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直擊 綠色鏡頭|成都關鍵詞 低碳生活

一線直擊 綠色鏡頭|成都關鍵詞 低碳生活

我要跑 在成都錦城湖畔,36歲的易暉完成了他的壯舉,繞著錦城湖跑了整整77圈,共計160.22公里,用時23小時40分4秒。每跑十圈休息20到30分鐘做康復理療和補充能量,晝夜不停。 成都商報記者 陶軻 攝影

一線直擊 綠色鏡頭|成都關鍵詞 低碳生活

我要遊 白鷺灣溼地公園,成為成都人週末的度假勝地。成都商報記者 張直 攝影

一線直擊 綠色鏡頭|成都關鍵詞 低碳生活

我要騎 “怕不怕騎行挑戰系列賽”在成都萬象城拉開帷幕,最終,1008名成都騎行愛好者冒雨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挑戰。圖為:7歲的申濟源小朋友在父親的陪同下完成了全部賽程。 成都商報記者 陶軻 攝影

一線直擊 綠色鏡頭|成都關鍵詞 低碳生活

我要“飛” 2017年8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市民在建設路保利康橋河邊跑步。 成都商報記者 張士博 攝影

一線直擊 綠色鏡頭|成都關鍵詞 低碳生活

成都市萬科金色家園小區,小朋友在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楊剛 攝影 我要分

其實,在生活中總有一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卻蘊含著綠色的意義。要想藍天多一點,開車出行少一點;要想綠地多一點,垃圾製造少一點;要想河水清一點,汙水排放少一點;要想環境美一點,人人攜手做一點。

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如果要用顏色來描述成都,成都藍和蓉城綠一定當之無愧。當你推開窗就能遠眺雪山,打開門就有綠意襲來,就能即刻體驗成都的迷人。當然,“高顏值”城市的背後,離不開的是每一個成都市民的貢獻——低碳,正在成為成都人生活的關鍵詞。

成都人的低碳生活是什麼樣? 9歲男孩三次出演兒童環保舞臺劇,化身反垃圾偵探,將環保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90後女生以騎行代替開車,半年騎行里程超2000公里,減少碳排放近240千克;七旬老人變身垃圾分類師,6年堅持將垃圾分類處理,投放紙張垃圾超600千克;小區裡擺上40個花園塔,居民有了自己的私人“後花園”,每月還能解決400-800斤廚餘垃圾…… 綠色低碳,這才是成都正確的打開方式。低碳生活沒有年齡限制,只需要你身體力行,不僅能為城市環境帶來好處,還會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下一代,讓成都色彩更持久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成都商報記者 鄒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