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英國有一句諺語: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在中國也有一句含義類似的古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可見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不約而同地認為——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尤其是7歲之前的成長環境,很可能會決定一個人成年後的一生。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1964年,有位年輕的英國導演叫邁克爾·艾普特,他為了驗證這一話題,決定以此拍一部紀錄片。

他找來了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小孩,用鏡頭記錄下來他們的音容笑貌,採訪他們談及自己的生活現狀和心中的願望。

此後,每隔七年再對他們進行重訪,展現每一個人的人生變遷。

到今年,這套跨度長達63年的紀錄片,已經拍到了第9季這個系列紀錄片有多牛逼?

每一季評分沒有低於9.1分的。英國第四臺把該系列納入最偉大的50部紀錄片名單當中。《每日電訊報》曾盛讚紀錄片說:

在它面前,所有的真人秀都顯得如此小兒科。


《人生七年 9》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階層

起初,邁克爾導演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只是想要批判當時的英國階層固化的問題。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片中所選擇的14位主角出身階層不同,孩子們的成長環境也盡然不同:

他們有的來自上層階級。

從小含著金湯匙出生,生活條件優渥,上私立學校。

平時閱讀的報刊都是《金融時報》《時代週刊》等,甚至小小年紀就對未來有著清晰的人生規劃。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有的來自於中產階級。

他們也有自己的夢想,但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現實生活壓力。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還有的出身底層的窮人階級。

對於這些從小上寄宿學校的孩子們來說,根本談不上什麼夢想。

他們最大的心願是能吃飽穿暖、少罰站、少捱打,有的孩子甚至連大學是什麼都不知道。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出身階層的不同,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富人的孩子們贏在了起跑線上。

在之後多年的採訪中,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

富人小孩們在私立學校畢業之後,順利考上了牛津、劍橋之類的名校,畢業後又成為體面的律師或者記者。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他們生活穩定,受人尊重家庭幸福,是典型的成功人士和人生贏家。

而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繼承了父母的老路,一路從好中學好大學到好工作。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而中產階級的孩子們,雖然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學,但大多表現平平,過著平淡且安靜的生活,依然穩定地處在在中產階級這個梯度裡。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而對於窮人階級的孩子們來說,他們成年之後的生活也很少有太大改變。

很多人早早地輟學步入社會,依舊做著修理工、建築工之類的基層工作,很多都經歷了早婚、多子、失業等底層命運。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從紀錄片呈現的大部分的主角成長經歷來看,的確呈現了一個冷酷的事實:

富人仍富,窮人愈窮。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

貧富差距所造成的資源不均等和教育失衡問題。

父母的階層,決定了孩子的出身。

而孩子的出身,決定了他能不能贏在起跑線上。

然而更加令人值得深思的是,紀錄片裡類似的現象和問題,其實在今天的中國也同樣存在著。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命運

儘管現實確實很殘酷,但是否普通人就真得無法改變命運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老話說: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改變人生。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紀錄片中有一位主角尼克,便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打破階級壁壘最好的例證。

從小出生在英國農村的尼克,從小便是村裡唯一上學的孩子,他所就讀的學校只有一個教室。

而為了上學,他每天都要走三英里的路。

從小就對物理感興趣的他,通過努力獲得了獎學金,後來到城裡讀書。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到了21歲,他考入了牛津大學物理系,從此他的人生軌跡完全改變。

後來他又移民美國,在一所名牌大學任教,並且在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個身材外貌氣質極佳的美國妻子。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尼克從底層一步步奮鬥到如今的位置,背後經歷過多少艱辛不為外人所知,但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他為此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與汗水。

而尼克的成功,也無疑證明了——

階層高低,其實並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就像紀錄片中另一位主角,富人三兄弟之一的安德魯所說得那樣:

人無法確定能留給下一代什麼財富。

但至少可以確定,一旦給了他們好的教育,他們終生都可以受用。

人生

如果說尼克的成功,是知識改變命運。

那麼,紀錄片中的另一位出身底層的主角,則無疑是用樂觀豁達的態度來直麵人生風雨。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蘇從小生活在倫敦東區,出身底層的她遭遇了貧窮、離婚與單親的苦難。

可在鏡頭裡,她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副樂觀的態度。

家庭的原因,讓她沒有上過大學。

24歲時,她又早早步入婚姻,併為此放棄了工作。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35歲時,她離了婚,開始在一個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獨自帶著孩子。

但她卻認為餘生,可以為自己而活。

我曾錯過能夠完全做自己的人生重要階段,因為人一旦結婚,就不能再為自己而活。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後來,她又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大學圖書管理員的工作。

在孩子成年之後,蘇開始重新找回自己的理想,並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49歲時,她當上倫敦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某項目主管。

後來,又一步步成為負責法學院研究生部門的行政主管。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更難得的是,她還邂逅了一份甜蜜的愛情。

她與男友格林之間的感情很穩定,兩人相戀多年,但並沒有結婚的打算。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用蘇的話說就是:

並不是永遠不結婚,而是暫時沒有計劃,也許我們會某天一時衝動就結婚。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因為彼此都對目前的生活狀態已經很滿意,兩人會一起遛狗,甚至格林還有意帶著蘇一起,培養摩托車騎行的愛好。

如今蘇已經63歲,即將退休,可她卻越活越美,事業愛情雙豐收。

熱愛生活、熱愛工作,自信樂觀的性格,讓她平凡的人生閃亮著耀眼的光彩。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暮年

從1964年的第一次拍攝開始,每七年一次的拍攝從未間斷過。

鏡頭中的主人公們,從7歲,14歲,28歲,35歲……一直到如今的63歲。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當看著他們從青春年少到如今步入暮年,彷彿熒幕前的我們也見證了這些人的一生。

在第9季中,最讓表姐印象深刻的是出生在倫敦東區貧民區的託尼

他14歲在馬場當學徒,然後輟學成為了一名賽馬騎師。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他夢想過成為最優秀的賽馬騎師,可當發覺自己天賦有限之後,只能放棄理想。

成年後的他成為了一名出租車司機,與妻子養育了三個兒女,如今已經子孫滿堂。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儘管託尼如今的收入,比自己的父輩已經高出不少,但隨著如今網約車的興起,讓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收入銳減了三分之一。

他曾經嘗試過貸款到西班牙投資,買下了一片地,計劃建造一個大的賣場與酒吧。

彼時的託尼似乎馬上就步入了富人階層,但一個大財團在附近地塊建造的商區,讓他變得一貧如洗,然後又回來開出租。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為了節省開支,夫妻倆不得不賣掉倫敦城裡的房子,搬到郊區。

而隨著年紀漸長,託尼的身體也開始出現預警,他患上了家族性的深靜脈血栓。

以至於——

年少時想要用拳頭解決一切問題的老男孩,如今也變得比以往更關注健康和養生起來。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而另一方面,作為三代同堂的大家長的託尼,依舊會為子女們的問題而感到擔憂。

當談到自己其中一個女兒,如今的生活不理想的時候。

他甚至有些哽咽:

沒人想看自己的女兒在艱難生活。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人到暮年的生活,似乎比預想中要不順心得多。

無常

當片中的主角們人生來到下半場,不可避免的要面臨生死問題。

在這一季中,最讓人遺憾的是,一直堅持圖書館公益的琳恩離開了我們。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琳恩和蘇一樣,成長於貧民區。

但相比於鏡頭裡始終樂觀的蘇,鏡頭裡的她,表情總是顯得很嚴肅。

沒有考入大學的她,很早就結了婚。然而婚姻生活並沒有為她帶來更多的改變。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後來開始在移動圖書館工作,主要工作內容是陪孩子讀書與特殊兒童教育。

她對很多事情不滿,認為這個國家的教育一敗塗地,每日謾罵,臉色越來越差。

在片中,琳恩似乎是所有人物中老得最快的。

才35歲的她,已經有了一張蒼老的臉。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因為自己的一個外孫在出生時經歷了早產的危險,差一點夭折,這讓她意識到生命比金錢更有意義。

所以她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社區圖書館和那裡的孩子。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晚年的她因為罹患腦瘤,而最終於2016年不幸去世。

在琳恩去世之後,她所在的教會學校專門新建了一所新圖書館,並用琳恩的名字命名,作為對她的紀念。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同樣令人傷感的,還有尼克。

這位依靠自己努力實現階層跨越的寒門貴子,如今也被癌症纏身。

當導演問罹患癌症的尼克是否擔心自己疾病時,尼克卻說:

我不擔心自己,我更擔心的是那些被疾病困擾的其他人。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他在鏡頭前坦然的談論著死亡,而鏡頭之外的我們,卻更加感受到生命的無常。

某種意義上——

《人生七年》並非只是片中這些人的肖像,而是一群人的肖像。

可以說,這部紀錄片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拍攝每個人物的意義。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導演藉由片中的這些主角的人生經歷和成長變遷,呈現了英國社會半個世紀的歷史變遷。

同時,也讓每一個人觀眾在這個故事中,能看見發現自己人生的縮影。

跟拍56年,這部紀錄片神作終於又出續集


也許時代不同,階級不同,原生家庭不同,環境不同,最後會塑造出不同的人,但是人生,就是那樣。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真正的人生,往往比任何虛構作品都更加殘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