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惠民棚改”托起百姓安居夢

交通 民生 時政 濰坊新聞網 2017-06-08

濰坊新聞網6月6日訊 (王魯兵 翟世強)“今年棚戶區改造,我家的老房子能置換成共計210平方米的兩套新樓房,一套自己住,一套給將要結婚的兒子當婚房,到50歲了又趕上這樣的好事,真是雙喜臨門啊!”昌邑市都昌街道吳家廟社區居民劉懷富高興地說。老劉的幸福生活得益於該市以大力實施棚戶區改造來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今年,該市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大力實施惠及5100戶的33個棚戶區改造項目,並妥善做好民事協調、集中遷建、保障安置等工作,托起18000名群眾的幸福安居夢。

棚戶區改造與思想作風建設相結合,打造工作推進“新速度”。奎聚街道南莊社區共有居民220戶,僅用3天時間便有214戶簽定了拆遷協議,並將在一個月內全部拆除完畢。該市成立了棚戶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一線督戰,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棚戶區改造工作,確保各項目按進度計劃穩步推進。各級幹部認真踐行“群眾工作法”,把群眾需求作為棚改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挨家挨戶上門徵求意見,制定符合群眾需求的棚改實施方案,變過去的“政府包辦”為“政府主導、群眾做主”,用作風轉變爭取群眾對工作認同的“最大公約數”。

棚戶區改造與城市建設相協調,打造百姓安居“新高度”。總投資21.67億元的都昌街道棚戶區改造項目採用大片區集中安置的方式推進,高水準規劃了學校、養老中心等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後,8個城中村、6586名百姓將在城區集中安置,享受到“一站式”城市服務。該市將棚戶區改造與優化城市佈局、完善城市功能相結合,對具備條件的棚改項目,探索實行就業、醫療、交通、教育等“一體化”的大片區改造安置方式,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同時,嚴把棚改項目質量安全關,打造精品工程、百年工程,確保提升棚戶區安置居民的幸福感。

棚戶區改造與惠及民生相統一,打造群眾滿意“新維度”。為讓安置群眾按時住進放心樓,奎聚街道探索施行保證金制度,開發企業按每戶10萬元標準繳納保證金,有效保障了開發的進度和質量,切實維護群眾利益。該市選擇信譽好、資質高的開發企業參與到棚改中來,並注重市場化運作,將意向遷入的小區進行彙總,爭取“團購價”“優惠價”,減少群眾購房支出,大大縮短了安置週期,實現了100%貨幣化安置。在“住宅安置”的基礎上,該市堅持安置與就業“兩條腿”走路,組織安置群眾參加訂單式、定向式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就業技能水平,確保群眾住得起、住得好、住得安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