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對安全生產心存戒律 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發展關係

經濟 跳槽那些事兒 新聞 中國經濟週刊 2019-06-16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訊 6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安全生產形勢和安全生產月活動發佈會。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在發佈會上表示,一個明智的、有責任心的企業一定會處理好企業眼前利益和長遠發展的關係。無論經濟狀況如何,企業都要重視和加強安全生產工作。

第一,要加強警示教育。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尤其是企業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一定要從各類事故中吸取沉痛的教訓,始終對安全生產心存戒律,對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心存敬畏,對職工生命安全心存責任。要牢記企業不消滅事故,事故就會消滅企業;企業不把風險關進籠子裡,就會把自己送進監獄裡。從而自覺主動地防控重大風險、治理重大隱患,確保企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平安,這是最重要的一條,也是我們“安全生產月”開展宣傳教育的關鍵一環。只有企業安全意識強了,自覺自律了,安全生產才能真正搞好。

第二,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的關係,把安全真正作為發展的前提、基礎和保障,作為防風險、惠民生、保穩定的重大責任。要緊密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嚴格的安全標準來倒逼化工、煤礦、非煤礦山等行業領域淘汰退出落後產能,有序釋放先進產能,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把結構調整與安全生產緊密結合起來,是一項源頭治理的治本之策,希望各地區抓住機遇,走好高質量發展、安全發展的新路子。

第三,要持續推進安全基礎建設。前面已經提到了,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不是喊出來的,一是要靠科技保障。要加快信息化建設,提升高危崗位的智能化防控水平,提升機械化作業的程度。二是要靠技能的保障。培養有知識、會操作、有能力的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產業工人,杜絕“三違”,守護平安。三是要靠監管來保障。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應急管理部與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建立了安全生產行刑銜接常態化工作機制,依法懲處強令他人冒險作業、危險物品肇事等七種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推動建立規範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

編輯:崔曉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