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城市群,像一把弓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中國四大城市群,像一把弓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文:阿力 編輯:木木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的城市建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的建設也已經由單一的發展,轉向了更大區域的城市群協同規劃。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四大城市群,這四個城市群組合起來像一把弓箭,是中國未來崛起的關鍵。

中國四大城市群,像一把弓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這四個城市群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從區域分佈看,四大城市群剛好立足於我國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關鍵性不言而喻。

四大城市群目前發展情況並不平衡,相對而言,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具有較大優勢,區域一體化發展明顯,各大城市基本已連成一體。

而成渝城市群發展集中於成都、重慶,其他城市散點式分佈周邊,城市發展明顯失衡。京津冀城市群目前像是成渝城市群的升級版,主要還是過於依賴北京、天津。

隨著雄安新區的發展,京津冀城市群的潛力還是比較大的,未來發展不用擔心。單純從實力而言,成渝城市群作為中國第四大城市群,很多朋友估計不服。最關鍵的經濟指標比較中,成渝城市群相較於長江中流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都有不少的差距。

中國四大城市群,像一把弓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國家在2019年新型城鎮化最新文件中明確提出:深入推進城市群發展。有序實施城市群發展規劃。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紮實開展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情況跟蹤評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

從國家文件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發現,成渝城市群的定位是高於長江中流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等區域的。雖然,成渝城市群目前的發展還有所欠缺,但未來將有更多的資源匯聚成渝。

成渝城市群不僅有人口基礎、科研技術水平、優質醫療資源,還有流淌在巴蜀大地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信心。每一個地區的發展都會面臨重重困難,信心的力量比黃金還要重要。成渝城市群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中國區域發展第四增長極也算是眾望所歸。

中國四大城市群,像一把弓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相比成渝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水平具有明顯的優勢。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包括南京、無錫、蘇州、杭州、寧波、嘉興、合肥、蕪湖等城市,涉及三省一市共26個城市。長三角城市群的國土面積約為 21萬平方公里,覆蓋總人口1.5億人,經濟總量約佔全國的20%。

長三角城市群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群。城市群中,超過萬億GDP的城市有六個,上海已經突破3.2萬億,是中國城市的第一大經濟體。雖然長三角實力強大,但城市群內部也存在著產業同構的現象,城市之間的利益矛盾不能避免,無法擺脫城市之間的競爭局面。

總結長三角最大優勢在於:地區經濟腹地大,產業基礎強大、科教實力雄厚、人文歷史悠久等!

中國四大城市群,像一把弓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粵港澳大灣區是基於珠三角城市群的概念上發展的,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廣東省內九個城市組成。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為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雖然在經濟總量上低於長三角,但是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均GDP、城市化率、城市活力等方面,都強於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不足是區域內部仍存在發展不均衡現象,粵港澳發展的重心也要慢慢轉移到江門、肇慶、惠州等城市。

總結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在於:航運貿易、金融業、電子科技、制度開放等,粵港澳大灣區由於香港、澳門的加盟,國際化的程度無疑是國內目前最強的區域。

中國四大城市群,像一把弓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中國四大城市群,集聚了中國二個特別行政區、四個直轄市、五個副省級城市(含二個計劃單列市)。這片地區無疑是中國發展的排頭兵,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對於中國城市群的發展,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說出你自己的想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