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崩的危害有多大?大型投資者資金鍊斷裂風險不可不防

基金 投資 公募 興業銀行 證券時報 2017-05-27
閃崩的危害有多大?大型投資者資金鍊斷裂風險不可不防

近期閃崩這一詞頻繁出現,不僅僅是港股,A股也經常有股票莫名其妙就突然暴跌,專家表示,這是由於大型投資者資金鍊斷裂所致,其中的風險投資者不可不防。

一般來說,投資者理念中的風險出現往往需要一個過渡的時間,例如一隻股票從開盤到跌停,需要一段時間的出貨下跌,然後還會有弱弱的反彈,再然後是跌幅逐漸擴大,最後是封上跌停板。但是閃崩則不然,閃崩是股票正在平穩運行中,然後股價直接跌停或者跌幅巨大,一根直線就下來了,沒有反彈,更沒有出貨的跡象,而是將跳水發展到極致,就是前一秒鐘還在前收盤附近交易,下一秒鐘就跌停了,這就是閃崩。

為什麼會出現閃崩?專家介紹,有些資金為了放大自己的操盤資金量,或者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抑或是為了達到控制股價的走勢,於是向其他大資金融資,其實就是配資交易。但是現在的A類資金也變得很狡猾,由於2015年股市大幅下跌過程中很多配資資金因為流動性原因無法平倉出局,導致B類資金全損,A類資金也出現了虧損。於是現在的大規模配資,A類資金往往需要B類資金提供一個擔保賬戶,即這個賬戶的資金無法平倉出局的話,就會去平另一個賬戶的股票,而閃崩正是平倉擔保賬戶股票所致。

這就是說,股票閃崩也是因為資金鍊斷裂所致,一旦股票發生閃崩,不僅會導致被平倉賬戶損失慘重,也會拖累持有這隻股票的其他投資者,好端端的自己的市值就縮水10%,擱誰誰也不願意。但是投資者對於閃崩還真沒什麼好辦法,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儘量遠離可能會發生閃崩的股票。本欄建議,規避閃崩還得要抱粗腿。

怎麼抱粗腿?就是尋找有公募基金持股的股票買入並持有,因為公募基金不同於其他投資者,它們對於市值非常看重,一旦公募基金持有的股票發生閃崩,它們會在第一時間將股價拉回原位,投資者也能因此躲過一劫。例如4月12日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都發生了閃崩,但是其後就被資金強力拉回,如果是沒有基金坐鎮的小盤題材股,崩了可能就真的崩了,投資者只能自認倒黴。

如果不願意買入公募基金持有的股票,還可以尋找換手率相對較高的股票買入,因為這樣的股票相對活躍,盤中的買入賣出量也比較大,即使發生部分投資者持倉被強平,也會被市場內的買盤消化掉,不會出現過大幅度的下跌。

當然,防範閃崩的關鍵還在於讓上市公司更有投資價值,假如是一家高成長、高分紅的好公司,比如貴州茅臺,要是真有哪個賬戶突然9折甩賣股票,其他資金恨不得全部買走,這樣的股票閃崩就不再是投資者擔心的壞事,而是逢低買入的良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