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明辦主任顧作義指出:鐵腕整治突出問題 建立長效管理制度

經濟 建築 東江 交通 文明廣東 2017-05-21

廣東文明辦主任顧作義指出:鐵腕整治突出問題 建立長效管理制度

廣東省委宣傳部巡視員、省文明辦主任顧作義

河源市創文即將迎來 " 大考 ",廣東省委宣傳部巡視員、省文明辦主任顧作義17日專程前來指導河源市的創文工作,表示對河源市創文工作寄予厚望。顧作義希望河源市既要鐵腕整治存在的突出問題,又要以 " 兩大提升 " 為目標,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不斷鞏固提升 " 創文 " 成果。

顧作義認為,河源創文有基礎。這幾年來,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文工作,每年都有新進步。一是工作基礎好。河源2015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拉開城市建設的格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新城區環境優美,建成了一批文化地標,圖書館、家訓公園、客家先賢園等有檔次,客家諺語公益廣告有特色。二是自然基礎好。河源是客家人聚居地,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客家古邑、萬綠河源”的美稱。河源是東江之畔的一顆綠色明珠,青山環抱,碧水繞城,環境優良,被譽為“珠三角的後花園”、“青山綠湖碧水城”,是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休閒城市,中國綠色經濟十佳城市,最具發展潛力金融生態市,創文優勢非常明顯。三是群眾基礎好。河源市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群眾對創文成功充滿期待,對河源發展越來越好的願望非常迫切。

顧作義表示,2015年,河源能夠取得提名資格的榮譽,是河源市歷屆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眾努力奮鬥得來的。成績來之不易,我們必須百倍珍惜,一定要奮力拼搏,確保在保住提名資格的基礎上,有較大的進步。

同時,顧作義也指出了河源市創文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和主要短板。他認為,要充分認識到以下四點。

一是形勢非常嚴峻。3月20日,中央文明辦印發了《2016年地級以上提名城市(區)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年度測評結果通報》。2017年有98個地級城市參與評選全國文明城市。

二是競爭異常激烈。從全國和全省情況來看,目前,各參評城市都鉚足了一鼓勁拼命幹。

三是存在問題不少。主要體現在城市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城市精細化管理欠缺、市民文明素質不夠高、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力度不大等四個方面。

四是創文時間非常緊迫。中央文明辦已經明確,要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完成全國文明城市評選表彰工作。這就意味著,中央文明辦必須要在7月份左右就得完成測評工作。為此,我們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只爭朝夕,夜以繼日,竭盡全力推動創建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顧作義強調,創建文明城市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揚長補短,有的放矢。河源要認清當前面臨的態勢,找準問題,精準發力,才能快馬加鞭,事半功倍。

顧作義在闡述創文的重要意義時指出,創文是城市文明進步和發展最大動力,能夠提高城市的治理水平,能夠提高市民的文明素養,能夠提高城市的品,能夠提高城市的美譽,同時也是黨動員群眾、組織群眾的有效途徑。在新的形勢下,創文凝聚了社會各界的力量,又是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偉大實踐。許多地方創文的實踐還證明,創文也是供給側改革,抓創文就是抓發展、抓民生、美環境。

他同時指出,認識不到位是創文的最大障礙。如對創文存在畏難情緒,認為底子薄、欠賬多,創文指標高、難度大,對創文缺乏信心;有些幹部群眾認為在當前發展經濟的大環境下,城市的發展建設,雖然不進行創文,也會朝前發展。創不創文,城市照樣發展;有的老百姓認為創文是政府的事,是領導的事,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不少同志,缺少高標準意識,創建工作上不了檔次。還有的同志存在慣性思維,總感覺周邊的一切都習慣了,對創建方面存在的問題熟視無睹、視而不見、見怪不怪等。

同時,環境和人的素質是創文的最主要 " 短板 ",基礎和基層薄弱是創文最大的 " 軟肋 "。為此,顧作義要求,河源創文要把握創建之道。這個“道”,就是劉奇葆同志4月7日在江蘇張家港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一個目標”“四個著力”。即“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之城”,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著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著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著力提升群眾生活質量。

顧作義強調,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明,做到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大公益廣告宣傳力度,做好核心價值觀的融入轉化工,持續推進核心價值觀示範點建設。

二是以中華美德培育文明,要大力弘揚以“仁義禮智信、剛強勇毅新”為主要內容的“十德”;要規範道德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注重先進道德楷模的引領;開展以志願服務為主題的道德實踐;要加強誠信建設;要加強文明家庭建設;要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要推動文明禮儀建設,引導人民群眾養成優雅得體、節儉衛生、謙和禮讓的行為習慣。

三是以中華優秀文化滋養文明。文化是城市的底色,代表著城市的深度和厚度。要打造“客家古邑”文化,打造“陽明心學”文,打造“紅色丹心”文化,打造“忠信傳家”文,打造“綠色生態”文化,吸引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遊客,提升河源的知名度。

四是以嚴管善管提升文明。城市的文明是養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科學的管理是保持常態的重要手段。河源各級各部門務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位,切實增強危機感、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儘快推動城市面貌有根本的改觀。顧作義要求河源市列出問題清單,成立專項小組,迅即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鐵腕整治農貿市場、交通秩序、建築工地、揚塵、泥頭車拋撒、牛皮癬等突出問題,確保市場乾淨、乾爽,交通有序,市容市貌整潔,防止牛皮癬回潮反覆。每個專項整治行動都要有市領導牽頭負責,落實好 " 六定 ",即定內容、定部門、定領導、定任務、定進度、定責任,確保層層壓實責任。

治標的同時更需治本。顧作義強調,要以提升人的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素質為目標,把整治和建設相結合,把治標和治本相結合,把管理和建設相結合,不斷鞏固提升創文成果。城市的文明是養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既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文化等教育,也要加大城市管理,嚴格落實城市網格化管理制度、門前 " 三包 " 制度,儘快出臺戶外廣告規範管理、公共文明行為規範等制度,加快建立常態化管理制度。

顧作義強調,打贏 " 創文 " 攻堅戰,必須狠下決心,敢啃 " 硬骨頭 ",實現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力創建,確保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要牢固樹立 " 創建為民 " 理念,傾民聲、解民憂,同時要加大宣傳發動,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創建工作,確保群眾既是創文的受益者,也是創文的參與者。要加強督辦考核,派出得力幹部,組織精幹隊伍,對各個基層單位進行督辦,確保各責任單位掛圖作戰,限時辦結。要認真細緻做好上報材料,並積極借鑑先進城市的創建經驗。

來源:河源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