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

你用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在和陌生人聊天,當對方直接問出一個問題:“您是XX地方的人?”地方精準到城市,您會不會感到很吃驚?

身份輕易地暴露,都是方言惹的禍。

不信?反正我知道有這麼一個不太出名的城市,就是這樣子滴。

一、愛旅遊的人多半喜方言

我發現,不少和我一樣喜歡東跑西顛瞎逛,美其名曰“旅遊”的人,也都愛聽甚至愛學當地的方言(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下同)。

我認為,方言獨特的地域特徵,同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再佐以濃郁的鄉音,即便“土”的掉渣,卻立刻擁有了一種雅緻的韻味,更像是一杯香茗、一首妙詩、一幅美畫般的值得去咂摸和品味了!

由此,我對於帶有明顯“鄉土氣息”且又能基本聽懂的電影、電視劇,還會格外高看一眼,比如早些年的電視劇《傻兒師長》(四川話)、《瘋狂的石頭》(廣東話+青島話),近期的電視劇《白鹿原》(陝西話)等等。

"

你用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在和陌生人聊天,當對方直接問出一個問題:“您是XX地方的人?”地方精準到城市,您會不會感到很吃驚?

身份輕易地暴露,都是方言惹的禍。

不信?反正我知道有這麼一個不太出名的城市,就是這樣子滴。

一、愛旅遊的人多半喜方言

我發現,不少和我一樣喜歡東跑西顛瞎逛,美其名曰“旅遊”的人,也都愛聽甚至愛學當地的方言(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下同)。

我認為,方言獨特的地域特徵,同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再佐以濃郁的鄉音,即便“土”的掉渣,卻立刻擁有了一種雅緻的韻味,更像是一杯香茗、一首妙詩、一幅美畫般的值得去咂摸和品味了!

由此,我對於帶有明顯“鄉土氣息”且又能基本聽懂的電影、電視劇,還會格外高看一眼,比如早些年的電視劇《傻兒師長》(四川話)、《瘋狂的石頭》(廣東話+青島話),近期的電視劇《白鹿原》(陝西話)等等。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電影《瘋狂的石頭》截屏

同時,關於方言的梗,網絡上有很多,大多惹人捧腹。但方言屬於語言學的範疇,是門大學問,俺水平老低低,不敢深聊。


二、聽懂方言為啥這麼難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這裡的“音”字所指,是口音和方言的綜合。

既然是“方言”,就一定帶有濃的化不開的鄉土氣息,以及只有當地人才會說能聽懂的地域性特點。這一特點主要是通過當地專有或專用的詞彙,以及詞彙間的組合來表現出來的,比如四川話的“巴適”、天津話的“棒槌”、河南話的“膈臆”等等,這使得方言難於被外人聽懂,除非你有方言和普通話相對照的“密碼本”或“釋讀器”。

方言都這麼難懂嗎?不一定!

有那麼一個城市,用普通話發音說出當地獨有的方言,全國人民不僅都能聽得懂,還能分分鐘識破其所在城市。稀奇不稀奇?

這個城市就是河南焦作——大美雲臺山所在地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她。


三、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結構

焦作方言難懂,有很多獨有詞彙和用法;焦作也有易懂的獨有方言,但卻能很輕易地暴露你“焦作人”的身份!下面,咱挨個說。

先看圖簡單瞭解一下焦作。

"

你用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在和陌生人聊天,當對方直接問出一個問題:“您是XX地方的人?”地方精準到城市,您會不會感到很吃驚?

身份輕易地暴露,都是方言惹的禍。

不信?反正我知道有這麼一個不太出名的城市,就是這樣子滴。

一、愛旅遊的人多半喜方言

我發現,不少和我一樣喜歡東跑西顛瞎逛,美其名曰“旅遊”的人,也都愛聽甚至愛學當地的方言(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下同)。

我認為,方言獨特的地域特徵,同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再佐以濃郁的鄉音,即便“土”的掉渣,卻立刻擁有了一種雅緻的韻味,更像是一杯香茗、一首妙詩、一幅美畫般的值得去咂摸和品味了!

由此,我對於帶有明顯“鄉土氣息”且又能基本聽懂的電影、電視劇,還會格外高看一眼,比如早些年的電視劇《傻兒師長》(四川話)、《瘋狂的石頭》(廣東話+青島話),近期的電視劇《白鹿原》(陝西話)等等。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電影《瘋狂的石頭》截屏

同時,關於方言的梗,網絡上有很多,大多惹人捧腹。但方言屬於語言學的範疇,是門大學問,俺水平老低低,不敢深聊。


二、聽懂方言為啥這麼難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這裡的“音”字所指,是口音和方言的綜合。

既然是“方言”,就一定帶有濃的化不開的鄉土氣息,以及只有當地人才會說能聽懂的地域性特點。這一特點主要是通過當地專有或專用的詞彙,以及詞彙間的組合來表現出來的,比如四川話的“巴適”、天津話的“棒槌”、河南話的“膈臆”等等,這使得方言難於被外人聽懂,除非你有方言和普通話相對照的“密碼本”或“釋讀器”。

方言都這麼難懂嗎?不一定!

有那麼一個城市,用普通話發音說出當地獨有的方言,全國人民不僅都能聽得懂,還能分分鐘識破其所在城市。稀奇不稀奇?

這個城市就是河南焦作——大美雲臺山所在地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她。


三、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結構

焦作方言難懂,有很多獨有詞彙和用法;焦作也有易懂的獨有方言,但卻能很輕易地暴露你“焦作人”的身份!下面,咱挨個說。

先看圖簡單瞭解一下焦作。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關於焦作(百度百科截屏)

1、焦作方言很難懂。

記得幾年前,我隨同一個規劃編制團隊(裡邊還有一個河南人)到焦作市下屬各縣挨個搞調研摸情況,他們要求以座談會的方式同各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面對面溝通。結果,專家們一個個聽得雲裡霧裡,似懂非懂,以至於我花了老多多的時間去給他們充當翻譯。事後,經過“切磋”和研討,專家們一致評價說焦作方言“老怪怪”。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在河南具有相當的獨立性。

"

你用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在和陌生人聊天,當對方直接問出一個問題:“您是XX地方的人?”地方精準到城市,您會不會感到很吃驚?

身份輕易地暴露,都是方言惹的禍。

不信?反正我知道有這麼一個不太出名的城市,就是這樣子滴。

一、愛旅遊的人多半喜方言

我發現,不少和我一樣喜歡東跑西顛瞎逛,美其名曰“旅遊”的人,也都愛聽甚至愛學當地的方言(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下同)。

我認為,方言獨特的地域特徵,同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再佐以濃郁的鄉音,即便“土”的掉渣,卻立刻擁有了一種雅緻的韻味,更像是一杯香茗、一首妙詩、一幅美畫般的值得去咂摸和品味了!

由此,我對於帶有明顯“鄉土氣息”且又能基本聽懂的電影、電視劇,還會格外高看一眼,比如早些年的電視劇《傻兒師長》(四川話)、《瘋狂的石頭》(廣東話+青島話),近期的電視劇《白鹿原》(陝西話)等等。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電影《瘋狂的石頭》截屏

同時,關於方言的梗,網絡上有很多,大多惹人捧腹。但方言屬於語言學的範疇,是門大學問,俺水平老低低,不敢深聊。


二、聽懂方言為啥這麼難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這裡的“音”字所指,是口音和方言的綜合。

既然是“方言”,就一定帶有濃的化不開的鄉土氣息,以及只有當地人才會說能聽懂的地域性特點。這一特點主要是通過當地專有或專用的詞彙,以及詞彙間的組合來表現出來的,比如四川話的“巴適”、天津話的“棒槌”、河南話的“膈臆”等等,這使得方言難於被外人聽懂,除非你有方言和普通話相對照的“密碼本”或“釋讀器”。

方言都這麼難懂嗎?不一定!

有那麼一個城市,用普通話發音說出當地獨有的方言,全國人民不僅都能聽得懂,還能分分鐘識破其所在城市。稀奇不稀奇?

這個城市就是河南焦作——大美雲臺山所在地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她。


三、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結構

焦作方言難懂,有很多獨有詞彙和用法;焦作也有易懂的獨有方言,但卻能很輕易地暴露你“焦作人”的身份!下面,咱挨個說。

先看圖簡單瞭解一下焦作。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關於焦作(百度百科截屏)

1、焦作方言很難懂。

記得幾年前,我隨同一個規劃編制團隊(裡邊還有一個河南人)到焦作市下屬各縣挨個搞調研摸情況,他們要求以座談會的方式同各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面對面溝通。結果,專家們一個個聽得雲裡霧裡,似懂非懂,以至於我花了老多多的時間去給他們充當翻譯。事後,經過“切磋”和研討,專家們一致評價說焦作方言“老怪怪”。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在河南具有相當的獨立性。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位於圖片左上紅色區域中的左下角

焦作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用詞,比如焦作話描述恐懼發抖用觳觫(husu)。觳觫這個詞,典籍中出現是在《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

你用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在和陌生人聊天,當對方直接問出一個問題:“您是XX地方的人?”地方精準到城市,您會不會感到很吃驚?

身份輕易地暴露,都是方言惹的禍。

不信?反正我知道有這麼一個不太出名的城市,就是這樣子滴。

一、愛旅遊的人多半喜方言

我發現,不少和我一樣喜歡東跑西顛瞎逛,美其名曰“旅遊”的人,也都愛聽甚至愛學當地的方言(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下同)。

我認為,方言獨特的地域特徵,同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再佐以濃郁的鄉音,即便“土”的掉渣,卻立刻擁有了一種雅緻的韻味,更像是一杯香茗、一首妙詩、一幅美畫般的值得去咂摸和品味了!

由此,我對於帶有明顯“鄉土氣息”且又能基本聽懂的電影、電視劇,還會格外高看一眼,比如早些年的電視劇《傻兒師長》(四川話)、《瘋狂的石頭》(廣東話+青島話),近期的電視劇《白鹿原》(陝西話)等等。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電影《瘋狂的石頭》截屏

同時,關於方言的梗,網絡上有很多,大多惹人捧腹。但方言屬於語言學的範疇,是門大學問,俺水平老低低,不敢深聊。


二、聽懂方言為啥這麼難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這裡的“音”字所指,是口音和方言的綜合。

既然是“方言”,就一定帶有濃的化不開的鄉土氣息,以及只有當地人才會說能聽懂的地域性特點。這一特點主要是通過當地專有或專用的詞彙,以及詞彙間的組合來表現出來的,比如四川話的“巴適”、天津話的“棒槌”、河南話的“膈臆”等等,這使得方言難於被外人聽懂,除非你有方言和普通話相對照的“密碼本”或“釋讀器”。

方言都這麼難懂嗎?不一定!

有那麼一個城市,用普通話發音說出當地獨有的方言,全國人民不僅都能聽得懂,還能分分鐘識破其所在城市。稀奇不稀奇?

這個城市就是河南焦作——大美雲臺山所在地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她。


三、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結構

焦作方言難懂,有很多獨有詞彙和用法;焦作也有易懂的獨有方言,但卻能很輕易地暴露你“焦作人”的身份!下面,咱挨個說。

先看圖簡單瞭解一下焦作。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關於焦作(百度百科截屏)

1、焦作方言很難懂。

記得幾年前,我隨同一個規劃編制團隊(裡邊還有一個河南人)到焦作市下屬各縣挨個搞調研摸情況,他們要求以座談會的方式同各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面對面溝通。結果,專家們一個個聽得雲裡霧裡,似懂非懂,以至於我花了老多多的時間去給他們充當翻譯。事後,經過“切磋”和研討,專家們一致評價說焦作方言“老怪怪”。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在河南具有相當的獨立性。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位於圖片左上紅色區域中的左下角

焦作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用詞,比如焦作話描述恐懼發抖用觳觫(husu)。觳觫這個詞,典籍中出現是在《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就在圖中紅點位置(網絡圖片)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中的邯(鄲)新(鄉)片區。

明清文學作品中,大量可見今天焦作人仍在使用的詞彙,如:佯打耳睜、齊楚、打饑荒、外道、拐孤、涅、作反、不好、背晦、待見、填還、閣氣、扎煞、撞喪、惡水、廝跟、作鬧、飢癆、涎纏、即溜等等。外地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歷史和文學知識,是不好看懂的,而焦作人一看就明白它們的意思。


2、焦作方言很獨特。

在焦作方言中,有一些獨有的詞彙,外地人要是能聽懂那就怪

對,就拿這個“了”字說說事兒。在焦作有個發音介乎“lě”與“ěr”之間的字(連拼音都沒辦法標啊),字典上是肯定不會有,就用發音最接近的“了”字代替吧。但在焦作人人常用,用法還老多多。

①意為“打”,如“了他一頓”“了她一巴掌”。

"

你用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在和陌生人聊天,當對方直接問出一個問題:“您是XX地方的人?”地方精準到城市,您會不會感到很吃驚?

身份輕易地暴露,都是方言惹的禍。

不信?反正我知道有這麼一個不太出名的城市,就是這樣子滴。

一、愛旅遊的人多半喜方言

我發現,不少和我一樣喜歡東跑西顛瞎逛,美其名曰“旅遊”的人,也都愛聽甚至愛學當地的方言(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下同)。

我認為,方言獨特的地域特徵,同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再佐以濃郁的鄉音,即便“土”的掉渣,卻立刻擁有了一種雅緻的韻味,更像是一杯香茗、一首妙詩、一幅美畫般的值得去咂摸和品味了!

由此,我對於帶有明顯“鄉土氣息”且又能基本聽懂的電影、電視劇,還會格外高看一眼,比如早些年的電視劇《傻兒師長》(四川話)、《瘋狂的石頭》(廣東話+青島話),近期的電視劇《白鹿原》(陝西話)等等。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電影《瘋狂的石頭》截屏

同時,關於方言的梗,網絡上有很多,大多惹人捧腹。但方言屬於語言學的範疇,是門大學問,俺水平老低低,不敢深聊。


二、聽懂方言為啥這麼難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這裡的“音”字所指,是口音和方言的綜合。

既然是“方言”,就一定帶有濃的化不開的鄉土氣息,以及只有當地人才會說能聽懂的地域性特點。這一特點主要是通過當地專有或專用的詞彙,以及詞彙間的組合來表現出來的,比如四川話的“巴適”、天津話的“棒槌”、河南話的“膈臆”等等,這使得方言難於被外人聽懂,除非你有方言和普通話相對照的“密碼本”或“釋讀器”。

方言都這麼難懂嗎?不一定!

有那麼一個城市,用普通話發音說出當地獨有的方言,全國人民不僅都能聽得懂,還能分分鐘識破其所在城市。稀奇不稀奇?

這個城市就是河南焦作——大美雲臺山所在地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她。


三、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結構

焦作方言難懂,有很多獨有詞彙和用法;焦作也有易懂的獨有方言,但卻能很輕易地暴露你“焦作人”的身份!下面,咱挨個說。

先看圖簡單瞭解一下焦作。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關於焦作(百度百科截屏)

1、焦作方言很難懂。

記得幾年前,我隨同一個規劃編制團隊(裡邊還有一個河南人)到焦作市下屬各縣挨個搞調研摸情況,他們要求以座談會的方式同各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面對面溝通。結果,專家們一個個聽得雲裡霧裡,似懂非懂,以至於我花了老多多的時間去給他們充當翻譯。事後,經過“切磋”和研討,專家們一致評價說焦作方言“老怪怪”。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在河南具有相當的獨立性。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位於圖片左上紅色區域中的左下角

焦作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用詞,比如焦作話描述恐懼發抖用觳觫(husu)。觳觫這個詞,典籍中出現是在《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就在圖中紅點位置(網絡圖片)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中的邯(鄲)新(鄉)片區。

明清文學作品中,大量可見今天焦作人仍在使用的詞彙,如:佯打耳睜、齊楚、打饑荒、外道、拐孤、涅、作反、不好、背晦、待見、填還、閣氣、扎煞、撞喪、惡水、廝跟、作鬧、飢癆、涎纏、即溜等等。外地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歷史和文學知識,是不好看懂的,而焦作人一看就明白它們的意思。


2、焦作方言很獨特。

在焦作方言中,有一些獨有的詞彙,外地人要是能聽懂那就怪

對,就拿這個“了”字說說事兒。在焦作有個發音介乎“lě”與“ěr”之間的字(連拼音都沒辦法標啊),字典上是肯定不會有,就用發音最接近的“了”字代替吧。但在焦作人人常用,用法還老多多。

①意為“打”,如“了他一頓”“了她一巴掌”。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傑瑞:哎呀~,老疼疼啊,恁白再“了”俺了吧,俺再也不敢日jue恁啦,俺投降啦!

②意為“得到”,如“了了條大魚”(注:第一個“了”字引申為“釣到”,第二個“了”字是平常用法)。

"

你用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在和陌生人聊天,當對方直接問出一個問題:“您是XX地方的人?”地方精準到城市,您會不會感到很吃驚?

身份輕易地暴露,都是方言惹的禍。

不信?反正我知道有這麼一個不太出名的城市,就是這樣子滴。

一、愛旅遊的人多半喜方言

我發現,不少和我一樣喜歡東跑西顛瞎逛,美其名曰“旅遊”的人,也都愛聽甚至愛學當地的方言(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下同)。

我認為,方言獨特的地域特徵,同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再佐以濃郁的鄉音,即便“土”的掉渣,卻立刻擁有了一種雅緻的韻味,更像是一杯香茗、一首妙詩、一幅美畫般的值得去咂摸和品味了!

由此,我對於帶有明顯“鄉土氣息”且又能基本聽懂的電影、電視劇,還會格外高看一眼,比如早些年的電視劇《傻兒師長》(四川話)、《瘋狂的石頭》(廣東話+青島話),近期的電視劇《白鹿原》(陝西話)等等。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電影《瘋狂的石頭》截屏

同時,關於方言的梗,網絡上有很多,大多惹人捧腹。但方言屬於語言學的範疇,是門大學問,俺水平老低低,不敢深聊。


二、聽懂方言為啥這麼難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這裡的“音”字所指,是口音和方言的綜合。

既然是“方言”,就一定帶有濃的化不開的鄉土氣息,以及只有當地人才會說能聽懂的地域性特點。這一特點主要是通過當地專有或專用的詞彙,以及詞彙間的組合來表現出來的,比如四川話的“巴適”、天津話的“棒槌”、河南話的“膈臆”等等,這使得方言難於被外人聽懂,除非你有方言和普通話相對照的“密碼本”或“釋讀器”。

方言都這麼難懂嗎?不一定!

有那麼一個城市,用普通話發音說出當地獨有的方言,全國人民不僅都能聽得懂,還能分分鐘識破其所在城市。稀奇不稀奇?

這個城市就是河南焦作——大美雲臺山所在地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她。


三、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結構

焦作方言難懂,有很多獨有詞彙和用法;焦作也有易懂的獨有方言,但卻能很輕易地暴露你“焦作人”的身份!下面,咱挨個說。

先看圖簡單瞭解一下焦作。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關於焦作(百度百科截屏)

1、焦作方言很難懂。

記得幾年前,我隨同一個規劃編制團隊(裡邊還有一個河南人)到焦作市下屬各縣挨個搞調研摸情況,他們要求以座談會的方式同各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面對面溝通。結果,專家們一個個聽得雲裡霧裡,似懂非懂,以至於我花了老多多的時間去給他們充當翻譯。事後,經過“切磋”和研討,專家們一致評價說焦作方言“老怪怪”。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在河南具有相當的獨立性。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位於圖片左上紅色區域中的左下角

焦作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用詞,比如焦作話描述恐懼發抖用觳觫(husu)。觳觫這個詞,典籍中出現是在《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就在圖中紅點位置(網絡圖片)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中的邯(鄲)新(鄉)片區。

明清文學作品中,大量可見今天焦作人仍在使用的詞彙,如:佯打耳睜、齊楚、打饑荒、外道、拐孤、涅、作反、不好、背晦、待見、填還、閣氣、扎煞、撞喪、惡水、廝跟、作鬧、飢癆、涎纏、即溜等等。外地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歷史和文學知識,是不好看懂的,而焦作人一看就明白它們的意思。


2、焦作方言很獨特。

在焦作方言中,有一些獨有的詞彙,外地人要是能聽懂那就怪

對,就拿這個“了”字說說事兒。在焦作有個發音介乎“lě”與“ěr”之間的字(連拼音都沒辦法標啊),字典上是肯定不會有,就用發音最接近的“了”字代替吧。但在焦作人人常用,用法還老多多。

①意為“打”,如“了他一頓”“了她一巴掌”。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傑瑞:哎呀~,老疼疼啊,恁白再“了”俺了吧,俺再也不敢日jue恁啦,俺投降啦!

②意為“得到”,如“了了條大魚”(注:第一個“了”字引申為“釣到”,第二個“了”字是平常用法)。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哈哈,這下可發了,“了”住了一條大魚!(網絡圖片)

③意為“做”,如“那件事太難了了”(注:第一個“了”字引申為“做”,第二個“了”字是平常用法)。

"

你用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在和陌生人聊天,當對方直接問出一個問題:“您是XX地方的人?”地方精準到城市,您會不會感到很吃驚?

身份輕易地暴露,都是方言惹的禍。

不信?反正我知道有這麼一個不太出名的城市,就是這樣子滴。

一、愛旅遊的人多半喜方言

我發現,不少和我一樣喜歡東跑西顛瞎逛,美其名曰“旅遊”的人,也都愛聽甚至愛學當地的方言(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下同)。

我認為,方言獨特的地域特徵,同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再佐以濃郁的鄉音,即便“土”的掉渣,卻立刻擁有了一種雅緻的韻味,更像是一杯香茗、一首妙詩、一幅美畫般的值得去咂摸和品味了!

由此,我對於帶有明顯“鄉土氣息”且又能基本聽懂的電影、電視劇,還會格外高看一眼,比如早些年的電視劇《傻兒師長》(四川話)、《瘋狂的石頭》(廣東話+青島話),近期的電視劇《白鹿原》(陝西話)等等。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電影《瘋狂的石頭》截屏

同時,關於方言的梗,網絡上有很多,大多惹人捧腹。但方言屬於語言學的範疇,是門大學問,俺水平老低低,不敢深聊。


二、聽懂方言為啥這麼難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這裡的“音”字所指,是口音和方言的綜合。

既然是“方言”,就一定帶有濃的化不開的鄉土氣息,以及只有當地人才會說能聽懂的地域性特點。這一特點主要是通過當地專有或專用的詞彙,以及詞彙間的組合來表現出來的,比如四川話的“巴適”、天津話的“棒槌”、河南話的“膈臆”等等,這使得方言難於被外人聽懂,除非你有方言和普通話相對照的“密碼本”或“釋讀器”。

方言都這麼難懂嗎?不一定!

有那麼一個城市,用普通話發音說出當地獨有的方言,全國人民不僅都能聽得懂,還能分分鐘識破其所在城市。稀奇不稀奇?

這個城市就是河南焦作——大美雲臺山所在地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她。


三、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結構

焦作方言難懂,有很多獨有詞彙和用法;焦作也有易懂的獨有方言,但卻能很輕易地暴露你“焦作人”的身份!下面,咱挨個說。

先看圖簡單瞭解一下焦作。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關於焦作(百度百科截屏)

1、焦作方言很難懂。

記得幾年前,我隨同一個規劃編制團隊(裡邊還有一個河南人)到焦作市下屬各縣挨個搞調研摸情況,他們要求以座談會的方式同各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面對面溝通。結果,專家們一個個聽得雲裡霧裡,似懂非懂,以至於我花了老多多的時間去給他們充當翻譯。事後,經過“切磋”和研討,專家們一致評價說焦作方言“老怪怪”。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在河南具有相當的獨立性。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位於圖片左上紅色區域中的左下角

焦作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用詞,比如焦作話描述恐懼發抖用觳觫(husu)。觳觫這個詞,典籍中出現是在《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就在圖中紅點位置(網絡圖片)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中的邯(鄲)新(鄉)片區。

明清文學作品中,大量可見今天焦作人仍在使用的詞彙,如:佯打耳睜、齊楚、打饑荒、外道、拐孤、涅、作反、不好、背晦、待見、填還、閣氣、扎煞、撞喪、惡水、廝跟、作鬧、飢癆、涎纏、即溜等等。外地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歷史和文學知識,是不好看懂的,而焦作人一看就明白它們的意思。


2、焦作方言很獨特。

在焦作方言中,有一些獨有的詞彙,外地人要是能聽懂那就怪

對,就拿這個“了”字說說事兒。在焦作有個發音介乎“lě”與“ěr”之間的字(連拼音都沒辦法標啊),字典上是肯定不會有,就用發音最接近的“了”字代替吧。但在焦作人人常用,用法還老多多。

①意為“打”,如“了他一頓”“了她一巴掌”。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傑瑞:哎呀~,老疼疼啊,恁白再“了”俺了吧,俺再也不敢日jue恁啦,俺投降啦!

②意為“得到”,如“了了條大魚”(注:第一個“了”字引申為“釣到”,第二個“了”字是平常用法)。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哈哈,這下可發了,“了”住了一條大魚!(網絡圖片)

③意為“做”,如“那件事太難了了”(注:第一個“了”字引申為“做”,第二個“了”字是平常用法)。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那個妮兒射箭老準準!老太爺呀,俺可學不會,也太難“了”了吧!

④意為“兒子”,如“俺了不孝順。”

⑤意為數字“二”,如“了十”“了百”。

咋樣?感覺能聽懂不?

當然,這類方言能夠很容易的識別出“焦作人”的身份,不過不能轉譯為普通話去說,且僅限於焦作人識別焦作人,侷限性很大。


3、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用法——“老XX”結構,外地人能夠輕易識別出你的焦作人身份!

不知您注意了沒有,上文中我已經加粗標示出了“老低低”老多多”“老怪怪”等詞彙,算是事先埋了些“彩蛋”。我想,這幾個詞彙應該沒影響您的正常閱讀和理解吧?

但是,這種“老XX”結構,是“獨步全國無兩”的地地道道的焦作方言!

今年5月份,在北京地鐵上,我邊上坐著一個美女,用標準的普通話同閨蜜聊天。我隨即問她“是焦作啥地方的”,她非常驚訝!我一解釋原因——她在聊天時用了“老熱熱”三個字,她會意地笑了。接下來,就看到她閨蜜驚訝的表情了。三個字暴露身份呀!

"

你用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在和陌生人聊天,當對方直接問出一個問題:“您是XX地方的人?”地方精準到城市,您會不會感到很吃驚?

身份輕易地暴露,都是方言惹的禍。

不信?反正我知道有這麼一個不太出名的城市,就是這樣子滴。

一、愛旅遊的人多半喜方言

我發現,不少和我一樣喜歡東跑西顛瞎逛,美其名曰“旅遊”的人,也都愛聽甚至愛學當地的方言(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下同)。

我認為,方言獨特的地域特徵,同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再佐以濃郁的鄉音,即便“土”的掉渣,卻立刻擁有了一種雅緻的韻味,更像是一杯香茗、一首妙詩、一幅美畫般的值得去咂摸和品味了!

由此,我對於帶有明顯“鄉土氣息”且又能基本聽懂的電影、電視劇,還會格外高看一眼,比如早些年的電視劇《傻兒師長》(四川話)、《瘋狂的石頭》(廣東話+青島話),近期的電視劇《白鹿原》(陝西話)等等。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電影《瘋狂的石頭》截屏

同時,關於方言的梗,網絡上有很多,大多惹人捧腹。但方言屬於語言學的範疇,是門大學問,俺水平老低低,不敢深聊。


二、聽懂方言為啥這麼難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這裡的“音”字所指,是口音和方言的綜合。

既然是“方言”,就一定帶有濃的化不開的鄉土氣息,以及只有當地人才會說能聽懂的地域性特點。這一特點主要是通過當地專有或專用的詞彙,以及詞彙間的組合來表現出來的,比如四川話的“巴適”、天津話的“棒槌”、河南話的“膈臆”等等,這使得方言難於被外人聽懂,除非你有方言和普通話相對照的“密碼本”或“釋讀器”。

方言都這麼難懂嗎?不一定!

有那麼一個城市,用普通話發音說出當地獨有的方言,全國人民不僅都能聽得懂,還能分分鐘識破其所在城市。稀奇不稀奇?

這個城市就是河南焦作——大美雲臺山所在地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她。


三、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結構

焦作方言難懂,有很多獨有詞彙和用法;焦作也有易懂的獨有方言,但卻能很輕易地暴露你“焦作人”的身份!下面,咱挨個說。

先看圖簡單瞭解一下焦作。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關於焦作(百度百科截屏)

1、焦作方言很難懂。

記得幾年前,我隨同一個規劃編制團隊(裡邊還有一個河南人)到焦作市下屬各縣挨個搞調研摸情況,他們要求以座談會的方式同各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面對面溝通。結果,專家們一個個聽得雲裡霧裡,似懂非懂,以至於我花了老多多的時間去給他們充當翻譯。事後,經過“切磋”和研討,專家們一致評價說焦作方言“老怪怪”。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在河南具有相當的獨立性。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位於圖片左上紅色區域中的左下角

焦作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用詞,比如焦作話描述恐懼發抖用觳觫(husu)。觳觫這個詞,典籍中出現是在《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焦作就在圖中紅點位置(網絡圖片)

焦作方言屬於晉話語系中的邯(鄲)新(鄉)片區。

明清文學作品中,大量可見今天焦作人仍在使用的詞彙,如:佯打耳睜、齊楚、打饑荒、外道、拐孤、涅、作反、不好、背晦、待見、填還、閣氣、扎煞、撞喪、惡水、廝跟、作鬧、飢癆、涎纏、即溜等等。外地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歷史和文學知識,是不好看懂的,而焦作人一看就明白它們的意思。


2、焦作方言很獨特。

在焦作方言中,有一些獨有的詞彙,外地人要是能聽懂那就怪

對,就拿這個“了”字說說事兒。在焦作有個發音介乎“lě”與“ěr”之間的字(連拼音都沒辦法標啊),字典上是肯定不會有,就用發音最接近的“了”字代替吧。但在焦作人人常用,用法還老多多。

①意為“打”,如“了他一頓”“了她一巴掌”。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傑瑞:哎呀~,老疼疼啊,恁白再“了”俺了吧,俺再也不敢日jue恁啦,俺投降啦!

②意為“得到”,如“了了條大魚”(注:第一個“了”字引申為“釣到”,第二個“了”字是平常用法)。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哈哈,這下可發了,“了”住了一條大魚!(網絡圖片)

③意為“做”,如“那件事太難了了”(注:第一個“了”字引申為“做”,第二個“了”字是平常用法)。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那個妮兒射箭老準準!老太爺呀,俺可學不會,也太難“了”了吧!

④意為“兒子”,如“俺了不孝順。”

⑤意為數字“二”,如“了十”“了百”。

咋樣?感覺能聽懂不?

當然,這類方言能夠很容易的識別出“焦作人”的身份,不過不能轉譯為普通話去說,且僅限於焦作人識別焦作人,侷限性很大。


3、焦作獨有且易懂的一種方言用法——“老XX”結構,外地人能夠輕易識別出你的焦作人身份!

不知您注意了沒有,上文中我已經加粗標示出了“老低低”老多多”“老怪怪”等詞彙,算是事先埋了些“彩蛋”。我想,這幾個詞彙應該沒影響您的正常閱讀和理解吧?

但是,這種“老XX”結構,是“獨步全國無兩”的地地道道的焦作方言!

今年5月份,在北京地鐵上,我邊上坐著一個美女,用標準的普通話同閨蜜聊天。我隨即問她“是焦作啥地方的”,她非常驚訝!我一解釋原因——她在聊天時用了“老熱熱”三個字,她會意地笑了。接下來,就看到她閨蜜驚訝的表情了。三個字暴露身份呀!

獨有的三個字方言,分分鐘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你還別不服氣

三個字暴露你的焦作人身份(網絡圖片加工)

這種“老XX”結構,後邊不僅可以單字相疊,還可以雙字相疊哩。比如說“老機靈機靈”“老簡單簡單”、“老積料積料”(形容人性子急),是不是覺得老奇怪奇怪

這種“老XX”結構,雖然結構簡潔,但表意卻異常豐富。比如“老小小”這個短語,就有三重意義在裡面:第一重意義,它表示事物就是小,和“很小”、“特別小”同義。如“這棵樹苗老小小”。第二重意義,它表示事物小得可憐、小得吝嗇,如“這兒賣的饅頭老小小,不夠分量”。第三重意義,它表示事物小得可愛、小得乖巧,如“這哈巴兒狗長得老小小”。不難看出,這後兩重意義是漢語偏正式短語和疊音形容詞所缺少的。

好,在結束本文前,為大家留一道作業:“老老老”三字是焦作方言中在特殊情境下的一種自然表達。請試讀“老老老”三字,並說出其表達的含義。

【上題答案】焦作方言中“老XX”用法還有一種極為特殊的情況,那就是“老老老”。三字疊音的情況別說是在現代漢語中了,就是在與焦作方言毗鄰的晉語和中原官話區中也難尋蹤跡。第一個“老”字和“老大大”、“老小小”用法相同,第二個“老”字表示現代漢語中的“年歲大”之意,第三個“老”字為疊音字。說“老大大”、“老小小”吧,外地人還能聽個八九不離十;說“老老老”就讓人一頭霧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