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不掉隊:官方民間齊發力搭“一帶一路”時代列車

中新網太原5月20日電 (記者 宋立超)位於中國中部地區的內陸省份山西曾被當地人戲稱為“不東不西”。而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正處在經濟轉型關鍵期的中國產煤大省不想“掉隊”。此間,山西不管從民間還是官方都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模式。

5月7日,在太原舉行的“一帶一路”建設山西國際合作大會上,山西財達國際文化物流商貿城有限公司與中東貿易平臺合作成立的“中東貿易平臺山西運營中心”正式揭牌。此後,山西企業將藉助這個平臺打入中東市場。

“在‘一帶一路’倡議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謀求轉型的山西企業‘走出去’的意願很強烈。”19日,山西財達國際文化物流商貿城有限公司董事長孟財說。

據介紹,短時間內已有300多家山西企業加入該平臺,另有6家山西大型行業協會確定加入中東市場供應商,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

作為最早和中東貿易平臺接洽的山西企業家,孟財表示山西企業的經營理念正在轉變,他深感此次選擇的正確性。如今,孟財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山西企業的接洽邀請,這位60多歲的老人忙得不可開交。

在官方層面,山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亦動作頻頻,欲借勢突破。

當下,由山西省政府主辦、15個部門承辦的“山西品牌絲路行”活動正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辦。作為助力山西企業“走出去”、把握“一帶一路”機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前數年裡,該系列活動已先後奔赴匈牙利、俄羅斯、意大利、吉爾吉斯斯坦等9個國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0餘家商協會、政府經貿機構建立業務聯繫和合作渠道。

實際上,“一帶一路”倡議一經提出就引起山西官方高度重視。為此,山西省政府專門成立了由副省長擔任組長、27個省直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建立完善的制度。

2015年,山西出臺《山西省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提出完善“四網”立體平臺、開放功能平臺、經貿合作平臺、多元主體平臺等4大合作平臺,啟動各地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方案和裝備製造、文化交流等7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

2017年2月15日,山西首趟中歐班列從太原出發,實現了到歐洲直達運輸“零”的突破。此外,山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教育等領域合作交流不斷深入。在官方的努力下,2016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貿易額、對外投資額大幅增長。

在近年山西省“兩會”中,如何讓地理區位“不東不西”的山西省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一直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有山西省政協委員表示,不管是從古絲綢之路的形成發展中看,還是從山西擺脫“一煤獨大”產業結構、做大“非煤經濟”等現實要求來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山西都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爭取其中的山西融入。(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