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上接玉皇之殿,

下臨碧霞之宮,

又有瀝湖之水映帶左右。

三仙觀初為三仙閣,建於明萬曆年間,座北向南,設有山門、純陽殿、觀音殿、拜亭、廳、閣等十多間建築。進入觀中,神座上方書“三仙拱照”,左邊廂呂洞賓身負寶劍,右邊廂鐵柺李手扶鐵柺,酒葫蘆繫於鐵柺之上,漢鍾離捏著指決居中而坐。

三仙觀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蔥綠,形成“峭壁森林”之絕境,極具仙靈氣。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誕”信眾聚集,香火鼎盛。

仙人腳印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上接玉皇之殿,

下臨碧霞之宮,

又有瀝湖之水映帶左右。

三仙觀初為三仙閣,建於明萬曆年間,座北向南,設有山門、純陽殿、觀音殿、拜亭、廳、閣等十多間建築。進入觀中,神座上方書“三仙拱照”,左邊廂呂洞賓身負寶劍,右邊廂鐵柺李手扶鐵柺,酒葫蘆繫於鐵柺之上,漢鍾離捏著指決居中而坐。

三仙觀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蔥綠,形成“峭壁森林”之絕境,極具仙靈氣。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誕”信眾聚集,香火鼎盛。

仙人腳印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三仙觀外的蹬道上有兩個凹穴,旁邊石塊上刻有“仙人腳印”字樣。傳說是鐵柺李醉酒行至此處,腳下一滑,欲摔倒,忙雙腳使勁,伸手扶住石壁,便在石階上留下了此腳印。後人戲雲:遊人如將腳放進這雙“腳印”中,便可消除疲勞。

八音石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上接玉皇之殿,

下臨碧霞之宮,

又有瀝湖之水映帶左右。

三仙觀初為三仙閣,建於明萬曆年間,座北向南,設有山門、純陽殿、觀音殿、拜亭、廳、閣等十多間建築。進入觀中,神座上方書“三仙拱照”,左邊廂呂洞賓身負寶劍,右邊廂鐵柺李手扶鐵柺,酒葫蘆繫於鐵柺之上,漢鍾離捏著指決居中而坐。

三仙觀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蔥綠,形成“峭壁森林”之絕境,極具仙靈氣。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誕”信眾聚集,香火鼎盛。

仙人腳印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三仙觀外的蹬道上有兩個凹穴,旁邊石塊上刻有“仙人腳印”字樣。傳說是鐵柺李醉酒行至此處,腳下一滑,欲摔倒,忙雙腳使勁,伸手扶住石壁,便在石階上留下了此腳印。後人戲雲:遊人如將腳放進這雙“腳印”中,便可消除疲勞。

八音石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玉屏巖蹬道邊上有一大石半凌空橫在轉角位置,危而不墜。此石相傳是何仙姑座下蓮所化。以石塊撞擊大石不同部位,可發出不同鏗鏘聲音,故名八音石,又稱扶嘯臺。

玉皇殿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上接玉皇之殿,

下臨碧霞之宮,

又有瀝湖之水映帶左右。

三仙觀初為三仙閣,建於明萬曆年間,座北向南,設有山門、純陽殿、觀音殿、拜亭、廳、閣等十多間建築。進入觀中,神座上方書“三仙拱照”,左邊廂呂洞賓身負寶劍,右邊廂鐵柺李手扶鐵柺,酒葫蘆繫於鐵柺之上,漢鍾離捏著指決居中而坐。

三仙觀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蔥綠,形成“峭壁森林”之絕境,極具仙靈氣。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誕”信眾聚集,香火鼎盛。

仙人腳印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三仙觀外的蹬道上有兩個凹穴,旁邊石塊上刻有“仙人腳印”字樣。傳說是鐵柺李醉酒行至此處,腳下一滑,欲摔倒,忙雙腳使勁,伸手扶住石壁,便在石階上留下了此腳印。後人戲雲:遊人如將腳放進這雙“腳印”中,便可消除疲勞。

八音石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玉屏巖蹬道邊上有一大石半凌空橫在轉角位置,危而不墜。此石相傳是何仙姑座下蓮所化。以石塊撞擊大石不同部位,可發出不同鏗鏘聲音,故名八音石,又稱扶嘯臺。

玉皇殿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上接玉皇之殿,

下臨碧霞之宮,

又有瀝湖之水映帶左右。

三仙觀初為三仙閣,建於明萬曆年間,座北向南,設有山門、純陽殿、觀音殿、拜亭、廳、閣等十多間建築。進入觀中,神座上方書“三仙拱照”,左邊廂呂洞賓身負寶劍,右邊廂鐵柺李手扶鐵柺,酒葫蘆繫於鐵柺之上,漢鍾離捏著指決居中而坐。

三仙觀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蔥綠,形成“峭壁森林”之絕境,極具仙靈氣。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誕”信眾聚集,香火鼎盛。

仙人腳印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三仙觀外的蹬道上有兩個凹穴,旁邊石塊上刻有“仙人腳印”字樣。傳說是鐵柺李醉酒行至此處,腳下一滑,欲摔倒,忙雙腳使勁,伸手扶住石壁,便在石階上留下了此腳印。後人戲雲:遊人如將腳放進這雙“腳印”中,便可消除疲勞。

八音石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玉屏巖蹬道邊上有一大石半凌空橫在轉角位置,危而不墜。此石相傳是何仙姑座下蓮所化。以石塊撞擊大石不同部位,可發出不同鏗鏘聲音,故名八音石,又稱扶嘯臺。

玉皇殿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以上兩張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位於玉屏巖與閬風巖的鞍部上,又稱"泰山行宮",供奉原始天尊,始建明代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清康熙二十年(1682年)重建。

玉皇殿集明清建築藝術於一體,正殿(除了拜臺)雖然只有44平方米,但“五臟俱全”,殿頂的前簷出斗拱,四跳七鋪作單抄三下昂(假昂),裡轉三跳六鋪作。尤其是神座前兩根圓柱,木質鏤刻,雲龍欲飛,透剔玲瓏,其是廣東省現存最大的兩條木質龍柱,彌足珍貴。

十八奶孃廟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上接玉皇之殿,

下臨碧霞之宮,

又有瀝湖之水映帶左右。

三仙觀初為三仙閣,建於明萬曆年間,座北向南,設有山門、純陽殿、觀音殿、拜亭、廳、閣等十多間建築。進入觀中,神座上方書“三仙拱照”,左邊廂呂洞賓身負寶劍,右邊廂鐵柺李手扶鐵柺,酒葫蘆繫於鐵柺之上,漢鍾離捏著指決居中而坐。

三仙觀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蔥綠,形成“峭壁森林”之絕境,極具仙靈氣。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誕”信眾聚集,香火鼎盛。

仙人腳印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三仙觀外的蹬道上有兩個凹穴,旁邊石塊上刻有“仙人腳印”字樣。傳說是鐵柺李醉酒行至此處,腳下一滑,欲摔倒,忙雙腳使勁,伸手扶住石壁,便在石階上留下了此腳印。後人戲雲:遊人如將腳放進這雙“腳印”中,便可消除疲勞。

八音石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玉屏巖蹬道邊上有一大石半凌空橫在轉角位置,危而不墜。此石相傳是何仙姑座下蓮所化。以石塊撞擊大石不同部位,可發出不同鏗鏘聲音,故名八音石,又稱扶嘯臺。

玉皇殿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以上兩張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位於玉屏巖與閬風巖的鞍部上,又稱"泰山行宮",供奉原始天尊,始建明代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清康熙二十年(1682年)重建。

玉皇殿集明清建築藝術於一體,正殿(除了拜臺)雖然只有44平方米,但“五臟俱全”,殿頂的前簷出斗拱,四跳七鋪作單抄三下昂(假昂),裡轉三跳六鋪作。尤其是神座前兩根圓柱,木質鏤刻,雲龍欲飛,透剔玲瓏,其是廣東省現存最大的兩條木質龍柱,彌足珍貴。

十八奶孃廟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上接玉皇之殿,

下臨碧霞之宮,

又有瀝湖之水映帶左右。

三仙觀初為三仙閣,建於明萬曆年間,座北向南,設有山門、純陽殿、觀音殿、拜亭、廳、閣等十多間建築。進入觀中,神座上方書“三仙拱照”,左邊廂呂洞賓身負寶劍,右邊廂鐵柺李手扶鐵柺,酒葫蘆繫於鐵柺之上,漢鍾離捏著指決居中而坐。

三仙觀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蔥綠,形成“峭壁森林”之絕境,極具仙靈氣。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誕”信眾聚集,香火鼎盛。

仙人腳印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三仙觀外的蹬道上有兩個凹穴,旁邊石塊上刻有“仙人腳印”字樣。傳說是鐵柺李醉酒行至此處,腳下一滑,欲摔倒,忙雙腳使勁,伸手扶住石壁,便在石階上留下了此腳印。後人戲雲:遊人如將腳放進這雙“腳印”中,便可消除疲勞。

八音石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玉屏巖蹬道邊上有一大石半凌空橫在轉角位置,危而不墜。此石相傳是何仙姑座下蓮所化。以石塊撞擊大石不同部位,可發出不同鏗鏘聲音,故名八音石,又稱扶嘯臺。

玉皇殿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以上兩張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位於玉屏巖與閬風巖的鞍部上,又稱"泰山行宮",供奉原始天尊,始建明代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清康熙二十年(1682年)重建。

玉皇殿集明清建築藝術於一體,正殿(除了拜臺)雖然只有44平方米,但“五臟俱全”,殿頂的前簷出斗拱,四跳七鋪作單抄三下昂(假昂),裡轉三跳六鋪作。尤其是神座前兩根圓柱,木質鏤刻,雲龍欲飛,透剔玲瓏,其是廣東省現存最大的兩條木質龍柱,彌足珍貴。

十八奶孃廟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以上兩張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玉皇殿東側,有間很小的廟宇,廟頂伸手可及,這就是本地曾主司懷孕、生育、褓幼的“十八奶孃”廟宇。

裡面供奉著金花娘娘、花公、花母,以及十八個形態各異奶孃的神像。每個奶孃都帶著一個孩子,從孩子出生、餵奶、玩耍、讀書、睡覺各種形狀都有。

在以前,本地人到十八奶孃廟裡求“丁”,參拜時帶上油燈,參拜後把油燈點燃,然後帶回家,以求添丁。

1

小小的屏風巖卻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

文裡還有很多很多沒寫上去的屏風巖古事和眾多勝蹟,

如狀元碑、含珠逕、待月臺、小石林等。

請大家看完本文後,相約同伴週末登屏風巖,

一起去發掘它的古韻魅力吧!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是廣東少有的五教並存的城市,佛、道、儒、天主教、伊斯蘭教共處一城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七星巖排列狀如天上北斗,自然而然成為道教的首選之地,而七星巖內道教活動場所則主要集中在屏風巖。

明清至民國年間,七星巖的道教十分興旺,屏風巖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純陽觀、朱樑二先生祠、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十八奶孃廟。由山腳的純陽觀到山頂的玉皇殿不足百米高卻建有如此多的廟宇,其建築密度也是少見的。

玉屏巖,七星巖巖峰之一,海拔99.8米。

東面與閬風巖對峙,中帶橫嶺,狀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叢生。玉屏巖和閬風巖,兩巖相連,狀如屏風,故亦稱之為屏風巖。

“純陽仙觀”道教石碑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在廣東景區七星巖玉屏巖景點“出土”

(網絡圖)

光緒甲辰年制的“純陽仙觀”道教石碑為花崗岩石材,長300釐米,寬80釐米,高18釐米,碑文為陰型雕刻體,現閒放在玉屏巖下的“集翠亭”亭邊地上。專家表示,“純陽仙觀”石碑的重顯,表明肇慶“仙文化”與廣州五羊城“仙文化”有著緊密的淵源。

十友亭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位於閬風巖與玉屏巖之間南面登山半道上,三仙觀東,亭名由邑人樑清平書。

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由邑人賴榮、周良、黃洪、黃達、周保、鄺樂生、楊元熙、張亦然、杜應霖、陳其炯共十位捐資興建,故名“十友亭”。

三仙觀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上接玉皇之殿,

下臨碧霞之宮,

又有瀝湖之水映帶左右。

三仙觀初為三仙閣,建於明萬曆年間,座北向南,設有山門、純陽殿、觀音殿、拜亭、廳、閣等十多間建築。進入觀中,神座上方書“三仙拱照”,左邊廂呂洞賓身負寶劍,右邊廂鐵柺李手扶鐵柺,酒葫蘆繫於鐵柺之上,漢鍾離捏著指決居中而坐。

三仙觀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蔥綠,形成“峭壁森林”之絕境,極具仙靈氣。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誕”信眾聚集,香火鼎盛。

仙人腳印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三仙觀外的蹬道上有兩個凹穴,旁邊石塊上刻有“仙人腳印”字樣。傳說是鐵柺李醉酒行至此處,腳下一滑,欲摔倒,忙雙腳使勁,伸手扶住石壁,便在石階上留下了此腳印。後人戲雲:遊人如將腳放進這雙“腳印”中,便可消除疲勞。

八音石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玉屏巖蹬道邊上有一大石半凌空橫在轉角位置,危而不墜。此石相傳是何仙姑座下蓮所化。以石塊撞擊大石不同部位,可發出不同鏗鏘聲音,故名八音石,又稱扶嘯臺。

玉皇殿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以上兩張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位於玉屏巖與閬風巖的鞍部上,又稱"泰山行宮",供奉原始天尊,始建明代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清康熙二十年(1682年)重建。

玉皇殿集明清建築藝術於一體,正殿(除了拜臺)雖然只有44平方米,但“五臟俱全”,殿頂的前簷出斗拱,四跳七鋪作單抄三下昂(假昂),裡轉三跳六鋪作。尤其是神座前兩根圓柱,木質鏤刻,雲龍欲飛,透剔玲瓏,其是廣東省現存最大的兩條木質龍柱,彌足珍貴。

十八奶孃廟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以上兩張圖片來源:星湖美美

玉皇殿東側,有間很小的廟宇,廟頂伸手可及,這就是本地曾主司懷孕、生育、褓幼的“十八奶孃”廟宇。

裡面供奉著金花娘娘、花公、花母,以及十八個形態各異奶孃的神像。每個奶孃都帶著一個孩子,從孩子出生、餵奶、玩耍、讀書、睡覺各種形狀都有。

在以前,本地人到十八奶孃廟裡求“丁”,參拜時帶上油燈,參拜後把油燈點燃,然後帶回家,以求添丁。

1

小小的屏風巖卻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

文裡還有很多很多沒寫上去的屏風巖古事和眾多勝蹟,

如狀元碑、含珠逕、待月臺、小石林等。

請大家看完本文後,相約同伴週末登屏風巖,

一起去發掘它的古韻魅力吧!

肇慶呢座小山原來大有來頭,卻有好多人不知道

網絡圖

屏風巖 小貼士

地址: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七星巖風景區內屏風巖(七星巖南門進入)

開放時間(七星巖):

7:30-17:30

門票(七星巖):

★ 平日成人票78元/次

★ 市民卡100元/2年

★ 學生卡50元/2年

公交(七星巖):

【七星巖北門】1路、28路、205路、K02路、旅遊觀光專線、星湖景區旅遊專線

【七星巖西門】19路

【七星巖東門廣場·肇慶電視臺】1路、10路、18路、21路、26路、旅遊觀光專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