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品房是否過剩,專家們各執其詞,我們究竟還缺房子嗎?

近幾年中國很多城市在發展基建上的速度是驚人的,比如說貴陽,去過貴陽的人應該會發現,如今的貴陽市中心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各種商品房樓盤和寫字樓排得密密麻麻,似乎有一種要趕超同級別其他城市的意思。但總體來說,當前無論是大城市還是下面的中小城市,房地產業好像就是朝陽行業,都在拼命的擴地建房。

中國商品房是否過剩,專家們各執其詞,我們究竟還缺房子嗎?

據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在3年前中國城鎮全部住宅供給量就已經達到44594萬套左右,而等到所以在建的樓盤全部都完工以後,按照每套住房3.05個人的比例來算,光城鎮的住房就足以容納12億左右的人口居住。當然,這個只是數據測算的結果,而現實情況是,我們老百姓還有很多買不起房的。

中國商品房是否過剩,專家們各執其詞,我們究竟還缺房子嗎?

那麼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究竟還缺住房嗎?對此,地產各界的專家們也是各執其詞,沒有一種統一確切的答案。就拿去年恆大研究院發佈的相關報告來說,其中恆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提到,中國樓市的前景依然是有很大的空間,預計到2030年前後,中國城鎮化率會達到70%左右,而城鎮人口還會在增加大概2億,從這方面來看住房需求依然是有的。

而地產大佬潘石屹的觀點是,中國樓市已經不缺住房了,只是住房資源不均衡才導致有人數套房產,而有的人一套住房沒有。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要如何解決房產資源的分配,通過目前現有的政策肯定是行不通的,畢竟房價還是很高,如果說房價不迴歸到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水平,那麼買不起的人群終究還是難以擁有房產。

中國商品房是否過剩,專家們各執其詞,我們究竟還缺房子嗎?

而房地產商們的觀點也是不盡相同,就拿萬科來說,他們認為從當前的宏觀環境來看,經濟向下的壓力依然很大,而樓市“L”型的發展趨勢誰都不知道還有走多久,就拿日本的樓市經驗來說,已經花了20年時間目前也還沒有看到回暖的跡象,主要問題也有人口因素的影響,所以說最終還是需求決定市場。

中國商品房是否過剩,專家們各執其詞,我們究竟還缺房子嗎?

而碧桂園董事長楊國強的觀點認為,中國房地產每年至少還有10萬億左右的市場份額,就看房企是否基本競爭力,因為我們的城市化率還和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從發展空間上來說前景還是有的。當然,從地產商們的觀點中是很難分析出中國商品房是否過剩的狀態,畢竟我們也無法左右樓市的變革,但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杆秤,那麼你認為我們國家到底還缺房子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