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國際急救日|30個生活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急救 低血糖 推拿 牛奶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2017-09-10

中暑、蜂蜇、燙傷……生活中有很多突如其來的意外,一旦遇到意外,到底該怎麼處理?救治不當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9月9日是國際急救日,在這裡告訴大家30個日常必備的急救常識,但願用不上,但你一定要知道!

9.9國際急救日|30個生活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1

蜜蜂蟄傷

♦ 用肥皂水清洗被蟄咬的部位。

♦ 如果可以,試著將毒針取出。

♦ 用冰塊敷在蟄咬處,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

♦ 如出現嚴重的紅腫、皮疹、發熱,甚至呼吸困難,一定要及時就醫。

2

眼睛進沙子

♦ 不要使勁揉眼睛,用乾的紙巾或毛巾擦拭眼睛。

♦ 睜開眼睛,讓同伴幫忙翻開眼皮,仔細檢查眼白、下眼瞼和角膜。如異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棉籤粘少許抗生素類眼藥水擦去異物;如異物在上眼瞼、角膜處,或嵌入太深,則必須及時到醫院處理。

3

低血糖

♦ 如果只是輕度低血糖,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吃幾粒糖果、幾塊餅乾,或喝半杯糖水,一般十幾分鍾後低血糖症狀就會消失

♦ 如果採用以上方法仍沒有效果或者病人神志不清時,應立即送醫院急救。

4

飛蟲鑽進耳朵

♦ 小飛蟲突然鑽進耳道後,千萬不要用手指或其他東西去掏,以免小蟲越鑽越深,萬一鑽破鼓膜,可導致聽力下降。

♦ 正確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電光照著耳道,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引出飛蟲。

5

流鼻血

♦ 流鼻血時仰頭,非但止不住鼻血,反而會導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

♦ 正確做法是用手指捏住兩側鼻翼4~8分鐘,或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壓迫止血。如果仍不能止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6

中暑

♦ 輕中度中暑者,應將其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靜臥休息,脫掉或解開衣服,用冷毛巾擦身,以迅速降低體溫。可讓中暑者喝一些涼鹽水、清涼含鹽飲料。

♦ 若患者出現神志不清、抽搐,應立即送醫院。

7

晒傷

♦ 夏天外出時,應做好防護工作,比如擦防晒霜、撐遮陽傘等。

♦ 晒傷後最快速有效的辦法是冰敷。先用冷水沖洗晒傷處,然後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在晒傷部位,直到皮膚感覺舒服為止。

♦ 如果晒傷嚴重,出現比較大的水泡,千萬不要挑破,最好去醫院處理,以免感染。

8

游泳時小腿抽筋

♦ 如離池邊不遠,可以上岸坐在池邊,抽筋的腿伸直,一手抓住腳趾向身體方向拉,一手向下壓膝蓋,使腿後部肌肉伸展,即可緩解。緩解後不要急著下水。

♦ 如果離池邊較遠,先深吸一口氣,身體仰浮,用抽筋對側的手抓住腳趾向身體方向拉,用另一隻手向下壓膝蓋,使腿後部伸展,緩解後上岸繼續按摩牽拉休息。

9

誤吞水銀

♦ 體溫表內的水銀主要含汞元素,人不慎吞服後,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 誤吞水銀後應馬上漱口,再喝點蛋清或牛奶,不僅能清除口腔中的殘留汞,還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質與吞服的汞結合,起到保護胃黏膜、減少汞吸收的作用。

10

錯服藥

♦ 迅速排出胃中毒藥是急救的關鍵。

♦ 一般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催吐;如先喂大量清水再催吐,能使毒物連水嘔出,效果會更好。

9.9國際急救日|30個生活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11

扎木刺

♦ 儘快用手指將木刺取出。

♦ 如果傷口過深,可以借用鑷子或者針挑出,然後擠出傷口處的瘀血。鑷子或者針可以先用酒精消毒。

♦ 用清水沖洗,再用酒精或碘酒擦拭。如果傷口紅腫,可以用冰塊冷敷消腫。刺入過深的木刺即使取出了,也要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12

牙痛

♦ 用鹽水漱口幾遍

♦ 用水摩擦或用手指按摩壓迫合谷穴(手背虎口附近)。

♦ 牙若是遇熱而痛,多為積膿引起,可用冰袋冷敷臉頰。

13

指甲受挫

♦ 指甲被擠掉時,先把擠掉指甲的手指,用紗布包紮固定,再用冰袋冷敷。然後把傷肢抬高,立即去醫院。

♦ 指甲縫破裂出血,可用蜂蜜對一半溫開水,攪勻,每天抹幾次。

♦ 如果因外傷引起甲床下出血,如血液未流出,使甲床根部隆起,疼痛難忍時,應儘快到醫院請醫生將積血排出。

14

外傷出血

♦ 較小或較表淺的傷口,應先用冷開水或潔淨的自來水沖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結的血塊。

♦ 傷口處有玻璃片、小刀等異物插入時,千萬不要去觸動或拔出,可將兩側創緣擠攏,用消毒紗布、繃帶包紮後,立即去醫院處理。

♦ 碰撞、擊打的損傷,有皮下出血、腫痛,可在傷處覆蓋消毒紗布或乾淨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時,再加壓包紮。傷勢嚴重者應去醫院。

♦ 傷口有出血,可用乾淨毛巾或消毒紗布覆蓋傷處,壓迫10~20分鐘止血,然後用繃帶加壓包紮,以不再出血為度,視情況去醫院處理。

15

刀割傷

♦ 如傷口不大,出血不多,傷口也比較乾淨,傷指仍能做伸屈活動,可用醫用碘消毒傷口及其周圍皮膚,待幹後,用消毒紗布或創客貼覆蓋包紮傷口。

♦ 若傷口大而深,應壓迫止血,同時立即去醫院治療。

16

燙傷

♦ 立即將被燙部位放置在流動的水下衝洗或是用涼毛巾冷敷,可以將紗布或繃帶鬆鬆的纏繞在燙傷處以保護傷口。

♦ 不能冰敷。冰會損傷已經破損的皮膚導致傷口惡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則會留下疤痕。也不隨便將抗生素藥膏或油脂塗抹在傷口處,容易沾染髒東西。

17

扭傷

♦ 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儘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繃帶包好,並將受傷部位墊高。

♦ 24小時之後,開始給換出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經過幾天的自我治療後,患處仍舊疼痛且行動不便,就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傷或者韌帶斷裂,需要立即到醫院就醫。

18

手指切斷

♦ 立即將傷肢上舉,然後用乾淨紗布包紮傷口。若有大血管出血,可考慮用止血帶止血,但要標明上止血帶的時間。

♦ 將斷指用無菌紗布包好,放入乾淨塑料袋中,易乾燥冷藏方式保存斷指,除非斷指汙染特別嚴重,一般不要自己沖洗和用任何液體浸泡,立即去醫院救治。

19

頭被砸傷

♦ 如果頭山起了個包,用冰袋敷患處可以減輕水腫。

♦ 如果被砸後頭部開始流血,用乾淨毛巾按壓傷口止血,然後去醫院縫合傷口,並檢查是否有內傷。

♦ 在被砸傷的24小時之內,一定要有人陪伴傷者,以確保傷者沒有昏迷,沒有顱內傷。

20

貓狗咬傷

♦ 首先在傷口上方扎止血帶,防止或減少病毒隨血液流入全身。

♦ 迅速用潔淨的水或肥皂水對傷口清洗,徹底清潔傷口。對傷口不要包紮。

♦ 迅速前往醫院,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抗毒素。

9.9國際急救日|30個生活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21

異物卡喉

♦ 站在患者背後,用兩手臂環繞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緣與肚臍之間,另一隻手抱住拳頭。

♦ 雙臂用力收緊,快速向裡向上按壓病人胸部,形成一股衝擊性氣流,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衝出。

♦ 持續幾次按壓,直到氣管堵塞解除,異物排出。

22

骨折

♦ 確定有骨折後,一定要對傷肢(指)做固定再送醫院,否則骨折斷端異常活動,會加重損傷。

♦ 可因地制宜用木板、木棍、樹枝、竹竿、雜誌等作為固定用的臨時夾板。若無上述材料,可將上肢固定在軀幹上,下肢固定在對側的健肢上。

23

食物中毒

♦ 如進食的時間在1~2小時前,可採取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幫助催吐。

大量飲水,稀釋毒素濃度。

♦ 如果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

24

觸電

♦ 快速切斷電源。立即拉下閘門或電源開關,拔掉插頭。可以利用竹竿、木棍、塑膠製品、橡膠製品、皮製品等挑開接觸觸電者的電源。

♦ 未切斷電源之前,搶救者切忌用手直接拉碰觸電者。

♦ 如觸電者扔在漏電的機器上,應快速用乾燥的絕緣棉衣、棉被將觸電者推拉開。

25

癲癇發作

♦ 保護患者,避免受傷;疏散旁觀者,保證患者周邊有一定的空間,移開可能危及患者的物體,如尖銳器具等。

♦ 用柔軟的物體如衣服等墊在患者頭下,免遭以頭砸地。

♦ 記錄發作持續時間,給醫生提供參考。

♦ 一旦發作停止,立即檢查生命體徵,如果患者有自主呼吸,儘快將患者置於穩定側臥位;如患者呼吸停止,立即心肺復甦。

♦ 若抽搐超過5分鐘不緩解,或反覆抽搐,應撥打急救電話120。

26

煤氣中毒

♦ 發現有煤氣洩漏,應立即關閉煤氣,開窗透氣。搶救者在進入溢滿煤氣的房間錢,應先吸足一口氣,然後用溼毛巾或者手帕捂住口鼻,以防中毒。

♦ 在煤氣沒散盡前,不要開燈、按電鈴、打電話或使用打火機、火柴等,以免發生爆炸。

♦ 將中毒者移到通風的地方,鬆開中毒者的衣領、褲帶。

27

酒精中毒

♦ 對輕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其再繼續飲酒,其次可用刺激咽喉的辦法(用筷子等)引起嘔吐反射,將酒精等胃內容物儘快嘔吐出來(對已出現昏睡的患者不適宜用此方法)。

♦ 安排中毒者臥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嘔吐物阻塞呼吸道;觀察呼吸和脈搏的情況,如無特別,一覺醒來即可自行康復。如果患者臥床休息後,還有脈搏加快、呼吸減慢、皮膚溼冷、煩躁的現象,則應馬上送醫院救治。

♦ 嚴重的急性酒精中毒,會出現煩躁、昏睡、脫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症狀,應從速送醫院急救。

28

溺水

♦ 救護溺水者時,必須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專職救生員外,即使會游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

♦ 溺水者獲救後,應立即檢查器呼吸、心跳。如呼吸停止,應馬上做人工呼吸,先口對口連續吹入4口氣,在5秒鐘內觀察其有無恢復自主呼吸,如無反應,應接著做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復自主呼吸。

♦ 如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可在其意識清醒時,用膝蓋抵住其背部,一手拖住上腹部,另一手扒開其口讓其吐水,或救護者單膝跪地,讓溺水者臉朝下伏於膝蓋上吐水。

29

心臟驟停

♦ 拍打患者肩膀,大聲喊叫,看其是否有反應。

♦ 如患者無反應,俯身觀察其胸腹部是否有起伏來判斷是否有呼吸,如無反應且無呼吸,則為心臟驟停,立刻撥打急救電話並開展心肺復甦。

♦ 將患者平放在堅實的平面上,將下巴往上抬、讓頭後仰,把一隻手的手掌放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另一隻手放在第一隻手上,手掌根重疊,手指伸直或交叉互扣。按壓時,上身前傾,雙臂伸直,雙肩正對病人胸骨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4-5釐米,然後放鬆,但雙手不要離開胸部,每分鐘100次,節奏要均勻。

♦ 在30次胸外按壓之後。給予2次人工呼吸。然後再開始30次按壓,如此交替進行,直至醫護人員趕到。

30

人工呼吸

♦ 清除患者口、鼻內的異物,如嘔吐物、痰液、血液等。救助者將一隻手按壓在患者前額處,使其頭向後仰,同時用這隻手的拇指、食指捏緊患者的鼻孔;另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上提下頜,保持患者氣道通暢。然後,救助者用口脣嚴密包住患者口脣,平穩向內吹氣。

♦ 如果吹氣有效,患者胸部會鼓起,並隨著氣體呼出而下降。吹氣後,口脣分開,並鬆開捏鼻子的手指,使氣體呼出,同時施救者側頭呼吸新鮮空氣,進行第二次吹氣。口對口人工呼吸的頻率是成人每分鐘8-12次。

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或動手轉發出去,幫助更多的人!

9.9國際急救日|30個生活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策劃 by 趙 芃

來源 by 網 絡

編輯 by 彭 潔

下方查看歷史文章

9.9國際急救日|30個生活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如有任何健康問題,請撥打徐醫附院健康熱線:

☏:0516-85609999

9.9國際急救日|30個生活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9.9國際急救日|30個生活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