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

1

我始終認為,最重要的關係,是和自我的關係。

人最慘烈的鬥爭,是自我撕裂成兩個甚至更多,在體內打架。看上去挺平靜的一個人,其實內裡可能是翻江倒海。

有些人抵受不過這種自我鬥爭,甚至會選擇消失。

有些人則會完全放棄自我,一味依從外界的意志,彷彿自己是一個空白的軀殼。

2

我也會展開自我鬥爭,但不會撕裂,也不激烈,我的鬥爭對象主要是自己的惰性,和容易氾濫的熱愛。

比如我買的綠閃電苦艾酒到貨後,就連續三個晚上試驗不同的喝法——今天得繼續,因為我買的專用苦艾酒杯到了,唉。

這個過程,也說不上是痛苦還是享受,如果不改書、沒有其他重要任務,就是純粹的享受。

在照顧自我方面,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我覺得做的都不錯了。

我活得不糾結、不擰巴,一把年紀天真猶存,但也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

看《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和《奇遇人生》,我很喜歡范曉萱和阿雅,阿雅較早的時候可能不算出色,但她在歲月裡潛心積累,交出了美麗的答卷,從白水變成佳釀,整個人都有種說不出的沉靜和優雅。范曉萱當年是青春無敵,現在人安靜了下來,通透、純淨。她們兩個,是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自在、舒展。

"

1

我始終認為,最重要的關係,是和自我的關係。

人最慘烈的鬥爭,是自我撕裂成兩個甚至更多,在體內打架。看上去挺平靜的一個人,其實內裡可能是翻江倒海。

有些人抵受不過這種自我鬥爭,甚至會選擇消失。

有些人則會完全放棄自我,一味依從外界的意志,彷彿自己是一個空白的軀殼。

2

我也會展開自我鬥爭,但不會撕裂,也不激烈,我的鬥爭對象主要是自己的惰性,和容易氾濫的熱愛。

比如我買的綠閃電苦艾酒到貨後,就連續三個晚上試驗不同的喝法——今天得繼續,因為我買的專用苦艾酒杯到了,唉。

這個過程,也說不上是痛苦還是享受,如果不改書、沒有其他重要任務,就是純粹的享受。

在照顧自我方面,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我覺得做的都不錯了。

我活得不糾結、不擰巴,一把年紀天真猶存,但也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

看《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和《奇遇人生》,我很喜歡范曉萱和阿雅,阿雅較早的時候可能不算出色,但她在歲月裡潛心積累,交出了美麗的答卷,從白水變成佳釀,整個人都有種說不出的沉靜和優雅。范曉萱當年是青春無敵,現在人安靜了下來,通透、純淨。她們兩個,是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自在、舒展。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而相比之下,大小S,就比較擰巴,燦爛的過去鎖住了她們,渾身上下都是不甘。

《奇遇人生》裡范曉萱靈魂發問:如何才是懂自己?

“以前我覺得,還很想說什麼話,想證明自己想什麼時候,我絕對會覺得,有人理解,有人懂,但我覺得現在,這些不重要了,懂不懂你還是要繼續過你的人生,你自己到底是什麼,當你沒有這些的時候,你可以愛自己嗎?你可以接受自己,不管優點或缺點嗎?你可以跟自己相處嗎?想一想,好象就越來越貼近自己,越來越看見自己是什麼樣子。”

(這段話是視頻裡的原句,有些細節如“想什麼時候”我不是很明白,但大體意思我懂得。)

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懂,又怎麼懂別人、理解別人?

畢竟,我們腦子裡的想法、性格、喜好,自己最瞭解。

3

因為很瞭解自己,所以我並不怎麼聽別人的意見。

不是剛愎自用,而是我的有些狀態,別人很難懂得。

比如有位朋友已經對我說了不只一次,我的興趣太廣泛,他認為不好。

然而我覺得很好。

可能給他人的標籤是比較模糊的,但是這並不是致命的問題,我不想去約束,朋友可能是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不過一來他並不明白很多興趣恰恰成就了我的商業模式,二來其實我所有的興趣都是基於知識管理實踐,千變萬化,不離其宗。

"

1

我始終認為,最重要的關係,是和自我的關係。

人最慘烈的鬥爭,是自我撕裂成兩個甚至更多,在體內打架。看上去挺平靜的一個人,其實內裡可能是翻江倒海。

有些人抵受不過這種自我鬥爭,甚至會選擇消失。

有些人則會完全放棄自我,一味依從外界的意志,彷彿自己是一個空白的軀殼。

2

我也會展開自我鬥爭,但不會撕裂,也不激烈,我的鬥爭對象主要是自己的惰性,和容易氾濫的熱愛。

比如我買的綠閃電苦艾酒到貨後,就連續三個晚上試驗不同的喝法——今天得繼續,因為我買的專用苦艾酒杯到了,唉。

這個過程,也說不上是痛苦還是享受,如果不改書、沒有其他重要任務,就是純粹的享受。

在照顧自我方面,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我覺得做的都不錯了。

我活得不糾結、不擰巴,一把年紀天真猶存,但也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

看《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和《奇遇人生》,我很喜歡范曉萱和阿雅,阿雅較早的時候可能不算出色,但她在歲月裡潛心積累,交出了美麗的答卷,從白水變成佳釀,整個人都有種說不出的沉靜和優雅。范曉萱當年是青春無敵,現在人安靜了下來,通透、純淨。她們兩個,是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自在、舒展。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而相比之下,大小S,就比較擰巴,燦爛的過去鎖住了她們,渾身上下都是不甘。

《奇遇人生》裡范曉萱靈魂發問:如何才是懂自己?

“以前我覺得,還很想說什麼話,想證明自己想什麼時候,我絕對會覺得,有人理解,有人懂,但我覺得現在,這些不重要了,懂不懂你還是要繼續過你的人生,你自己到底是什麼,當你沒有這些的時候,你可以愛自己嗎?你可以接受自己,不管優點或缺點嗎?你可以跟自己相處嗎?想一想,好象就越來越貼近自己,越來越看見自己是什麼樣子。”

(這段話是視頻裡的原句,有些細節如“想什麼時候”我不是很明白,但大體意思我懂得。)

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懂,又怎麼懂別人、理解別人?

畢竟,我們腦子裡的想法、性格、喜好,自己最瞭解。

3

因為很瞭解自己,所以我並不怎麼聽別人的意見。

不是剛愎自用,而是我的有些狀態,別人很難懂得。

比如有位朋友已經對我說了不只一次,我的興趣太廣泛,他認為不好。

然而我覺得很好。

可能給他人的標籤是比較模糊的,但是這並不是致命的問題,我不想去約束,朋友可能是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不過一來他並不明白很多興趣恰恰成就了我的商業模式,二來其實我所有的興趣都是基於知識管理實踐,千變萬化,不離其宗。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我不到自戀的地步,明白自己的優缺點,不斷修正不好的部分,發揚好的部分,每天開心的像個一百多斤的孩子。

達到今天這樣,也有一個長年的戰鬥歷程,我之所以明白那種撕裂感,是因為過去的我也是這樣,由於達不到他人的要求,會質疑自己,個人的渴望和外部的標準產生差異的時候,也是質疑自己,一度也試過妥協,只是很多時候發現,有些可以,比如某個階段工作的選擇,有些不行,比如被安排的婚姻。

我後來也想明白了,為什麼工作可以而婚姻不行。

因為工作仍然是一個身外的東西,不喜歡,按要求做好就行,可以下班,下班、放假的時間仍然屬於自己,事實上上班的時間裡,除了必須做事的時間,其他的時間也可以屬於自己,我可以用那個時間讀書、甚至打遊戲,當然前提是領導長期出差。

但是婚姻不一樣,我無法容忍沒有情感的親密接觸,想到要為一個不喜歡的人洗衣、煮飯、生孩子,寧願死。

但這個矛盾也不是不能解決的。

解決的方式還是通過自我修煉。

當我的能力強了,通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形式(網戀)找到了愛人,戀愛、結婚,就擺脫了之前命運的魔咒。

這不是消極的對抗逃避,而是積極地創造機會。

"

1

我始終認為,最重要的關係,是和自我的關係。

人最慘烈的鬥爭,是自我撕裂成兩個甚至更多,在體內打架。看上去挺平靜的一個人,其實內裡可能是翻江倒海。

有些人抵受不過這種自我鬥爭,甚至會選擇消失。

有些人則會完全放棄自我,一味依從外界的意志,彷彿自己是一個空白的軀殼。

2

我也會展開自我鬥爭,但不會撕裂,也不激烈,我的鬥爭對象主要是自己的惰性,和容易氾濫的熱愛。

比如我買的綠閃電苦艾酒到貨後,就連續三個晚上試驗不同的喝法——今天得繼續,因為我買的專用苦艾酒杯到了,唉。

這個過程,也說不上是痛苦還是享受,如果不改書、沒有其他重要任務,就是純粹的享受。

在照顧自我方面,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我覺得做的都不錯了。

我活得不糾結、不擰巴,一把年紀天真猶存,但也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

看《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和《奇遇人生》,我很喜歡范曉萱和阿雅,阿雅較早的時候可能不算出色,但她在歲月裡潛心積累,交出了美麗的答卷,從白水變成佳釀,整個人都有種說不出的沉靜和優雅。范曉萱當年是青春無敵,現在人安靜了下來,通透、純淨。她們兩個,是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自在、舒展。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而相比之下,大小S,就比較擰巴,燦爛的過去鎖住了她們,渾身上下都是不甘。

《奇遇人生》裡范曉萱靈魂發問:如何才是懂自己?

“以前我覺得,還很想說什麼話,想證明自己想什麼時候,我絕對會覺得,有人理解,有人懂,但我覺得現在,這些不重要了,懂不懂你還是要繼續過你的人生,你自己到底是什麼,當你沒有這些的時候,你可以愛自己嗎?你可以接受自己,不管優點或缺點嗎?你可以跟自己相處嗎?想一想,好象就越來越貼近自己,越來越看見自己是什麼樣子。”

(這段話是視頻裡的原句,有些細節如“想什麼時候”我不是很明白,但大體意思我懂得。)

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懂,又怎麼懂別人、理解別人?

畢竟,我們腦子裡的想法、性格、喜好,自己最瞭解。

3

因為很瞭解自己,所以我並不怎麼聽別人的意見。

不是剛愎自用,而是我的有些狀態,別人很難懂得。

比如有位朋友已經對我說了不只一次,我的興趣太廣泛,他認為不好。

然而我覺得很好。

可能給他人的標籤是比較模糊的,但是這並不是致命的問題,我不想去約束,朋友可能是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不過一來他並不明白很多興趣恰恰成就了我的商業模式,二來其實我所有的興趣都是基於知識管理實踐,千變萬化,不離其宗。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我不到自戀的地步,明白自己的優缺點,不斷修正不好的部分,發揚好的部分,每天開心的像個一百多斤的孩子。

達到今天這樣,也有一個長年的戰鬥歷程,我之所以明白那種撕裂感,是因為過去的我也是這樣,由於達不到他人的要求,會質疑自己,個人的渴望和外部的標準產生差異的時候,也是質疑自己,一度也試過妥協,只是很多時候發現,有些可以,比如某個階段工作的選擇,有些不行,比如被安排的婚姻。

我後來也想明白了,為什麼工作可以而婚姻不行。

因為工作仍然是一個身外的東西,不喜歡,按要求做好就行,可以下班,下班、放假的時間仍然屬於自己,事實上上班的時間裡,除了必須做事的時間,其他的時間也可以屬於自己,我可以用那個時間讀書、甚至打遊戲,當然前提是領導長期出差。

但是婚姻不一樣,我無法容忍沒有情感的親密接觸,想到要為一個不喜歡的人洗衣、煮飯、生孩子,寧願死。

但這個矛盾也不是不能解決的。

解決的方式還是通過自我修煉。

當我的能力強了,通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形式(網戀)找到了愛人,戀愛、結婚,就擺脫了之前命運的魔咒。

這不是消極的對抗逃避,而是積極地創造機會。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在婚姻問題沒解決前,我和父親的關係一度降至冰點,有兩年時間他不和我說話,喊他也不理,我母親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有段時間,為了避免父親看到我不高興,母親讓我住到姐姐家去。

我那時候也充滿迷惘,覺得明明有家,但是難回,姐姐家雖好,也是寄人籬下,為什麼會落入這樣四面楚歌的境地?

在職場上,我也面臨很多難題,但是發現,並沒有難題能夠像家庭那樣不易解決。

和工作是一個道理,一份工不喜歡,可以離開。

有一年我感覺自己進入低谷,想去香港分公司工作,聯繫了那邊同事,同事說我去的話,他非常歡迎,但基於朋友的立場,他想讓我思考一件事:有些問題是不是換了地方就能解決?如果換了地方還不能解決,又怎麼辦?

他沒問我是什麼問題導致我想離開,但他的話讓我茅塞頓開。

我沒有離開,而之前的問題解決掉了,一方面是我轉換了心態看這個問題,另一方面,那個問題後來證明是個鬧劇——別人的鬧劇,而我之前誤聽了傳言,專注於內心的不快,也放大了這種不快。

我後來覆盤這個事件的時候,既啞然失笑,也記下了同事的忠告。

我後來學會了自我分析,每當遇事時,我會先整理內心的感受,有時候,會覺得心裡有些不舒服,於是會回想,是什麼事情引發,找到源頭後,再分析,是自己太敏感,還是事出有因,如果是前者,寬慰自己想開,如果是後者,尋找解法。

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外部關係的分析整理。

有些事,我自己不在意,但是,家人在意,而我在意家人的感受,於是我就選擇離開,這也是釜底抽薪似的做法,當我走了,也就不再有讓家人在意的圍繞我的各種議論話題。

面對它,接受它,解決它,放下它。

"

1

我始終認為,最重要的關係,是和自我的關係。

人最慘烈的鬥爭,是自我撕裂成兩個甚至更多,在體內打架。看上去挺平靜的一個人,其實內裡可能是翻江倒海。

有些人抵受不過這種自我鬥爭,甚至會選擇消失。

有些人則會完全放棄自我,一味依從外界的意志,彷彿自己是一個空白的軀殼。

2

我也會展開自我鬥爭,但不會撕裂,也不激烈,我的鬥爭對象主要是自己的惰性,和容易氾濫的熱愛。

比如我買的綠閃電苦艾酒到貨後,就連續三個晚上試驗不同的喝法——今天得繼續,因為我買的專用苦艾酒杯到了,唉。

這個過程,也說不上是痛苦還是享受,如果不改書、沒有其他重要任務,就是純粹的享受。

在照顧自我方面,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我覺得做的都不錯了。

我活得不糾結、不擰巴,一把年紀天真猶存,但也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

看《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和《奇遇人生》,我很喜歡范曉萱和阿雅,阿雅較早的時候可能不算出色,但她在歲月裡潛心積累,交出了美麗的答卷,從白水變成佳釀,整個人都有種說不出的沉靜和優雅。范曉萱當年是青春無敵,現在人安靜了下來,通透、純淨。她們兩個,是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自在、舒展。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而相比之下,大小S,就比較擰巴,燦爛的過去鎖住了她們,渾身上下都是不甘。

《奇遇人生》裡范曉萱靈魂發問:如何才是懂自己?

“以前我覺得,還很想說什麼話,想證明自己想什麼時候,我絕對會覺得,有人理解,有人懂,但我覺得現在,這些不重要了,懂不懂你還是要繼續過你的人生,你自己到底是什麼,當你沒有這些的時候,你可以愛自己嗎?你可以接受自己,不管優點或缺點嗎?你可以跟自己相處嗎?想一想,好象就越來越貼近自己,越來越看見自己是什麼樣子。”

(這段話是視頻裡的原句,有些細節如“想什麼時候”我不是很明白,但大體意思我懂得。)

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懂,又怎麼懂別人、理解別人?

畢竟,我們腦子裡的想法、性格、喜好,自己最瞭解。

3

因為很瞭解自己,所以我並不怎麼聽別人的意見。

不是剛愎自用,而是我的有些狀態,別人很難懂得。

比如有位朋友已經對我說了不只一次,我的興趣太廣泛,他認為不好。

然而我覺得很好。

可能給他人的標籤是比較模糊的,但是這並不是致命的問題,我不想去約束,朋友可能是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不過一來他並不明白很多興趣恰恰成就了我的商業模式,二來其實我所有的興趣都是基於知識管理實踐,千變萬化,不離其宗。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我不到自戀的地步,明白自己的優缺點,不斷修正不好的部分,發揚好的部分,每天開心的像個一百多斤的孩子。

達到今天這樣,也有一個長年的戰鬥歷程,我之所以明白那種撕裂感,是因為過去的我也是這樣,由於達不到他人的要求,會質疑自己,個人的渴望和外部的標準產生差異的時候,也是質疑自己,一度也試過妥協,只是很多時候發現,有些可以,比如某個階段工作的選擇,有些不行,比如被安排的婚姻。

我後來也想明白了,為什麼工作可以而婚姻不行。

因為工作仍然是一個身外的東西,不喜歡,按要求做好就行,可以下班,下班、放假的時間仍然屬於自己,事實上上班的時間裡,除了必須做事的時間,其他的時間也可以屬於自己,我可以用那個時間讀書、甚至打遊戲,當然前提是領導長期出差。

但是婚姻不一樣,我無法容忍沒有情感的親密接觸,想到要為一個不喜歡的人洗衣、煮飯、生孩子,寧願死。

但這個矛盾也不是不能解決的。

解決的方式還是通過自我修煉。

當我的能力強了,通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形式(網戀)找到了愛人,戀愛、結婚,就擺脫了之前命運的魔咒。

這不是消極的對抗逃避,而是積極地創造機會。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在婚姻問題沒解決前,我和父親的關係一度降至冰點,有兩年時間他不和我說話,喊他也不理,我母親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有段時間,為了避免父親看到我不高興,母親讓我住到姐姐家去。

我那時候也充滿迷惘,覺得明明有家,但是難回,姐姐家雖好,也是寄人籬下,為什麼會落入這樣四面楚歌的境地?

在職場上,我也面臨很多難題,但是發現,並沒有難題能夠像家庭那樣不易解決。

和工作是一個道理,一份工不喜歡,可以離開。

有一年我感覺自己進入低谷,想去香港分公司工作,聯繫了那邊同事,同事說我去的話,他非常歡迎,但基於朋友的立場,他想讓我思考一件事:有些問題是不是換了地方就能解決?如果換了地方還不能解決,又怎麼辦?

他沒問我是什麼問題導致我想離開,但他的話讓我茅塞頓開。

我沒有離開,而之前的問題解決掉了,一方面是我轉換了心態看這個問題,另一方面,那個問題後來證明是個鬧劇——別人的鬧劇,而我之前誤聽了傳言,專注於內心的不快,也放大了這種不快。

我後來覆盤這個事件的時候,既啞然失笑,也記下了同事的忠告。

我後來學會了自我分析,每當遇事時,我會先整理內心的感受,有時候,會覺得心裡有些不舒服,於是會回想,是什麼事情引發,找到源頭後,再分析,是自己太敏感,還是事出有因,如果是前者,寬慰自己想開,如果是後者,尋找解法。

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外部關係的分析整理。

有些事,我自己不在意,但是,家人在意,而我在意家人的感受,於是我就選擇離開,這也是釜底抽薪似的做法,當我走了,也就不再有讓家人在意的圍繞我的各種議論話題。

面對它,接受它,解決它,放下它。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4

有些人的關係網,是一團亂麻。

有些人,清清爽爽,絲縷分明。

接受其實也不難,難的是悅納。

有些人容易被外界的風吹草動影響,風動,心會動,幡動,心會動。

前天我微博私信裡收到一個道歉,說有個評論說的不好,怕我在意。我又返回去看了下那個評論,完全沒覺得有什麼,對方不說,我沒覺得有什麼不對,說了,我還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所以我也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他,真的沒什麼。

接受,有時候帶點委屈。

悅納,是快快樂樂地接受。

是在很多事情上都能發掘出樂趣。

比如我可能會去趟伊朗,突然間伊朗就對中國公民免簽了,當然很開心。

有人提醒我最好先去辦個美籤,我之前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又有別人的善意提醒,所以雙重開心。

關係是流動的,人也是。

回顧我的童年、少年時光,感覺現在的自己,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過去厭惡的、不會的,現在喜歡了、掌握了,但也不苛責過去的自己,像抽絲剝繭一樣,會去分析當時為什麼會有那種情況,後來又為什麼改變,比如上高中時不喜歡體育,各種動作都做不好,一部分怪我懶,一部分怪當時陷入早戀,初戀男友總是遙遙地盯著我,體育課也是,似乎生怕我一不小心摔死,我後來才明白這種愛讓人窒息,於是一腳把他給蹬了,然後到我上大學的時候被別人給蹬了,才明白失戀的感覺不好受,明白到當初自己採取的方式有多粗暴無禮。

然而又是很多年以後,我回顧和那任男友的分手,又覺得他媽很英明,因為他媽覺得我不願意留在青島工作,所以要求他提出分手。

所以,“很多年以後”,是解開謎題的鑰匙。

很多年以後,當年的結會慢慢打開,白水會慢慢釀製成酒。

很多年以後,也許我們終可擁有既保持了自我,又與他人、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生長的能力。

"

1

我始終認為,最重要的關係,是和自我的關係。

人最慘烈的鬥爭,是自我撕裂成兩個甚至更多,在體內打架。看上去挺平靜的一個人,其實內裡可能是翻江倒海。

有些人抵受不過這種自我鬥爭,甚至會選擇消失。

有些人則會完全放棄自我,一味依從外界的意志,彷彿自己是一個空白的軀殼。

2

我也會展開自我鬥爭,但不會撕裂,也不激烈,我的鬥爭對象主要是自己的惰性,和容易氾濫的熱愛。

比如我買的綠閃電苦艾酒到貨後,就連續三個晚上試驗不同的喝法——今天得繼續,因為我買的專用苦艾酒杯到了,唉。

這個過程,也說不上是痛苦還是享受,如果不改書、沒有其他重要任務,就是純粹的享受。

在照顧自我方面,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我覺得做的都不錯了。

我活得不糾結、不擰巴,一把年紀天真猶存,但也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

看《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和《奇遇人生》,我很喜歡范曉萱和阿雅,阿雅較早的時候可能不算出色,但她在歲月裡潛心積累,交出了美麗的答卷,從白水變成佳釀,整個人都有種說不出的沉靜和優雅。范曉萱當年是青春無敵,現在人安靜了下來,通透、純淨。她們兩個,是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自在、舒展。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而相比之下,大小S,就比較擰巴,燦爛的過去鎖住了她們,渾身上下都是不甘。

《奇遇人生》裡范曉萱靈魂發問:如何才是懂自己?

“以前我覺得,還很想說什麼話,想證明自己想什麼時候,我絕對會覺得,有人理解,有人懂,但我覺得現在,這些不重要了,懂不懂你還是要繼續過你的人生,你自己到底是什麼,當你沒有這些的時候,你可以愛自己嗎?你可以接受自己,不管優點或缺點嗎?你可以跟自己相處嗎?想一想,好象就越來越貼近自己,越來越看見自己是什麼樣子。”

(這段話是視頻裡的原句,有些細節如“想什麼時候”我不是很明白,但大體意思我懂得。)

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懂,又怎麼懂別人、理解別人?

畢竟,我們腦子裡的想法、性格、喜好,自己最瞭解。

3

因為很瞭解自己,所以我並不怎麼聽別人的意見。

不是剛愎自用,而是我的有些狀態,別人很難懂得。

比如有位朋友已經對我說了不只一次,我的興趣太廣泛,他認為不好。

然而我覺得很好。

可能給他人的標籤是比較模糊的,但是這並不是致命的問題,我不想去約束,朋友可能是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不過一來他並不明白很多興趣恰恰成就了我的商業模式,二來其實我所有的興趣都是基於知識管理實踐,千變萬化,不離其宗。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我不到自戀的地步,明白自己的優缺點,不斷修正不好的部分,發揚好的部分,每天開心的像個一百多斤的孩子。

達到今天這樣,也有一個長年的戰鬥歷程,我之所以明白那種撕裂感,是因為過去的我也是這樣,由於達不到他人的要求,會質疑自己,個人的渴望和外部的標準產生差異的時候,也是質疑自己,一度也試過妥協,只是很多時候發現,有些可以,比如某個階段工作的選擇,有些不行,比如被安排的婚姻。

我後來也想明白了,為什麼工作可以而婚姻不行。

因為工作仍然是一個身外的東西,不喜歡,按要求做好就行,可以下班,下班、放假的時間仍然屬於自己,事實上上班的時間裡,除了必須做事的時間,其他的時間也可以屬於自己,我可以用那個時間讀書、甚至打遊戲,當然前提是領導長期出差。

但是婚姻不一樣,我無法容忍沒有情感的親密接觸,想到要為一個不喜歡的人洗衣、煮飯、生孩子,寧願死。

但這個矛盾也不是不能解決的。

解決的方式還是通過自我修煉。

當我的能力強了,通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形式(網戀)找到了愛人,戀愛、結婚,就擺脫了之前命運的魔咒。

這不是消極的對抗逃避,而是積極地創造機會。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在婚姻問題沒解決前,我和父親的關係一度降至冰點,有兩年時間他不和我說話,喊他也不理,我母親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有段時間,為了避免父親看到我不高興,母親讓我住到姐姐家去。

我那時候也充滿迷惘,覺得明明有家,但是難回,姐姐家雖好,也是寄人籬下,為什麼會落入這樣四面楚歌的境地?

在職場上,我也面臨很多難題,但是發現,並沒有難題能夠像家庭那樣不易解決。

和工作是一個道理,一份工不喜歡,可以離開。

有一年我感覺自己進入低谷,想去香港分公司工作,聯繫了那邊同事,同事說我去的話,他非常歡迎,但基於朋友的立場,他想讓我思考一件事:有些問題是不是換了地方就能解決?如果換了地方還不能解決,又怎麼辦?

他沒問我是什麼問題導致我想離開,但他的話讓我茅塞頓開。

我沒有離開,而之前的問題解決掉了,一方面是我轉換了心態看這個問題,另一方面,那個問題後來證明是個鬧劇——別人的鬧劇,而我之前誤聽了傳言,專注於內心的不快,也放大了這種不快。

我後來覆盤這個事件的時候,既啞然失笑,也記下了同事的忠告。

我後來學會了自我分析,每當遇事時,我會先整理內心的感受,有時候,會覺得心裡有些不舒服,於是會回想,是什麼事情引發,找到源頭後,再分析,是自己太敏感,還是事出有因,如果是前者,寬慰自己想開,如果是後者,尋找解法。

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外部關係的分析整理。

有些事,我自己不在意,但是,家人在意,而我在意家人的感受,於是我就選擇離開,這也是釜底抽薪似的做法,當我走了,也就不再有讓家人在意的圍繞我的各種議論話題。

面對它,接受它,解決它,放下它。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4

有些人的關係網,是一團亂麻。

有些人,清清爽爽,絲縷分明。

接受其實也不難,難的是悅納。

有些人容易被外界的風吹草動影響,風動,心會動,幡動,心會動。

前天我微博私信裡收到一個道歉,說有個評論說的不好,怕我在意。我又返回去看了下那個評論,完全沒覺得有什麼,對方不說,我沒覺得有什麼不對,說了,我還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所以我也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他,真的沒什麼。

接受,有時候帶點委屈。

悅納,是快快樂樂地接受。

是在很多事情上都能發掘出樂趣。

比如我可能會去趟伊朗,突然間伊朗就對中國公民免簽了,當然很開心。

有人提醒我最好先去辦個美籤,我之前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又有別人的善意提醒,所以雙重開心。

關係是流動的,人也是。

回顧我的童年、少年時光,感覺現在的自己,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過去厭惡的、不會的,現在喜歡了、掌握了,但也不苛責過去的自己,像抽絲剝繭一樣,會去分析當時為什麼會有那種情況,後來又為什麼改變,比如上高中時不喜歡體育,各種動作都做不好,一部分怪我懶,一部分怪當時陷入早戀,初戀男友總是遙遙地盯著我,體育課也是,似乎生怕我一不小心摔死,我後來才明白這種愛讓人窒息,於是一腳把他給蹬了,然後到我上大學的時候被別人給蹬了,才明白失戀的感覺不好受,明白到當初自己採取的方式有多粗暴無禮。

然而又是很多年以後,我回顧和那任男友的分手,又覺得他媽很英明,因為他媽覺得我不願意留在青島工作,所以要求他提出分手。

所以,“很多年以後”,是解開謎題的鑰匙。

很多年以後,當年的結會慢慢打開,白水會慢慢釀製成酒。

很多年以後,也許我們終可擁有既保持了自我,又與他人、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生長的能力。

在處理好和外界的關係之前,先處理好和自我的關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