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首部水利地方性法規本月起實施

經濟 三農 農業 法律 齊魯壹點 齊魯壹點 2017-09-06

9月1日,威海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威海市節約用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相關情況。《條例》於本月起施行,是我市今年制定的第一部法規,也是應對水資源貧乏情況日益嚴峻而出臺的一部重要法規。

發佈會上,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張吉軍介紹,我市是嚴重缺水城市,人均佔有水資源量573立方米,僅佔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4。2013年以來,我市天氣持續乾旱,水庫蓄水量持續下降,水資源總量嚴重不足。2015年12月我市啟用外調水,但由於調水沿線城市均面臨乾旱缺水現狀,外調水資源同樣十分緊缺,節約用水勢在必行。為此,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我市制定《威海市節約用水條例》。

《條例》共六十條,分為總則、用水管理、節約用水措施、非常規水利用、激勵和保障措施、法律責任和附則七章。《條例》分別明確了農業、水利、經濟和信息化、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在節約用水工作中的職責分工。此外,《條例》還涵蓋多個行業的用水情況,明確規定建設、城市綠化、洗浴、洗車等行業在用水過程中應當做到降低用水消耗、合理利用再生水。

針對開源與節流方面,《條例》一方面通過制定用水總量控制、用水計劃管理、加價水費的徵收和管理、嚴格控制地下水開採等用水管理措施;另一方面,重視“開源”,專門規定了非常規水利用的內容。《條例》將雨水、再生水、海水、建築基坑水等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對再生水利用設施和雨水收集設施的配套建設、合理開發利用地熱水、鼓勵海水淡化等內容作出了規定,為緩解水資源短缺提供了對策。

同時,《條例》規定應當加大節約用水工作的資金保障和技術投入的同時,各級人民政府還應當加大財政投入,支持節約用水農業設施和小型水利設施建設。

針對節約用水,我市相關部門還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根據《條例》規定,非居民用水戶用水實行計劃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用水計劃建議等下達年度用水計劃。對用水量超過計劃的部分,按照標準加收超計劃用水加價水費。但用水計劃指標並非一成不變,《條例》同時規定,對於出現“單位用水量高於用水定額標準的;使用國家和山東省明令淘汰的用水技術、工藝、產品或者設備的”等六種情形的非居民用水戶,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核減其用水計劃指標。

此次出臺的《條例》規定了節約用水獎勵制度,對下列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或者獎勵:非居民用水戶在節約用水、減少水資源消耗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的;公共供水單位供水損耗明顯低於國家標準的;在非常規水利用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研究推廣節約用水技術、工藝、設備、產品等有突出貢獻的;在節約用水宣傳教育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對嚴重浪費水的行為予以舉報,經查證屬實的。另外,對於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未經批准擅自開採地熱水、礦泉水等行為,《條例》也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節約用水職責的行為,《條例》規定了相應的行政處分措施。

威海首部水利地方性法規本月起實施

相關鏈接:

目前,農業旱情全部解除

9月1日,在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受厄爾尼諾等極端天氣事件影響,2014年以來,我市連續四年降水量明顯偏少。(2014年降水655.6毫米、2015年降水570.6毫米、2016年降水524.5毫米,均低於多年平均降水量770.6毫米。)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平均降水量僅523.9毫米,比多年同期偏少9.5%。全市15座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為1.58億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偏少13.5%。8月4日至7日,我市普降暴雨,農業旱情全部解除,城鄉供水形勢稍有緩解,但仍然不容樂觀。

以城區為例,目前總的可供水量僅5800萬方,按日消耗35萬方測算,若不調水,現有水量只能維持供水5個月,所以說城區供水形勢依舊嚴峻,需要我們共同參與節約用水,落實節水條例。

另外,我市相關部門將根據《條例》確定的計劃用水管理範圍,完善用水計劃臺賬、重點用水單位監控名錄和用水計劃建議書等。對新納入計劃管理的非居民用水戶,加強指導,告知計劃用水建議書遞交時間、超計劃用水加價標準和逾期不提交用水計劃建議書的後果等。

禁止小區業主和物業公司擅自開鑿水井

我市屬於沿海城市,過量開採地下水易造成海水入侵、海水倒灌等危害生態環境的現象。2011年,我市出臺了《關於加強水資源集中管理的意見》,要求嚴格限制新增地下水用戶,對原有用水戶逐步限制用水量,最終接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網。

此次《條例》在《水資源集中管理意見》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規定,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區域內為家庭生活等非經營性活動開鑿水井。

我市將依據《條例》規定,加大對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區域內小區業主和物業公司擅自開鑿水井行為的查處力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林丹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