!但不論承認不承認,這最初的靈感,極有可能來自今敏大師的電影作品。

②Lotus,“睡蓮”也意味著純真,表示純真的愛戀,也象徵著生命的輪迴。

③今敏葬禮上用了《千年女優》的片尾曲,《ロタティオン「LOTUS2」》。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左岸文青

編劇影評人

ACI心理諮詢師

洞察人心的犀利寫作者


即使我追求的終究是虛無,可我不正愛這個過程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