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哈薩克斯坦國際產能合作:達成270億美元重點項目清單

經濟 投資 基金 石油 澎湃新聞 2017-05-14

5月12日,國新辦舉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能合作發佈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發佈會上表示,哈薩克斯坦確實是在我們國際產能合作當中開先河的。近年來,中哈產能合作快速推進,成果豐碩。雙方已經簽署了政府間的產能合作協議,建立了常態化的合作機制,舉行了12次政府間對話。

實際上,中哈合作目前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建“一帶一路”的範本。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寧吉喆在發佈會上強調,哈薩克斯坦是習主席首次對外倡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家,也是李克強總理出訪推動的首個對外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的國家。寧吉喆表示,哈薩克離我們比較近,對話比較頻繁,我們很多都是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有的是面對面的會談。在後面的多次對話還是我主持進行的,跟哈方的投資部長。

據寧吉喆介紹,中哈已經形成了總金額達270億美元的重點合作項目清單,同時成立了20億美元的中哈產能合作基金,絲路基金在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設立了一期150億美元的中哈產能合作專項貸款。雙方還落實了政府間簽證便利化的安排,推動了一批重點項目的落地,發揮了顯著的示範帶動作用。到目前為止,有一批項目已經竣工投產,是34個項目,比如說阿克託蓋2500萬噸/年銅選礦廠、巴甫洛達爾25萬噸/年電解鋁廠,裡海100萬噸年產瀝青廠、梅納拉爾日產3000噸水泥廠等等。

同時還有43個項目正在實施,包括阿特勞煉油廠石油深加工項目、阿拉木圖鋼化玻璃廠、10萬噸大口徑螺旋焊鋼管等項目,這些項目填補了哈薩克斯坦電解鋁、銅採選、高端油品、特種水泥等行業的空白,推動了哈工業化進程,同時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促進了哈地方發展。也是因為哈薩克斯坦跟中國這幾年都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雙方的合作也有利於應對下行的壓力,保持經濟健康發展。同時帶動了中方優勢產能、裝備、技術、標準的輸出,樹立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

寧吉喆還提到,在每次對話當中都會探討政府部門怎麼為企業服務,雙方怎麼創造好的投資環境,有來有往,哈薩克也有在中國投資的企業,雙方都進行密切的溝通和商談,加強為企業的服務,同時也加強對市場的監管。下一步中哈雙方將深化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的對接,加強規劃的指導,共同編制產能合作的規劃,紮實推進重點項目的落地,將中哈產能與投資合作引向深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