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置業指南】買房公攤越小越好嗎?其實你一直都想錯了!

建築 裝修 煙臺 跳槽那些事兒 購房 重慶 煙臺置業指南 2019-06-15

“公攤”,相信是所有購房者心中的痛,明明自己花費真金白銀買來的面積,卻無法全部享有,除去公攤,只能剩下百分之七八十,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公攤問題,真是是公攤越小就越好嗎?

【煙臺置業指南】買房公攤越小越好嗎?其實你一直都想錯了!

什麼是公攤?

為了搞懂這個問題,我先普及幾個房地產專有名詞,也可以方便大家進一步瞭解房產知識。

【建築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

【建築面積】:指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的結構外圍水平面積,是以平方米反映房屋建築建設規模的實物量指標。也無法用簡單的話來說,看看它的兩個組成部分就知道。

【套內面積】:就是室內面積,也就是使用面積,你用地板鋪滿你的房間地面,計算出的面積就是套內面積,牆體佔用的面積不算在內。

【公攤面積】:為了公共行為和公共活動方便開發商建設的建築面積,例如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因為這些建築面積不屬於任何業主,所以就由小區大家分攤了,當然屬於每棟樓的公共面積由該樓棟業主分攤。

如何計算公攤面積?

一般來說,開發商在明確各套房子的公攤面積之前,都會根據樓盤整個的公用面積和總套內建築面積來得出一個公攤係數【(總建築面積-總套內面積/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然後再計算每套房屋的具體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係數=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陽臺面積

在這裡,套內建築面積除以建築面積,就是我們經常會提及的得房率。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是比較合適的,既可以擁有寬敞舒適的公共區域,又不會分攤到太多的面積比例,相對而言更加實惠。

公攤多少才合適?

不同房屋的公攤比例是不同的。

根據我國的《住宅設計規範》規定,4-6層的建築被視為多層建築;10層以上的建築被稱為高層;小高層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說,其實就是7-11層的樓房。在這些不同性質的建築當中,合適的公攤比例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多層建築合適的公攤比例是8%-15%;小高層的是10%-20%;高層的公攤比例一般在15%-30%之間。【煙臺置業指南】小編建議你購房時,可以以此為參考。

【煙臺置業指南】買房公攤越小越好嗎?其實你一直都想錯了!

哪些不能計入公攤面積?

根據規定,一般作為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等和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能計入公攤面積;與本棟樓的房屋不相連或相連但為多棟樓房業主提供服務的變電室、設備間、水泵房、門衛房等管理用房,也不能作為公攤放到本棟樓房屋面積中。比如,有的小區沒有單獨的物業辦公室樓,而是把物業放到小區其中一棟樓內,這個辦公室的面積就不能被計算在本棟樓業主的公攤面積中。

那麼,公攤真的是越小越好嗎?

其實不然,雖然我們不希望太大的公攤,但是如果公攤很小,甚至是沒有公攤的話會是什麼樣子呢。那就是沒有電梯了、沒有公共過道了、沒有電梯井、警衛室了,公攤面積太小也會影響到實際入住之後的生活,樓道窄、電梯小等問題在你裝修需要搬入大件物品時恐怕要糟心死了,所以公攤面積也要適當,不能過小。

如果從另一方面看,其實公攤也是有利的,就看適不適用,如果公攤被用於增加了小區舒適度,走廊、過道很開闊,很方便、住宅很舒適,這樣就提升了小區的居住舒適度,也是划算的,但凡事有個合理限度就好。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得房率高≠公攤小

現在很多開發商都會利用飄窗、陽臺和地下室等來宣稱所謂的贈送面積,實際上,這些面積有很大一部分也都是需要記入套內面積的,這時候其實你的公攤面積並沒有變小,而得房率卻可以提高很多。所以,得房率高≠公攤面積小!

【煙臺置業指南】買房公攤越小越好嗎?其實你一直都想錯了!

近兩年一直有傳聞說,國家要出臺相關政策,取消公攤面積和毛坯房售賣,但究竟何時開始實施、實施後的房屋價格是否變相轉嫁給購房者,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延伸閱讀:哪些國家沒有公攤?

歐美國家是沒有公攤這一說法的,交房時就是實際使用面積計算,公攤不計算在呢。在中國,貌似只有重慶某一個地區交房時按照套內面積算的,所以被稱為我國特色。

其實,就算公攤面積把房屋單價降低了,但是歐美國家交房都是裝修交付的,“毛坯交付”基本上只在我國盛行。而如果我們的房子也精裝交付會怎麼樣呢,我們的總房價會上漲30%左右,使用面積會降低25%左右。所以如果把我們的房子與歐美放在一個水平線上,粗略估計,我們的房子交付時價格會略高,這就是公攤導貓膩。

更多購房置業知識,歡迎關注【煙臺置業指南】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