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關注|浙江日報點贊:常山創衛 喚醒浙西千載古城

交通 投資 民生 社會 常山發佈 2017-06-13
新聞關注|浙江日報點贊:常山創衛 喚醒浙西千載古城

群山環繞、襟江帶湖的浙江省常山縣城已有千年建城史,站在縣城制高點西峰尖俯瞰這座城市:蝶形山、龍形水、雁形城,山水相映和諧相融。

2016年,一場全城創衛東風讓常山青山更青,綠水更綠。總結經驗,打造特色,投資2.5億元,涵蓋市政設施、專項整治、村居工程等6大類132個子項目,常山借“創衛東風”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讓人民群眾在創國衛過程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而天時、地利、人和的創國衛,也為常山的可持續發展投下一道長長的亮光。

新聞關注|浙江日報點贊:常山創衛 喚醒浙西千載古城

創新創衛

將“廁所革命”進行到底

在創衛這場破舊革新的系統工程中,常山圍繞如何打開局面,怎麼樣一抓到底等根本問題,創新手法、拿出實招。

創衛行動前,當地老百姓對公廁有不少抱怨:保潔不及時、地面溼滑、有異味、缺少廁紙……為此,常山展開“廁所革命”,推行公廁市場化保潔管理,將城區公廁的保潔管理打包成一個標的實施市場化對外承包,並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監督指導,實施廁所“所長制”。

縣委主要領導當上了全縣公共廁所的“總所長”。這位公廁“所長”多次調研、暗訪當地公廁,部署公廁改造提升工作。同時,全縣每個公廁都有了“所長”。“所長”們上任後,針對問題抓實抓小,著力改善環境。

常山縣對42個公廁進行改造,提出各個公廁都要按照旅遊公廁的標準進行改造提升,做到舒適乾淨、實用耐用,並進一步提升外觀環境品位和內部設施設備水平,使之成為文明城市、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

與廁所革命同步進行的,還有一系列創國衛硬件項目。狠抓基礎工程建設,大力推進城市跨江發展,常山大橋、外港大道一期、紫港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成通車,完成東明湖健康主題公園、內河公園、展衣山公園改造提升,建成城區慢行綠道14.1公里。狠抓市容項目攻堅,連續3年投入4235萬元改造老小區15個、總面積52萬平方米,惠及群眾4891戶。累計整治垃圾河46.6公里、黑臭河22.2公里,被評為全省“清三河”達標縣,出境水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累計關停石灰立窯82孔、石灰生產線201條,空氣質量各項指標位居省市前列。狠抓市政設施改造,城市生活垃圾、汙水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園林綠化總面積488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46平方米。

新聞關注|浙江日報點贊:常山創衛 喚醒浙西千載古城

“最嚴”創衛

“一包到底”狠抓不作為

誰不想讓自己的城市乾淨、有序和美麗?在全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誓師大會上,常山全面啟動本地最嚴創衛令。

首先,嚴密組織明確責任,實施“一包到底”的網格化管理機制。全城分成113個區塊,由部門包乾,機關部門、事業單位、直屬機構、國有企業一個不落,一張網推進。12項“一票否決”指標,一項一項明確標準;創衛設計的任務,一件件落實責任。

“一包到底”讓負責包乾區的“拆、清、改、管”全部包乾。讓責任無可迴避,部門真正沉到了創衛一線,找到發力點、發揮能動性,攻城拔寨、各顯神通。

其次,嚴肅問責狠抓不放鬆。縣委、縣政府對創國衛工作實行常山史上最嚴格的問責,不論涉及到哪個領導、哪個部門、哪個鄉鎮(街道),只要在創衛過程中不作為、慢作為,影響到創衛大局,一經查實,該處理的處理、該“摘帽”的“摘帽”。

縣裡成立四個督查組,由人大、政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任組長,以每月督查4次的頻率,發現問題現場交辦;建立完善督辦機制。創衛辦在日常督查中發現問題,直接通過微信@責任領導,並配發問題照片,僅在創衛攻堅期,就完成現場交辦整改圖片300多張,快速完成問題交辦;針對重點內容督辦,將省市專家組反饋的問題作為重點整改內容,迅速召開問題反饋會。按照“舉一反三、以點帶面”的原則,對類似問題進行全面排查,迅速將省暗訪組反饋的及類似問題86個、市檢查組發現的及類似問題71個全部整改到位。

新聞關注|浙江日報點贊:常山創衛 喚醒浙西千載古城

可持續創衛

長效機制全面落實

在創國衛的推進過程中,常山縣城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環境明顯改善,品位不斷提升。為了鞏固創國衛成果,進行創國衛常態化管理,創衛辦穩步落實長效管理,協調相關部門制定長效機制。

城市管理如何細化?常山建立數字城管保姆式服務。2014年起,常山構建了以“數字化城市管理”為平臺的“大城管”網格化管理制度,利用433個路面監控網點,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城市管理的立體式和高效化。將城區進行網格化分割,聘用9名信息採集員對城區進行“一對一”的全天候巡查,接案率、立案率、結案率等數據均居全市各縣(市、區)前列。

管理要細化,也要人性化。常山展開道路序化人性化管理,採用“人海戰術”保障交通秩序,組聘126名半義務協管員,共劃分28個路段,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等行為。規範電動車停放4567起,教育引導文明行車5789起,初步實現了車輛停放明顯有序、交通秩序明顯改善、不文明交通行為明顯減少的良好局面。

同時,“剛柔並濟”解決佔道經營。採取“疏堵結合”的方式建立長效,通過安置修補棚10個、水果棚24個、改造書報亭18個、餐車11個,規範疏導點20餘處,有效解決城區流動攤販佔道經營問題;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營”的菜市場管理新模式,共聘用69名人員實行管理,實現管理人員和執法人員集中整治的有機結合;從嚴治理佔道經營行為,累計取締流動攤販4000餘起,城市秩序面貌煥然一新。

目前,包括交通秩序、佔道經營等在內的20多項長效機制已經開始運行,並取得初步成效。

常山縣邁向全域休閒之路,生態是最大的底本。常山創衛成果卓著,但城市發展永無止境、創衛路上沒有終點。常山縣委、縣政府深化實施“四四二”戰略體系,提速建設美麗中國獨具特質的國際慢城、華東地區朝氣蓬勃的活力高地、江南水鄉風物清嘉的文化名縣、四省邊際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這座千載古城,順應創衛大勢,煥然新生,厚積薄發!

新聞關注|浙江日報點贊:常山創衛 喚醒浙西千載古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