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脫貧攻堅的領路人—“深化走轉改·見證新發展”系列談之三

經濟 石嘴山 時政 寧夏發佈 2017-05-13

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你是哪一個?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裡,你是哪一個?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那默默奉獻的就是你。

在塞上江南的土地上,那永遠閃光的就是你!

連日來,寧夏宣傳文化系統“深化走轉改·見證新發展 ”集中觀摩採訪活動奔走在石嘴山、固原、中衛等地,一路上各地經濟社會文化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而一個個紮根一線,忘我工作的黨員幹部,更是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他們任職在不同的崗位,分管不同的工作,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時刻把工作放在心上,把責任擔在肩上,永遠履職在自己的崗位上。

近五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既是全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的辛勤付出。很多領導幹部長年紮根一線,面對條件艱苦、工作困難、矛盾複雜的基層,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凝聚黨員幹部集體智慧和力量,深入基層調研、科學決策,因地制宜地尋找適宜當地的發展路徑,“一村一策”“一人一策”,採取有效措施把各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自覺成為貫徹黨的富民政策的組織者、實施者、推動者,帶領群眾走上了增收致富道路。他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默默拼搏奮鬥,在實踐中堅定了理想和信念,錘鍊了個人意志和能力,推動了我區各項工作的發展,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和信賴。

30多年前,自治區黨委原副書記薛宏福心繫山區群眾,帶領固原白岔大隊群眾種樹種草,使當地貧困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為了感謝薛宏福書記,大家在他種樹的地方栽下了一片“宏福林”。幾十年過去了,如今幾萬畝杏樹,層林盡染,記錄著幹部群眾的血肉聯繫,記錄著山川的變化。當地一代代群眾仍在親切地講述著薛宏福的扶貧故事,廣大彭陽幹部在“領導苦抓、幹部苦幫、群眾苦幹”的三苦精神感召下,以抓鐵有痕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的改變著彭陽貧困落後的面貌。

今天,我區脫貧攻堅已經到了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如期實現脫貧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領導幹部是“中堅力量”“決定因素”。各項脫貧政策、脫貧資金、脫貧任務都需要領導幹部帶領群眾去落實、去推動。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凡是幹部能夠衝鋒陷陣、勇於攻堅,作用發揮好的地方,脫貧攻堅任務就能順利推進;一旦幹部畏首畏腳、不敢作為,作用發揮差的地方,脫貧攻堅任務就會處處受阻。

時代賦予我們新使命、新的任務,脫貧攻堅戰吹響了集結號,爭取脫貧攻堅的最終目標迫在眉睫。全區廣大幹部只有繼續堅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硬的舉措,才能取得脫貧攻堅的最終勝利。你們所做的一切,必將載入寧夏人民奮鬥的光榮史冊。山河為證,人民不會忘記!(姜美)

稿件來源:寧夏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