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數字經濟

漫談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數字經濟

“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成就一個偉大公司,必須要為整個社會解決問題”,“不要試圖追趕上一班車,而要思考如何創造下一波風口”,“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不僅能把握今天的機會,也能看到未來的機會”,“給年輕人犯錯的機會,相信他們會找到通向目的地的路徑”,“領導者不創新,不能期待下面人創新”。

漫談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數字經濟

圖說: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先生在清華大學2019全球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論壇上現場發言。

以上是4月27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先生在清華大學2019全球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論壇上的部分精彩觀點。張勇的發言,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進程,是如何相互激發、相互推動的?本文試圖對此做一個簡要的梳理和分析。

中國數字經濟在多個領域全球領先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商業化以來,中國數字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從人口層面來看,中國已經實現了高度的數字化。自2008年中國網民數量躍居世界第一之後,2016年,中國的互聯網用戶達7.31億,超過歐洲人口總量。2018年,中國網民規模進一步達到8.2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約佔中國網民規模的98.6%。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中國數字經濟在規模上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據信通院的一項研究,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31.3萬億元,佔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達到34.8%,2018年數字經濟發展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成為了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另外,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達到1.91億個,佔全年總就業人數的24.6%,從而顯著拉動了全社會的就業。

從中觀產業層面來看,中國數字經濟創造了多個領域的全球第一。2013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大約1.85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2005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不到全球總額1%,2016年佔比已超過40%。2014年中國快遞量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139.6億件,躍居世界第一。此後連續五年每年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2018年快遞量已達507億件。另據麥肯錫的一項研究,到2016年,中國與個人消費相關的移動支付交易額高達79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11倍。

從微觀企業層面來看,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表現也非常突出。據Mary Meeker女士在INTERNET TRENDS 2018中的研究發現,全球20大互聯網領導者,美國11家,中國9家。另據麥肯錫2017年的研究,截至2016年6月,全世界262家“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私營初創企業)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國企業,佔全球“獨角獸”總估值的43%。此外,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社會經濟價值創造也非常顯著。就阿里巴巴而言,2018年,阿里巴巴零售平臺總體上創造了4082萬個就業機會,其中包括1558萬個交易型就業機會、2524萬個帶動型就業機會。

創新驅動中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

中國數字經濟領域很多具有原創性的大規模創新,已經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在支付領域,截至 2018 年12月,中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6億,手機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5.83 億;在共享單車領域,2018年中國共享單車用戶規模達到了2.35億人;在網絡購物領域,2018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超過了9萬億元,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2%。

正如很多專家已經分析過的,20多年過去,數字經濟領域的“Copy to China”正在變成“Copy from China”。那麼,這一重大轉變,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我們不難梳理出這樣的一些因素:

首先是得益於這個時代的大背景,在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時代大背景下,今天的中國人願意擁抱變化、接受變化、創造變化。

第二是得益於中國蓬勃發展的龐大市場,而大市場正是孕育創新的搖籃。關於科技創新的突破路徑,從來都存在著多種解釋,而市場需求正是理解這一問題的關鍵之一。具體到阿里巴巴在雲計算、數據庫等領域的技術突破,這一故事的梗概就是:在短短十餘年的時間裡,一個高速增長、超大規模、超級複雜、快速演化、在線的、統一的大市場,一方面對技術創新提出了大量的、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給新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驗證場景,並最終使新技術的價值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而新技術的演化,反過來又給新的需求或場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這裡發生的故事,是一個技術創新源於市場需求,又反向刺激和拉動市場需求,兩者之間良性互動、循環升級的關係。

第三是得益於互聯網“開放、透明、分享”的文化基因與中國文化的有機融合,使得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如果說工業時代的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那麼數字時代的中國,正在成為“指尖上的國家”。

此外,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政策導向,以及海量創業者所體現出來的企業家精神,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過去20多年來,我國政府對數字經濟在整體上採取了包容審慎、鼓勵創新的政策導向,並在全社會大力培養創業創新的文化,從而極大地鼓勵和激發了海量創業者的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的發育與成長

數字經濟的新大陸,極大地激發了一批中國企業家和創業者的創新與創業。這一群體中,不只有聚光燈下的大型互聯網公司的企業家代表,更有海量的開發者和賣家等。而企業家精神在這一群體身上,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從心態來看,數字經濟領域相當多的企業家和創業者,都展示了一種“視問題為機會,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進取心態。正如張勇先生在演講中所言,“洞察痛點,擔起真正的社會責任,不僅為自己更為整個社會思考解決方案,由此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企業家。”

從行動來看,“面對難題,以擔當的精神去進取”,也成為了很多企業家和創業者的選擇。在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之初,“物流難、信用難、支付難”曾被認為是很難繞過的“三座大山”。但現在回頭看,正是在當時那種艱難的環境下,才激發中國企業家創造性地發展出了在線支付等業務模式,助力電商開創了全新格局。同樣,也正由於雙11等的極端商業場景,才激發和倒逼出了世界級的技術創新,從而帶動了中國在DT時代的技術突破。

從機制來看,數字經濟領域的企業家,探索和踐行了一種“小步快跑、持續迭代”的創新機制,讓創新持續地湧流出來。創新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是技術、市場等多因素的集成突破,創新也不會一蹴而就,而會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支付寶就是在解決需求難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起來的,今天的支付寶,不僅致力於解決水電煤等生活支付的難題,解決小額理財的難題,在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方面,也創造性地發展出了“310”模式。在公益領域,創新更是一種必須的選擇。公益的本質是“喚醒”人的善意,而慈善是給予。

2018財年,阿里巴巴帶動170萬賣家、3.6億買家通過淘寶平臺的“公益寶貝”計劃累計捐贈 2.66億元,幫助了約 330萬的弱勢群體,意味著百萬賣家帶動了四分之一的中國人蔘與公益。此外,截至2018年5月,螞蟻森林用戶超過3.5億人,累計種植和養護真樹5,552萬棵,守護保護地3.9萬畝。這都是在機制創新上的持續探索。

從選擇來看,在數字經濟領域,技術、商業、文化、倫理、法律等都處於快速演化的狀態。作為企業家,經常要面對很多艱難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使命驅動,就顯得尤其重要。2008年、2009年的阿里巴巴,是否一定要投巨資去發展雲計算?阿里金融是否要去做100萬以上的信貸服務?面對創新的巨大風險,面對創新道路的多元選擇,很多時候都需要使命和價值觀的衡準。

從信念堅持的角度來看,never never give up,既是阿里巴巴的理念,也是數字經濟領域很多企業家和創業者的選擇。馬雲先生本人,也多次講過如果要寫一本書,就會寫阿里巴巴的1001個錯誤。

數字時代的商業思想與企業家群體

從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今天的數字經濟,100多年過去,推動工業時代走向輝煌的的生產方式和組織管理方式已經開始有所消退。加里·哈默先生的一段話,準確而又精彩地表達了這個時代的大命題、真命題:“21世紀的前20至30年內,能夠像20世紀早期那樣,產生革命性的管理原理嗎?我想是,也必須這樣。21世紀商業領袖們所面臨的挑戰與100年前工業先驅們遇見的一樣。我們的確受前人束縛,並醉心於當前的管理。但是人類能夠創造出現代的工業組織,也一定能夠重新改寫它。”

從美國的福特製和泰勒制,到日本的豐田制,今天中國數字經濟領域的企業家和管理學者,能否為數字時代下的全球經濟,貢獻一種“來自中國、屬於全球、屬於數字經濟、具有普適性”的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以及更為廣深的商業思想?企業家群體、創業者、管理學者、消費者,在這個過程中分別可以做出哪些貢獻?

杭師大阿里巴巴商學院、湖畔大學、新商業學堂……在數字經濟人才和企業家的成長進程中,阿里巴巴正在努力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未來十年,中國高度數字化的消費端,將倒逼和拉動供給端的數字化,數字化進程也將逐步進入深水區。在這一背景下,阿里巴巴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宣佈成立“新商業學堂”。新商業學堂採用清華經管、阿里巴巴、學員企業三方共創共建的模式,旨在充分研討創新實踐,不斷探索解決“如何做”的問題。目前,新商業學堂第一批面試已經結束,並得到了企業家群體的普遍關注和積極參與。

我們相信,未來的數字經濟與未來的企業家精神,將繼續相互激發、相互成就、相互推動。在多方共創共建的過程中,新的理念、新的知識、新的能力,也將被不斷髮現和發展出來。

作者:宋斐(阿里研究院資深專家)、曉坪(阿里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張晶晶

【相關閱讀】

阿里巴巴CEO張勇:要做“造風者”,而不是“追風者”

漫談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數字經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