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城隍廟是供奉城隍爺的廟宇,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為儒教《周宮》八神之一,也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據史料文獻記載,明太祖洪武二年正月丙申朔(1368年2月7日),“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開始制定了京都府縣各級城隍神職稱級別,並且規定,起碼必須是縣級以上的行政機構所在地,才有資格建立城隍廟。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自古潮州府就有“九縣十城隍”的說法。這九個縣分別是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和梅州豐順。按照當時的“政策”,只有縣級以上的行政機構才能設立城隍廟。

九個縣本來只應該設立九個城隍廟才對,怎麼會多冒出了一個城隍廟呢?這個城隍廟又設立在哪裡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棉湖建置已有1000多年曆史,宋太平興國一年(977)棉湖已形成城寨,具備城防的規模。

清嘉慶十一年(1807),棉湖設立揭陽縣佐堂(相當於副縣級),行使縣級職權,分治揭陽西隅,並在現今的方圍居委三角埕建造一座與縣城相應的城隍廟。

棉湖居於水陸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優越,具備了揭邑在這兒設立分縣的條件,棉湖既是“分縣”,屬“縣級行政機構”,設立縣丞衙署,建立城隍廟,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自然有了潮州“九縣十城隍”的歷史美稱。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專門負責人一生福壽祿和惡罰明的官職,而且不是神,棉湖人尊稱為城隍爺、城隍公。 棉湖城隍廟大殿前雕刻“爾來了麼”“也有今日”“積金積玉莫如積德”“問富問貴即須問心” 等楹聯,彰顯城隍爺正直無私,善惡分明的原則。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大殿中央塑有威嚴無比的城隍爺,兩側有凶暴形骸的判官和手執邢仗鐐銬的衙役,左側塑有伯府夫人、右側塑有協天上帝。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影響下,出現這種既比“鎮級”高一點,又比“縣級”低一點的“分縣”,確實少見。因此而設立了城隍廟,使得本來就具備了濃郁民俗特色的城隍神,更是增添了一層傳奇色彩!

解放後,在破除封建迷信運動中,城隍廟的一切建築及神明偶像被拆毀,並改為棉湖二中教室,後又改為敬老院、教師宿舍,城隍廟的舊貌已是面目全非,幾乎難以見到昔日的風采。

為保護這一頗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古蹟重煥光彩,1995年6月,揭西縣文化局為棉湖“城隍舊址”掛牌,1998年列入揭西縣文物保護單位,000年4月,成立了城隍廟復建籌備組,多方募集資金,於2001年6月29日在原址正式動工,經過一年的精工修建,古廟舊貌重現!

復建落成的城隍廟,壯麗堂皇,落落大方,雕樑畫棟,琉璃瓦嵌瓷,古色古香。修葺一新的棉湖城隍廟,裡面的泥塑木雕石刻,一應俱全,技藝高超。特別是木雕,題材廣泛,表現的內容豐富,造型生動多姿,所鏤刻的人物、馬匹等,都栩栩如生,玲瓏精巧,很有地方特色。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潮汕自古“九縣十城隍” ,第十個居然在揭西棉湖,這是為何呢?

從九縣十城隍的說法到棉湖地區曾出土的宋代錢幣,已初步顯現出、當時古鎮商貿繁榮的歷史;然據《揭陽縣誌》載:“棉湖橋在霖田都,外通鴻溝,長60餘丈,今廢。”進一步說明當時棉湖的生產力已達到較高水平。明洪武 三年(1370),霖田都巡檢司署由巡檢黃傳銘自東園湖口村遷入棉湖,地址在今棉湖影劇院,門口特書“湖口舊署,揭邑吩咐"八個字,更顯示棉湖在潮汕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地位。

如今,棉湖城隍廟的復建,既對我國的傳統道德觀念起到了弘揚作用,對地方文物的保護,更是對文化的建設起到了示範作用,同時,對保存和研究地方民俗,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來源:潮聲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