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馬雲早已是家喻戶曉。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有一個和馬雲同齡的人已將其甩在身後。

他們同一時期創業,而且選擇了相同的方向。如今,馬雲已經登上中國首富的寶座,而他,距離世界首富僅有一步之遙。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變與不變

貝索斯和馬雲

他就是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憑藉亞馬遜股價在美股的一路上揚,貝索斯的個人財富已接近860億美元。這距離現任世界首富比爾蓋茨900億美元左右的財富,只差40億美元。

貝索斯有望成為自2010年以來首位超越比爾蓋茨,登頂全球首富的人。

首富的普通成長經歷

在普通人來看,他那天文數字般的財富是如此遙不可及,但實際上,回顧貝索斯的成長過程,會發現與常人並無太大差異。

1964年,貝索斯出生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他的母親生下他時只有15歲。當時,貝索斯的姓還是約根森(Jorgensen),他4歲的時候,母親改嫁給一個名為米格爾·貝索斯(Miguel Bezos)的古巴移民,他才改叫做傑夫·貝索斯。

貝索斯的祖父是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的一名區域主任,他退休後經營著一家農場。貝索斯的暑期幾乎都是在這個農場度過。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變與不變

年輕時候的貝索斯

受祖父影響,貝索斯自小就對科學產生了熱愛。他還是《星際迷航》的狂熱粉絲,這個影視作品對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後面他很多產品的靈感都來自《星際迷航》,比如Echo的創造就是根據電影中飛船上的“隱形電腦”。

他甚至還親自出演過《星際迷航3:超越邊界》,儘管他扮演的角色是一個連一句臺詞都沒有的配角,但他依然興奮了很久。這足以看出他對《星際迷航》的熱愛。

後來,貝索斯考入普林斯頓大學,並於1986年畢業,獲得了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雙學士學位。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專業平均成績是4.2分,這是一個很多學生難以拿到的高分。

畢業後,貝索斯本有機會進入英特爾或者貝爾實驗室這樣的大機構,但是他選擇成為Fitel這家創業型技術公司的第11名僱員。這家公司由幾位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創辦,具體業務是用基於當時的網絡環境處理跨境證券交易。

兩年後,貝索斯來到華爾街,進入了美國信孚銀行。他在信孚涉足了達2500億美元規模的資產管理。沒過多久,他便成為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總裁。

1990年,貝索斯跳槽到對衝基金公司D.E.Shaw,負責運營旗下複雜的運用定量分析的對衝基金。四年後,貝索斯又成為該公司最年輕的高級副總裁。

貝索斯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發生在1994年。在工作中,他發現互聯網的使用量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長,這令他萌生了辭職創業的想法。

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妻子MacKenzie的支持。儘管他們都知道大部分的創業公司都會失敗,但MacKenzie告訴貝索斯應該放手一搏,因為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最終,貝索斯選擇創建一個涵蓋數百萬書籍的網上書店——Amazon。那一年,貝索斯剛剛30歲,結婚剛滿一年。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變與不變

貝索斯創辦Amazon

艱難的創業之路

現在來看,我們會覺得貝索斯當時的選擇是多麼明智。但實際上,這對於30歲的貝索斯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據他後來回憶,當時是覺得嘗試後的失敗可能不會讓自己遺憾,而有所決定但不付諸行動會一直煎熬著他的內心。

想法確定以後,貝索斯找他的父親借了一輛汽車,然後帶著妻子從紐約開車前往西雅圖。在這段橫跨美國的漫長旅途中,貝索斯盤算著未來,並確定了公司的商業模式。

來到西雅圖後,貝索斯在車庫裡開始了他的創業。最初,亞馬遜的倉庫裡只有40本書,但網站上卻上線了超過150萬種書籍。每當有顧客下單以後,亞馬遜的員工才去找出版商採購。

網上書店這種的模式沒有庫存壓力並且砍掉了中間商的利潤,消費者在這裡可選擇的圖書類目更多而且價格更便宜。所以上線沒多久,貝索斯的網上書店就吸引來一大批用戶。

起初,貝索斯還在辦公室裡擺放了一個大鐘,每當有人下單時,這個鍾就會響一聲,然後所有員工都會跑過來看他們是否認識這個顧客。可是不到幾周的時間,這個鍾就開始響個不停,貝索斯不得不趕緊撤走了這個大鐘。

就這樣,貝索斯創辦的亞馬遜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三年之後,1997年5月15日,亞馬遜在美國上市。1999年,貝索斯登上當年的《時代》雜誌封面。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變與不變

貝索斯登上《時代》雜誌

貝佐斯的“逆向工作法”

貝佐斯在選擇創業時,老闆多方挽留。他也不確定自己創業是否能成功,在他作出決定之前,他做了一個最小化後悔表,“假設自己80歲高齡時,對20歲時沒有創業會不會後悔?”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他不會因為自己沒有成為更高階的職業經理人而後悔,但是如果沒有創業他一定會後悔。貝佐斯後來還將這種邏輯應用到他的個人生活中,每當他不得不做出重大決策時,他常常會以這種方式來思考問題。

這就是“逆向工作法”,其最關鍵的就是找到你一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最初目的,然後根據這個目的去工作。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技能導向法”則主張“我們擅長做什麼”、“通過做什麼,還能再做什麼?”儘管不少時候,技能導向法是一種有用並且一定程度上奏效的商業模式。但如果沉浸於此,就會喪失創新的動力。

喬布斯領導的蘋果公司採取的常常是“技能導向法”,蘋果公司的創新往往是技術的變革以及喬布斯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結合的產物。在這個方法下,企業更傾向於領導客戶,改變消費觀念,讓顧客接受它的產品和理念。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變與不變

而貝佐斯認為,亞馬遜網站設計的總體哲學是對客戶友好,應該將注意力放在顧客身上,而不是網站上。他的目標不僅是讓瀏覽書籍變得更容易,而且要讓這成為一種愉快的體驗。

正是在這種哲學之下,亞馬遜發明了“一鍵下單”功能以方便顧客購買;還有“書內閱讀”、“書內搜索”功能,獲得了廣大顧客尤其是大學生群體的喜愛和追捧。

正是這種為顧客著想的態度贏得了顧客的好感,亞馬遜的書評區更像一個社交平臺,人們在這裡暢所欲言,也正因為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起來的顧客群體和良好口碑,亞馬遜的圖書銷量不斷提升。

不要等到技術成熟了再去打造產品,而是從顧客的需求出發,適時推出新產品,並在推行新產品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新技術,如此才能讓產品得到用戶的喜歡,也使企業在競爭中先人一步。這也是貝佐斯“逆向工作法”的智慧。

從“逆向工作法”延伸至公司戰略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變與不變

貝佐斯1995年7月16日創立亞馬遜。21年後的今天,亞馬遜市值已達3400億美元,成了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商,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Google。

現在,世界頂級公司都在角逐雲計算市場,而正是因為貝佐斯堅持把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使AWS在雲計算領域攻城略地,微軟Azure、谷歌GCE、IBM Softlayer和阿里雲四家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也不及一個AWS(Amazon Web Services)!

貝佐斯領導的亞馬遜,抓住了時代的機會窗,順勢而為,成了新的經典。哈佛商業評論如此評價他:“他創造了一種商業運營的新哲學。”

在一剎那接一剎那的變化的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者該如何制定自己的戰略?貝佐斯說:“我常被問一個問題:‘在接下來的10年裡,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我很少被問到‘在接下來的10年裡,什麼是不變的?’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把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不是貝佐斯心血來潮,這是他深思熟慮的邏輯:“我們把精力放到這些不變的事物上,我們知道現在在上面投入的精力,會在10年裡和10年後持續不斷讓我們獲益。當你發現了一個對的事情,甚至10年後依然如一,那麼它就值得你將大量的精力傾注於此。”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變與不變

在瞬息萬變的世界有不變的事物嗎?

貝佐斯當然知道客戶需求在變化,當然知道客戶對性價比的追求是無限的。在商業上,這個不變的事物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就是客戶對性價比的無限追求,就是分分鐘要最大的價值與最低的費用。

貝佐斯讀懂了商業上這個不變的事物“一”,讀懂了這個商業上的萬物一體之道,於是他的亞馬遜戰略20年非常清晰:

亞馬遜20年,把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同時提供無限的選擇、頂級的購物體驗和最低的價格。

客戶追求更好的性價比是無限的,客戶永遠追求的是價值最大化、費用最小化。客戶不變的追求,就是商業的大道。

20年來,貝佐斯抱元守一,恪守商業上的“一”,以不變應萬變。無論對手怎麼變化,無論是零售行業還是高科技的雲計算,他始終抱定這個很傻、很笨、很樸素的戰略,一條路走到底!

他說:“最開始我們就是以客戶為出發點,現今只是回到起點,為了服務好客戶,我們學習所有需要的技巧、開發和建造所有需要的技術。”

把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是在說一個天大的事。客戶與你生命是一體的,他的痛就是你的痛。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客戶心為心,就成為必然選項。把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就是敬畏和肯定人的最高價值,就是把戰略建立在萬物一體的宇宙規律上。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變與不變

貝佐斯在真實與幻象之間,選擇了真實,選擇了商業的本真,抱元守一。唯其戰略立足在不變的事物上,立足在大地上,才可以抓住瞬間萬變的機會窗。有了堅實的大地,才可以使貝佐斯真正駕馭機會。

貝佐斯發現,一件事做透了,一透一切透!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貝佐斯抱元守一,才可以抓住轉瞬即逝的真實機會。因為,所有眼花繚亂的機會、機遇、機會窗,都產生於那個不動的“一”。

貝佐斯抱素守樸,抱元守一,也就打開了眾妙之門。他是個不亞於比爾·蓋茨的科學家。除了是全球最大電商網站的所有者,貝佐斯還是《華盛頓郵報》老闆,還有一傢俬人航天技術公司——Blue Origin(全球首家成功發射和回收火箭的公司)。

逆向工作法,要求以終為始。以最終目標為靶子,一切都從那裡出發。在這個方向性問題上,不能逐步來,漸漸走。要麼選擇,要麼不選擇!把這個思維貫徹到商業上來,就是真正以客戶為中心。最終客戶的痛點、癢癢肉、服務體驗,是所有一切的價值尺度。

亞馬遜發展歷程

在亞馬遜獲得快速發展的時期,貝索斯進行過一次頗為成功的投資。1998年,貝索斯成為了谷歌的早期投資者。他投資了25萬美元,購入了谷歌大約330萬股股票,等到谷歌於2004年上市的時候,這些股票的價值已高達2.8億美元。誰也沒想到,現在亞馬遜和谷歌已經相互成為對方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亞馬遜在貝索斯的帶領下,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一步一步築造完成如今的亞馬遜帝國。

2004年,亞馬遜設立實驗室Lab126,專門研發各種硬件產品;2005年,亞馬遜推出Prime會員業務;2006年,亞馬遜AWS雲計算服務正式上線。

貝索斯在2016年的股東大會上,談到了亞馬遜的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雲服務、電商和Prime會員。仔細對比就會發現,現在這些支柱產業正是上述他在十年前進行的業務佈局。

近些年,亞馬遜也都較早的在人工智能、物流、原創的影視節目等投入大量精力,併成為各領域的領導者。這種超前的戰略眼光,也是貝索斯逐步逼近世界首富寶座的重要原因。

除了亞馬遜以外,貝索斯還通過個人投資擁有《華盛頓郵報》和藍色起源(Blue Origin)私人航空公司。

貝索斯創辦了Blue Origin藍色起源

造火箭是他從小的夢想。這位《星際迷航》的死忠粉,對電影中的臺詞總是念念不忘,比如這句“宇宙是最終的邊界(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變與不變

所以,去抵達這個邊界是貝索斯一直想要做的事情。2000年,貝索斯創辦了藍色起源。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貝索斯為了這個公司險些喪命。2003年,貝索斯乘私人直升飛機在德克薩斯州西部的偏僻地區為藍色起源公司選址,卻不料遭遇飛行事故。

用生命在追尋這個夢想的同時,他也願意付出自己所有的財富。貝索斯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提到,自己的全部財富都會用於太空探索事業,一分錢都不會剩下。所以現在,他每賣出一次亞馬遜的股票,就會對藍色起源進行一次注資。

與另外一個科技狂人馬斯克希望人類從地球移民到火星不同,貝索斯的目標是實現大規模的空間製造業,降低在地球的能源消耗。

藍色起源也沒有辜負貝索斯的厚望。2015年,藍色起源公司實現了火箭發射並回收,這降低了99%的發射成本。貝索斯還計劃在2018年能夠實現付費太空旅行。

貝索斯被認為是最有遠見的CEO。他曾告訴過別人,如果想建立一個成功、可持續發展的公司,不要總是去想未來十年,哪些變化會影響你的公司。而是去想未來十年哪些不會發生變化,然後將精力專注在這些事情上。

這或許就是貝索斯能夠不斷突破邊界,帶領公司持續增長的竅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