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經濟 新能源 市場營銷 交通 文明汕頭 2017-06-08

根據汕頭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近期市發改局委託委託省珠江發展規劃院編制了汕頭市臨港經濟區發展規劃。規劃初步方案提出利用國際深水港、軌道樞紐、國際海纜登陸站等條件,發揮經濟特區、保稅區等政策疊加優勢,強化“一帶一路”國際門戶功能,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本次規劃的汕頭市臨港經濟區位於汕頭市中部濱海地區,擁有粵東條件最好的深水海港,以及粵東唯一的保稅區和國際海底光纜登陸站,是汕頭市乃至粵東地區集區位、設施和政策等優勢於一體的重大發展平臺。規劃範圍包括汕頭市濠江區廣澳、達濠、馬滘、濱海四個街道以及潮陽區海門鎮,規劃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規劃初步方案總體空間佈局將突出海灣、海島等濱海岸線資源優勢,促進臨港產業特色與濱海城市景觀高度耦合;圍繞廣澳港區、海門港區、高鐵汕頭南站綜合樞紐、濠江軌道樞紐和國際海纜登陸站等五大樞紐港謀劃經濟發展,引導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現代服務業高端資源高效集聚,以港口經濟產業鏈為支撐,依託“前港-中區-後城”模式實現港區一體化和產城融合發展,打造“雙港雙區一城”的生態型、組團式發展格局。最終實現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深度合作示範區、東南沿海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廣東臨港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生態宜居灣區新城的定位目標。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同時,發揮“五港聯動”的樞紐優勢,圍繞臨港經濟區現有的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實施“聚鏈、展鏈、補鏈”行動,形成技術領先、配套完備、鏈條完整的現代航運服務業、海洋新興產業、智能裝備製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臨港商務服務業等五大產業集群,進一步構建五大區域長程產業鏈。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按照“港產城融合、圈層輻射帶動”的思路,規劃初步方案圍繞港口樞紐重點發展港口物流、新能源裝備和海洋生物醫藥製造、先進交通高端裝備製造、大數據服務和商務服務等五大核心產業,打造港口經濟核心圈;圍繞核心圈佈局商務服務和科技研發功能,促進臨港產業向產業鏈前端的科技研發和後端的商務營銷延伸,推動與汕頭城區融合發展,實現通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協同共保,形成港口經濟配套圈;建設服務汕頭乃至汕潮揭地區特色產業的區域性創新和營銷平臺,與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和廈深鐵路潮汕站共建“海陸空組合港”,打通聯繫內陸腹地的出海通道,拓展港口經濟輻射圈;構建區域長程價值鏈,推動與區域大健康產業、先進製造業、現代物流、總部經濟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聯動發展,積極參與國際港口聯盟建設,促進與沿海地區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擴大港口經濟影響圈。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根據規劃提出的目標,近期到2020年,以廣澳港區為核心的臨港集疏運體系基本建成,高端臨港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港口吞吐量達到7500萬噸左右。遠期到203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深度合作示範區地位將確立,基本建成經濟繁榮、特色明顯、環境優美的國際化臨港經濟區,港口吞吐量將達到1.5億噸左右。

▼▼汕頭市臨港經濟區近期重點建設項目表▼▼

汕頭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示範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臨港經濟區

來源 汕頭新聞 記者 林樹強 橄欖小編 梅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