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在港媒撰文稱:中國減貧成就竟令西方“不高興”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0日刊登《中國是全球解決農村貧困的最好地方,而西方對此並不高興》一文,作者是美國羅德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約翰·科珀。

文章稱,中國承諾要緩解國內和發展中國家的農村貧困問題。

事實上,中國在這兩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中國已經令大約5億至7億人擺脫貧困。如今,中國的貧困已經減少至僅為過去的一小部分。

但中國不僅只在國內減貧。聯合國官員說,在中國慷慨、實際、以市場為導向、不受限制的援助和投資的幫助下,2000年啟動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項目才得以實現。

因此,中國現在已經作出再次採取行動的堅定承諾,並已經制訂計劃。

中國已經將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

世界其他地方的需求甚至更大。據聯合國稱,全世界有7.83億人生活在貧困之中,其中大部分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很多在非洲。中國對解決這一問題的幫助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

文章稱,然而,西方媒體並沒有對中國不可思議的經濟發展多做報道,尤其是它在減少貧困方面的作用,因為這帶來了極為值得稱讚的結果。他們當然不會給中國應有的肯定。

文章還稱,西方媒體並不喜歡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通過促進民營經濟和鼓勵競爭,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做了重要的工作,並在其對外援助中運用了這些原則。

文章指出,“自由主義”者們喜歡其他手段。他們也不喜歡北京提出自己的治理模式,從而“破壞”所謂西方世界秩序。

文章還指出,現在,讓西方媒體感到不快的是,在西方可以做的事很少之時,中國能夠幫助世界上的窮人。

文章認為,但出於很多原因,妖魔化中國是沒有必要的。

首先,在註冊專利方面中國現在領先於美國,並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以及機器人等大部分高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歐洲人必須意識到,已經有超過65個國家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並且大部分國家對這個倡議持讚賞態度。這對世界、尤其對貧窮國家而言是好事。

歐洲正面臨經濟增長乏力,並且在將來這仍將是個問題。與抱怨相比,效仿或至少與中國展開合作將是一種更好的方式。

文章最後稱,全球的農村貧困問題可能不久就會成為更多媒體的頭條。有一件事是明確的:如果中國不採取行動緩解農村貧困,那麼這個問題就不會受到如此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