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濟寧的慈燈寺毀了建,建了又毀,它的傳說你知多少?

濟寧 康熙 李自成 清朝 吳三桂 施禮 老濟寧故事 2019-04-07

據說在濟寧州濟聖街南首,濟陽路南,從前有一座破敗不堪的小廟,人們叫做“二神廟”。在小廟裡面供奉的是關公和火神二位老爺。因為廟小供奉的神也是不靈,香火稀少,所以廟裡的僧人常常斷炊。在寺內有一僧,年齡將近七十,原是前明一窮困潦倒的人,由於天災人禍,父母雙亡,無以為生,所以鋌而走險,投靠了李自成的起義軍,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好容易盼到闖王坐了龍庭。可曾想到家仇將報,榮華富貴還沒來得及享用,可恨的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起義軍一敗塗地,福臨趁機入主了北京,貧漢淪落到有家不能歸,有國難投的困境,由此萬般無奈,就到了二神廟削髮為僧。

老濟寧的慈燈寺毀了建,建了又毀,它的傳說你知多少?

然而,就算袈裟也裹不住僧人的一腔仇恨,缽盂裡的殘湯也消不去腹內的怒火,孤燈燭照山前的路,經卷誘惑求生的心。僧人日思夜想難閤眼,春去秋來死復生。最可恨的是,二神有眼不看他頭磕破,喉啞腸斷心不驚。偏偏身處絕境心不死,走街串巷尋卜問前生。有一天,僧人像個幽靈似的,到了天井閘邊,見了一位老年卜者,白髮蒼蒼,丰神迥異,好像是天神下界一般,遂轉悲為喜,走上前去,打躬施禮,好好的問一番自己的前程。

老濟寧的慈燈寺毀了建,建了又毀,它的傳說你知多少?

這位卜者笑容滿面地說:“出家人為何不求神靈保佑,卻向細民探問凶吉?”僧說:“求神不如求人。”這位算卦的老者說:求人不如求己。”僧人聽到後大吃一驚說:“此話怎講?翁說:你是草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如今春風正綠河南岸,鮮花如錦百鳥鳴。”僧人聽了以後似懂非懂,認為天機不可洩露,再問也是白費口舌,所以撂下三個銅錢就匆匆離去了。

老濟寧的慈燈寺毀了建,建了又毀,它的傳說你知多少?

時間到了康熙十四年,聖祖玄燁第五次出京南巡乘舟順運河日夜兼程,不幾日便到了有著江北小蘇州之稱的濟寧。由山東巡撫趙世顯,濟寧知州吳桯陪駕,遍賞小城水光山色,遊覽了各地勝境。一轉眼便到了二神廟前,正巧,玄燁迎面來了一位老僧,先是磕頭叩拜,口呼萬歲(許是有神靈暗中指點),隨後是捧獻了一盆綠草,對皇帝畢恭畢敬的。康熙見了急忙問道:“師傅,你獻的是什麼草?在哪個寺廟做主持?”僧人再拜答說:“小僧際普就在此廟主持,獻給皇上的是一統萬年青。”康熙聽了當然是龍顏大悅,暗想,清朝剛剛統一不久,這盆一統萬年青真是太吉利了,幸賴祖德,也一定會迎得萬民稱頌。康熙抬頭見這座小廟如此的破敗,實在是愧對這裡的神靈,隨即口諭吳桯,將這座小廟拆掉,建一處規模宏大的寺院,望神保佑一方百姓康泰安寧。康熙南巡從濟寧走了以後,吳程便藉機搜刮,積累了黃金萬兩,遍求能工巧匠,不出兩年的光景,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就這樣建成。又將御筆“慈燈寺”做成了橫匾,鑲嵌在寺門前的紅牌坊上。一時這座寺廟香火大盛,香客如雲,際普也因此成了騎馬坐轎,出入官府,赴宴作樂,名揚四海的高僧。

老濟寧的慈燈寺毀了建,建了又毀,它的傳說你知多少?

可是誰知好景不長,一座大寺竟遭遇了一場大火,化為了灰燼,際普也在大火中被燒死。這個消息傳到了京城,康熙聽到上報後龍顏大怒,責怪吳桯對神不恭,對朕不敬,摘去頂戴花玲,發配到了邊疆,到此這個案子也算了了。然而滿城的老百姓,先是大吃一驚,然後是議論不止:說是廟裡的二神顯了靈,大罵堂堂一條好漢,背叛了闖王,卻奴顏婢膝,為清朝歌功頌德,賣國求榮,為人不恥,天地不容,應該粉身碎骨,遺臭萬年。這個傳說,是真是假,世人卻不去考證。此後的慈燈寺建了又毀,毀了又建,依舊香火大盛,成了濟寧一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