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來自消費者尊嚴,與日美德韓消費者比,中國消費者比中國製造更苦累

經濟 航天技術 投資 歐洲 航空航天 品牌100分 2018-11-26

公眾號:首習品牌官

在任何時刻,我們都在為中國製造發出品牌的聲音!

點擊關注送營銷策劃大禮包!

中國製造的好與壞、苦與累

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來自消費者尊嚴,與日美德韓消費者比,中國消費者比中國製造更苦累

中國製造不比世界上任何一個經濟體的製造差,包括日美德韓等重要的製造強國,同時,中國製造也不敢說一定比日美德韓製造強。之所以如此說是有道理的,中國的高鐵是世界上最安全快速的高鐵,中國的家電也是世界上最質優價美的產品,中國能夠建設最不可思議的高難度橋樑,中國能夠獨立建設北斗導航系統,中國能夠獨立建設航空母艦和大飛機,等等,這就是中國製造的強,強得讓競爭對手羨慕嫉妒恨。

不敢說強的部分就是中國製造的苦累,有些尖端技術,如芯片、航空航天技術、醫藥技術等,中國製造儘管苦苦追趕,仍然尚無法觸手可及,甚至與世界發達製造相去甚遠。這也是現實。而中國製造更大一部分企業仍然處於更加苦累的狀態,他們利用通用的設備生產著通用的產品,有技術沒研發,依靠同樣苦逼的勞動力來創造著微不足道的剩餘價值,以維持企業的生存,基本上談不上發展。

然而,比中國製造更加苦累的,恐怕就是中國消費者了。如果與東亞、北美、歐洲、澳洲的消費者進行對比的話,中國的消費者是相當苦逼的——一是無法獲得足夠的消費價值,二是缺少足夠的消費者尊嚴。同時,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這些苦逼的消費者,同樣也是企業裡的苦逼員工。做員工沒有尊嚴,做消費者同樣沒有尊嚴,做老闆仍然沒有尊嚴!尊嚴都去哪兒了?

如何改變那些循環往復的沒有尊嚴的現狀?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也是一個當下中國經濟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製造苦,消費者苦,員工苦

尊嚴都去哪兒了?

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來自消費者尊嚴,與日美德韓消費者比,中國消費者比中國製造更苦累

很多製造業者苦習慣了,他們並“不奢求超額利潤,只求帶領著一眾員工能夠維持住企業不倒,大家都能有口飯吃就行”。這是在四川見到一位製造業朋友的原話。說這話時,他顯得很無奈,甚至略微有些頹廢不堪。我也為其出了一些主意,比如說升級企業製造裝備,進行更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比如說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效率,比如說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力度,等等。我之所以說他頹廢不堪,原因就在於此,在他這裡,我這些看似有用的建議,他一概不敢?原因就是兩個字“怕死”,擔心做這樣的改變會快速毀掉企業。

他把我帶到企業的工廠,這確實是一家在行業裡現代化程度非常高的工廠,其製造裝備都是國內外最先進的,提升空間確實有限。

對於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他提出了兩個實際的困難:一是企業本身沒有研發資源也沒有研發人員和團隊,二是企業無法對接外部的研發機構。最主要的是,他有非常嚴重的一個顧慮——同行都在生產相對普通的同質化產品,20多年來一直如此,自己嘗試做高附加值產品,市場是否能夠接受?這個他不確定,據說競爭企業做過嘗試,以失敗告終,損失不小。

在談到內部管理提升效率的問題時,他表示,這個行業的製造業在發達國家基本上都不做了,中國和東南亞一些新興經濟體在做。目前,他企業的管理效率已經達到該領域的世界級水平。而為了這個世界級水平,已經讓生產車間的員工苦不堪言牢騷滿腹,儘管通過加薪穩定人心,但車間員工的離職率仍然很高。

至於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目前公司在資金上捉襟見肘,不敢輕易投入市場費用,只能試探性地一步步地做,消費者肯定是得不到最佳的服務,但沒有辦法,有時候投入了,市場給出的也不一定是正反饋,市場投入打水漂是常有的事兒。

如此看來,消費者只能說是為需求買單,只是完成了商品的使用價值的實現,卻無法實現更多的消費價值和消費體驗。因此,這種類型的消費者便因此而失去了應有的消費尊嚴。

這樣算下來,老闆沒有尊嚴,企業員工沒有尊嚴,消費者同樣沒有尊嚴,不得不問上一句:尊嚴都去哪兒了?相信很多企業家的腦子裡都有一筆賬。

消費者尊嚴關乎消費升級

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來自消費者尊嚴,與日美德韓消費者比,中國消費者比中國製造更苦累

到底能否實現真正的消費升級?這是一個悠關成敗的大問題。當下中國經濟,在房地產引擎調控熄火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市場又面臨著非常嚴峻的貿易戰的挑戰,在投資和出口可能受阻的情況下,消費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核心引擎。大家都清楚,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是要實現消費升級,如果消費無法升級,消費就無法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以前的文章裡,我們曾經關注過影響消費升級的因素,包括房價、房租、教育、醫療、物價等五大“恐高症”,是影響消費升級的五大因素。這是從消費的外在因素分析,如果從消費的內在因素進行的分析的話,消費者尊嚴才是消費升級的重要內因。

如何定義消費者尊嚴?不同的經濟學人有著不同的看法。我們認為,消費者尊嚴要具備幾個特徵:即為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產品,以此來幫助消費者實現其最具滿意度的消費價值。這裡涉及到幾個因素:買得起、買得優、用得好。看上去非常簡單的兩句話,實施起來非常困難。

這是一個市場概念,當然需要商品或服務提供者來幫助消費者實現。事實上,一個沒有尊嚴的企業,根本談不上照顧到消費者的尊嚴。如此,消費者便處於一種基於簡單的用途與價格思考維度來機械地完成需求。於是,消費降級便出現了,這種消費降級緣於企業沒有注重消費者尊嚴的問題,事實上企業對此無能為力。

很多人不相信拼多多創造了那麼快速的發展,但事實上拼多多不但實現了美國上市,還實現了業績的加速上漲。各種各樣的分析拼多多的文章層出不窮,都並不算特別準確,或者只能說是一種表象,而真正使得一些消費者轉投到拼多多上的購買便宜貨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消費者正在失去消費尊嚴。當消費者無能力來維持尊嚴、企業或品牌也無能給予尊嚴的情況下,在基本需求的催促下,消費者便會向著最低保障性消費邁進,拼多多便成為他們的首選。

經濟增長引擎來自消費者尊嚴

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來自消費者尊嚴,與日美德韓消費者比,中國消費者比中國製造更苦累

經濟學家們研究出很多經濟增長引擎,比如新零售,比如智能製造,比如消費升級,這只是方法手段,並非根本,一旦根本缺失,這些方法手段就變得毫無用武之地。

只有消費者擁有消費者尊嚴,整個社會才會形成消費風氣,消費者才能買得起、願意買、買得優。

只有消費者擁有消費者尊嚴,才能夠二次促進中國製造業及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才能夠使中國製造煥發出新活力和新能力。

只有消費者擁有消費者尊嚴,才能夠實現新一輪的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來自消費者尊嚴,與日美德韓消費者比,中國消費者比中國製造更苦累

首習品牌官公眾號

與你分享品牌的力量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