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秩序加速演變,中國的外交與安全環境面臨巨大挑戰。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隨著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以及對全球化態度的轉變,大國間關係出現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和新裂痕。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巨大,甚至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於世界形勢和發展的理解。

那麼,在當今國際事務中,美國為何能發揮如此重要的影響力?美國公眾是否瞭解中國?他們對中國的好感度如何?又如何評估當前中美關係的現狀與發展?

本報告試圖呈現美國普通公眾的世界觀念,回答美國人如何看待世界,美國人對於世界各主要國家呈現出怎樣的態度和認知,從而為討論美國公眾對當前世界格局和發展形勢的基本判斷以及他們對於世界不同國家的瞭解情況提供基本的經驗參照。

核心提示

  • 受訪者總體對“中美貿易戰”持消極看法,認為中美兩國的經貿摩擦將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負面效應。
  • 僅有一成的受訪者對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持有樂觀態度,這說明特朗普政府主導的對華政策全面轉向,在極大程度上引發了美國公眾對兩國關係的擔憂。
  • 美國受訪者普遍肯定中國在經濟、科技、軍事和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
  • 從數據觀之,美國政治兩極化現象嚴重,不同族裔、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群體對特朗普的評分差異明顯。
  • 在對美、中、俄三國領導人的評價中,美國公眾對於中國領導人好感度最高。

重要發現

美國公眾的大國觀念

  • 從數據來看,政治大國方面,美國以極強的國際事務介入能力雄踞榜首,中國和英國位於第二階梯,其餘國家分別為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德國、朝鮮、法國、以色列。
  • 調查結果表明,美國公眾依然認可本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但同時也承認中國在政治、經濟和科技方面的世界影響力和強大實力,近五成受訪者在心目中將中國排在世界大國的第二位。
  • 綜合可見,美國(77.7%)在本國公眾心中依然穩居世界霸主地位,作為新興大國的中國(44.2%)排名第二,隨後依次為俄羅斯(30.2%)、日本(28.2%)、英國(26.3%)、德國(18.2%)、加拿大(17.8%)、朝鮮(15.9%)、韓國(12.2%)和法國(11.4%)。

美國公眾的中國觀念

  • 數據顯示,美國公眾對中國的瞭解程度依然不夠。只有不足四成(36.4%)的受訪者表示非常瞭解中國,另外則有近一成(9.8%)的受訪者幾乎對中國的情況一無所知。
  • 22.6%的受訪者認為中美處於競爭關係,25.3%的受訪者認為中美之間競爭與夥伴關係並存,只有18.6%的受訪者認為中美是夥伴關係。
  • 僅有一成的受訪者對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持有樂觀態度,說明特朗普政府主導的對華政策全面轉向,在極大程度上引發了美國公眾對兩國關係的擔憂。

美國公眾的亞洲觀念

  • 美國受訪者自我評價最為了解和最感興趣的亞洲國家排名前三位的均為日本、中國和韓國。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對日本和中國感興趣,約一成多的受訪者表示對韓國感興趣。
  • 整體而言,美國公眾對於亞洲國家均持有一定好感度。日本受訪者印象最為良好的的亞洲國家,其次則為韓國和菲律賓,中國排名居中,相對而言朝鮮是受訪者評價印象最差的亞洲國家。

美國公眾的歐洲觀念

  • 數據表明,美國公眾對於英法德意俄五國自我感知的最瞭解程度相對接近,並無太大差異,承認“最瞭解”此五國的受訪者均未超過兩成。不過,在感興趣程度上美國公眾得出的結論區別較大,約四成的受訪者承認英國具有極大吸引力,意大利排名第二,但僅一成多的受訪者對俄羅斯感興趣。這說明美國公眾對英法德意俄五國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歷史延續性。
  • 受訪者總體認同俄羅斯之於中美兩國的重要性。僅有5.8%的受訪者認為中俄關系完全不重要,4.3%的受訪者認為美俄關係完全不重要。相對而言,受訪者認為美俄關係的重要性要高於中俄關系。33.6%的受訪者認為美俄關係“很重要”,而17.9%則強調了中俄關系“很重要”。

以下為報告全文


研究背景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國際秩序加速演變,中國的外交與安全環境面臨巨大挑戰。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隨著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以及對全球化態度的轉變,大國間關係出現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和新裂痕。[1]中國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擴大的多邊合作和與日俱增的世界影響力,已經在多個層面提升了與美國發生摩擦的可能性。

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巨大,甚至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於世界形勢和發展的理解。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是民粹主義的重要滋生地。保羅·塔格特(Paul Taggart)認為:“民粹主義就像裝飾的圖案一樣貫穿於美國的政治生活之中。”[2]

美國國內的黨派歧見伴隨著特朗普上臺進一步惡化,其極力推行的民粹主義內政措施緊密貼合了之前提出的民粹主義選戰策略。就任後的特朗普摒棄多邊主義外交原則、強勢推行雙邊模式、大打經濟民族主義牌等舉措,助推了新一波民粹主義浪潮。西方社會也被裹挾至右翼民粹主義崛起的沉重陰影之中,右翼民粹主義勢力的抬頭不僅作為單純的美國現象出現,更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共有標籤。“右翼以觀念強度的變化來應對左翼的觀念幅度的變化”,[3]對世界權力格局造成了深刻影響。浸淫於這一政治情境中的美國公眾,其世界觀念的認知將形塑美國社會主流文化,並反過來影響美國政府未來的政治策略判斷。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也應正視自身與美國的利益制衡格局。地緣經濟領域已經替換地緣政治領域成為世界領導力競爭的交鋒之地,中美兩國在全球影響力方面呈現白熱化博弈。當前中美關係處在十字路口,中美貿易戰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並逐漸外溢至其他領域的競爭,這將不可避免地對中美關係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4]中美關係是中國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之一,美國公眾對於中國的瞭解對中美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美國公眾對於兩國關係的認知亦有助於我們判斷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

本報告試圖呈現美國普通公眾的世界觀念,回答美國人如何看待世界,美國人對於世界各主要國家呈現出怎樣的態度和認知,從而為討論美國公眾對當前世界格局和發展形勢的基本判斷以及他們對於世界不同國家的瞭解情況提供基本的經驗參照。

研究設計與數據

本報告呈現的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主要包括如下內容。首先,我們沿用了過去探討世界觀的四類面向,即大國觀、中國觀、亞洲觀和歐洲觀。具體來說,大國觀主要探討的是人們對於當今世界大國的認知狀況;中國觀則考察美國公眾對中國的基本認知和評價;亞洲觀主要勾勒美國公眾心目中亞洲主要國家的印象;歐洲觀則主要關注美國公眾對與本國關聯緊密的歐洲國家的看法。[5]其次,我們篩選了2017~2018年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中具有重要意義的若干事件,調查了美國公眾對於這些事件的看法,從而瞭解他們對於世界局勢變化的認知與感受;另外,報告同樣也涉及美國公眾對本國發展的總體認知以及對總統特朗普的多維度評價。

本報告數據來源於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傳播戰略研究院2018年10~11月在美國所開展的世界觀念社會調查。該調查採用線上方式進行,由全球知名Qualtrics網上調查公司具體執行。該公司在線調查樣本庫由逾600萬註冊用戶構成,每兩年對樣本庫內註冊用戶進行質量篩查,通過AI智能檢查、雙重選擇確認、GeoIP/郵政編碼驗證、人工審核,確保招募有效的參與者。通過唯一IP地址、數字指紋技術與刪除重複數據等方式進行調查質量控制。在調查項目啟動後,執行人員設置7天的軟啟動觀測期,期間通過觀察軟啟動樣本的作答時間中值,相應地設置正式調查時的最小/最大作答時間。正式調查執行期間,依據指定問題缺失作答情況篩除無效樣本,確保調查結果的整體質量。調查共收集2562份有效問卷(74.2%),具體信息如表1所示。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調查結果

本報告由六個部分組成:大國觀念、中國觀念、亞洲觀念、歐洲觀念、國際事務觀和國家認同觀。其中,大國觀念考察受訪者對於世界大國的綜合國力認知;中國觀念、亞洲觀念和歐洲觀念,考察受訪者對於特定國別和疆域的情感認知;國際事務觀,考量受訪者對於國際熱點事件的態度判別;國家認同觀,考量受訪者對於共同體歸屬感的強烈程度。

美國公眾的大國觀念。美國人認為哪些國家是當今所謂的世界大國?他們又如何衡量這些大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本報告劃分了政治、經濟、軍事與科技四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方面,通過四個開放式問題來提問受訪者:“1、您覺得在當今國際事務當中,哪些國家發揮著重要影響力?2、您認為哪些國家的經濟實力非常強大?3、您認為當今哪些國家的軍事力量很強大?4、您覺得哪些國家的科學技術非常發達?”針對上述任一問題, 若受訪者在其中列舉了某國,即證明至少在他眼中,該國是世界上這一領域的大國。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從數據來看(見表2),政治大國方面,美國以極強的國際事務介入能力雄踞榜首,中國和英國位於第二梯隊,其餘國家分別為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德國、朝鮮、法國、以色列;經濟大國方面,依然是美國順位第一,中國第二,位列第三的日本與前兩國差距較大,其餘分別為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德國、法國、沙特阿拉伯、韓國;軍事大國方面,美、俄、中排名前三,朝鮮躋身第四,隨後則為英國、德國、日本、以色列、韓國和伊朗;科技大國方面,美國同樣以領先優勢居於首位,中國和日本分列第二、三位,其餘則為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德國、韓國、法國和澳大利亞。

調查結果表明,美國公眾依然認可本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但同時也承認中國在政治、經濟和科技方面的世界影響力和強大實力,近五成受訪者在心目中將中國排在世界大國的第二位。儘管總體數值顯示,美國公眾認為中國實力與本國相比仍有一定距離,但在經濟指標方面,受訪者認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相較佔有壓倒性優勢,高出第三名近一倍之多。這說明,當前美國公眾已經充分意識到中國不斷攀升的國際影響力,並逐步正視“中國崛起”這一既成事實。

不過,在不同領域內,不同國家在美國公眾心目中的地位仍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譬如,朝鮮出現在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前十範疇,但在經濟大國和科技大國領域榜上無名;近五成受訪者認為俄羅斯是軍事大國,過三成認為其是政治大國,但僅五分之一將其界定為經濟大國和科技大國;在受訪者眼中日本在經濟領域和科技領域佔有絕對優勢,但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優勢相對較弱;以色列在美國公眾眼中更多以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形象出現;伊朗主要被視作軍事大國;澳大利亞主要被視作科技大國;受訪者更認可加拿大和法國在政治、經濟和科技方面的影響力,但認為其軍事方面較弱。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通過將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四項指標綜合,我們得出美國受訪者心目中最為主要的10個大國(如圖1所示)。綜合可見,美國(77.7%)在本國公眾心中依然穩居世界霸主地位,作為新興大國的中國(44.2%)排名第二,隨後依次為俄羅斯(30.2%)、日本(28.2%)、英國( 2 6 . 3 % ) 、德國( 1 8 . 2 % ) 、加拿大(17.8%)、朝鮮(15.9%)、韓國(12.2%)和法國(11.4%)。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因核計劃項目製造的國際緊張局勢,此次朝鮮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引發美國公眾的普遍關注,躋身世界大國第八位。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美國公眾的中國觀念。近年來,中國的迅速發展讓世界矚目,也讓身處頭號超級大國的美國的公眾傾注了更多的關切。中美關係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兩國關係不僅受世界格局的影響,同時也形塑著世界格局,美國公眾關於中國的認知對預測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勢具有戰略意義。在關於美國公眾的中國觀調查上,我們主要關注受訪者是否瞭解中國以及他們如何評估當前中美關係的現況與發展,並全面考察美國公眾內部對於中國崛起的態度差異。數據顯示,美國公眾對中國的瞭解程度依然不夠。只有不足四成(36.4%)的受訪者表示非常瞭解或比較瞭解中國,另外則有近一成(9.8%)的受訪者幾乎對中國的情況一無所知(如圖2所示)。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2017年年底美國政府出臺的新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指出,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者”和“經濟侵略者”,這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政府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將“大國競爭”定義為新時代的特徵。[6]在中美關係方面,本次調查劃分了夥伴關係、競爭關係以及競爭與夥伴關係三種維度。為了便於橫向分析,除了美國之外,我們同時將俄羅斯、朝鮮、日本和韓國四個中國重要的鄰國納入比較範疇。從圖3可以看到,22.6%的受訪者認為中美處於競爭關係,25.3%的受訪者認為中美之間競爭與夥伴關係並存,只有18.6%的受訪者認為中美是夥伴關係。受訪者更多地將俄羅斯、日本與中國的關係視為競爭和夥伴關係共存。朝鮮則被受訪者旗幟鮮明地界定為中國的友好合作夥伴,親密程度甚至高過俄羅斯。美國公眾對於中韓關係無特殊的傾向性判斷。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特朗普政府指出中美兩國現正處於戰略競爭的相持階段,在此背景下,美國公眾如何評估中美關係未來的發展?從圖4的數據來看,僅有一成的受訪者對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持有樂觀態度,說明特朗普政府主導的對華政策全面轉向,在極大程度上引發了美國公眾對兩國關係的擔憂。同時,受此影響,分別有46.9%和33.6%的受訪者認為中美未來在經濟、軍事方面的摩擦會越來越多。與此消極情緒相反,43.2%的美國受訪者認為中美兩國未來在文化交流方面會有積極表現。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當今國際權力結構中重要的主導性國家,中國崛起對其現有霸權地位和利益持續造成衝擊。透過調查,我們試圖觀測特朗普政府不斷鼓吹的“中國威脅論”在美國公眾層面造成何種影響。通過詢問受訪者兩個問題:“1、站在美國的立場來看,您認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美國的積極影響有多大?(取值範圍1~5,1=完全沒影響,5=影響非常大)2、站在美國的立場來看,您認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美國的消極影響有多大?(取值範圍1~5,1=完全沒影響,5=影響非常大)”,針對這兩個問題的作答結果對照不同群體的認知差異。數據顯示,受訪者均認為中國崛起對美國社會的積極與消極影響共存,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從不同收入群體來看,收入越高的群體越認為中國崛起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大,但總體來說,受訪者普遍認為積極影響要高於消極影響(如圖5所示)。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以受教育程度來區分(如圖6所示),初中及以下學歷群體認為中國崛起對美國造成的積極影響(M=3.82)遠高於消極影響(M=3.00),本科學歷群體認為中國持續強大對美國來說弊(M=3.06)略大於利(M=3.02)。

美國公眾的亞洲觀念。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大力推行“印太戰略”,將資源集中使用在對美國最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地區——亞太地區。2017年11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展了“歷史性的亞洲之行”,這是超過25年來美國總統對該地區最長的訪問記錄,其出訪期間曾多次強調“自由開放的印太”這一概念,並將此作為美國新亞太戰略的口號。透過探討美國公眾的亞洲觀,我們希望瞭解美國公眾對於亞洲國家的基本認識和看法。首先,我們通過兩個問題:“1、除了美國以外,您對哪些國家發生的事情非常感興趣?2、您自認為了解以下國家或地區嗎?(取值範圍為1~5,1=完全不瞭解,5=非常瞭解)”,瞭解受訪者對亞洲國家感興趣和了解的程度。其次,我們讓受訪者對不同國家進行印象打分(取值範圍1~10,1=印象“非常差”,10=印象“非常好”),從而判斷受訪者對於不同亞洲國家的基本印象。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數據顯示(如圖7所示),美國受訪者自我評價最為了解和最感興趣的亞洲國家排名前三位的均為日本、中國和韓國。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對日本和中國感興趣,約一成多的受訪者表示對韓國感興趣。同時,日本和中國也是受訪者表示最為了解的亞洲國家。總體上看,美國公眾對於亞洲國家的認知仍有很大拓展空間。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圖8呈現了受訪者對於亞洲主要國家的印象均值。整體而言,美國公眾對於亞洲國家均持有一定好感度。日本是受訪者印象最為良好的亞洲國家,其次則為韓國和菲律賓,中國排名居中,相對而言朝鮮是受訪者評價印象最差的亞洲國家。

美國公眾的歐洲觀念。因文化與價值觀的接近性,美國與歐洲有著天然的認知共通性,歐洲觀念對於我們理解美國公眾的世界觀也就顯得尤為重要。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提出所謂“新冷戰”概念,意圖掣肘中俄雙邊關係改善。意大利屬於二戰時期的軸心國,美俄曾經歷長達四十多年的冷戰。因此,這次調查我們主要選擇英國、法國、德國三個歐洲傳統大國以及俄羅斯和意大利兩國作為觀測對象。首先,通過提問“您對哪些國家感興趣”,調查此五國對美國公眾的吸引力和親近程度。其次,為評估美國公眾對於“新冷戰”的看法,通過分別提問俄羅斯與中、美兩國之間關係的重要性予以測量。最後,訪問受訪者如何看待歐洲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其與中國之間的合作。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數據表明(如圖9所示),美國公眾對於英法德意俄五國自我感知的最瞭解程度相對接近,並無太大差異,承認“最瞭解”此五國的受訪者均未超過兩成。不過,在感興趣程度上美國公眾得出的結論區別較大,約四成的受訪者承認英國具有極大吸引力,意大利排名第二,但僅一成多的受訪者對俄羅斯感興趣。這說明美國公眾對英法德意俄五國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歷史延續性。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如圖10所示,受訪者總體認同俄羅斯之於中美兩國的重要性。僅有5.8%的受訪者認為中俄關系完全不重要,4.3%的受訪者認為美俄關係完全不重要。相對而言,受訪者認為美俄關係的重要性要高於中俄關系。33.6%的受訪者認為美俄關係“很重要”,而17.9%則強調了中俄關系“很重要”。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近期歐盟主要成員國紛紛出現政治動盪跡象,社會矛盾的激化、民族主義浪潮的盛行和分離主義勢力的興起,使得歐洲凝聚力受到極大衝擊。美國公眾在評估歐洲區域發展的未來時(如圖11所示),近三成受訪者認為歐盟未來影響力會有所衰減,持有樂觀態度的僅為12.2%。與此相反,29.2%的受訪者認為歐盟會持續加強與中國之間的合作,抱有消極態度的僅佔8.5%。同時,認為歐洲一體化進程將加速發展的樂觀受訪者,超過持消極態度的三倍。

美國公眾的國際事務觀。在此部分,我們選擇了2017~2018年國際社會標誌性的歷史事件,調查美國公眾對這些事件的看法與感受,以瞭解美國社會對世界局勢的變化與發展的普遍認知。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自2016年總統大選迄今,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內外政策,標誌著美國政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特朗普時代,其獨特的個人性格和領導風格以及在面臨動盪時出臺的施政舉措,給美國社會乃至全球政治格局造成了不可預期的影響。我們調查了受訪者對於特朗普執政以來其種種做法對美國所產生影響的評價。數據顯示(如圖12所示),近六成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現象的出現反映出美國社會自身當前存在許多矛盾與問題。同時,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正在受到動搖;超四成的受訪者指出,特朗普施政期間美國的國際事務參與度將逐漸減弱。一半受訪者認為特朗普新政將增大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總之,美國社會中的不滿情緒普遍存在,公眾認為特朗普執政帶來的內憂外患局面使得美國處於動盪之中。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2018年開始的以貿易衝突為中心的中美關係的急劇惡化,是美國對華戰略轉變的重大標誌。“中美貿易戰”的全面爆發既是雙邊貿易糾紛長期積累的結果,也是特朗普政府官方文件中不斷渲染新一輪“中國經濟威脅論”推波助瀾的結果,更是美國試圖扭轉中美經濟關係中“不平衡”狀態的應對策略。我們調查了美國公眾對於2018年以來“中美經貿摩擦”的感受,數據顯示(如圖13所示),總體而言,受訪者對“中美貿易戰”呈現顯著的消極態度。43.5%的受訪者認為,中美兩國的經貿摩擦將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負面效應。贊同和反對美國在中美貿易爭端中採取的施壓舉措有助於解決其聲稱的“中美貿易失衡問題”觀點的人數幾乎持平。四成左右的受訪者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對美國和中國兩方的社會發展均有損害。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2017年,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獨立公投”事件牽涉主權問題,使得歐盟陷入處置困境。美國政府表達對西班牙中央政府的支持立場,稱將支持其採取憲法手段維護西班牙的強大和完整。據此,我們調查了美國公眾如何看待這一事件對歐洲以及全球社會的影響。從數據來看(見圖14),加泰羅尼亞“獨立公投”事件令一部分美國公眾對歐盟的未來影響力持懷疑態度,三成的受訪者認為歐盟將走向衰落,但也有10.4%的受訪者並不持此觀點。同時,近四成的受訪者認為這一事件暴露了西方民主國家正遭遇各種危機,29.6%的受訪者認為應充分警惕全球化中的民粹主義傾向,意識到此事件帶來的嚴重負面效應。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2018年4月,朝韓兩方《板門店宣言》的簽署確定了半島無核化是雙方共同的目標,完全棄核也第一次成為朝韓首腦會談的直接議題。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實現了歷史上美朝兩國在任領導人的首次會晤。我們通過提問四個題項:美國介入東北亞事務的影響力是否會減弱、中國在朝韓和朝美關係中是否扮演了積極角色、朝美關係在今後是否會改善,以及朝鮮半島局勢今後是否將趨於緩和,瞭解美國公眾對朝鮮半島議題的看法。如圖15所示,受訪者總體對朝鮮半島局勢呈現樂觀態度,32.3%的受訪者認為朝鮮半島局勢將趨於緩和,34.0%的受訪者認為朝美關係會有所改善,34.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在此次朝韓、朝美關係進展中扮演了積極角色。與此相反,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認為美國介入東北亞事務的影響力並不會減弱,東北亞勢力的均衡仍然存在著不穩定性。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亦稱“伊核協議”),表示美國將取消在“伊核協議”下對伊朗制裁的豁免。此舉關涉中東政治格局並引發“跨大西洋關係危機”,歐洲主要國家立即發表聯合聲明,對美國的行為作出迴應。我們通過四個命題提問,瞭解美國公眾看待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感受。數據發現(如圖16所示),40.4%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此舉將削弱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同樣地,超過四成受訪者認為此舉將提升中東地區的動盪風險(46.1%),並增加美國與歐盟之間的分歧(41.4%)。也有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將促使伊朗加快與中國的合作進程。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英國脫歐事件近年來對西方世界造成了不小震動。作為英國重要的同盟夥伴,美國社會對脫歐議題也頗為關切。本報告通過提問“您認為‘脫歐’事件之後,英國是否會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取值範圍為1~5,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瞭解美國公眾對英國脫歐事件進展的看法,並試圖解讀其如何看待脫歐事件對中英關係造成的影響。結果顯示(如圖17所示),26.4%的受訪者評估“脫歐”後的英國會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其中9.1%的受訪者表示完全同意;而9.6%的受訪者則持反對觀點,其中僅有2.8%的受訪者完全不認為英國會在脫歐之後加強與中國之間的合作關係。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2017年9月3~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福建廈門舉行,此次金磚國家峰會圍繞“深化金磚夥伴關係,開闢更加光明未來”的主題展開。本報告通過四個命題,來了解美國公眾對金磚國家峰會的看法。結果顯示(如圖18所示),近四成的受訪者認為此次峰會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強盛的國家綜合實力,也展現出中國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實力。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抓住了一個良好的機遇,傳遞了充滿活力的國家形象,也很好地體現出中國參與主導國際事務的強大能力。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2 0 1 8 年, 美國政府通過簽署《臺灣旅行法》、申請派遣海軍陸戰隊隊員前往進駐“美國在臺協會(AIT)”等一系列政治動作介入臺海議題。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又多次公開重申信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一箇中國原則。臺灣地區因其歷史遺留問題一直以來是美國試圖制衡亞太地區架構中權力博弈的聚焦點。我們通過詢問“針對美國在臺灣問題上表現出的‘兩面性’,您的看法是?”這一問題,來了解美國公眾對臺灣問題的看法。數據顯示(如圖19所示),41.3%的受訪者認為,中美應加強溝通以降低雙邊關係中的變數。32.6%的受訪者認為美國處理臺灣問題的搖擺態度將會影響中美雙邊關係的穩定發展。僅不到三成的受訪者認為此舉有利於美國強化東亞地區影響力。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美國公眾的國家認同觀。在此部分,我們調查了美國公眾對於國家發展與自身生活水平的自信感、自豪感和滿足度,並針對執政後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印象評價。國家自信通過將中美互視為參考系,以比較性的方式予以測量。美國受訪者普遍肯定中國在經濟、科技、軍事和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用中美作比,能夠了解美國公眾對此衝擊的具體感知程度。從數據來看(如圖20所示),美國公眾對中國的讚譽尤其體現在經濟和科技領域,接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科技水平將優於美國,21.4%的受訪者甚至認為當前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力壓美國;超過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將在未來超越美國。同樣,有近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社會總體發展和軍事水平也將趕超美國。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新一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其非建制個人背景和為勞動階層代言的反建制政治主張贏得大選,在執政之後又推行了一系列異於以往的內政外交新舉措,在美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和反應。這些調整不僅給美國內政外交帶來了較大影響,而且對國際環境也產生了一定的衝擊力。美國公眾對於總統特朗普的評估,可進一步加深我們對美國社會的瞭解。通過詢問“您對以下各國領導人的感覺如何?(取值範圍為1~10,1=非常差,10=非常好)”這一問題,來評判美國公眾對於現任總統的好感度。數據顯示(如圖21所示),美國政治兩極化態勢嚴重,共和黨受訪者對特朗普評分極高(M=8.13),民主黨受訪者評分則極低(M=3.70)。這說明,美國黨派分野造成難以彌合的意識形態鴻溝。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與此類似,調查顯示,不同種族的公眾對特朗普的評分差異較大(如圖22所示):最高分為白人/高加索人受訪者群體給出(M=5.91),最低分為黑人/非洲裔群體給出(M=3.72)。這說明上任一年後,特朗普在不同族裔間的支持程度沒有明顯變化,與競選時態勢相同。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收入群體對於特朗普評分有明顯的差異(如圖23所示),收入越高好感度愈大:高收入群體給其打出7.57的高分,低收入群體只給出4.02分。這一結果與競選時支持群體相異,總統特朗普在任期內大力鼓吹的貿易保護主義為其贏得了高收入群體的普遍好感。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從數據來看(如圖24所示),美國公眾不同受教育程度群體對特朗普的評分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態勢。初中及以下學歷群體與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群體對特朗普的評分幾乎持平,分別為6.54分和6.53分。時任一年的特朗普在精英群體內部博取了一些好感,打破了競選時唯低學歷人群支持的局面。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為直觀呈現比較結果、深層次解讀評價分歧,我們將美國公眾不同年齡層群體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評分納入橫向對比。數據顯示(如圖25所示),總體上美國公眾對中國領導人好感度最高,本國領導人居中,對俄羅斯領導人好感度最低。具體而言,評分的世代差異明顯,二戰後的“嬰兒潮一代”(Baby boomers)(55歲及以上)對普京評分極低(M=3.59)。經歷美國能源危機和持續高通貨膨脹時期的“X一代”(Generation X)中的相對年輕群體(35~44歲),對特朗普評分最高(M=6.05)。“千禧一代”(Millennials)對特朗普評分普遍偏低,18~24歲年齡段群體對其評分與普京相同(M=4.67)。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調查中,美國公眾呈現出較高程度的國家自豪感。當提問“作為一個美國人,您在多大程度上感到驕傲”(取值範圍1~5,1=非常驕傲,5=根本不驕傲)時,39.9%的受訪者表示“非常驕傲”,21.9%的受訪者表示“驕傲”,兩者相加比例高達61.8%(如圖26所示)。


人民智庫 | 美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7 ~ 2018)


為了解美國公眾當前的生活幸福感,我們請受訪者根據自身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打分(取值範圍1~10,1=非常不滿意,10=非常滿意)。同時,由於過往研究通常認為人們的生活滿意度與物質經濟收入息息相關,我們因此區分了不同收入人群的生活滿意度。總體來看,受訪者對於當前生活的滿意程度較高(M=6.93)。但隨著收入水平的下降,人們對於生活的滿意程度明顯降低。相較於高收入群體,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滿意度有顯著落差(如圖27所示)。

討論與建議

特朗普執政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作為一個新興大國,如何在當今世界秩序中發揮作用,這對於中國而言是一個新課題。本報告以中美兩國關係為基礎,通過勾勒美國公眾對當今世界格局的認知判斷以及對不同國家、地區的態度與觀點,試圖還原美國社會對於中國崛起的基本看法,以期為我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傳播建言獻策。

第一,彰顯大國風采,擴大輿論影響力。調查顯示,與多國領導人相比,美國公眾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讚譽有加,美國公眾不僅認可中國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實力,也高度肯定中國參與主導國際事務的強大能力。在美國公眾眼裡,中國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正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讓中國的“大國形象”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需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全方位、多聲部傳遞中國價值,在國際輿論場和國內輿論場的有機互動中形成傳播合力,改變中國在國際上“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狀況,引導海外受眾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

第二,同頻共振,強化中華文化感召力。找準公約數,是融通中外的基礎。中美建交已逾四十週年,兩國邦交正常化時彼此已知曉雙方在政治制度和利益關切上存有巨大差異。唯有擴大中國聲音、傳播中國精神、通過不間斷的文化交流來增強向心力,才能有效規避中美兩國因意識形態隔閡而造成的離心力。暢行無礙的傳播渠道是維繫中美公眾民間交往和穩固良好關係的重要保障,是世界深度瞭解中國的有效路徑,更是不同文明間的溝通橋樑。

第三,內外一體聯動,增強國際話語權。美國公眾並未將中國視作威脅和對手,合作是中美關係的主流,中國崛起對美國社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當前中美關係處在十字路口,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未來中美之間的競爭與博弈會持續加劇。應深入領會國際傳播工作“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要義,國內國外雙向發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在堅守意識形態陣地、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深刻體察海外受眾需求,提升傳播的海外覆蓋率、落地率和轉引率,建構分眾化、多語種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凝聚共識,消解對抗性風險。

(本研究得到華中科技大學文科雙一流建設項目基金資助,課題組成員:張昆、張明新、徐迪、王昀、李衛東、陳薇)


註釋:

[1]周琪:《歐美關係的裂痕及發展趨勢》,《歐洲研究》,2018年第6期,第83~105頁。

[2][英]保羅·塔格特:《民粹主義》,袁明旭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3頁。轉引自張景全:《民粹主義思潮下的特朗普政府內政與外交》,《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年11月(下),第48~56頁。

[3]劉瑜:《後現代化與鄉愁:特朗普現象背後的美國政治文化衝突》,《美國研究》,2018年第6期,第83~108頁。

[4]袁徵:《當前中美關係處在十字路口》,《理論視野》,2018年第11期,第76~79頁。

[ 5 ]張昆、張明新:《中美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6)》,《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年1月(上),第56~67頁。

[6]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of the United States", December, 2017, availableat : ht tps://www.whitehouse .gov/wp content /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 p. 25.

來源:《學術前沿》雜誌2019年5月上

原文編輯:刁娜

視覺:王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