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地跨天山山脈西南部、帕米爾高原東部、崑崙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北緣。自治州北部和西部分別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兩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195千米;東部與阿克蘇地區相連;南部與喀什地區毗鄰。全州東西長約500千米、南北寬約140千米,面積7.25萬平方千米。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語意為“紅水”。境內有克孜勒蘇河穿境而過,故在自治州成立時,決定以克孜勒蘇作為自治州的名字。

2017年,自治州轄阿圖什市和阿克陶、烏恰、阿合奇3縣。下轄3個街道辦事處、39個鄉鎮(場)。自治州首府是阿圖什市。全州總戶數157704戶,總人口620591人,其中柯爾克孜族162774人、維吾爾族408738人、漢族41404人、塔吉克族6031人、回、烏孜別克、哈薩克等其他民族1644人。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概況

克州白沙山

克孜勒蘇自治州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根據境內性質未定的原始文化遺蹟和出土的人頭骨化石推斷,大約早在一萬七千年以前,境內即有原始人類活動。到了大約距今6000年左右的中石器時代,境內的先民已經能夠打磨細石器,用於狩獵和從事簡單的農耕生產。大約在3000年前,我國中原社會已經進入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境內仍然處於母系社會的部落聯盟狀態。同時境內平原地區出現定居農耕文化,山區為狩獵和放牧的遊牧文化。據我國史籍所載,中原的黃帝、舜帝、堯帝等都與境內的部落聯盟有過密切的交往。《竹書紀年》載“黃帝時西王母獻白環,舜帝時又獻之”;“堯,西王母獻其白王官”;“舜受終西王母獻益地圖”;《賈誼新書》稱:“黃帝涉流沙,登於崑崙,於是還歸中國”;堯帝“身涉流沙,地封獨山,西見王母,馴及大夏、渠叟”。從這些記載中可以明確看出,境內的西王母之邦等部落聯盟與中華古帝從長期的友好往來,最後到人心所向、眾望所歸、迴歸中國。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概況

克州白沙山

到了秦漢之際,境內的以母系社會為基礎的部落聯盟逐步解體,以各個綠洲自為體系的從事定居農業的“城郭諸國”以及以從事遊牧的“行國”逐步形成。境內的阿圖什屬疏勒國,阿克陶屬楨中國,烏恰屬捐毒國,阿合奇屬尉頭國。漢神爵二年(前60),統治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賢撣率部歸漢,漢朝政府設西域都護府以統之,從此克孜勒蘇即正式劃入漢朝版圖。三國時期,州境隸屬魏國。西晉時隸於西域長史府,東晉十六國時先後隸於前樑、前秦、後涼、西涼等政權。南北朝時隸於北朝,受轄於西戎校尉府。隋朝統一全國後,隸於隋朝,受西突厥王庭的統治。唐平息西突厥之亂後,在境內設蔚頭州、疏勒都督府等地方建置,直接隸屬於中央王朝隴右道所轄的安西都護府。宋、遼時期分屬喀喇汗王朝和高昌政權,後為喀喇汗王朝所統一。13世紀又為西遼所統治。元統一後為察合臺后王封地。明代始轄於別失八里的喀什噶爾,後又為葉爾羌汗國所統轄。清初為準噶爾汗國所統治。清政府重新統一併建立新疆省後,分別隸屬於阿克蘇道和喀什噶爾道。民國時期分屬新疆省喀什行政區和阿克蘇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境內仍分屬新疆省的喀什專區和阿克蘇專區。1954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成立,仍隸於新疆省,1955年10月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地處年輕的帕米爾高原上。帕米爾高原寒武紀時期隆起,華里西時期斷裂,併發生劇烈升降,形成凹陷和褶皺。地質結構複雜,主要為新生界第四系地層。自治州境內多山,山地佔全州總面積的90%以上。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呈梯狀上升,東南部為塔里木盆地邊緣綠洲和喀什噶爾平原,最低處海拔1197米,北部、西北部為天山南脈和帕米爾高原,最高處海拔7719米,相對高差6522米。山地以克孜勒蘇河為界,從烏恰縣的北部、阿圖什市北部直至阿合奇縣全境,為天山南麓;克孜勒蘇河以南,從烏恰縣西南部直到阿克陶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崑崙山山區。境內群山起伏,高峰林立,有名的山峰有“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山頂常年戴雪,積雪厚度達百米以上;山間分佈著條條冰川,並有冰洞、冰舌、冰斗、冰湖等分佈。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概況

奧依塔克

自治州地處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有託什幹河、博古孜河、恰克瑪克河、克孜勒蘇河、蓋孜河、流量252.406立方米/秒。地下水總儲量8.06億立方米。

自治州水資源較豐,但由於河流多處於高山峽谷之中,利用率極低,地表水引用量僅佔擁有量的12%左右。地下水的開採利用量也僅佔地下水可開採利用資源的10.85%左右。

由於河流多在山區,落差大,水能資源也較豐,總量為346.85萬千瓦。

自治州氣候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氣候,其特點是光照充足,乾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秋季短促,且氣溫多變。氣候差異極大,垂直反應明顯。既有終年永凍的寒冷高山帶,又有夏季酷炎的平原區;既有終年不化的冰雪降水帶,又有乾旱無雨的久旱區。相對溫差達16.6℃。

自治州由於地域遼闊,且又分佈於幾個不同的地理帶中,自然資源較豐富。

自治州草場面積達5000多萬畝,著名的玉其塔什草原是州境內最大的草原,是發展草原畜牧業的廣闊牧場。但長期超載放牧引起嚴重退化,載畜量低,發展畜牧業受到一定的制約。

自治州腹地平原,地勢平坦,光照充足,適於瓜果生長,是有名的瓜果之鄉,主要瓜果品種有甜瓜、西瓜、無花果、杏、桃、葡萄、石榴、蘋果、梨、巴旦、櫻桃、木瓜等。特別是無花果、喀拉庫賽甜瓜、木納格葡萄享譽全疆。但土壤肥力不足、重鹽鹼、乾旱缺水又直接限制著農業生產的發展。

自治州天然植被稀疏。野生植物種類有54科184種,主要為禾本科、菊科、豆科、蓼科、藜科等牧草類植物。自治州野生蜜源植物沙棘資源較豐,有一定的開發利用價值。珍貴野生植物有白堊紀殘餘闊葉常青植物小沙冬青及稀有植物雪蓮。境內有有毒植物毒麥和巖黃芪(醉馬草)及曼陀羅等。

自治州野生動物資源較豐,僅鳥類就有17目42科244種,佔新疆鳥類總種數的60%。珍貴野生動物較多,屬國家一級保護的12種,二級33種,另外還有珍貴稀有野生動物40多種。

自治州礦產豐富,主要分佈於廣大山區。金屬礦有金、銀、銅、鐵、錳、鉻、鉛、鋅、錫、鎳、鈷、鎢、鋁、鉬、釩、鈦、鋰、鈹、鈮、鉭、等;燃料礦有煤、石油等;建材礦上,鹽、芒硝的儲量也相當豐富。另外尚有珍貴稀有礦冰洲石、綠柱石等寶石礦。

自治州地跨天山山區、帕米爾高原、崑崙山山區及塔里木盆地邊緣幾個獨特的地理環境區,這4個獨特的地理區域,在地質構造,地貌特徵、氣候物產上千差萬別,各有所異,這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自然景觀。

自治州地形複雜,氣候變化無常,自然災害頻繁。主要災害有乾旱、霜凍、大風、雪災、洪水、冰雹、乾熱風、浮塵等。

自治州地處天山南麓和崑崙山北坡之間,縱貫帕米爾高原東部,與塔里木盆地西緣相連,海拔最低處1197米,最高處7719米,絕對高差達6522米。山地佔全州總面積的90%以上。以克孜勒蘇河為界,克孜勒蘇河以北從烏恰北部、阿圖什市的北部直到阿合奇縣全境,為天山南麓;克孜勒蘇河以南,由北向南包括烏恰縣西南部和阿克陶縣西南部絕大部分山區,為帕米爾高原和西崑崙山區。境內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公格爾峰海拔7719米,為自治州最高點。自治州境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6座,山頂終年積雪,最厚處達100多米。山間遍佈冰川,主要冰川有20多片,總面積達1 960.8平方千米。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概況

玉其塔什草原

主要平原有阿圖什市的恰克瑪克~博古孜河中下游沖積平原、阿克陶縣的帕米爾山前沖積扇平原、蓋孜河~庫山河三角洲平原。主要盆地有阿圖什市的哈拉峻、吐古買提盆地和烏恰縣的黑孜葦盆地。主要谷地有阿合奇縣的託什幹谷地、阿圖什市的上阿圖什谷地、阿克陶縣的蘇巴什谷地和木吉谷地等。這些平原、盆地和谷地,一般在海拔1 200~3500米之間,為自治州主要的農牧業區。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概況

玉其塔什草原

玉其塔什草原風景區:位於烏恰縣烏魯恰提鄉,距離烏恰縣城250公里。是新疆南部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夏牧場,玉其塔什在柯爾克孜語意為“三個石頭”,實為“三座巨大的山峰”,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相傳是女媧娘娘煉石補天時採用的三顆石頭。是自然山水、民族風情和草原風光兼具的草原旅遊景觀區,草原植被豐富,水足草茂,每年入夏,草原、藍天、白雲、雪山、羊群勾勒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是牧區的寶地,也是消暑避夏的樂園

境內溝壑交錯、河流縱橫,由東北向西南分佈有託什幹河、博古孜河、恰克瑪克河、克孜勒蘇河、蓋孜河、庫山河、葉爾羌河等七大水系。除上述七大水系外,自治州南部還有艾格孜牙、且木幹、鐵列克、克孜勒治業克等大小河流100餘條。這些河流大都為內陸河。共有天然湖泊18處、35個,其中淡水湖多集中於阿克陶縣的布倫口、蘇巴什一帶,最大的為布倫庫勒、喀拉庫勒湖。阿合奇縣西北部山區也有少量淡水湖。淡水湖多為高山湖泊,一般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另外還有部分冰湖。鹹水湖(鹽湖)多分佈於阿圖什市北部盆地,最大的為硝爾庫勒和吐孜蘇蓋特鹽湖。

自治州地處中緯度歐亞大陸中心,屬暖溫帶大陸氣候。平原地區日照充足,四季分明,乾旱少雨,溫差較大。春季升溫快,天氣多變,多風,多浮塵;夏季炎熱;秋季涼爽,降溫迅速;冬季寒冷,多晴日。山區氣候寒冷,熱量不足,降水不均,積雪不穩,四季不明,冬季漫長,一年內僅有冷暖之分。自治州雖地處溫帶,但地形複雜,氣候垂直反應迅速,地帶性明顯。平原區為暖溫帶,最冷月平均氣溫-6.3~10.9℃,無霜期200~240天,年平均降水70~120毫米,具有發展種植業和林果、園藝業的特殊優勢。草場廣闊牧草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發展高山草原畜牧業有一定的潛力。中草藥資源主要有甘草、紫草、雪蓮等。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不少珍稀動物,如雪豹、雪雞、猞猁、天鵝、疣鼻雕等國家保護動物40多種。

自治州境內地表水年徑流量約79.62億立方米,佔全新疆地表水徑流量的10%;地下水儲量23億立方米。自治州水能資源居南疆之冠,僅七大河流理論水能量就達747.46萬千瓦,佔全新疆水能資源的22.3%,發展水電事業潛力很大。至21世紀初,自治州已著手蓋孜河、託什幹河、克孜勒蘇河、葉爾羌河的水電開發工作。

礦物資源種類多、品類齊全。到2006年時,境內已發現礦種69種、礦產地457處。已探明或初步探明儲量並計入儲量庫的礦產有:天然氣、煤、鐵、鈷、銅、鉛、鋅、鎘、金、銀、鹽、硫(硫鐵礦)、水晶、石灰岩、粘土等15種,共64處。其中,大型礦床8處,中型礦床9處,小型礦床47處。

自治州的阿圖什、阿克陶是有名的瓜果之鄉。地方優質品種主要有無花果、葡萄、杏、石榴、桃、梨、沙棗、巴旦木等,瓜類主要有甜瓜、西瓜等。無花果是阿圖什市的特產,已譽滿天山南北,阿圖什被稱作“無花果之鄉”。無花果為稀有果品,甜美可口、營養豐富。阿圖什葡萄品種較多,以“木納格”葡萄最為有名,其最大特點是易於長期存放,不需任何保鮮措施即可保鮮到來年3~4月份。“喀拉庫賽”甜瓜肉厚質細,甜而香脆,已遠銷到國內各大城市及香港等地。杏的品種較多,產量也較高,以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鄉的“胡苑乃克”和阿克陶縣巴仁鄉的銀杏最佳。杏脯、杏幹、杏子醬有較好的銷路和市場,為自治州的一大特產。

地貌特徵

一、山地地貌特徵

以山地為主,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帶。地貌不僅平行變化大,立體垂直變化也十分明顯。

山地以海拔4000~5000米以上為冰雪帶,山頂常年積雪,雪線以下分佈著很多冰川。冰川向下伸延,一些冰舌可下降到海拔3000米左右。冰川主要分佈於慕士塔格、公格爾等高峰上,達600餘平方千米。在闊克薩勒山的南坡上也分佈著約40平方千米的冰川。

高山冰雪帶的雪線以下,大都為寒漠帶,大約在海拔3500~4000米之間。高山寒漠之下為草甸帶和亞高山草甸帶,局部陰坡還分佈著小片天然森林。

自治州的中山和低山面積較大,分佈較廣。中山一般在海拔2500~3500米之間。低山在海拔2500米以下,其地貌特點為乾旱剝蝕嚴重,山體裸露,植被稀疏。由於組成山體的巖質不同,分別呈灰色、黑色、黃色、紅色裸露山體。有些山體為紅、灰色相間而成。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概況

阿克陶縣五彩山

阿克陶五彩山景區:位於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鎮西南方向的314國道旁,距離阿克陶縣縣城79公里。是新疆一大奇特景觀,也被為“五色山”。在帕米爾高原的中低山中,到處有五彩繽紛的山體,景觀十分豐富、奇特。有時同在一個山體中,可以看到有黑、白、黃、紅、青五彩繽紛的顏色夾雜其中,縱橫交錯的交織在一起,成為五彩的山。同時在帕米爾高原五彩山的旁邊,雅丹地貌也十分豐富、壯觀,其造型生動,似人似馬,如鷹如犬,鬼斧神工。

二、谷地、盆地地貌特徵

谷地、盆地遍佈山間,以谷地為主。在山間谷地中,分佈著大小不等的河谷平原和盆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左右,谷地大都為兩褶皺山脈之間的陷落地帶,盆地大都為山體環抱形成的構造盆地,屬古老褶皺山前的凹陷區。盆地中沉積了三疊紀到第四紀的大量沉積物,土層發育較厚,最厚處可達1000多米。因乾旱缺水等原因,大都尚未開發,為植被稀疏的戈壁荒地。

三、中部平原地貌特徵

中部平原主要為幾條河流的沖積平原、山前沖積扇和兩河間的沖積三角洲,為自治州的主要種植業產區,屬塔里木盆地西南緣的綠洲地貌。

四、全州相對高差大

自治區地貌的特徵為相對高差大,最低處塔里木盆地西緣平原海拔僅1197米,最高處南部高山公格爾峰海拔達7719米,相對高差為6522米。

主要地貌類型

克孜勒蘇自治州地域遼闊,據有天山南脈、崑崙北坡、東帕米爾及塔里木盆地西緣的大片土地,東西綿延500多千米,地貌極其複雜。

主要地貌類型有:山地、河谷、盆地、平原、沙漠、戈壁、冰川等。

氣候特點

自治州雖處中緯度地帶,但位於大陸腹部,至海洋遙遠,三面環山,東臨塔里木盆地,西南抵海拔7719米的公格爾峰,相對高差6522米,氣候差異之大為其它地區所不及。

自治州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光照充足,乾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氣溫多變,氣候差異很大。

一、光照充足

光照充足是指太陽照射時間長和光能資源豐富。由於自治州多晴天而少雲層,地形起伏而受光面積相多對,植被稀疏而遮蔽物少,都是造成光照時間長的原因。由於光照時間長,太陽直接照射率大,光能資源極為豐富。

日照時間長,百分率大,年日照總時數達2700~3000小時。日照時數的地域分佈由南向北遞增。北部山區高達2900~3000小時,南部平原為2700~2800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全州為62~68%,山區大於平原。

太陽輻射量大,年總輻射量為130~140千卡/釐米2,高於我國同緯度的華北和東北地區,僅次於青藏高原。太陽總輻射量的地域分佈總趨勢:由西南向東北遞減,山前平原多於山地,高山牧區近似平原農區,平原農區為138~140千卡/釐米2,半山區為135千卡/釐米2左右。

光合有效輻射量充足,全州量為67~70千卡/釐米2,為全國豐富地區之一。其地域分佈趨勢相似於總輻射的分佈。山前平原區69~70千卡/釐米2,半山區66~67千卡/釐米2,高 山 區 69 千 卡/釐米2。

光質優良。光質優於鄰近地區,能使植物莖葉粗壯,花冠色濃,果實色澤鮮豔。

二、乾旱少雨

乾旱是自治州主要氣候特點之一。由於北面和西面的南天山和高原的阻擋,高空暖溫空氣不易進入,自然降水稀少。

年降水總量,山前平原不足100毫米,海拔3500米以上山區降水稀少。全州多水年份也不超過400毫米,且少水年多於多水年。

降水時間分佈不均衡,多集中於夏季,秋冬季較少。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可達180天,半年之久不見滴雨常有發生,乾旱程度嚴重。

乾旱表現的另一方面是空氣乾燥,年平均相對溼度為40~50%,不超過50%,且山前平原尤為乾燥,僅為40%,如以30%作乾燥日,則山前平原和南部山區全年有100~140天的乾燥日,北部高山亦有25天左右,空氣乾燥程度顯著。

三、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秋氣溫多變

自治州氣溫的變化,不但受季節的影響,更為顯著的是受地理位置、地形、植被和冰川等影響,既體現了大陸性氣候特點,又表現出山區氣候的特徵。季節氣候特徵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秋氣溫多變。

冬季寒冷,是全州普遍現象。山前平原冬季最冷月溫度為-6至-7℃,半山區-9至-10℃,高山區-15至-16℃。極端最低溫度可達-37℃。寒冷期的長短不一,平原區最短,全年有40天左右。高山區最長,長達120天左右。半山區間於兩者之間。

夏季炎熱,主要是平原區。極端最高溫度可達42℃,炎熱期可持續70~85天,屬南疆之最。但平原區僅佔全州面積的2.4%,絕大部分是山地或山區,故炎熱期極短,不足30天。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山區無四季之分,僅有冷暖之別。

春秋氣溫多變,這是大陸性氣候特點之一。春季升溫迅速,秋溫下降快而短暫。春季冷暖空氣交替頻繁,氣溫多變,常有春寒出現。

四、氣候差異極大,垂直反映迅速

自治州東部和北部屬天山尾系的陽坡,南部屬西崑崙山末端的北坡,全境背環帕米爾高原東側,腹向塔里木盆地西緣,境內有7000餘米以上的公格爾、慕士塔格冰峰,最低處僅有1100米,相對高差6000餘米,加之山體縱橫交織,地勢起伏大,因此氣候複雜多樣,差異極大,分佈呈立體狀,既有終年永凍的寒冷高山帶,又有夏季酷炎的平原區。既有終年不化冰川的降水帶,又有乾旱無雨的久旱區。地形、地勢造就了境內氣候的複雜性。

熱量資源多寡不均。山前平原熱量資源豐富,≥10℃積溫高達4000~4700℃,適宜多種植物的生長。除平原區外的中高山帶熱量資源明顯不足,海拔2000米以 上 山 區 , ≥10℃ 積 溫 在 2500℃以下,僅能滿足牧草和麥類作物的生長。高山帶熱量資源更為不足,≥10℃積溫僅有900~1200℃,只能滿足莎草牧草的生長。

溫度差異大。年平均氣溫以阿圖什市附近為最高,達13℃。高山帶最低,如吐爾尕特口岸,僅有-3.7℃,相對溫差達16.6℃。在同一個州轄範圍內如此大的溫差,甚屬罕見。溫度隨高度升高而降低,每升100米下降0.75℃,以山體為形狀立體分佈,如用氣候類型劃分,可劃為暖溫、寒冷、極地三個垂直分佈帶。

降水量差異極大。以高山帶為最多,年量可達300毫米,而平原區僅有60~80毫米,相差240毫米之多。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概況

阿克陶縣塔爾鄉

阿克陶縣塔爾鄉塔吉克族民俗村:位於阿克陶縣塔爾塔吉克鄉,處於喀什地區旅遊大環線的必經之路,阿克陶縣塔爾塔吉克民族鄉,下轄8個村,全鄉有5218人,其中,老塔爾鄉近3000多人,全是塔吉克族,善良純樸熱情,民族風情濃郁;全鄉在峽谷下河流和公路邊,五個村貫穿下來二十七公里,春看杏花賞美景,夏遊草原品瓜果,秋天層林盡染,一片金黃,冬季雪景壯觀,純淨皚皚。

氣候區劃

自治州境內地形複雜,造成氣候差異大。各地的高山分佈和走向、溝谷的方向、山脈的形狀、植被的狀況等,都對氣候產生不同的影響。

一、南北山寒冷氣候區

該區包括託什幹河以北,吐古買提、烏魯克恰提一線北部,以及布倫口以西和以南的海拔3000米以上直抵國境和州界的高山帶。為全州溫度最低,熱量資源不足1500℃的寒冷氣候區。本區地勢高,山嶺起伏大,內有冰川和高山積雪帶,水資源相對地比全州其它區豐富。根據水熱條件配合程度,又分為兩個氣候副區。

北山寒冷半溫潤氣候區 該區包括自治州北部和託什幹河以北的高山帶,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為全州最冷山區,最冷月平均氣溫-12℃,年極端最低氣溫可達-30℃,最熱的7月氣溫僅10℃左右,大於0℃積溫1000~1200℃,冬季處於逆溫層頂上,多酷寒。本區同時又為全州降水量最豐富區,年降水量250~300毫米,大於10℃期間,大氣乾燥度1.04。總的氣候特徵為熱量足,水分豐富。由於本區多高山,坡度陡峭,多岩石層,土壤中沙卵石較多,地面植被生長受到抑制,雖有草甸、草原型草場的存在,但為片狀分佈,面積不大,多為荒漠化草原,形成“有水而少草”的獨特景觀。

南山半乾旱氣候區 本區包括自治州南部山區偏南、偏西的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帶,境內有著名的慕士塔格、公格爾等高峰。本區的熱量條件相似於區,但由於本區處於南部山區,降水垂直分佈,介於兩個降水帶(海拔4500米以上有一降水帶,且量較大,年降水量在320毫米以上,海拔3000米以下又有一個降水帶,但量較小。)之間。故降水量偏少,年降水量僅有100毫米左右。大於10℃期間,大氣乾燥度為2.00~4.00。

二、中山涼爽氣候區

該區包括託什幹河兩岸,哈拉峻以北,吐古買提、黑孜葦、波斯坦鐵列克、奧依塔克等一線,處於海拔2000~3000米的弧狀中山帶內,為本州涼爽氣候帶,年平均氣溫3~6℃,大於0℃積溫2000~3000℃。本區地勢較高,地形起伏,谷溝交*,水資源缺乏。根據水分條件又分為二個氣候副區。

北部中山涼爽半乾旱氣候區 該區包括託什幹河兩岸,向西延伸到吾合沙魯的海拔2000~3000米的中山帶,熱量資源優於南北山寒冷氣候區,次於平原暖溼乾燥氣候區。年平均氣溫5~6℃,最熱月平均氣溫19℃,大於0℃積溫3000℃左右,能滿足禾本科植物生長髮育的需熱量。

該區的自然降水雖少,但有河流經過,或有山泉補給水源,故彌補降水量的不足,是自治州良好的畜牧業基地,也是農業開發潛在地區。

南部中山涼爽乾旱氣候區 該區主要位於南部山區中山帶,海拔為2 000~3 000米地段。包括波斯坦鐵列克、奧依塔克、克孜勒陶等地。年平均氣溫5~7℃,大於0℃積溫3000~3500℃,年極端最高溫度可達30℃以上,極端最低溫度-20℃。冬季處於逆溫層中,氣溫反而高於平原區,是良好的牲畜越冬場所。所降水量在80~100毫米間,大於10期間,大氣乾燥度達4.00以上,屬乾旱區。其氣候特徵是:冬不冷,夏不熱,春秋溫涼宜人。

三、平原暖溫乾燥氣候區

本區主要包括阿圖什耕作區(含哈拉峻盆地)和阿克陶縣農業區。其海拔高度在1600米以上。區內熱量資源豐富,氣候豐富。年平均氣溫10~13℃,大於0℃積溫高達4000~5000℃,年降水量60~80毫米,大於10℃期間,大氣乾燥度超過4.00。本區四季明,開春早,升溫快,夏季炎熱且長(長達4個月),多陣性風雨,秋季降溫迅速,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

該區氣候總特徵是:熱量豐富,氣溫日較差大,光照充足,無霜期長。

水系

自治州境內有託什幹、博古孜、恰克瑪克、克孜勒蘇、蓋孜、庫山、葉爾羌克孜勒蘇治亞克等水系和河流多條。還分佈有部分淡水湖和鹹水湖。

一、河流

託什幹河水系託什幹河水系為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蘇河水系的上游,主流為託什幹河,支流有闊克薩勒河、玉山古西河、艾孜力河等19條支流,全流域面積2.7萬平方千米。主流由西向東沿阿合奇縣託什幹河谷流入阿克蘇,其支流分別由阿合奇縣北部的闊克薩勒嶺南坡和南部的喀拉鐵克山北坡的溝壑中注入主流託什幹河,大部分支流為季節河。

託什幹河:發源於天山南脈吉爾吉斯境內,海拔4441米的喀拉格爾山。自阿合奇縣哈拉布拉克鄉入境自西向東貫穿阿合奇縣,至縣東部的庫蘭薩日克鄉出境,流入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境內。下游稱阿克蘇河,全長592千米,在州境內主流長為268千米,縱坡為5.8‰。流域面積1625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6.25億立方米,每年平均流量83.5立方米/秒,歷年最大流量20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4.4立方米/秒。

河水量來源主要由冰雪水補給。洪水期8~9月,流量佔全年徑流量的70%。11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託什幹河是阿合奇縣的生命線,是阿合奇河谷地農業、飼草、飼料基地的灌溉及人畜飲水的水源。

博古孜河水系 博古孜河水系為塔里木河流域上游之水系,主流為博古孜河,主要支流鐵列克、蘇枯木、硝爾庫勒河等37條。流域面積2112平方千米。

博古孜河:發源於天山南脈海拔4525米的散達勒山南麓。由河源到山口河長102千米,全長流向,穿越阿圖什市北部群山,進入吐古買提地,經阿湖寬谷,一支向東南注入托克拉克水庫後再從七盤水磨山口瀉出,流入博孜塔格山前平原。一支繼續南流,出博孜塔格山口,向東南轉向進入博孜塔格山前平原,注入託喀依水庫。每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秒,歷年實測最大流量47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1.043億立方米。縱坡18.2‰。主要水源為地下水補給,補給量達50%,流量較穩定。主要灌區為阿湖谷地、博孜塔格山前平原及供應阿圖什市城鎮用水。

恰克瑪克河系 恰克瑪克河水系為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系。主流恰克瑪克河,主要支流有吐爾尕特河、蘇約克河和恰克瑪卡烏爾蘇等十多條。流域面積3 995平方千米。主流恰克瑪克河由北向南經烏恰縣東部流入阿圖什市西部,然後入喀什地區。支流分別由西北、東北向東南、西南匯入主流。有部分支流系季節河。

恰克瑪克河:發源於天山南脈海拔4758.8米的阿克釐山,上游蘇約克河由蘇約克、吐爾尕特河匯合而成,流向為東北、西北,在烏恰山區匯合後沿西北向東南流向直入阿圖什。進入阿圖什後分為南北兩支,南支沿主河道流入喀什地區;北支轉頭向東,沿阿圖什山前礫石平原下流而消失,其河床與博古孜河匯合於阿扎克鄉的翁艾日克村。由河源到山口162千米,縱坡20.3 ‰。多年平均流量5.19立方米/秒,歷年實測最大流量234立方米/秒,最小0.1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1.638億立方米。河源來水為邁丹塔格~吐爾尕特山的高山冰雪融水,主要補給為上中游高山、中低山地區的降水,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徑流量不僅年際變化大,年內月平均徑流量變化也較大,變差係數0.36,每年平均月徑流量最小與最大相差4.5倍。洪峰流量大而歷時短促,暴漲暴落。3~9月主要由冰雪和地下水補給,7~9月主要為降雨補給,為洪水期,10月至翌年3月僅地下水補給,為枯水期。4~9月徑流量佔全年徑流量的75.8%。

恰克瑪克河中上游供烏恰縣、阿圖什市農牧業灌溉和人畜用水,下游供喀什地區用水。

克孜勒蘇水系 克孜勒蘇河水系,又稱克孜河水系,為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系,主流克孜勒蘇河,主要支流有吉根河、薩哈勒河、交玉魯幹河、瑪爾坎蘇河、康蘇河、膘爾託闊依河、庫孜洪河、烏瑞克河等二十餘條。流域面積14146平方千米。主流克孜勒蘇河由西北向東南流經烏恰縣中部進入喀什地區。支流分別由西南、北部匯入主流,遍佈烏恰縣境內。

克孜勒蘇河,發源於天山南脈中吉邊界西側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扎爾多布卡山口海拔4 419米的冰山上。從烏恰縣吉根鄉的斯姆哈納入境,由西北向東南橫貫烏恰縣中部,流入喀什地區疏附縣,進入喀什地區以後匯入喀什噶爾河,由河源至山口段長248千米,河道全長847千米,在我國境內長約600千米,在州境內長245.4千米。縱坡4.0‰。多年平均流量62.1立方米/秒,歷年最大流量1400立方米/秒,最小9.6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67.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19.584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23.50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17.65億立方米。水源主要由冰雪融水補給,另外還有降水和泉水補給。水源補給情勢 比較穩定。洪水期在5~9月,徑流量佔全年總量的60%,最大洪水期為7月,為年總徑流量的20%。枯水期在11月至翌年3月,長達5個月,但徑流量僅佔全年總量的15%,12月至翌年2月水量最小,僅佔全年流量的3%。

克孜勒蘇河春汛早,時間長,上游流經第三紀紅泥岩石,河水中夾雜有大量紅色細泥沙,顏色呈紅色,為此歷史上曾稱之為赤河,現在河名克孜勒蘇河系柯爾克孜語,亦為紅水河之意。克孜勒蘇河流經自治州中部的柯爾克孜族主要是居住區,是廣大柯爾克孜族人民賴以生存的生命線。

蓋孜河水系 蓋孜河水系是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系,主流蓋孜河,主要支流有木吉河、庫西瓦河、布倫庫河、奧依塔克河等十幾條,流域面積9 858平方千米。主流蓋孜河由西南向東北穿過阿克陶縣境進入喀什地區疏附縣,支流分別由西北、西南、南方向匯入主流,縱橫交錯於阿克陶縣西部山區。

蓋孜河上游由兩條主要支流匯合而成。北支為木吉河,源頭為薩雷闊勒嶺海拔5610米的庫依吉尕山,由西北向東南流與南支匯合,由河源到匯合處河長150多千米。南支為康西瓦爾河,發源於阿克陶縣境內的慕士塔格冰山,由南向北與北支匯合,由河源到匯合河長81千米。以此支為主,河源到山口210千米。河道自南向北穿越帕米爾北坡山地進入喀什噶爾平原,全長364千米,在自治州境內長215千米,平均寬度150米,平均深度0.6米,縱坡9.8‰。山口處(克孜水文站以上)集體面積1060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2.2立方米/秒,歷年最大流量53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4.69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3.32億立方米,年際變化不大,變差係數為0.17。水源主要由慕士塔格、公格爾、阿克塞巴什等高山冰雪融水補給,佔總徑流量的80~90%。另外,喀拉庫勒、布倫庫勒湖水尚補給部分水源。洪水期較集中,6~8月3個月徑流量佔全年徑流量的59.4%。冬春季節為枯水期,春季僅佔年總徑流量的14.6%,冬季更少,僅佔6.6%。冬春季河水清澈透亮,夏季渾濁,含大量灰色泥砂,下游含砂量高達6.34公斤/立方米,河口呈灰色,故有灰水河之稱,“蓋孜河”,柯爾克孜語意即灰水河。汛期較晚,大約始於5月中、下旬。

庫山河水系 庫山河水系是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系,主流庫山河,主要支流有喀拉塔什河、且木幹河、汗鐵熱克河等。流域面積2 563平方千米。主流庫山河南由向北穿過阿克陶縣境進入喀什地區英吉沙縣。

庫山河發源於崑崙山山脈北麓公格爾—慕士塔格山南坡。源頭買爾開河發源於海拔5000米左右的買爾開達阪處,經阿克陶縣東部出境,流入英吉沙縣吉勒尕戈壁。全長198千米 , 縱 坡 16.3‰。由河源到山口河道長118千米,在州境內河道長114千米。寬約100米,深約0.4米。多年平均流量21.2立方米/秒,歷年最大流量183立方米/秒,最小1.33立方秒/秒。多年平均徑流量6.70億立方米。河水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汛期晚,始於5月下旬。夏季徑流量最大,佔全年的64.6%,冬季最小,僅佔全年的6.4%。最大月平均流量87.6立方米/秒,最小月平均流量僅3.73立方米/秒,相差23.5倍。

葉爾羌水系 葉爾羌水系是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系,橫跨幾個地州。在克孜勒蘇境內段主流為葉爾羌河上游,主要支流有塔什庫爾幹河、恰爾隆河、帕斯熱瓦提河。

葉爾羌河是塔里木河的正源,發源於喀喇崑崙山北麓,全長1 099千米,流經克孜勒蘇自治州、喀什地區至阿克蘇地區與阿克蘇河、和田河匯合為塔里木河。河水*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補給。葉爾羌河位於自治州阿克陶縣東南部山中,由塔什庫幹塔吉克自治縣大同鄉欄干入境,向東至莎車縣卡群阿克塔什處出境,全段長57千米,控制集水面積257平方千米,縱坡1.8‰。多年平均流量206立方米/秒,歷年最大流量6 270立方米/秒,最小22.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65.11億立方米。葉爾羌河水中含有金和玉,維吾爾語稱之為再熱甫先河,即為流金之河。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概況

泉華景區

泉華景區:位於烏恰縣託雲鄉,距離烏恰縣城130公里。泉華與鐘乳石、石筍同為石灰岩地貌,是含大量碳酸鈣的泉水溢出地面後在岩石表面發生氧化在地表形成的五彩繽紛的結晶體。主要有阿依浪蘇泉華區和克姆孜蘇泉華區。以河流、山溪、泉水、泉華為景區要素,自然風光十分優美,集了解自然現象、觀賞泉華景觀、享受自然風光、開展風光藝術攝影、繪畫為一體

二、湖泊

自治州境內共有天然湖泊18處,35個,其中淡水湖31個,多集中於阿克陶縣的帕米爾高原上和阿合奇縣西北部山區。鹹水湖(鹽湖)多分佈於阿圖什市北部盆地。

境內主要淡水湖多為高山湖泊,一般海拔都在3 000米以上,另外還有部分冰湖。

塔克墩巴什湖位於阿克陶縣公格爾—慕士塔格山下的布倫口鄉,面積16平方千米,水深15米。

庫勒墩巴什湖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面積13平方千米。

喀拉庫勒湖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東南26千米的蘇巴什村,慕士塔格冰山腳下,海拔高度3652米,中巴公路旁。面積約6平方千米。夏季有3個流量的水進出,平均水深4米。冰期6個月。岸邊為柯爾克孜牧民的夏牧場。花草叢生,風景秀麗,是登帕米爾觀高原日出的旅遊勝地,每年都有大批中外遊人來此觀光旅遊。“喀拉庫勒”,柯爾克孜語,“喀拉”意為黑色,“庫勒”意為湖泊,因此湖水較深,呈黑色,故而得名。

巴色克庫勒湖位於布倫口鄉蘇巴什附近,中巴公路旁,面積約1.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8米。夏季有4個流量水進出,冰期6個月。“巴色克庫勒”,柯爾克孜語,意為“平靜的湖”。

恰克爾艾格勒能庫勒湖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以北12千米,海拔3294米處,面積約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80米,夏季有3個流量水進出,冰期6個月,周圍為較好的夏牧場。

特勒庫木庫勒湖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東北9千米處,中巴公路旁,面積約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米。

布倫庫勒湖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政府後面海拔3300米的山腳下,面積4.5平方千米,蓄水約1350萬立方米,水質優良,礦化度0.3~0.6克/升。湖中藻類植物茂盛,水中有游魚,湖中有小島、島上有野鴨、天鵝等棲息,湖岸牧草豐茂,為理想的夏牧場。“布倫庫勒”,柯爾克孜語,意為山腳下的湖。

瓊庫勒巴什湖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政府前海拔3300米,面積7.5平方千米,蓄水量約15萬立方米,水質優良,礦化度0.3-0.6克/升,無水產,周圍為夏牧場,一邊*中巴國際公路。

蘇巴什湖群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蘇巴什,海拔3 100米,共3個湖,總面積7.6平方千米,其中最大者4.3平方千米,最小者1.1平方千米,水質優良,無水產。

開納爾河湖位於阿合奇縣北部中(國)吉(爾吉斯斯坦)邊界天山南脈海拔3492米的開納爾河邊,為開納爾河注入湖。面積0.5平方千米,水質優良,無水產。

昌圖拉蘇河源頭湖群位於阿合奇縣北部,天山南脈北坡玉山古西河上游南岸支流昌圖拉蘇河一帶。為冰湖群,共12個,湖面積較小,總面積僅0.12平方千米,最大者僅0.03平方千米,最小者只有0.004平方千米。水質優良,無水產。 科加別恰普、奧托塔什河湖群位於阿合奇縣西北部的玉山古西河源頭庫別爾根提山口以東海拔3766米處。為湖群,共5個,總面積0.53平方千米,其中最大者僅0.22平方千米,最小者只有0.04平方千米。水質優良,無水產。

蘇勒庫勒湖位於阿合奇縣西南部,鐵格熱克地區喀拉闊嫩伊徹溝上游卡浪古溝的源頭海拔3268米處。面積0.09平方千米,水質優良,無水產。

鐵格熱克湖位於阿合奇縣西南部鐵格熱克海拔2 500米處,面積僅0.003平方千米,蓄水量約3 000立方米,水質優良,礦化度0.4克/升,無水產。

自治州境內的鹹水湖主要分佈於阿圖什市東北、北部盆地中,主要有:

硝爾庫勒鹽湖位於阿圖什市東北部哈拉峻鄉東南40千米的海拔1 551米處,面積90平方千米,湖水不深,鹽蓋層厚度不一,約0.5 ~1.5米。

吐孜蘇蓋特鹽湖位於硝爾庫勒鹽湖附近10千米處,面積約50多平方千米,湖水與硝爾庫勒鹽湖相通。含氯化鈉94%。

烏唐庫勒湖位於阿圖什市東部,硝爾布拉克溝源頭海拔1791米處。面積0.1平方千米,水質較差,礦化度3克/升,無水產。

阿其克庫勒湖位於阿圖什市阿湖鄉。面積0.07平方千米,蓄水量約14萬立方米。

自治州地表水實際擁有量79.6217億立方米,其中由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流入我國的19.8462億立方米。另外從我國流入塔吉克斯坦的河水尚有0.0983億立方。

冰川

自治州境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大都山頂恆積冰雪,雪線附近有冰川下垂,多為現代活動冰川,呈垂直條狀和片狀分佈,這些冰川和雪山一樣,是自治州的固體水庫,融水補給境內的河水量。自治州的冰川共有21片,總面積1960.8平方千米,主要分佈於阿陶縣公格爾—慕士塔格山間、阿合奇縣闊克薩勒山南坡及西部和西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

一、4855冰川群

位於阿合奇縣北部。地處天山南脈別迭裡山口以南、別迭裡河以西,玉山古西河以北闊克薩勒山南脈海拔4855米處。共3塊,總面積36.3平方千米。

二、開納爾河冰川群

位於阿合奇縣北部,地處天山南脈闊克薩勒山南坡開納爾河一帶海拔5000米左右處。共7塊,總面積70.8平方千米。

三、5969冰川群

位於阿合奇縣北部,地處天山南脈託什幹河以北、玉山古西河以南闊克薩勒山南坡海拔5969米處。共9塊,總面積522.8平方千米,是自治州境內最大的冰川群。

四、塔什闊克嫩巴什冰川

位於阿合奇縣西部,託什幹河南岸海拔4558米處,面積7.5平方千米。

五、川烏魯蘇河冰川

位於阿合奇縣西部,地處託什幹河以南支流川烏魯蘇河的上游川烏魯溝源頭一帶,面積3.3平方千米。

六、柯爾托爾冰川群

位於阿合奇縣西部,地處天山南脈、川赤察爾山口以南、川烏魯克山口以北海拔4 982米處。共13塊,總面積6.5平方千米。

七、吐爾尕特山冰川群

位於烏恰縣北部,海拔3 108米的吐爾尕特山南坡,共4塊,總面積2.5平方千米。

八、交玉魯幹河冰川群

位於烏恰縣北部,地處天山南脈、克孜勒蘇河支流交玉魯幹河源頭地區。共10塊,總面積為21平方千米。

九、瑪裡他巴爾山冰川群

位於烏恰縣和阿克陶縣交界處,地處天山南脈最西端,海拔6346米的瑪裡他巴爾山間。共4塊,總面積174.3平方千米。

十、科克秋庫爾巴希山冰川群

位於阿克陶縣西部,地處薩雷闊勒嶺東側海拔5 822米的科克夥庫爾巴希山間。共5塊,總面積38.5平方千米。

十一、別什穆魯克先巴希山冰川群

位於阿克陶縣西部,地處薩雷勒嶺東側海拔5 909米的別什穆魯克先巴希山間。共2塊,總面積61平方千米。

十二、治蘭巴什冰川

位於阿克陶縣西部,地處薩雷闊勒嶺東側海拔5 668米的的治蘭巴什山間。面積57.5平方千米。

十三、喀拉阿爾特山冰川群

位於阿克陶縣西部,地處薩雷闊勒嶺東側海拔5 904米, 的喀拉阿爾特山間。共5塊,總面積116.9平方千米。

十四、喀喇雜克峰冰川群

位於阿克陶縣西部,地處薩雷闊勒嶺東側海拔5 707米的喀喇雜克峰上。共4塊,總面積7.3平方千米。

十五、卡拉足克河冰川群

地處木吉河支流卡拉克河一帶海拔5 488米處。共5塊,總面積35平方千米。

十六、帕勒沙勒迪山冰川群

位於阿克陶縣西部,地處薩雷闊勒嶺俊魚巴勒滾達阪一帶的帕勒沙勒迪山間,共16塊,總面積49.8平方千米。

十七、縣界冰川

橫貫烏恰縣西南部與阿克陶縣西北交界處,由東南部海拔6853米的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鎮的且克拉孜向西北延伸,直至烏恰縣烏魯瓦提河上游地區海拔5916米處。共35塊,總面積224.8平方千米。

十八、公格爾—慕士塔格冰川群

位於阿克陶縣中南部海拔7 719米公格爾—慕士塔格山間。共19塊,總面積338.5平方千米。

十九、慕士塔格冰川

位於阿克陶縣南部,地處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州交界處海拔7 546米的慕士塔格山間。共9塊,總面積157.5平方千米。

二十、吐爾布隆達阪冰川

位於阿克陶縣南部,公格爾—慕士塔格山脈間庫西瓦爾河源頭海拔5 503米的吐爾布隆達阪。面積6.5平方千米。

二十一、科魯木迪克爾山冰川群

位於阿克陶縣西南部,地處薩雷闊勒嶺海拔5 186米的科魯木迪克爾山間。共3塊,總面積22.5平方千米。

水資源及水能資源

自治州水資源比較豐富,水資源儲存102.2億立方米。全州有7大水系和部分獨立河流,大小河流100餘條,年平均流量252.406立方米/秒,年徑流量79.6217億立方米。但因河流大多在山區,河床深切,利用率極低。地下水開採利用率也不高。境內河流多處於託什幹、克孜勒蘇、蓋孜、庫山、葉爾羌河的上游,河床縱坡大,水力資源蘊藏量豐富,總計達346.81萬千瓦,但開發利用率也很低。

一、地表水資源及利用

自治州擁有地表水徑流量近79.62億立方米,但全州可供引用的地表水僅有15億立方米,實際引用的地表水不到10億立方米,佔地表水擁有量的10%左右。其中託什幹河年徑流量26.25億立方米,實際引用1.4億立方米,主要用於兩岸谷地灌溉和人畜用水,佔總徑流量的5.3%,餘水流入阿克蘇;博古孜河年徑流量1.043億立方米,引用1.0億立米,佔總徑流量的96%左右;克孜勒蘇河年徑流量19.58億立米,僅引用1.5億立方米,佔徑流量的7.7%左右,餘水入喀什地區;蓋孜河年徑流量11.37億立方米,引用2.018億立米,佔總徑流量的17.15%;庫山河年總徑流量6.26億立方米,引用1.4615億立方米,佔總量的17%。

自治州泉水資源主要分佈在烏恰縣東南部烏魯瓦提—且木幹河平原地區, 泉水迴歸量達13 816億立方米,其次為蓋孜—庫山河三角洲平原為12 166億立米。阿圖什市的吐古買提盆地、阿湖谷地及烏恰縣的黑孜葦盆地泉水資源也較豐富。

二、地下水資源及開發利用

自治州地下水總補給量230 022萬立方米,其中可開採得用的資源69 100萬立方米,已開採利用7 500萬立方米,僅佔可開採用資源的10.85%。其中阿圖什平原1 900萬立方米 , 哈拉峻盆 地 2 600萬立方米,阿克陶山前平原3 000萬立方米。

三、水能資源及利用

自治州山區河流多,落差大,水力資源蘊藏豐富。總量為346.81萬千瓦,可供開發的水力資源為183.08萬千瓦,佔52.78%。其中託什幹河水能蘊藏量大,為122.99萬千瓦,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為26.08萬千瓦;克孜勒蘇河可開發的水能資源達85.2萬千瓦;蓋孜河可開發的水能資源達66.57萬千瓦。自治州平原灌區還有水力資源4.86萬千瓦,可開發量較多的阿克陶縣,有1.68萬千瓦。

自治州水能資源雖然十分豐富,但因交通不便,地域遼闊而分散,已開發利用的只有0.1960萬千瓦,佔可開發量的0.107%。

四、水產資源

自治州共有水域7.5萬畝,其中阿克陶縣5.8萬畝,阿圖什市1.7萬畝。水產主要為水庫養魚,人工養魚面積約0.4萬畝,佔水域面積的5.3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