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家長要助力孩子養成專心聽課、檢查作業、整理錯題集、做紀錄的學習習慣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教育 家庭教育大視野 2017-06-18

一、專心聽課的習慣

首先,家長需要要求孩子上課時,眼睛要盯著老師的表情或板書,耳朵聽老師講課,腦要思考所聽到的內容,思路應與老師同步。

其次,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關注學生的聽課情況,每天問問孩子今天上課拒收回答問題了沒有,只要舉手了,不管對錯,都給予表揚;及時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課堂上的真實表現,一則可以讓孩子舉手得到老師的關注,保護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二是可以避免孩子為了得到父母表揚而撒謊;抄一份孩子的課程表,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進度;每天都抽出幾分鐘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可以讓孩子說說今天學校裡有哪些有趣、好玩的事情。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家長要助力孩子養成專心聽課、檢查作業、整理錯題集、做紀錄的學習習慣

二、認真檢查作業和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要求孩子做作業的步驟:先看書——後作業——細檢查——重改錯。在家完成作業的第一步是看課本,打開課本容易使孩子形成條件反射,進入課堂情境,便於注意力集中。如果能夠做到先回憶再看書,效果更好。

對於孩子的作業檢查,1、先讓孩子自查,自我肯定沒有問題,家長再查;2、家長與孩子同時檢查,約定好發現錯誤誰也不說,都檢查完後兩人核對,積極鼓勵孩子先說,培養孩子細心的習慣和發現錯誤的能力;3、家長檢查出錯誤,不直接告訴孩子,而是告訴孩子一個範圍,擴大孩子檢查的範圍以及自己檢查出錯誤後的成就感。4、逐步放手,每週確定一天為“家長免檢日”。及時交作業後老師發現錯誤,也不指責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承擔學習的責任,這比作業上有錯誤重要得多。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家長要助力孩子養成專心聽課、檢查作業、整理錯題集、做紀錄的學習習慣

學習中出現的錯誤,比金子還珍貴。智慧的家長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不是著急上火數落孩子,也不是叫過來講一遍後就萬事大吉,而是幫助孩子養成整理自己錯題的習慣。整理錯題的範圍:平時作業中出現的錯題,考試中的錯題,自我拓展題中的錯題。整理步驟:先抄題;再用紅筆寫出錯誤的原因;再寫上正確答案和步驟。使用錯題集:將當天的記錄瀏覽一遍;隔三天看一遍;周複習看一遍,並選重點題重做;完全掌握的可以標出記號,使複習錯題的數量減少。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家長要助力孩子養成專心聽課、檢查作業、整理錯題集、做紀錄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孩子做記錄的習慣

準備好課堂筆記本,防止有時候把筆記記在書上,有時候把筆記記在練習本上,表面上記了筆記,實際到用時無處可查,每頁的右側留三分之一空白,便於課後查漏補缺。

課堂筆記:一記提綱;二記異處,記錄老師補充的例題、習題、方法和疑難解析等;三記方法,記老師講課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四記問題,課堂上沒有聽懂的知識和疑點記錄下來,便於課後弄懂掌握;五記體會。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家長要助力孩子養成專心聽課、檢查作業、整理錯題集、做紀錄的學習習慣

課堂筆記這麼用:每天抽出一段時間對著筆記會議老師課堂上所講的內容;課後要結合課後複習做好筆記整理工作;經常對照筆記,對老師講課的內容,加深理解、增強記憶。

(圖片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