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財富》中國500強出爐,京東營收再超阿里 列互聯網公司首位

2019《財富》中國500強出爐,京東營收再超阿里 列互聯網公司首位


文字 | 科創財經匯 楊陽

編輯|林奇

7月10日晚,《財富》發佈了2019年中國500強排行榜。在這份榜單中,上榜的500家中國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了45.5萬億元人民幣,淨利潤達到了3.625萬億元,比去年增長了4.21%。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為162.38億元,相比去年提升了17%。去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這500家上市公司的收入總和也再次超過了中國當年GDP的一半。

在包括了電子、互聯網服務和計算機相關行業的新經濟板塊中,上榜公司增加到了37家。在其中,京東以4620億元的營收,排名第17位,位列互聯網公司之首。阿里則以3452億元的總營收排名在第24位。阿里在總營收上,比起京東來,相差了1168億元。

這並不是京東第一次在500強排名中壓過阿里。在去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榜單中,京東就以3623億元的總營收,位列互聯網行業的首位,而當年阿里的營收為2269億元,排在榜單第35位。

阿里排名居於京東之後,主要還是和《財富》以營收作為排序標準有關。畢竟,儘管貓狗大戰歷時已久,但兩家公司的差距仍然是擺在那裡。從公司總市值上,阿里目前市值超過4346億美元,而京東當前市值僅有444億美元。

據今年6月阿里發佈的財報,在2019財年,阿里中國零售市場的GMV達到了5.73萬億元。而根據京東在今年2月發佈的財報數據,在2018財年京東GMV是近1.7萬億元。在淨利潤上,兩者更是相差巨大。在2019財年,阿里的淨利潤為802.34億元。在2018年,京東全年淨利潤為35億元,但這已經是京東的歷史最好水平。在2017年,京東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淨利潤還只有1.17億元。

京東的營收要遠遠超過阿里,但是在盈利水平上,這兩家電商巨頭卻始終拉開了距離。

京東和阿里在營收上的差距,主要來自於兩家電商平臺在運營模式上的差別。京東的自建物流以及自營商品銷售模式,使得京東更像是一家“零售”平臺。京東的自營商品交易額,也作為京東的營業額計入總營收。作為京東核心業務的京東商城,在2018年已擁有超過20萬品牌和合作商家,以及超過3億活躍用戶,其主營業務收入佔據了京東總營收的90%。

而與之相比,阿里的天貓和淘寶等電商平臺,則更多地作為商戶與買家用戶之間的“中介”而存在,其中基本沒有自營業務,電商業務的收入,也主要是作為第三方平臺所收取的廣告與服務費用、佣金等。

曾經有一度,馬雲對京東的自建物流持反對態度。在他看來,這樣的重資產模式帶來高額的成本,並不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京東不僅需要在各地建設物流和倉儲體系,同時,包括快遞員工在內,京東的員工人員已經達到了18萬人,在薪資上也是一筆巨大的支出。這也造成了京東長期以來的盈利困難。

阿里也不斷在物流上加大投入。除了搭建旗下的菜鳥網絡平臺,提供供應鏈服務之外,隨著今年3月阿里以46.65億元入股申通,這也意味著,在傳統的“四通一達”快遞產業格局中,除了韻達之外,其他三家均已收入阿里麾下。

阿里對物流領域的投資持續進行了多年。阿里以第三方物流為主,自身物流體系在先天上尚有缺乏,因此,也更多地通過投資和兼併等方式,增強和其他物流公司的黏性。

而京東的自建物流體系雖然讓其在電商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卻也讓京東時至今日,仍然在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今年3月開始,京東取消了物流配送員的底薪,降低公積金繳納比例,另外將增加快遞收件任務,攬件計入績效。劉強東也在4月的一封內部信中稱,扣除內部結算,京東物流去年虧損總額已超過28億元。

京東的電商業務增長也在放緩。在去年第一季度京東的活躍用戶達到3億後,基本並沒有出現大的增長。在2018年度財報發佈後,京東商城CEO徐雷也表示:“對老用戶的留存和新用戶的發展將是2019年京東工作的重點。”

京東也開始積極求變。2018年12月21日,京東集團開始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整體劃分為前臺、中臺和後臺三個部分;並重新構建了三大事業群和運營業務部、拼購業務部等新部門。京東加強了在智能物流上的佈局,京東物流推出了建設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的計劃;去年10月,京東物流正式上線了面向個人客戶的快遞業務。並且,京東不斷在加強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等技術上的投入。

京東高管層面也出現了變動,今年3月起的一個月內,京東相繼有三位CXO級別高管離職;同時,核心高管進行輪崗計劃,時尚生活事業群總裁胡勝利、京東商城生鮮事業部總裁王笑鬆離開原崗位。

儘管京東的改變和年初的裁員讓外界一度眾說紛壇,但從去年第四季度起,京東的運營利潤率也在逐漸提高;在2019年起,京東的股價也從開年以來逐漸上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