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解189

金剛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解189

金剛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解189

本文根據淨空法師講座— — 《金剛經講記》視頻整理,頂禮淨空法師,願三寶加持,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看尊者所說的:

「世尊」這是對佛尊敬的稱呼。

「佛說我得無諍三昧」諸位看這個經文上沒有說如來說,「佛說」,這個地方就有差別。佛是指釋迦牟尼佛,是從相上講,不從性上講。釋迦牟尼佛常常稱讚他,他得無諍三昧。

「人中最為第一

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這是釋迦牟尼佛在大眾當中 誇獎須菩提尊者,他有特長。這裡面的意思 什麼叫無諍三昧 要知道,實在說我們要學習。今天的社會是個競爭的社會,什麼都要爭,如果你不爭那你就是無諍三昧了,你就得無諍三昧,世間人不讚嘆你,佛菩薩讚歎你,這個要知道。

「不與物競」競是競爭。這個地方沒有說不與人競爭,說個物,物的意思比人範圍要大,要大得多。不但我們不與人爭,我們不與鬼神爭,我們不與天爭,我們也不與大梵天王爭… 這個物就都包括了。如果用「人」不能包括,物的範圍大,就是與一切眾生我們不跟他競爭。

「一切平等 由不自是 故能無諍」凡是有爭執,一定是執著自己的成見,自以為是,兩個人都自以為是,這才爭執。你以為是,我不自以為是,這就沒事了,你爭我讓,就爭不起來。打架,兩個對打才打得起來,一個打,一個讓,打不起來。吵嘴也是如此,兩個人對罵才很熱鬧,一個人罵,一個人不吭氣,他就不會罵了。由此可知,打架的人、吵架的人,兩個人程度一般高,一個高 一個低吵不起來,程度高的會讓,吵不起來。這個要學,學會了,你一生都很幸福。所以你要跟人家吵的時候,你自己要生慚愧心,怎麼樣?我跟他一樣的,不一樣 怎麼能吵得起來?

我們小時候唸書,現在學校跟從前教育不一樣,現在民主自由,老師對學生很客氣,我那個時候唸書老師很尊嚴,學生犯過失,體罰、打手心、罰跪,兩個同學吵架,兩個人統統罰跪。我們做學生的心很不服氣,明明知道這個同學有理,那個同學沒有理,為什麼兩個人一起罰跪?到以後學佛才明白,兩個一樣的,罰得對,一點沒錯。如果一個真的好,好的會讓,不會鬧事,吵不起來,所以一定是一樣的,兩個都罰絕對正確。才曉得老師沒做錯,我們想錯了,我們有偏見,老師做的是對的。

「由不自是」這一句話很有道理,不要自已以為是,不要自己以為很能幹,不要自己以為很聰明,都是招惹是非,都是招惹麻煩。現在社會所講,你保持一個低姿勢,好!不要跟人相爭。尤其是學佛,從哪裡學起?「於人無爭 於世無求」。無爭無求,一切就放下了,一切就不執著了,唸佛往生沒有障礙。唸佛不能往生,就是因為你還有爭,你還有求,有爭有求,吃虧的是自己,虧吃大了。不能往生,還繼續不斷搞六道輪迴,你說這個麻煩大不大?這個虧吃大了,所以先要學無爭。須菩提尊者於一切人事物都不爭,世尊讚歎他,標榜他,就是教我們學他,用意在此地。

「無爭 則不惱他 意在守護他心 令不生惱 修此三昧 豈非大慈」這是大慈大悲,就是不要讓別人生煩惱。假如那個人見到我就討厭,怎麼辦?我們看到他來了,趕快躲天。這是修什麼?修大慈悲。不是怕他,不讓他生煩惱,這是菩薩行。真正學佛就要從這些地方學起,從這個地方下手。

「三昧 此雲正受」三昧是梵語 音譯過來的,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正受。受是享受,正受是正常的享受。

「亦曰正定」也翻作正定,三昧也可以當作定講。

「不受諸受」我們凡夫有受,受就是有享受。你享受的是些什麼?你所有一切享受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五種:苦 樂 憂 喜 舍。身之享受是苦樂;心的享受是憂喜。我們講精神的享受,物質的享受,物質享受裡有苦樂,精神享受裡有憂喜。苦樂憂喜都沒有的時候叫舍受,這是統統都沒有,很平淡的,這叫舍受。舍受好,時間很短,不長,舍受要是長了,那就是定,就叫三昧,它不長久,它是短暫的,一會兒煩惱又起來了。不受這五種受 這才叫正受。

「一切不受 則不為一切所動 是為正定」因為不受,當然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換句話說,不會被外境干擾,心就是定的,心是清淨的,這個叫做正定。

「然此三昧之所以成者 則由於人我是非之相皆空耳」他為什麼能得到無諍三昧?四相(字幕為事相)斷了,所以能夠忍世間人不能忍的,世間人沒法子忍的,他能忍。世間人何以無法忍?因為有我 有人 有眾生 有壽者,你就沒法子。佛菩薩、阿羅漢為什麼能忍?無我 無人 無眾生 無壽者。你罵他,他絕對不會答覆你,為什麼?他「無我」,你罵誰?你罵了半天,他「無我」,他沒接受。我們被人家一罵,我們馬上就生氣了,為什麼?他這一罵,我馬上就受過來,就接受了,很快就接受過來,這一接受過來 他就有反應。阿羅漢無我相,他這一罵都落空,沒人受他的,你細細想這個道理。如果從今之後 再有人罵你,你馬上就生氣了,你去想想,怎麼我就接受了?接受應當受好的,不好的不要接受,要明瞭。真有功夫的人,好的讚歎、恭維也不接受,心在境界裡保持清淨如如不動,那才叫高段的功夫,這是應當要學的。所以真正的事實的真相,人家四相都空了,四相都不執著了。

「雖得無諍三昧 而不存有所得心 是自忘其在定矣 此為離三昧障 乃真得無諍 真得三昧 故稱第一離欲阿羅漢」這裡面有兩句話很重要。「自忘其在定」這個定是很深的禪定,像世尊在《楞嚴經》上講的九次第定,阿羅漢所證的九次第定,而忘其在定。他不像四禪天 他們所得的禪定、四空天所得的禪定,因為他執著我得初禪了,他就生初禪天,我得二禪了,他就生二禪天。尊者已經得第九定了,他沒有說他得定,所以他還在人間 跟我們大家混在一起,他真的得定了 並沒有執著在定上。由此可知,世間禪定這個四禪八定,四相沒破:我得定了,有我相,我相的對面是人相,人相的對面是眾生相,眾生相相續不斷是壽者相,壽者相是講時間,相續不斷,四相具足,所以他出不了三界,不能得聖果。就是因為他執著有四相,雖然得第八定,還比不上一個須陀洹,道理在此地,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我們所修的法門,認真修學,心裡面乾淨,不以為然,不以為我修得怎麼樣了,不可以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是著相了。即便證果,也要像這些聖人,擺的這個例子,清清楚楚。他自己並沒有說他證果,我們說他證果,他自己絕對沒有這個念頭,我證果了,我得什麼法了,沒這個念頭,一有這個念頭四相具足,這叫離三昧障。由此可知,世間的四禪八定都有障,他住在這個定裡頭 那就叫障。他把這個法也空掉了,果也空掉了,障沒有了,這叫真的得無諍三昧。所以世尊讚歎他,稱為第一離欲阿羅漢。

「不但於一切人中最為第一 即以阿羅漢之離欲言 亦稱第一也」人中離欲第一,就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第一。就在阿羅漢同學當中,他的功夫也比別人高,也算是第一。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待續)

說明:

(1)本文或有部分內容字體加粗,所標註的並非重點或代表全文要義。

(2)本文根據法師講座視頻整理,段落章句劃分因認知侷限難免不妥,各位同修閱讀時以免斷章取義產生不必要的誤導。各位同修吉祥,阿彌陀佛。

(3)視頻鏈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0/16/12184664_456722889.shtml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