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貴姓》:原來玉林人大有來頭

經濟 秦漢 宋朝 明朝 玉林新聞網 2017-06-08

姓氏,是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必然帶上的宗族烙印,就像無法抹去的硃紅胎記一樣伴隨我們終生。我們追尋姓氏的來源,就是追尋自己所牽繫的姓氏宗族的根由,這將使我們玉林更有文化的底氣和歷史的厚重。深入挖掘玉林姓氏文化底蘊,認清姓氏文化的地位作用,將更加堅定我們作為玉林人的文化自信,肯定我們自身的文化價值、能力以及前景。

《您貴姓》:原來玉林人大有來頭《您貴姓》:原來玉林人大有來頭

從秦漢就開始有中原漢民族南遷至玉林。而到了宋代以後,以姓氏為單位的中原漢民族群更是如同潮水一樣湧進嶺南、湧進玉林,他們與古越族融合、發展,形成了以粵語為母語的廣府民系;在明清,大量客家人從江西、福建、廣東翻越崇山峻嶺,湧進玉林,形成了客家民系與廣府民系共生共融的局勢。根據玉林市公安局2016年底的統計,玉林人口較多的姓氏有:李姓,638757人;陳姓,636076人;梁姓,475184人;黃姓,471057人;林姓,183414人;張姓,181226人;王姓,151696人;馮姓,112863人;朱姓,113710人;胡姓,31129人……回眸今天,不經意間我們會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同姓兄弟姐妹生活在嶺南這片土地上。

玉林姓氏文化是源遠流長的,源於人口遷徙的碰撞、融合、發展,使得我們的姓氏文化呈現出琳琅滿目的特點。承載姓氏文化的標誌之一是宗祠,其最大意義在於,讓我們每個宗族裡的人都有了一種歸屬感。而通過各種祭祖活動形成的祖先崇拜,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了對祖先世系的追溯,由此激發了族人的宗族歸屬感,進一步加強了族人間的家族關係和家族觀念。

在玉林,具有悠久歷史的宗祠有玉州區高山村牟紹德祠、容縣楊梅鎮四端村封氏加厚堂、北流市民樂鎮南慶村梁氏賢鍾塘……這些宗祠,猶如玉林姓氏文化的重器,人們藉此守望自己的姓氏,仰望宗族的文化——這是最為樸素的原始信仰。

這些年來,玉林人修族譜、家譜之風漸行,到中原追根溯源的風氣漸濃。但我們尋根的意義,並不單單在於尋找過往的足跡,清點當下的輝煌,重要的是,我們從歷史當中汲取改造自己的力量,確定我們今天的身份,以及未來前進的方向。

相關——

破解玉林姓氏的文化密碼

沿著姓氏發展的脈絡,我們一路向南。

從河南、福建,到廣東南雄珠璣巷。自今年3月玉林日報《您貴姓》大型特別報道正式啟動以來,我們一路追尋著先祖南遷的足跡,終點回到我們的家鄉玉林——這片被譽為“嶺南美玉·勝景如林”神奇的土地。從秦朝正式隸屬於中央政權開始算起,玉林至今已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漫長的文明發展史中,玉林經歷了滄海桑田的鉅變。秦漢以來,無數次以姓氏為單位的族群遷徙和社會的碰撞、融合中,在嶺南這片土地上,玉林逐漸形成了一個兼容幷蓄、文化多元的社會文化體系。它既傳承著百越族的基因,並與中原文化、閩越文化相融合,同時還吸收了江河文化等眾多亞文化的養分,從而締造了玉林人“敢為先、善創業、重務實、尚包容”的鮮明品質特性。

解讀玉林的姓氏文化,會讓你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到一個穩重而不失開拓、發展而不斷自省、開放而不失繼承的文化玉林,這是屬於我們玉林人的文化自信。

《您貴姓》:原來玉林人大有來頭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著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

從發現“方言島”開始說起

在可追查的歷史裡,自先秦開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原漢人突破崇山峻嶺,湧進嶺南這片沃土。在這片土地上安居,並與百越族融合、發展,這是玉林人最早的祖先——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玉林,甚至有一些村落依舊保留著講中原漢語方言的習慣。

聽說在福綿區有一個尚保存著講閩南話的自然村時,記者一路驅車,到達福綿區新橋鎮辛倉村大浪自然村的時候,是6月1日的上午。60多歲的老人曾傳初正在吸著旱菸,聽明記者的來意後,連著擺擺手:“好多人都不會講咯,在村子裡,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會講一些。”

在老曾的記憶裡,在他小時候,村子裡相互之間打招呼是用閩南語的。但漸漸地,與外面交流的人多了,講閩南話的人就逐漸少了,到現在村民基本用玉林話交流——這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

“我們這一脈從福建漳州府搬遷到廣東化州,最後輾轉至福綿區。”70歲的老人家曾禮森告訴記者,早在八九十年代,他們族上就有人到廣東化州尋根,族譜基本上能與那邊的接得上,但如今,隨著瞭解姓氏歷史的老人相繼離世,族上能講明白宗族來由的人已經沒有了。

但在北流市新圩鎮陶山村,我們玉林日報《您貴姓》特別報道組卻驚訝地發現,從中原而來的漢語方言得以完整地保留,以至於一些專家生動地稱這裡為“方言島”。據陶山村村支書林財民介紹,在陶山村的15個姓氏裡,有著白話、客家話、開封話、僮話、魏話、客家方言等7種地方方言。“我們村裡的姓氏,全都是從外地遷來的,在他們的族譜上都有著記載。”林財民告訴記者。

在陶山村,“楊”是最為龐大的姓氏,2000多楊姓人都會說閩南話。59歲的楊小榮是他們族譜上的第十八代子孫,他向我們介紹,陶山村楊氏祖先是從福建漳浦經廣東海豐遷居到北流陶山村,如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先祖因為避禍,兄弟倆逃難來到這裡定居。早幾年,我們到廣東海豐尋根,發現那裡的語言跟我們基本相通,族譜也能一一對上,將來我們還打算到福建漳浦去尋祖。”楊小榮告訴記者。

在陶山村,3歲的楊姓小娃娃都能講一口順溜的閩南話,這也是族上近乎刻板教育的結果。“在村內,我們相互之間講閩南話,出了村子,我們就講玉林話、普通話,就想留住這種語言,提醒後來人莫忘來處。”

《您貴姓》:原來玉林人大有來頭在北流市新圩鎮陶山村,村民楊小榮(右一)翻開自己的族譜,為我們介紹他這一脈的來源。

姓氏,承載文明發展的祕史

“方言島實則是歷史上中原漢民南遷至玉林、紮根玉林的一個縮影。”玉林文化時空研究會會長羅秀興對玉林本土文化深有研究。在長期對玉林地方歷史文化研究中,他認為從秦漢開始,伴隨著北方長期的戰亂與不安定,大量的以姓氏為單位的中原漢人族群遷入玉林,其中以明清時期最多,他們通過與百越人的融合發展,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嶺南文化。

“在玉林話裡,我們能夠發現有很多保留壯族語言習慣的東西。比如倒裝句式和反話特點明顯等,一方面遷徙過來的語言吸收了少數民族的語言成分,另一方面又保留大量古漢語詞彙,從而形成了獨特的玉林話。”羅秀興認為,姓氏遷徙所承載的是中原文化與百越少數民族文化的融合。比如麒麟歌從山東來,但唱腔、唱詞到了玉林已經有所改變,而傀僮舞是中原一帶文化的活化石,一度在福綿區流行的傀僮舞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采。

在民族學中,廣府民系和客家民系構成了玉林整個漢人分佈的基調。據相關學者研究,廣府人由漢族移民與古越族雜居同化而成,以姓氏為單位的人群從嶺外大量入居,少數民族漢化或他遷,以地緣為基礎的民系代替原先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形成漢移民地域集中分佈格局,最終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地區地域上連成一片的即為廣府民系;而被稱為“丘陵上的民族”的客家民系則是在宋末,由於在遷入地佔據人口優勢,形成共同的經濟模式和心理素質,且客家話也脫離中原語言融合南方少數民族語彙形成獨立的方言,最終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民系並主要分佈於閩、粵、贛地區。在明清,大量客家人從江西、福建直至後來從廣東越崇山峻嶺湧進玉林,形成了與廣府民系兩分天下的局勢。

“以南流江文化為代表的玉林,可以細分為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兩種亞文化。玉林實則是一個大熔爐,在不斷接收外來文化影響的同時,一方面也在強調著本土的文化影響。”玉林市世界海外客家聯誼會副祕書長趙彥行認為,從秦漢開始的人口南遷,遷入玉林的路線主要有以下幾條:其一是從黃河水系到長江水系,沿著湘江水系,轉靈渠經梧州,從繡江至鬼門關下船;其一是從湖南經過瀟賀古道,從福建、江西一帶,經過湖南,走入廣西;其一是自宋明以來,再經廣東南雄珠璣巷輾轉遷入玉林各地……

比對廣府文化與客家文化,我們發現廣府文化既有古南越遺傳,更受中原漢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經濟因素影響,具有多元的層次和構成;而客家文化更加註重禮制的傳承,崇文重教,祖宗崇拜成為客家人最主要的民間信仰。

《您貴姓》:原來玉林人大有來頭宗祠是一個宗族精神的體現與概括。一座宗祠的興衰,承載著一個姓氏的寄託。圖為玉州區高山村牟紹德祠。

宗祠,割不斷的血脈紐帶

宗族,以血緣為紐帶,聚族而居。在其中,宗祠是最為重要的公共建築。在封建社會裡,祠堂被視為宗族的根基,是宗族祭祀、議事、婚娶禮儀的場所,更是宗法族制的最直觀體現。

當我們玉林日報《您貴姓》大型特別報道組走進玉州區高山村,欲一探高山村牟氏來龍去脈時,90多歲的老人牟甲沂正半倚著門口讀書。在他旁邊,擺放著《白鹿原》《人生》《平凡的世界》好些本書,他的視力極好,即便是耄耋之年,仍舊用不到眼鏡,只是聽力很差,我們只能依靠筆與紙來跟他交流。儘管只是中學畢業,但出於對學習的執著,在50多歲的時候,他仍舊堅持參加了北京語言自修大學的學習,接著又參加廣西文學院的函授自修,在幾十年的創作生涯裡,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專輯——這是高山牟氏崇文重教傳統的一個縮影。而也正源於對教育的重視,高山村牟氏在科舉時代培養出了3位進士,11位舉人,3位舉人副榜,1位經元,12位貢生,9位附貢生,22位增貢生,27位廩貢生,71位庠生,1位名宦鄉賢,3位鄉飲賓……

早在明朝萬曆年間,村裡牟氏家族就辦起了“獨堆坡書房”,作為族裡的私塾,隨後高山各個家族競相開辦啟學蒙館、大館、私塾等,辦學之風盛行。但只有當我們走進牟紹德祠,瞭解到根植於宗祠產生的蒸嘗制度時,才真正對牟氏先人的遠見肅然起敬。

“每年,宗祠要從土地勞動者蒸嘗收入中撥出大部分經費資助族內學子讀書,並形成制度讓所有蒙童都有機會進館習讀,成為知書識字人,一直延續了200年。”高山村黨支部副支書牟盈告訴記者,“高山村每個姓氏宗祠都有自己的蒸嘗。”

宗祠是一個宗族精神的體現與概括。一座宗祠的興衰,承載著一個姓氏的寄託。當我們走進位於容縣楊梅鎮四端村的加厚堂時,能夠從那叩響的青磚聲中,感受到一個姓氏在這裡安居數百年的悠遠歷史。

據記載,封氏最早進入容縣是在北宋時期。“文明原籍河南開封府祥符縣西南隅人,宋末由鄉貢人廣西容州通判兼知州軍事封承議郎,慕嶠山之勝,遂家於容。”至十七世,封氏從容州搬遷至楊梅鎮四端村,開始了加厚堂兩百多年的歷史,這期間人才輩出,被譽為“八桂才女”的封鳳子亦出自加厚堂。

“崇尚真學,博通經史,隨事程功,保全鄉里……”如今,排在第24世的封康寧仍舊對於封氏的八大祖訓津津樂道,“我們常常跟我們的後代講起這些祖輩的教誨,莫忘了自己的來處。”他告訴記者,封氏歷來重視族譜的修訂,如今已是第九次重修。

在歷經歷史的洗禮後,加厚堂像一座走過許多歲月的城堡。儘管三座六廊式結構沒有太大的變化,牆上端繪飾龍紋、花草、吉祥鳥獸遺蹟,門樓屋脊灰塑花草、禽鳥等,正屋、橫廊灰砂脊仍舊保存相對完好,但在內部,一些廂房已經倒塌,第25世子孫封貽圖正忙於在宗族裡募款修繕。“這是祖宗留下的一座精神信仰,不管如何,我們都有義務保護好。”他的話語裡,透露著一種對於信仰的執著。

追溯姓氏文化之源流

如今,在玉林,修族譜之風盛行。僅就羅秀興會長所知曉的,就有20多個姓氏在擬修或者已經修有自己的族譜。其中包括:文、鍾、何、樑、陶、譚、趙、蘇……但早在我們玉林日報《您貴姓》大型特別報道啟動之時,就不斷有人提及,在現代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重修族譜,重新尋根覓祖還有什麼意義?會不會已經過時?

“如今年輕人對自己的姓氏文化了解不多,我們玉林修譜之風盛行,從精神上尋根問祖能幫助玉林人尤其是年輕人詳細準確瞭解本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人口遷徙,團結各族各系人民同心同德建設和諧玉林,促進玉林經濟社會發展。”羅秀興認為,挖掘姓氏文化,是我們走向未來的底氣。

“由宗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團結。”趙彥行告訴記者,他認為姓氏能夠凝聚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發展的熱情,利於引導人民,促進社會和諧。

當我們在博白採訪博白縣隴西和諧促進會會長李華龍時,才深切地感觸到,以姓氏為符號的宗族文化,即使在現代生活中仍舊起著重要的作用。成立於2013年的博白縣隴西和諧促進會其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博白縣李氏文化研究會。在博白,李姓共有32個宗支,分佈在28個鄉鎮,總人口約170000多人。博白縣隴西和諧促進會成立後,一直秉承為黨委、政府分憂,聯繫群眾,協調關係,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在維護社會穩定和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幫困、助學等活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就是想把同姓的兄弟團結起來,自己家裡的事兒,自己家裡解決,讓宗族變得和諧。一方面個人解決不了的矛盾,由宗族出面解決,另一方面,個人協調不了的矛盾,由宗族出面協調。”博白縣隴西和諧促進會會長李華龍告訴記者,這幾年來,在宗族裡集資,發展宗族經濟,並將所得收益用於獎學扶弱。幾年來“和諧促進會”共獎勵大學生1000多名;為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殘疾人等發放優撫金達2800多人次。

“在博白,大一些的姓氏宗祠都有自己的獎學基金會。而在北流,陳氏、李氏、梁氏等,都能在自己的姓氏宗族裡集資上千萬元去修繕自己的宗祠。在這當中,我們能夠看到以姓氏為符號的族群,那種強大的號召力與凝聚力。”趙彥行告訴記者。

在玉林,姓氏文化豐富多彩,歷史人文景觀琳琅滿目。玉林日報《您貴姓》大型特別報道的啟動,就是以新聞的視角,介紹玉林姓氏的起源、發展、變遷、分支、世系,以及歷代遷徙與在海內外的分佈,源遠流長,浮沉興衰,記述姓氏的家族精神風貌、宗族形態與管理制度,以及代代相傳、薪火不斷的溫暖的人文情懷。講述本土姓氏的歷史文化,孜孜追尋那些以姓氏為羈絆的宗族精神,這些故事都將成為我們走向未來的底氣。

原標題:原來玉林人大有來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