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可能會覺得清理員都是一群怪人,其實他們都是些普通人。

長相可愛的美玉小姐,小時候父母吵架,她和母親去了外婆家,父親在家裡發生了意外,孤獨地死去。這成為了她心中過不去的坎兒,於是她決定幫助其他孤獨死的人。

雖然母親反對這個職業,她還是沒有放棄。

很多清理員的經歷都和美玉小姐差不多。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可能會覺得清理員都是一群怪人,其實他們都是些普通人。

長相可愛的美玉小姐,小時候父母吵架,她和母親去了外婆家,父親在家裡發生了意外,孤獨地死去。這成為了她心中過不去的坎兒,於是她決定幫助其他孤獨死的人。

雖然母親反對這個職業,她還是沒有放棄。

很多清理員的經歷都和美玉小姐差不多。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現場清理是非常專業化的工作,他們在進入現場前會祈禱,也會祭拜死者,收拾起來既有高科技手段,又有匠人精神。

看下對比。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可能會覺得清理員都是一群怪人,其實他們都是些普通人。

長相可愛的美玉小姐,小時候父母吵架,她和母親去了外婆家,父親在家裡發生了意外,孤獨地死去。這成為了她心中過不去的坎兒,於是她決定幫助其他孤獨死的人。

雖然母親反對這個職業,她還是沒有放棄。

很多清理員的經歷都和美玉小姐差不多。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現場清理是非常專業化的工作,他們在進入現場前會祈禱,也會祭拜死者,收拾起來既有高科技手段,又有匠人精神。

看下對比。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由於孤獨死實在太過悲慘,一些老年人較多的社區專門成立了孤獨死巡邏隊。在日本常盤平居民區,就有個“零孤獨死”巡邏隊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可能會覺得清理員都是一群怪人,其實他們都是些普通人。

長相可愛的美玉小姐,小時候父母吵架,她和母親去了外婆家,父親在家裡發生了意外,孤獨地死去。這成為了她心中過不去的坎兒,於是她決定幫助其他孤獨死的人。

雖然母親反對這個職業,她還是沒有放棄。

很多清理員的經歷都和美玉小姐差不多。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現場清理是非常專業化的工作,他們在進入現場前會祈禱,也會祭拜死者,收拾起來既有高科技手段,又有匠人精神。

看下對比。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由於孤獨死實在太過悲慘,一些老年人較多的社區專門成立了孤獨死巡邏隊。在日本常盤平居民區,就有個“零孤獨死”巡邏隊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隊長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他在紀錄片中說明了成立的初衷——13年前,一具孤獨死遺體在死後三年才被發現。

隊長還展示了孤獨死現場照片。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可能會覺得清理員都是一群怪人,其實他們都是些普通人。

長相可愛的美玉小姐,小時候父母吵架,她和母親去了外婆家,父親在家裡發生了意外,孤獨地死去。這成為了她心中過不去的坎兒,於是她決定幫助其他孤獨死的人。

雖然母親反對這個職業,她還是沒有放棄。

很多清理員的經歷都和美玉小姐差不多。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現場清理是非常專業化的工作,他們在進入現場前會祈禱,也會祭拜死者,收拾起來既有高科技手段,又有匠人精神。

看下對比。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由於孤獨死實在太過悲慘,一些老年人較多的社區專門成立了孤獨死巡邏隊。在日本常盤平居民區,就有個“零孤獨死”巡邏隊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隊長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他在紀錄片中說明了成立的初衷——13年前,一具孤獨死遺體在死後三年才被發現。

隊長還展示了孤獨死現場照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零孤獨死”巡邏隊這樣的組織,算是預防孤獨死的一種手段;“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算是應對孤獨死的一種方法。

但兩者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如果說丁克、不婚族和單身主義的人群壯大,社會越發達生育率越低是必然趨勢的話,那麼社會的冷漠就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也是孤獨死的病灶所在。

那個鄰居死了兩個月,忍受了兩個月屍臭及蒼蠅的女士,知道那是個虛弱的、好幾年都不買水電燃氣的人,卻連門都沒有試著敲一敲。

打電話給物業,不是因為擔心鄰居,而是因為蒼蠅蟲子實在太多了,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

最讓人感到絕望的,是死者的桌子上留有字條:管理員,請幫幫我

在得知鄰居曾寫下字條求助後,這位女士表現得很悲傷,說:“應該有人在這發生之前去幫幫他的。我的意思是,我只是個鄰居,做不了什麼,物業應該去幫幫他的。”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可能會覺得清理員都是一群怪人,其實他們都是些普通人。

長相可愛的美玉小姐,小時候父母吵架,她和母親去了外婆家,父親在家裡發生了意外,孤獨地死去。這成為了她心中過不去的坎兒,於是她決定幫助其他孤獨死的人。

雖然母親反對這個職業,她還是沒有放棄。

很多清理員的經歷都和美玉小姐差不多。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現場清理是非常專業化的工作,他們在進入現場前會祈禱,也會祭拜死者,收拾起來既有高科技手段,又有匠人精神。

看下對比。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由於孤獨死實在太過悲慘,一些老年人較多的社區專門成立了孤獨死巡邏隊。在日本常盤平居民區,就有個“零孤獨死”巡邏隊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隊長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他在紀錄片中說明了成立的初衷——13年前,一具孤獨死遺體在死後三年才被發現。

隊長還展示了孤獨死現場照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零孤獨死”巡邏隊這樣的組織,算是預防孤獨死的一種手段;“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算是應對孤獨死的一種方法。

但兩者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如果說丁克、不婚族和單身主義的人群壯大,社會越發達生育率越低是必然趨勢的話,那麼社會的冷漠就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也是孤獨死的病灶所在。

那個鄰居死了兩個月,忍受了兩個月屍臭及蒼蠅的女士,知道那是個虛弱的、好幾年都不買水電燃氣的人,卻連門都沒有試著敲一敲。

打電話給物業,不是因為擔心鄰居,而是因為蒼蠅蟲子實在太多了,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

最讓人感到絕望的,是死者的桌子上留有字條:管理員,請幫幫我

在得知鄰居曾寫下字條求助後,這位女士表現得很悲傷,說:“應該有人在這發生之前去幫幫他的。我的意思是,我只是個鄰居,做不了什麼,物業應該去幫幫他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不是這位女士虛偽或是麻木不仁,這實在是日本社會的通病。紀錄片給出瞭解釋——

戰後,日本人追逐財富並取得了財富,如今45歲左右的中年人多是作為獨子成長於自己的房子裡。所以,在今天的日本,連在家庭中也難與人建立交際關係。快到60歲的獨居人越來越多,他們不擅長交際,就意味著,孤獨死會越來越多。

社會福祉學者、教授結城康博指出,在日本城市中,人們不喜歡被打擾,更不喜歡打擾別人,鄰居之間互不認識是很正常的事情。

形成了“無緣社會”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可能會覺得清理員都是一群怪人,其實他們都是些普通人。

長相可愛的美玉小姐,小時候父母吵架,她和母親去了外婆家,父親在家裡發生了意外,孤獨地死去。這成為了她心中過不去的坎兒,於是她決定幫助其他孤獨死的人。

雖然母親反對這個職業,她還是沒有放棄。

很多清理員的經歷都和美玉小姐差不多。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現場清理是非常專業化的工作,他們在進入現場前會祈禱,也會祭拜死者,收拾起來既有高科技手段,又有匠人精神。

看下對比。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由於孤獨死實在太過悲慘,一些老年人較多的社區專門成立了孤獨死巡邏隊。在日本常盤平居民區,就有個“零孤獨死”巡邏隊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隊長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他在紀錄片中說明了成立的初衷——13年前,一具孤獨死遺體在死後三年才被發現。

隊長還展示了孤獨死現場照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零孤獨死”巡邏隊這樣的組織,算是預防孤獨死的一種手段;“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算是應對孤獨死的一種方法。

但兩者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如果說丁克、不婚族和單身主義的人群壯大,社會越發達生育率越低是必然趨勢的話,那麼社會的冷漠就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也是孤獨死的病灶所在。

那個鄰居死了兩個月,忍受了兩個月屍臭及蒼蠅的女士,知道那是個虛弱的、好幾年都不買水電燃氣的人,卻連門都沒有試著敲一敲。

打電話給物業,不是因為擔心鄰居,而是因為蒼蠅蟲子實在太多了,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

最讓人感到絕望的,是死者的桌子上留有字條:管理員,請幫幫我

在得知鄰居曾寫下字條求助後,這位女士表現得很悲傷,說:“應該有人在這發生之前去幫幫他的。我的意思是,我只是個鄰居,做不了什麼,物業應該去幫幫他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不是這位女士虛偽或是麻木不仁,這實在是日本社會的通病。紀錄片給出瞭解釋——

戰後,日本人追逐財富並取得了財富,如今45歲左右的中年人多是作為獨子成長於自己的房子裡。所以,在今天的日本,連在家庭中也難與人建立交際關係。快到60歲的獨居人越來越多,他們不擅長交際,就意味著,孤獨死會越來越多。

社會福祉學者、教授結城康博指出,在日本城市中,人們不喜歡被打擾,更不喜歡打擾別人,鄰居之間互不認識是很正常的事情。

形成了“無緣社會”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不能說日本不發達,“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的成熟度,恰好說明了這個社會的發展高度。但是,越成熟的處理方法,就越顯出現代“理性”的冰冷感,孤獨死依舊是人間悲劇。

我們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面對同樣的問題。

[祛魅亞洲:孤獨死]的意義不止在於剖析這一社會問題,還在於用直觀的方式,傳遞了“孤獨死”的悲劇感,並展現出了“孤獨”能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真實的影像比說教衝擊力大多了。

當然,清理員擁有的才是最直觀的體驗。這份與死者打交道的工作,讓美玉小姐學會了怎麼活著:“真的不知道生命會在什麼時候停止,所以我想過沒有遺憾的生活。”

孤獨死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活在遺憾之中。

"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身邊一定有人說自己不結婚,也一定有說不要孩子。

雖然身體力行的到最後不多,但中國的單身主義、不婚族、丁克確實越來越多了。

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當下被稱為繼1950s、1970s、2000s後的第四次單身潮,與此同時,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問題也在日益加深。2017年,在“開放二孩”政策之後,二孩出生數量竟然反超了一孩;這一年,在有12萬人參與的生育意願投票中,15%的人選擇了“不生”;這一年,生育意願率是1.73,實際生育率不足1.5,而只有生育率大於2.1時,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

這一年,全球生育率是2.4

連一孩都不願意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關鍵問題。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鄰國日、韓各自以1.31.2的生育率,排進了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TOP1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日本是個出了名的孤獨感爆棚國家,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格加成的,是超低生育率與超高終身未婚率。2015年,日本男女“終身未婚率”分別為23.37%和14.06%。

在此基礎上,日本出現了一種常見的社會現場,並誕生了新名詞——“孤獨死”

這種社會現場,又催生了新的職業——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拍攝的就是這個清理隊的工作內容。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祛魅亞洲:孤獨死]

紀錄片開頭就給出了“孤獨死”的定義:

  • 1、死在家
  • 2、沒有人目睹死亡
  • 3、自殺不算
  • 4、沒有人預料到死亡的發生

“孤獨死”在日本是種怎樣的存在呢?

紀錄片給出的數據是:2013年,日本一共有150000人死在家中,其中有30000人屬於孤獨死。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字,比日本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27000),多了3000。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的人,常常過了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被發現。孤獨死清理隊,就是職業清理警察帶走遺體後,無親友願意清理的現場。

為什麼遺體都被帶走了,親友仍不願意收拾遺物呢?

一是與死者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要不也不至於孤獨死了;

二是屍體移走了,還有一直淌到地板裡的屍油、掉在沙發上的皮膚組織、卡到櫥櫃裡的頭髮與頭皮、無數蛆蟲、從腐肉中成熟的蒼蠅,及它們撲向窗戶時沾上的人體脂肪

這是一個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大部分人在前兩天就放棄了。

這也是一部需要極強心理承受能力的紀錄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從現在開始,全程高能預警。

現在有很多血漿片、甚至拍攝戀屍癖的所謂“禁片”,但影視所呈現出來的死亡,無論多麼逼真,也無法帶來真實影像的刺激感。比如[下水道的美人魚]再噁心,蛆蟲也只是從菜市場買的沙蠶。

真實照片、錄像就不一樣,它們能給你親臨現場般的體驗感,彷彿聞到屍臭的那種反胃。

[祛魅亞洲:孤獨死]就有這能耐。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以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請酌情閱讀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就算沒有視覺衝擊,聽聽這些事實就夠令人反胃的。

一位62歲的獨居男子,在死後兩個月才被發現。在這兩個月裡,死者的鄰居總是覺得蒼蠅很多,伴有惡臭。窗戶關上,惡臭還是存在。

從清理員那裡得出的原因是:你一旦聞到了屍臭,氣體分子會殘留在鼻粘膜上,聞什麼,都會有屍臭的味道

在鼻腔,留下了隱隱作臭的感覺......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那具兩個月才被發現的屍體,死亡現場沙發上有殘留皮膚,地上是頭皮和頭髮。

大夏天的,大概是被鏟走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可能會覺得清理員都是一群怪人,其實他們都是些普通人。

長相可愛的美玉小姐,小時候父母吵架,她和母親去了外婆家,父親在家裡發生了意外,孤獨地死去。這成為了她心中過不去的坎兒,於是她決定幫助其他孤獨死的人。

雖然母親反對這個職業,她還是沒有放棄。

很多清理員的經歷都和美玉小姐差不多。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孤獨死現場清理是非常專業化的工作,他們在進入現場前會祈禱,也會祭拜死者,收拾起來既有高科技手段,又有匠人精神。

看下對比。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由於孤獨死實在太過悲慘,一些老年人較多的社區專門成立了孤獨死巡邏隊。在日本常盤平居民區,就有個“零孤獨死”巡邏隊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隊長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他在紀錄片中說明了成立的初衷——13年前,一具孤獨死遺體在死後三年才被發現。

隊長還展示了孤獨死現場照片。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零孤獨死”巡邏隊這樣的組織,算是預防孤獨死的一種手段;“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算是應對孤獨死的一種方法。

但兩者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如果說丁克、不婚族和單身主義的人群壯大,社會越發達生育率越低是必然趨勢的話,那麼社會的冷漠就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也是孤獨死的病灶所在。

那個鄰居死了兩個月,忍受了兩個月屍臭及蒼蠅的女士,知道那是個虛弱的、好幾年都不買水電燃氣的人,卻連門都沒有試著敲一敲。

打電話給物業,不是因為擔心鄰居,而是因為蒼蠅蟲子實在太多了,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

最讓人感到絕望的,是死者的桌子上留有字條:管理員,請幫幫我

在得知鄰居曾寫下字條求助後,這位女士表現得很悲傷,說:“應該有人在這發生之前去幫幫他的。我的意思是,我只是個鄰居,做不了什麼,物業應該去幫幫他的。”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不是這位女士虛偽或是麻木不仁,這實在是日本社會的通病。紀錄片給出瞭解釋——

戰後,日本人追逐財富並取得了財富,如今45歲左右的中年人多是作為獨子成長於自己的房子裡。所以,在今天的日本,連在家庭中也難與人建立交際關係。快到60歲的獨居人越來越多,他們不擅長交際,就意味著,孤獨死會越來越多。

社會福祉學者、教授結城康博指出,在日本城市中,人們不喜歡被打擾,更不喜歡打擾別人,鄰居之間互不認識是很正常的事情。

形成了“無緣社會”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你不能說日本不發達,“孤獨死現場清理隊”的成熟度,恰好說明了這個社會的發展高度。但是,越成熟的處理方法,就越顯出現代“理性”的冰冷感,孤獨死依舊是人間悲劇。

我們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面對同樣的問題。

[祛魅亞洲:孤獨死]的意義不止在於剖析這一社會問題,還在於用直觀的方式,傳遞了“孤獨死”的悲劇感,並展現出了“孤獨”能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真實的影像比說教衝擊力大多了。

當然,清理員擁有的才是最直觀的體驗。這份與死者打交道的工作,讓美玉小姐學會了怎麼活著:“真的不知道生命會在什麼時候停止,所以我想過沒有遺憾的生活。”

孤獨死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活在遺憾之中。

紀錄片「祛魅亞洲:孤獨死」,記錄“孤獨”帶來的最高程度殘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